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7-06-14
- 消息
- 8,234
- 荣誉分数
- 64
- 声望点数
- 178
“中式英语”笑翻百老汇
2011年10月26日
http://blog.51.ca/u-6769/?p=6610
由著名华裔剧作家黄哲伦(David Henry Hwang)创作的喜剧“中式英语”(CHINGLISH)今年六月在芝加哥古德曼剧院(Goodman Theatre)演出之后,获得巨大成功,戏剧界好评如潮。《名利场》杂志认为该剧是“出色的头脑和新兴娱乐的产物”;《芝加哥先驱报》的评价是“精明、及时、犀利的喜剧”;《芝加哥太阳时报(Chicago Sun-Times)》评论家则认为该剧是“记忆中最有意思的戏剧之一”。该剧于10月11日进军百老汇,在Longacre Theatre 剧院上演,同样获得巨大成功。
上周六专程去纽约看这出戏,真是不虚此行,果然好戏!新颖、紧凑,一气呵成。记忆中,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看过老舍的《茶馆》,曹禺的《日出》,以及《威尼斯商人》以后,这么多年来这还是第一次看话剧,而且是在著名的百老汇剧院看一出有中国特色的话剧,很有意思。可是,由于纽约交通堵塞,在唐人街吃完午饭后用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才赶到剧场,因此没看上开头部分。好在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很快便进入戏中情景。
该剧描写一位因安然丑闻几乎破产的美国商人丹尼尔在中国的冒险经历以及他所遇到的语言和文化方面的障碍和挑战。尽管他对中国一无所知,但是可能他早听说在中国做生意“关系”最重要,因此希望通过与中国政府官员建立良好关系,获得一分重要的商业合同。为此他聘请了一位在中国居住很久的澳大利亚商人为顾问,但他很快发现,中国市场的复杂性远远超过预想,这不仅表现在语言方面的误解、风俗和礼仪的不同,更表现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利益纠葛,官场腐败等方面,令他左右碰壁,无所适从,生意也几乎失败。
JRNP7GNF5Tchinglish-2011-10-09-0083.jpg
GRLJ355XH8chinglish-2011-10-09-0384-jl,gw,sp-approved.jpg
BU7I5U3C2Bchinglish-2011-10-09-0141-jl,gw-copy.jpg
故事发生在中国贵阳,因此剧中七成演员为华裔,只有两位洋人,剧中四分之一的对白也是中文。这在百老汇剧院可能是破天荒的头一遭。剧作家黄哲伦绝非等闲之辈,他是著名的东尼奖(Tony Award)得主、两度普利兹奖(Pulitzer Prize)获得者。他的获奖剧作“蝴蝶君”( M. Butterfly)曾在百老汇连续演了两年。黄哲伦2005年到上海、北京、厦门等地旅游,深深感受到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对外开放、融入世界的迫切心态。但是,当他参观一个现代艺术中心时,发现这栋现代化建筑门前招牌的英文翻译却“词不达意”,因此突发灵感,决定以此为题,创作一个话剧。
2405212954e3b626ca0cbb.jpg
4P0UK1WFBCchinglish-2011-10-09-0439-jw,al,cl.jpg
中国式英语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殖民地时代上海滩的“洋泾浜英语”就是Chinglish。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学习英语者众,新兴的Chinglish 层出不穷,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搜集者、研究者不乏其人。有人写文章、出专著进行讨论。可以说,这回Chinglish 之所以能走红百老汇,是和中国的崛起分不开的。走进剧院的大部分是老外,都是抱着了解中国的心态去看戏的,有些人可能在中国有生意,有些人可能想去中国冒险。从这一点说,剧作者黄哲伦是很有商业头脑的。虽然剧中情节有些过于夸张,有的地方又似乎有些不够到位,但是,对于那些急于了解中国的美国人来说,这些已经足够了。能在轻松的剧情中了解中国,花个一百多块钱也值得了,可能比花大价钱请一个“中国通”办个专题讲座更加直观、形象,效果更好。
这里顺便再讨论一下Chinglish现象本身。语言和思维关系密切,中国式英语正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和文化特色。文化方面的不同是显著的,中国人觉得好的东西西方人可能不觉得好,反之亦然。在美国和加拿大有一些中餐馆很炫耀地用Dragon作招牌,就是不了解西方文化所致。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一个功夫片片名就叫做Enter the Dragon。 于是几年前中国也拍了一个教外国人学汉语的电视片,题目就叫 “Enter the Dragon, Enter China”,效果可想而知。他们可能不了解,dragon 在西方文化中是可恶可怖的邪恶象征,和汉语中的“龙”是很不相同的。有些英美记者在用英文翻译“亚洲四小龙”时,经常特意把它译成“亚洲四小虎”,以避免在英语读者中引起误解。也有人建议,既然龙在英语和汉语中的语义截然不同,应该在汉译英时干脆把“龙”音译成 long。
英语和汉语分属于不同的语言类型,前者为所谓的屈折语,后者为孤立语。两种语言类型的不同使得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常常犯错,用专业术语说,叫做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现象。
说英语的美国人到中国,在和中国人交流的时候常常困惑不解,为什么中国人语言表达的意思和真实想法不一样,往往说的和做的南辕北辙,说“是”的时候真实意思其实是“不是”,说“不是”的时候真实意思其实是“是”。这种误解在这出戏中的一场床戏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人这种“口是心非”不是因为中国人不诚实,而是因为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类型之间的差异,也是两种不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英语对是非问句的肯定或否定回答不是针对问话,而是直接针对事实加以肯定或者否定。而中文的习惯则是先对问话作出肯定或者否定回答以后,再回答事实。在读书时上过语言学概论,知道这个特点并非汉语所独有,世界上有很多语言都是这样,反映的是一种思维共性。
例如:Don’t you want to go see Chinglish tomorrow?
