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230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10月31日是人类一个特殊的日子。
10月31日凌晨,这名象征性的婴儿在菲律宾降生,他的降生意味着地球村迎来第70亿位人类居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这个孩子的生日,是个叫人高兴不起来的日子。”
在河南省宝丰县的马街书会上,来听书赶会的群众超过20万人。新华社记者 王颂摄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主席巴巴托德・奥索提梅辛指出,70亿人口对全球来说,是一个里程碑,更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会和号召。“它提醒我们,必须从现在做起。”
人口过剩,12年迅速增加了10亿人
据统计,两千年前的世界人口是3亿,经过1600年的时间才翻了一番。之后世界人口的增速也比较缓慢,而人口急剧增长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0世纪后半期,在1959年到1999年的40年间,世界人口便从30亿增至60亿。1999年,波黑出生的阿德南・梅维奇被定为“第60亿人”,距离今天才12年。
联合国在今年5月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报告》中预测,世界人口将在2050年达到93亿,新增加的23亿人口将大部分出生在发展中国家。届时,全球超过八成的人口将生活在不发达地区,包括近2成在最不发达国家,只有14%的人口生活在发达地区。
到210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101亿。其中,以非洲国家为主的高生育率国家人口数量将在现有基础上翻三倍,而中国等低生育率国家的人口数量将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大部分国家的老龄人口比例都会有所上升。
日益增长的人口负担,是否最终会导致大灾难的降临和不可扭转的环境破坏比如气候变暖,野生动植物大规模灭绝?
一些生态学家提出,农业的发展使人类陷入两难境地农业是人类繁衍和繁荣的助推器,也是地球上大部分生态问题的根源。
“农业意味着砍伐森林,意味着肥料中的氮渗进土壤,农业用水占据了人类总用水量的85%。我们实际上在蚕食地球上的其它生物。”《科学美国人》专栏作家杰弗瑞・萨科斯说。
分布不均,富国余粮难饱穷人肚
早在1789年,著名的英国人口学家马尔萨斯就在其代表作《人口论》中提出:人口呈几何级数增长,而粮食呈代数基数增长,粮食增长不能与人口的增长潜力同步,从长远来看,人口数量与供养能力之间必然出现巨大裂痕,导致饥荒以及争夺资源的战争。
“第70亿位公民将降生在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这个世界虽然有足够多的食物,却仍有无数人忍饥挨饿;有人过着奢侈的生活,但成百上千万人却一贫如洗;既有取得进步的巨大机会,但也面临着巨大障碍。”今年9月,潘基文在谈到全球人口达70亿时表示。
数据显示,2005年,世界上最富有的五分之一人群占据了全球个人消费总量的76.6%,最穷困的五分之一人口仅占消费总量的1.5%。这一矛盾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最为显著,这里有8亿人口,靠着平均每公顷土地一吨的粮食产量来维持生计。
由于各国贫富不均的现状,富国的“余粮”很难转化为穷困人口的“有效供给”。开放的、流通的全球市场并未能改善现状,贸易的开放性使得一些国家放弃了粮食自主转而依赖进口,从而增添了粮食安全的风险。这在2008年国际粮食价格暴涨引发的危机得到证明。
马尔萨斯当年担心的粮食问题的确存在。据统计,地球上营养不足的饥饿人口接近10亿。从全球看,即便大米和小麦供给足够,如果价格飙升,那么在经济实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饥饿人口也会增加。人类始终能够通过科技的提高不断提高农业产量以供给人类,但同时饥饿始终伴随着地球的部分人口,粮食安全的警钟始终鸣响在人类发展道路上。
《科学美国人》专栏作家杰弗瑞・萨科斯曾撰文:在不断高涨的谷物价格面前,主要粮食出口国都关闭了大门,国际机构也未能发挥应有的协调作用,加剧了分配的不公平。
计划生育,中国使世界70亿人口日迟来5年
数据显示,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目前人口规模比预期缩减了4亿。这意味着,中国使“世界70亿人口日”迟来了5年。
据介绍,我国占世界人口的比重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2%下降至2010年的19%。在经济社会尚不发达的条件下,我国用了30年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发达国家用百年时间走过的人口转变历程,成功改变了中国人口发展的轨迹。
“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目前的人口规模可能会超过17亿,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更多困难。” 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李斌介绍说,生育率的迅速下降,缓解了庞大的年轻人口在入学、就业、住房等方面带来的压力,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了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其他国家,人口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GDP年均增长率达8.8%,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与此同时,资料显示,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已经提高到了9年: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指标均处于发展中国家最好水平;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3.5岁,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类发展指数上升到0.66,是全球提高最快的国家之一。
此外,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改善了人民生活条件,提高了家庭发展能力。我国农村人均纯收入、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度提高,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成为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的典范。
本世纪中叶,峰值100亿后或将回落在全球70亿人口中,有18亿是10岁到24岁的年轻人。据预测,如果目前的生育率不变,本世纪中期世界人口将突破90亿,此后人口增速才会放缓,到本世纪末超过100亿。然后随着高生育率国家的经济发展成熟,人口将逐渐回落。
地球究竟能够承载多少人?
