-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255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演唱会“井喷” 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在北京一直是演出大户,近年来,大腕演唱会更是出现井喷之势,比如2009年,就有纵贯线、维塔斯、姜育恒、王若琳、林俊杰、东方神起、五月天、孙燕姿等开唱,2010年更是迎来王菲、周杰伦、张杰、韩庚、林忆莲、周华健、伍佰、齐秦、张信哲……复出的王菲用场场爆满,来演绎票房奇迹。
引进名团名作、歌剧、在流行乐演出火爆的同时,古典音乐也呈现火爆的趋势,比如自国家大剧院启用以来,除了引进的名团名作,光自己生产的歌剧就达到11部,《托斯卡》《卡门》《图兰朵》《弄臣》《蝙蝠》等重量级歌剧作品,被以国际级的水准呈现给北京观众,歌剧在北京呈现出越来越红火的局面。青年歌唱家薛皓垠表示,“国家大剧院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除了歌剧,话剧也呈现越来越繁荣的势头。尤其是从2008年开始,巩汉林的贺岁喜剧《戏里戏外戏中戏之草台班子》拉开了明星齐演话剧的序幕,之后有宁静、高亚麟、洪剑涛、王思懿等人主演的《开心晚宴》;梅婷主演的《天堂隔壁是疯人院》、《我爱桃花》;张艾嘉主演的《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邓超主演的《翠花》,黄磊、孙莉、何炅、谢娜等。
随着北京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北京演出市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盘点十年,除了流行演出继续红火,歌剧、音乐剧、话剧、古典音乐,也呈现越来越火爆的势头。其中,演唱会成为创收大户,2010年北京演唱会密度非常高,几乎堪比电影院里换大片的速度,基本每周末都有大型演唱会可看。
多场馆
可用演出舞台达295个
十年的发展之下,观众又一个直观的感受就是剧场多了,根据北京市文化局的摸底,截至2010年末,全市可用于演出的场所共计271个,舞台共计295个,已用于演出的场所共计161个,舞台184个。这其中,15个综合性多功能演出场所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大剧院、水立方游泳馆、北大百年讲堂、海淀剧院、国安剧场、八一剧场、解放军歌剧院、中国剧院、民族宫大剧院、北展剧场、世纪剧院、天桥剧场、保利剧院、怀柔剧场、北京剧院2010全年演出收入4.3亿元,占全年演出总收入的39.1%。
十年来,北京的剧场不断增多。其中最具阶段性意义的有2007年,国家大剧院的投入使用。2007年12月22日,国家大剧院正式开张迎客,三年的时间,国家大剧院共演出3807场,532.7万人次的观众和游客走进这座地标性建筑开始他们的艺术体验之旅。
另外,2008年奥运会之后,鸟巢、水立方、五棵松体育馆等体育场所,被作为演出场所使用,也受到了观众的热捧。2009年5月1日,“成龙和他的朋友们2009演唱会”开创“鸟巢”商演第一单,之后的张艺谋的《图兰朵》,以及宋祖英、多明戈等大牌艺人的演唱会,鸟巢的每一次大型演出都能引起轰动。
另外,小剧场如雨后春笋般亮相,也使观众有了更多的去处,比如近几年出现的朝阳九剧场、繁星戏剧村、蜂巢剧场、蓬蒿剧场、麻雀屋舍等。
多演出
每周末都有大型演唱会
从北京市文化局的年终统计中可以看到,2001年全年北京审批的营业性演出224台,3523场次,其中涉外演出164台,3190场次。而 2010年,全年共审批营业性演出达到520台16898场,比十年前大约涨了4倍。
场次的上升带来的最直接的反映就是演出票房的不断攀高,根据北京市演出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北京演出票房总收入达到10.9亿元,其中,首都体育馆、朝阳公园、工人体育馆、工人体育场、五棵松体育馆、人民大会堂6个大型场馆演出收入达3.83亿元,占全年演出收入的34.8%。其中,演唱会成为创收大户,2010年北京演唱会密度非常高,几乎堪比电影院里换大片的速度,基本每周末都有大型演唱会可看,甚至还出现了同一天歌手“撞车”开唱的现象。
多看演出更专业更挑剔
观众
十年来随着演出市场的不断扩大,观众群增加,剧场增多,苍明文化总经理陈静透露,随着更多观众走进剧场,剧场饱和量也在不断增加,“2005年以前剧场一年安排100场演出就相当不错了,现在一般能做到150场,明年有的剧场要加到180场,节目量肯定大了。”
十年演出的发展,还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就是演出质量的提升。大量国内优秀作品被推出,国外优秀团体、作品被引进。比如国家大剧院三年来,先后邀请了捷杰耶夫、艾森巴赫、洛林・马泽尔等名指,赞贝罗、强卡洛等名导,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美国ABT等名团来京,领衔或参与打造了大量高水平的作品。
在陈静看来,与十年前相比,观众欣赏水平明显提高,看演出更专业,更挑剔。“观众品味有很大提高,尤其是2005年以后,观众的口味越来越挑,鉴赏力也提高了,以前随便弄个芭蕾舞,弄个《天鹅湖》,场场都有人看,2003年、2004年时,北京一年有好几十场的《天鹅湖》,票房都不错,那时候观众的欣赏水平不高,大家觉得新奇。”
随着观众接触到的东西越来越多,大家的口味调起来了,好东西才有人看,陈静说,“节目的质量要求高了,特别是这几年,不是好东西,真的没人看,国际流行的东西,大家认可的东西,票房很好。大家不认可的东西,真卖不出来票。比如听音乐会,观众一定要最好的,世界顶级团来,某某大师来,一票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