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4-07-25
- 消息
- 33,823
- 荣誉分数
- 374
- 声望点数
- 243
俄罗斯“不接受”制裁伊朗
2011年11月11日 13:52:35
来源: 环球时报
以色列最快可能圣诞节前后袭击伊朗,英国《每日邮报》昨天曝光了英国政府对时局的判断,这是国际原子能机构公布伊朗核报告后首家西方媒体列出具体战争时间表。过去的48小时,“我们该对伊朗怎么办”一直折磨着西方舆论和领导人。俄副外长嘉提洛夫9日宣布,任何对伊朗的新制裁都将被视为“改变德黑兰政权的工具”,是俄罗斯“无法接受的”,这种不留余地的态度让西方惊愕,美国媒体说,危险的俄罗斯给制裁伊朗“划定了最终界限”。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昨天对制裁伊朗也有表态,路透社解读称中国只是没有直截了当地对西方政府进一步制裁伊朗说不。在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昨天高调警告将用“强有力的耳光和铁拳”回应任何对伊朗的攻击,他的话跟伊朗总统内贾德宣称的“在核道路上决不会退缩一毫米”都让西方感到刺痛:西方通过核报告给伊朗“定了罪”,但这种权威正遭到挑衅和讥讽。
俄罗斯同美国“决裂”
“共和国卫队、军队以及我们的国家,将以强有力的耳光和铁拳回击它们的攻击。”10日,伊朗官方媒体引述该国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话对以色列、美国及其盟友做出严厉警告。
哈梅内伊讲话传出之前,同一天的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了以色列“最快下月发动袭击以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的消息。文章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英国政府高层认为,以色列将试图在美国的后勤支持下尽快发起军事行动。一名外交高官说,“我们认为,最快圣诞节或者新年之初会发生些什么”。文章称,官员们相信,奥巴马将不得不支持以色列,否则将冒着在下届总统选举中失去美国犹太人支持的风险。近几周,英国国防部官员证实,英国已经制订应急计划,以满足英国支持(对伊朗)军事行动之需。
“任何新的针对伊朗的制裁都将被国际社会视为一种改变德黑兰政权的工具,这种方式对我们来说是无法接受的,俄罗斯不会考虑这种方式。”俄罗斯副外长嘉提洛夫9日对国际文传电讯社做出如此表态。美国《查尔斯顿邮政公报》评论说,伊朗“最好的朋友”俄罗斯“危险地给制裁伊朗划定了最终界限”,“嘉提洛夫的话可能是在夸大其词,但显示出俄罗斯与西方的分歧之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出来后,法国外长朱佩很快宣布:“我们准备与其他有意向的国家一道对伊朗进行史无前例的制裁。”美国共和党总统参选人罗姆尼在《华尔街日报》上宣布“我不会让伊朗获得核武器”。
《华尔街日报》将俄罗斯的表态解读为“正式立誓阻止安理会通过任何对伊朗的新制裁决议”,《丹佛邮报》10日评论说,“俄罗斯在伊朗问题上同美国决裂”,黎巴嫩《每日星报》则称,“西方与俄罗斯在伊朗问题上对峙”,认为“一条新的东西方战线正在形成”。“自由欧洲”电台9日评论说,俄罗斯对伊朗的支持被视为谈判筹码,克里姆林宫现在利用这一筹码扩大其在世界的影响力。防务专家古特斯称,克里姆林宫与德黑兰交往时真正考虑的是与西方的关系,“每当俄罗斯决定想要什么时,要么跟西方合作施压伊朗,要么破坏西方的所有计划”。莫斯科的美加研究所专家维克托认为,莫斯科最近在伊朗问题上的立场,反映了一种“炫耀肌肉之举”。他说,克里姆林宫“不满最近华盛顿的批评,包括对梅普总统选举安排的态度。这可能是一种新的软冷战的开始。”
中国应该不屈服于压力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昨天被问及中方如何看待对伊朗的新制裁,他说,我们一贯认为,对话与合作是寻求妥善解决伊核问题的唯一有效途径,施压、制裁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英国《卫报》说,中国加入到俄罗斯反对制裁伊朗的行列中。路透社称,中国发言人的态度凸显了西方政府的任务之艰巨,它们希望在联合国对伊朗实施更严厉制裁上赢得北京支持。《耶路撒冷邮报》说,以色列国会发言人10日对中国驻以大使说,中国必须制裁伊朗,没有时间了。