对一个美国人来说,假如他想去看这出话剧,回答就干脆用yes。“Yes, I want to see it.” 不想去就直接用no。“No, I don’t want to see it.”
汉语则恰恰相反,要么先否定问句本身,再肯定事实;要么先肯定问句本身,再否定事实。“No, I want to see it.” (不,我想去看。)或者“Yes, I don’t want to see it. (对/是的,我不想去看。)
学习汉语的英语为母语的外国学生同样也会犯错误。比如,有一次中国老师组织外国学生去颐和园游览,老师听说一个叫约翰的学生不想去,想确认一下他是不是真的不去,便问:“约翰,你不去吗?”约翰回答说:“不,我不去。”中国人这时候的回答应该是,“对/是的,我不去。”
在剧中,男主角美国商人丹尼尔告诫那些有意到中国做生意的人最好带上自己的翻译,以免语言交流中出现误解和错误。要我说,这得看那个翻译是什么人,是否真正了解中国语言和文化,否则同样会犯错。还需要指出的是,在跨文化语言交流中出现理解问题,对话双方都负有责任,双方都要作出努力理解对方,消除误解,使交际的目的得以达成。中式英语一时半会儿是不会消失的,因此西方人要做的首先是理解中国,也要理解中式英语。现在中国一些学校给外国留学生开了一门特殊的课程,叫做 “Understanding China”,很好;也许应该再开一门 “Understanding Chinglish”。呵呵!
2011年10月26日
http://blog.51.ca/u-6769/?p=6610
由著名华裔剧作家黄哲伦(David Henry Hwang)创作的喜剧“中式英语”(CHINGLISH)今年六月在芝加哥古德曼剧院(Goodman Theatre)演出之后,获得巨大成功,戏剧界好评如潮。《名利场》杂志认为该剧是“出色的头脑和新兴娱乐的产物”;《芝加哥先驱报》的评价是“精明、及时、犀利的喜剧”;《芝加哥太阳时报(Chicago Sun-Times)》评论家则认为该剧是“记忆中最有意思的戏剧之一”。该剧于10月11日进军百老汇,在Longacre Theatre 剧院上演,同样获得巨大成功。
上周六专程去纽约看这出戏,真是不虚此行,果然好戏!新颖、紧凑,一气呵成。记忆中,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看过老舍的《茶馆》,曹禺的《日出》,以及《威尼斯商人》以后,这么多年来这还是第一次看话剧,而且是在著名的百老汇剧院看一出有中国特色的话剧,很有意思。可是,由于纽约交通堵塞,在唐人街吃完午饭后用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才赶到剧场,因此没看上开头部分。好在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很快便进入戏中情景。
该剧描写一位因安然丑闻几乎破产的美国商人丹尼尔在中国的冒险经历以及他所遇到的语言和文化方面的障碍和挑战。尽管他对中国一无所知,但是可能他早听说在中国做生意“关系”最重要,因此希望通过与中国政府官员建立良好关系,获得一分重要的商业合同。为此他聘请了一位在中国居住很久的澳大利亚商人为顾问,但他很快发现,中国市场的复杂性远远超过预想,这不仅表现在语言方面的误解、风俗和礼仪的不同,更表现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利益纠葛,官场腐败等方面,令他左右碰壁,无所适从,生意也几乎失败。
JRNP7GNF5Tchinglish-2011-10-09-0083.jpg
GRLJ355XH8chinglish-2011-10-09-0384-jl,gw,sp-approved.jpg
BU7I5U3C2Bchinglish-2011-10-09-0141-jl,gw-copy.jpg
故事发生在中国贵阳,因此剧中七成演员为华裔,只有两位洋人,剧中四分之一的对白也是中文。这在百老汇剧院可能是破天荒的头一遭。剧作家黄哲伦绝非等闲之辈,他是著名的东尼奖(Tony Award)得主、两度普利兹奖(Pulitzer Prize)获得者。他的获奖剧作“蝴蝶君”( M. Butterfly)曾在百老汇连续演了两年。黄哲伦2005年到上海、北京、厦门等地旅游,深深感受到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对外开放、融入世界的迫切心态。但是,当他参观一个现代艺术中心时,发现这栋现代化建筑门前招牌的英文翻译却“词不达意”,因此突发灵感,决定以此为题,创作一个话剧。
2405212954e3b626ca0cbb.jpg
4P0UK1WFBCchinglish-2011-10-09-0439-jw,al,cl.jpg
