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毅:想在世界之巅拍一部电影就这么简单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uest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guest

Mode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10-07
消息
402,230
荣誉分数
76
声望点数
0
U2223P28T3D3468744F326DT20111103181541.jpg
杜家毅   撰文、编辑/王子烨

  11月3日在国内公映的电影《转山》根据谢旺霖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讲述文弱的台湾男生书豪为实现哥哥的遗愿,独自骑行近2000公里的滇藏线,在肉体承受着“苦行僧”式的折磨时,整个转山历程却犹如夏花般绚烂。导演杜家毅和他70余人的剧组在-30℃的极端环境下完成了90天的极限拍摄。杜家毅有句名言:“既然吹牛,为什么不往大里吹呢?”《转山》对于杜家毅来说不仅是一部关乎热血、梦想和信仰的电影,更因为在“世界之巅”拍摄而格外不同。

  无论你是否喜欢他的做派,杜家毅都算得上是个神奇的人。19岁独闯北京,毫无背景也非科班出身的他在张扬的电影《洗澡》里出演高唱《我的太阳》的胖子苗壮,从此混迹演艺圈。25岁时,单凭一张嘴和一条腿,愣是说动梅葆玖交予他《梅兰芳》的改编权,之后又去“忽悠”韩三平,“忽悠”投资,“忽悠”出了一整套班底。5年后,《梅兰芳》被陈凯歌(微博)搬上大银幕,杜家毅的头衔是制片人。当杜家毅再次出山,摇身一变成为《转山》导演,监制是有“华语第一监制”之称的陈国富。

  在《转山》北京观众提前场放映后,杜家毅对着观众席说:“拍完《转山》我起码能吹一辈子牛逼,哥们儿年轻的时候做过一件这么真诚的事。”而编剧之一、台湾男生程孝泽则说:“杜家毅看上去是那种有些油滑的人,没想到他能拍出这么一部影片。”一边是导演杜家毅有些张扬的活跃,而另一边又是关乎信仰、沉默、激情、灵魂的120分钟。一个多话的人如何体验沉默?一个在翻滚红尘中如鱼得水的人又如何虔诚转山?这是导演杜家毅和作品《转山》之间有趣的矛盾和张力。

  截至发稿时,东京电影节传来消息,《转山》获竞赛单元最优秀艺术贡献奖。腿受伤的杜家毅拄着双拐上台,这可能是最适合他的戏剧性出场方式。而他那句对评委会主席的调侃:“您真确定要将奖项颁给一个从小爱闯祸、没有学过电影、仅凭梦想拍电影的人吗?”这段插曲简直太“杜家毅”了。

  对话杜家毅

  我想在世界之巅拍一部电影,就这么简单

  记者(以下简称记):最初是陈国富把《转山》这本书给你看的吧?

  杜家毅(以下简称杜):因为我平时也和他聊过想拍什么。我是一个对宗教有自己想法的人,我始终相信智慧不在庙里,而在民间;我始终相信“觉悟”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

  记:处女作选择这么有难度的题材,如果不是陈国富给你看这本书,你会拍吗?

  杜:我一想到要拍《转山》就4个字――豪情万丈!我就想在世界之巅拍一部电影,就这么简单。我在上海的一个高楼悟出个小小的道理:你在8楼只能看8楼的风景,你住到20楼的时候,发现原来跟8楼不一样。人的高度、眼光决定看到的一切。

  记:你觉得去世界之巅拍片子,眼界能变宽吗?

  杜:应该说是以后再拍片,任何困难都不是困难了。我在拍《转山》时跟制片人陶昆说,这戏磕完了咱们就什么都磕得动了。你做了,而且做的过程很真实,整个过程让你慢慢找到了年轻的激情。

  记:那种“年轻的激情”是原著里最打动人的部分,我听说周迅在飞机上看《转山》小说,一边看一边哭。

  杜:我第一次看《转山》时直接看high了。我看到了一个年轻人的热血,原来竟然有这么一个人,他永远跟自己说我不妥协,咬牙就过去了。就像《转山》小说里面我记住的一句台词――“所有设下的界碑,都只为了跨越”,当时我和老陶都特high这句话。这个界碑指的不是地界,而是你内心里边的界碑,你敢不敢跨出去。2007年我被一个朋友带着走了这条路,带我去的人是张扬。人生就是这么巧,最后这事成了。

  把人全得罪光了戏也就拍完了

  记:拍片时你用“杜家毅”的方法得罪了不少人?