俄罗斯“新大陆”网站9日报道称,专家们指出,美国制造中东地区和阿拉伯国家动荡只有一个目的,即限制向欧洲、日本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石油供应。而只有美国可以从中受益。国际原子能机构出台伊朗核报告前后,中国互联网上都有一些人在说,保护伊朗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唇亡齿寒!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9日考虑到了中国的顾虑,该报以“石油关系会使中国拒绝支持对伊朗严厉制裁吗”为题分析说,北京陷入两难,一方面它日益依赖伊朗的能源,另一方面北京又多次表示对核不扩散的承诺。报道称,来自中国官方的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伊朗向中国出口原油几乎比去年同期多1/3。
俄罗斯《独立报》今年9月曾刊文说,为阻止中国获得石油,美国开始在非洲发动战争并引发社会动荡。曾任里根政府副财长的罗伯茨表示,中国将利比亚、安哥拉和尼日利亚视为满足其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的来源。因此,近期,安哥拉和尼日利亚两国在美国支持下预计很快会发生军事政变。而向中国出口石油的阿尔及利亚也很可能发生动荡。美国通过各种手段削弱中国。中国的软肋主要在于能源,因此美国想最大限度地阻止中国获得能源。一名美国前官员接受伊朗新闻台采访时说,现在所发生的跟上世纪30年代美英对日本所做的差不多。当时,他们切断了日本的石油、橡胶、铁矿石等供应;那是太平洋战争的起因。现在,美国人和英国人对中国做的是同样的事。
美国外交政策委员会副主席伯曼9日在《纽约时报》上撰文称,“在伊朗问题上,中国现在不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而是问题的一部分”,他建议“美国应利用新的证据对中国真正施压”,制裁中海油、中石油。但美国《时代》周刊网站同日的文章认为:在伊朗问题上,中国不屈服于压力做得对。文章称,首先,制裁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国有企业,将是一个高度挑衅的行为,连更为鹰派的布什政府都未曾考虑。期待白宫走这样的对抗性路线——特别是在当前西方多国有求于中国之际——是荒谬的。其次,中国也支持朝鲜,但华盛顿没人威胁对中国采取外交冒险行动,而且说起来,朝鲜比伊朗更加不可预测。最后,富产石油的海湾地区牵涉到太多利害关系,任何战略家(以色列和美国的一些人除外)都不会真正愿意出现一场根本改变局面的灾难。美联社9日说,如何对伊朗这个石油大国加大施压又不动摇脆弱的世界经济成为西方面临的棘手问题。报道引述专家的话说,“这种时候,谁想石油禁运?中国人?印度人?韩国人?绝对不会。”
日本大阪大学一名国际问题学者10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伊朗不会像伊拉克那样能被美国简单解决掉。伊朗核问题将会长期化、沼泽化。“将来会上演和朝鲜类似的剧本:国际社会时而聚在一起共同探讨、时而谈判破裂互不理睬,但最终核武器没有被销毁”。
欧洲担忧被伊朗战争拖累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学者乌尔加德在《大西洋月刊》上撰文说,伊朗核危机不应成为引发地区武装冲突的理由,因为伊朗的威胁绝不比欧债危机更大。德国柏林国际政治研究所中东问题专家斯腾贝格10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债务危机已让各国烦心,因此欧洲大多数国家反对军事打击伊朗。在欧洲,一些人在揣摩,美国对救深陷债务危机中的欧洲态度冷淡,但在幕后积极推动国际原子能机构公布伊朗制造核武器的“罪证”,而伊朗战争必然导致油价暴涨,俄罗斯媒体就预测如果战争爆发油价将涨至200美元/桶,欧债危机如果雪上加霜,唯一挑战美元霸权的欧元将岌岌可危。
“炸,还是不炸?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来说,这是一个问题。但是,伊朗可能欢迎轰炸。美国和以色列的轰炸只会强化伊朗政府的统治。”《纽约邮报》写道:1967年,在埃及,纳赛尔战败了,但仍被允许掌权;上世纪80年代卡扎菲遭到美国轰炸但却成为他吹嘘“伟大胜利”的本钱;类似的,1991年,萨达姆被打败仍继续掌权;2006年,以色列打败了真主党,真主党失去了1/4的战士,所有靠近前线的基地丢失,80%的武器化为乌有,然而它的领导人仍能声称赢得了“现代伊斯兰历史上最伟大的胜利”。