据科学家测算,地球最多只能养活100亿左右的居民,若继续不受控制地增长,地球将不堪重负,人类将遭遇毁灭性灾难。
1798年,马尔萨斯称,如果人口到达一定临界点,人类将面临大饥荒等危机。
由于科技能力和工农业水平的发展,马尔萨斯预计的全球粮食危机并没有大规模出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业领域的“绿色革命”曾实现粮食的大幅增产,然而,实现“第二次绿色革命”将更加艰难。不过,也有科学家持乐观态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约翰・苏尔斯顿爵士领导着英国皇家学会的一个全球人口研究小组,致力于寻找让人类“不仅仅维持生计而是繁荣昌盛”的方式,他曾因在基因领域的研究获2002年诺贝尔生物学奖。
“对于科学方式解决人口增长问题我保持相对乐观态度。在揭示人类基因方面的研究经验让我感到,人类作为个体和一个整体,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仍然有希望筹划一个和平繁荣的未来,其中每一个个体都能获得成长的机遇。”苏尔斯顿爵士表示。
但是,科学家们却认为,随着人口越来越多,资源越来越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口问题也将日益严重。
10月31日凌晨,这名象征性的婴儿在菲律宾降生,他的降生意味着地球村迎来第70亿位人类居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这个孩子的生日,是个叫人高兴不起来的日子。”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主席巴巴托德・奥索提梅辛指出,70亿人口对全球来说,是一个里程碑,更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会和号召。“它提醒我们,必须从现在做起。”
人口过剩,12年迅速增加了10亿人
据统计,两千年前的世界人口是3亿,经过1600年的时间才翻了一番。之后世界人口的增速也比较缓慢,而人口急剧增长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0世纪后半期,在1959年到1999年的40年间,世界人口便从30亿增至60亿。1999年,波黑出生的阿德南・梅维奇被定为“第60亿人”,距离今天才12年。
联合国在今年5月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报告》中预测,世界人口将在2050年达到93亿,新增加的23亿人口将大部分出生在发展中国家。届时,全球超过八成的人口将生活在不发达地区,包括近2成在最不发达国家,只有14%的人口生活在发达地区。
到210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101亿。其中,以非洲国家为主的高生育率国家人口数量将在现有基础上翻三倍,而中国等低生育率国家的人口数量将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大部分国家的老龄人口比例都会有所上升。
日益增长的人口负担,是否最终会导致大灾难的降临和不可扭转的环境破坏比如气候变暖,野生动植物大规模灭绝?