  杜:有个导演说过一句话,当你拍一部电影的时候请尽全力,你可能没有下一部。我就这样做,反正我得罪人了,把你们全得罪光了我也就拍完了。全组人对我的工作方法肯定有看法,我最好的哥们儿都跟我卒瓦瓶子,指名道姓地狂骂,但我不管。

  记:你现在是拍成了嘛,要是没拍成,众叛亲离,还会像现在这么得意地说这段儿吗?

  杜:好坏这个东西,做时不要去想。你要相信自己可以,其实佛教讲的就是相信自己。我一直跟组里人说,《金刚经》里面说“观自在菩萨”,就是当你发现自己的时候才是正道。所以《转山》是寻找自我的故事,励志、热血都是一个人应有的。当我去拍时,就贴着张书豪(男主角),书豪即是我,我即是张书豪,我折磨书豪即是折磨我自己。

  记:对。书豪说你一直折磨他,你们俩一度还闹得特别不痛快。但后来片子拍完,书豪才明白“导演为什么那么跟我说话,为什么要晾着我了”。这是为什么?

  杜:书豪所谓的懂,也是一知半解。他认为他演了一个沉默的男孩,但错了。我不让他说话,是让他感受心中的力量,让他慢慢发现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拍片时我都打听好了,香格里拉根本没机场,我当时和陶昆说,弄他!反正他也跑不了(笑)。

  “人斗”就是必须和陈国富斗

  记:你最初是演员,后来做制片人,现在又是导演,这3个身份你共注一身,你会不会“串戏”?

  杜:演员只听导演的,做制片人只是帮助导演完成任务;做导演,他们帮我完成任务。电影像足球,都是90分钟,中国足球不好看,中国电影也不好看。剪辑时,陈国富起了决定性作用。他是一堵墙,必须用全部力量把他突破,突破不了,就没有你杜家毅的作品。但我就不认命。一开始是天斗,拍摄时是地斗,最后是人斗,人斗就是必须和陈国富斗。

  记:怎么斗?你俩该是谁都不能说服谁那种吧?

  杜:陈国富有一个框架给你,让你拍,然后他去剪。你不满意可以往里加,但不能去和他聊,你得自己剪,剪完给他看。陈国富的东西更冷静,比如说书豪挨打那场戏,他一开始觉得不好,但慢慢听我讲后才觉得好。我始终把国富比做《转山》中的最后一座山,这座山最难逾越,他代表着这部电影的本质。

  记:最后这个片子的节奏是他调的还是你调的?

  杜:双方共同调的,我们势均力敌,斗得很狠,甚至有一段时间我跟国富都不说话了。

  记:剪辑时哪些地方国陈富觉得还OK?

  杜:关于书豪这人物的质感,国富的力量大于我,我比较热情,他比较冷静,他觉得张书豪是一个不太靠谱、没有准备好的年轻人。国富剪完后,我发现缺少很多情感,似乎他把这个人物领向了另一个极端,我要把他往回拉,然后他又往那边带,后来我们就各剪一版,最后变成了所有力量都融合进来。一个电影剧组一定要权力制衡,大家都咬着对方。

  记:和陈国富合作的人会被他的强势吞噬掉,和这样势均力敌的监制合作挺辛苦吧?

  杜:我接触过很多电影人,可以毫不客气地讲,现在很多人在讲电影产业、电影的未来,可谁都不帮助年轻人上位。老陈在人性上不喜欢和人交往,但他今年监制了4部年轻人的电影,可能片酬高一点,但他确实在做实事。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