法国《时讯报》称,随着“阿拉伯之春”的蔓延,美国在中东地区影响力逐步下降,更多当地人认为美国人该离开了,而以色列在该地区变得更加孤立,它们都需要一个替罪羊来敲打,伊朗显然是最适合的。当然,替罪羊是用来敲打的,而不是用来屠宰的,只有傻瓜和疯子才会在此时真想和伊朗开战。印度livemint网站则说,伊朗核报告无异于“捅了马蜂窝”。对一个距获得核武器在技术和进展上还有几年时间的国家,你可以阻止它,但如果这个国家距获得核武器只差“拧上最后一个螺丝”,就不太可能阻止了。(本报驻俄罗斯、伊朗、美国、日本、法国记者联合报道 汪新华)
2011年11月11日 13:52:35
来源: 环球时报
以色列最快可能圣诞节前后袭击伊朗,英国《每日邮报》昨天曝光了英国政府对时局的判断,这是国际原子能机构公布伊朗核报告后首家西方媒体列出具体战争时间表。过去的48小时,“我们该对伊朗怎么办”一直折磨着西方舆论和领导人。俄副外长嘉提洛夫9日宣布,任何对伊朗的新制裁都将被视为“改变德黑兰政权的工具”,是俄罗斯“无法接受的”,这种不留余地的态度让西方惊愕,美国媒体说,危险的俄罗斯给制裁伊朗“划定了最终界限”。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昨天对制裁伊朗也有表态,路透社解读称中国只是没有直截了当地对西方政府进一步制裁伊朗说不。在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昨天高调警告将用“强有力的耳光和铁拳”回应任何对伊朗的攻击,他的话跟伊朗总统内贾德宣称的“在核道路上决不会退缩一毫米”都让西方感到刺痛:西方通过核报告给伊朗“定了罪”,但这种权威正遭到挑衅和讥讽。
俄罗斯同美国“决裂”
“共和国卫队、军队以及我们的国家,将以强有力的耳光和铁拳回击它们的攻击。”10日,伊朗官方媒体引述该国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话对以色列、美国及其盟友做出严厉警告。
哈梅内伊讲话传出之前,同一天的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了以色列“最快下月发动袭击以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的消息。文章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英国政府高层认为,以色列将试图在美国的后勤支持下尽快发起军事行动。一名外交高官说,“我们认为,最快圣诞节或者新年之初会发生些什么”。文章称,官员们相信,奥巴马将不得不支持以色列,否则将冒着在下届总统选举中失去美国犹太人支持的风险。近几周,英国国防部官员证实,英国已经制订应急计划,以满足英国支持(对伊朗)军事行动之需。
“任何新的针对伊朗的制裁都将被国际社会视为一种改变德黑兰政权的工具,这种方式对我们来说是无法接受的,俄罗斯不会考虑这种方式。”俄罗斯副外长嘉提洛夫9日对国际文传电讯社做出如此表态。美国《查尔斯顿邮政公报》评论说,伊朗“最好的朋友”俄罗斯“危险地给制裁伊朗划定了最终界限”,“嘉提洛夫的话可能是在夸大其词,但显示出俄罗斯与西方的分歧之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出来后,法国外长朱佩很快宣布:“我们准备与其他有意向的国家一道对伊朗进行史无前例的制裁。”美国共和党总统参选人罗姆尼在《华尔街日报》上宣布“我不会让伊朗获得核武器”。
《华尔街日报》将俄罗斯的表态解读为“正式立誓阻止安理会通过任何对伊朗的新制裁决议”,《丹佛邮报》10日评论说,“俄罗斯在伊朗问题上同美国决裂”,黎巴嫩《每日星报》则称,“西方与俄罗斯在伊朗问题上对峙”,认为“一条新的东西方战线正在形成”。“自由欧洲”电台9日评论说,俄罗斯对伊朗的支持被视为谈判筹码,克里姆林宫现在利用这一筹码扩大其在世界的影响力。防务专家古特斯称,克里姆林宫与德黑兰交往时真正考虑的是与西方的关系,“每当俄罗斯决定想要什么时,要么跟西方合作施压伊朗,要么破坏西方的所有计划”。莫斯科的美加研究所专家维克托认为,莫斯科最近在伊朗问题上的立场,反映了一种“炫耀肌肉之举”。他说,克里姆林宫“不满最近华盛顿的批评,包括对梅普总统选举安排的态度。这可能是一种新的软冷战的开始。”