一些生态学家提出,农业的发展使人类陷入两难境地农业是人类繁衍和繁荣的助推器,也是地球上大部分生态问题的根源。
“农业意味着砍伐森林,意味着肥料中的氮渗进土壤,农业用水占据了人类总用水量的85%。我们实际上在蚕食地球上的其它生物。”《科学美国人》专栏作家杰弗瑞・萨科斯说。
分布不均,富国余粮难饱穷人肚
早在1789年,著名的英国人口学家马尔萨斯就在其代表作《人口论》中提出:人口呈几何级数增长,而粮食呈代数基数增长,粮食增长不能与人口的增长潜力同步,从长远来看,人口数量与供养能力之间必然出现巨大裂痕,导致饥荒以及争夺资源的战争。
“第70亿位公民将降生在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这个世界虽然有足够多的食物,却仍有无数人忍饥挨饿;有人过着奢侈的生活,但成百上千万人却一贫如洗;既有取得进步的巨大机会,但也面临着巨大障碍。”今年9月,潘基文在谈到全球人口达70亿时表示。
数据显示,2005年,世界上最富有的五分之一人群占据了全球个人消费总量的76.6%,最穷困的五分之一人口仅占消费总量的1.5%。这一矛盾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最为显著,这里有8亿人口,靠着平均每公顷土地一吨的粮食产量来维持生计。
由于各国贫富不均的现状,富国的“余粮”很难转化为穷困人口的“有效供给”。开放的、流通的全球市场并未能改善现状,贸易的开放性使得一些国家放弃了粮食自主转而依赖进口,从而增添了粮食安全的风险。这在2008年国际粮食价格暴涨引发的危机得到证明。
马尔萨斯当年担心的粮食问题的确存在。据统计,地球上营养不足的饥饿人口接近10亿。从全球看,即便大米和小麦供给足够,如果价格飙升,那么在经济实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饥饿人口也会增加。人类始终能够通过科技的提高不断提高农业产量以供给人类,但同时饥饿始终伴随着地球的部分人口,粮食安全的警钟始终鸣响在人类发展道路上。
《科学美国人》专栏作家杰弗瑞・萨科斯曾撰文:在不断高涨的谷物价格面前,主要粮食出口国都关闭了大门,国际机构也未能发挥应有的协调作用,加剧了分配的不公平。
计划生育,中国使世界70亿人口日迟来5年
数据显示,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目前人口规模比预期缩减了4亿。这意味着,中国使“世界70亿人口日”迟来了5年。
据介绍,我国占世界人口的比重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2%下降至2010年的19%。在经济社会尚不发达的条件下,我国用了30年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发达国家用百年时间走过的人口转变历程,成功改变了中国人口发展的轨迹。
“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目前的人口规模可能会超过17亿,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更多困难。” 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李斌介绍说,生育率的迅速下降,缓解了庞大的年轻人口在入学、就业、住房等方面带来的压力,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了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其他国家,人口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GDP年均增长率达8.8%,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与此同时,资料显示,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已经提高到了9年: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指标均处于发展中国家最好水平;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3.5岁,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类发展指数上升到0.66,是全球提高最快的国家之一。
此外,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改善了人民生活条件,提高了家庭发展能力。我国农村人均纯收入、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度提高,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成为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的典范。
本世纪中叶,峰值100亿后或将回落在全球70亿人口中,有18亿是10岁到24岁的年轻人。据预测,如果目前的生育率不变,本世纪中期世界人口将突破90亿,此后人口增速才会放缓,到本世纪末超过100亿。然后随着高生育率国家的经济发展成熟,人口将逐渐回落。
地球究竟能够承载多少人?
据科学家测算,地球最多只能养活100亿左右的居民,若继续不受控制地增长,地球将不堪重负,人类将遭遇毁灭性灾难。
1798年,马尔萨斯称,如果人口到达一定临界点,人类将面临大饥荒等危机。
由于科技能力和工农业水平的发展,马尔萨斯预计的全球粮食危机并没有大规模出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业领域的“绿色革命”曾实现粮食的大幅增产,然而,实现“第二次绿色革命”将更加艰难。不过,也有科学家持乐观态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约翰・苏尔斯顿爵士领导着英国皇家学会的一个全球人口研究小组,致力于寻找让人类“不仅仅维持生计而是繁荣昌盛”的方式,他曾因在基因领域的研究获2002年诺贝尔生物学奖。
“对于科学方式解决人口增长问题我保持相对乐观态度。在揭示人类基因方面的研究经验让我感到,人类作为个体和一个整体,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仍然有希望筹划一个和平繁荣的未来,其中每一个个体都能获得成长的机遇。”苏尔斯顿爵士表示。
但是,科学家们却认为,随着人口越来越多,资源越来越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口问题也将日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