中国式英语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殖民地时代上海滩的“洋泾浜英语”就是Chinglish。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学习英语者众,新兴的Chinglish 层出不穷,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搜集者、研究者不乏其人。有人写文章、出专著进行讨论。可以说,这回Chinglish 之所以能走红百老汇,是和中国的崛起分不开的。走进剧院的大部分是老外,都是抱着了解中国的心态去看戏的,有些人可能在中国有生意,有些人可能想去中国冒险。从这一点说,剧作者黄哲伦是很有商业头脑的。虽然剧中情节有些过于夸张,有的地方又似乎有些不够到位,但是,对于那些急于了解中国的美国人来说,这些已经足够了。能在轻松的剧情中了解中国,花个一百多块钱也值得了,可能比花大价钱请一个“中国通”办个专题讲座更加直观、形象,效果更好。
这里顺便再讨论一下Chinglish现象本身。语言和思维关系密切,中国式英语正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和文化特色。文化方面的不同是显著的,中国人觉得好的东西西方人可能不觉得好,反之亦然。在美国和加拿大有一些中餐馆很炫耀地用Dragon作招牌,就是不了解西方文化所致。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一个功夫片片名就叫做Enter the Dragon。 于是几年前中国也拍了一个教外国人学汉语的电视片,题目就叫 “Enter the Dragon, Enter China”,效果可想而知。他们可能不了解,dragon 在西方文化中是可恶可怖的邪恶象征,和汉语中的“龙”是很不相同的。有些英美记者在用英文翻译“亚洲四小龙”时,经常特意把它译成“亚洲四小虎”,以避免在英语读者中引起误解。也有人建议,既然龙在英语和汉语中的语义截然不同,应该在汉译英时干脆把“龙”音译成 long。
英语和汉语分属于不同的语言类型,前者为所谓的屈折语,后者为孤立语。两种语言类型的不同使得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常常犯错,用专业术语说,叫做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现象。
说英语的美国人到中国,在和中国人交流的时候常常困惑不解,为什么中国人语言表达的意思和真实想法不一样,往往说的和做的南辕北辙,说“是”的时候真实意思其实是“不是”,说“不是”的时候真实意思其实是“是”。这种误解在这出戏中的一场床戏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人这种“口是心非”不是因为中国人不诚实,而是因为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类型之间的差异,也是两种不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英语对是非问句的肯定或否定回答不是针对问话,而是直接针对事实加以肯定或者否定。而中文的习惯则是先对问话作出肯定或者否定回答以后,再回答事实。在读书时上过语言学概论,知道这个特点并非汉语所独有,世界上有很多语言都是这样,反映的是一种思维共性。
例如:Don’t you want to go see Chinglish tomorrow?
对一个美国人来说,假如他想去看这出话剧,回答就干脆用yes。“Yes, I want to see it.” 不想去就直接用no。“No, I don’t want to see it.”
汉语则恰恰相反,要么先否定问句本身,再肯定事实;要么先肯定问句本身,再否定事实。“No, I want to see it.” (不,我想去看。)或者“Yes, I don’t want to see it. (对/是的,我不想去看。)
学习汉语的英语为母语的外国学生同样也会犯错误。比如,有一次中国老师组织外国学生去颐和园游览,老师听说一个叫约翰的学生不想去,想确认一下他是不是真的不去,便问:“约翰,你不去吗?”约翰回答说:“不,我不去。”中国人这时候的回答应该是,“对/是的,我不去。”
在剧中,男主角美国商人丹尼尔告诫那些有意到中国做生意的人最好带上自己的翻译,以免语言交流中出现误解和错误。要我说,这得看那个翻译是什么人,是否真正了解中国语言和文化,否则同样会犯错。还需要指出的是,在跨文化语言交流中出现理解问题,对话双方都负有责任,双方都要作出努力理解对方,消除误解,使交际的目的得以达成。中式英语一时半会儿是不会消失的,因此西方人要做的首先是理解中国,也要理解中式英语。现在中国一些学校给外国留学生开了一门特殊的课程,叫做 “Understanding China”,很好;也许应该再开一门 “Understanding Chinglish”。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