中国应该不屈服于压力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昨天被问及中方如何看待对伊朗的新制裁,他说,我们一贯认为,对话与合作是寻求妥善解决伊核问题的唯一有效途径,施压、制裁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英国《卫报》说,中国加入到俄罗斯反对制裁伊朗的行列中。路透社称,中国发言人的态度凸显了西方政府的任务之艰巨,它们希望在联合国对伊朗实施更严厉制裁上赢得北京支持。《耶路撒冷邮报》说,以色列国会发言人10日对中国驻以大使说,中国必须制裁伊朗,没有时间了。
俄罗斯“新大陆”网站9日报道称,专家们指出,美国制造中东地区和阿拉伯国家动荡只有一个目的,即限制向欧洲、日本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石油供应。而只有美国可以从中受益。国际原子能机构出台伊朗核报告前后,中国互联网上都有一些人在说,保护伊朗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唇亡齿寒!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9日考虑到了中国的顾虑,该报以“石油关系会使中国拒绝支持对伊朗严厉制裁吗”为题分析说,北京陷入两难,一方面它日益依赖伊朗的能源,另一方面北京又多次表示对核不扩散的承诺。报道称,来自中国官方的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伊朗向中国出口原油几乎比去年同期多1/3。
俄罗斯《独立报》今年9月曾刊文说,为阻止中国获得石油,美国开始在非洲发动战争并引发社会动荡。曾任里根政府副财长的罗伯茨表示,中国将利比亚、安哥拉和尼日利亚视为满足其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的来源。因此,近期,安哥拉和尼日利亚两国在美国支持下预计很快会发生军事政变。而向中国出口石油的阿尔及利亚也很可能发生动荡。美国通过各种手段削弱中国。中国的软肋主要在于能源,因此美国想最大限度地阻止中国获得能源。一名美国前官员接受伊朗新闻台采访时说,现在所发生的跟上世纪30年代美英对日本所做的差不多。当时,他们切断了日本的石油、橡胶、铁矿石等供应;那是太平洋战争的起因。现在,美国人和英国人对中国做的是同样的事。
美国外交政策委员会副主席伯曼9日在《纽约时报》上撰文称,“在伊朗问题上,中国现在不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而是问题的一部分”,他建议“美国应利用新的证据对中国真正施压”,制裁中海油、中石油。但美国《时代》周刊网站同日的文章认为:在伊朗问题上,中国不屈服于压力做得对。文章称,首先,制裁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国有企业,将是一个高度挑衅的行为,连更为鹰派的布什政府都未曾考虑。期待白宫走这样的对抗性路线——特别是在当前西方多国有求于中国之际——是荒谬的。其次,中国也支持朝鲜,但华盛顿没人威胁对中国采取外交冒险行动,而且说起来,朝鲜比伊朗更加不可预测。最后,富产石油的海湾地区牵涉到太多利害关系,任何战略家(以色列和美国的一些人除外)都不会真正愿意出现一场根本改变局面的灾难。美联社9日说,如何对伊朗这个石油大国加大施压又不动摇脆弱的世界经济成为西方面临的棘手问题。报道引述专家的话说,“这种时候,谁想石油禁运?中国人?印度人?韩国人?绝对不会。”
日本大阪大学一名国际问题学者10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伊朗不会像伊拉克那样能被美国简单解决掉。伊朗核问题将会长期化、沼泽化。“将来会上演和朝鲜类似的剧本:国际社会时而聚在一起共同探讨、时而谈判破裂互不理睬,但最终核武器没有被销毁”。
欧洲担忧被伊朗战争拖累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学者乌尔加德在《大西洋月刊》上撰文说,伊朗核危机不应成为引发地区武装冲突的理由,因为伊朗的威胁绝不比欧债危机更大。德国柏林国际政治研究所中东问题专家斯腾贝格10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债务危机已让各国烦心,因此欧洲大多数国家反对军事打击伊朗。在欧洲,一些人在揣摩,美国对救深陷债务危机中的欧洲态度冷淡,但在幕后积极推动国际原子能机构公布伊朗制造核武器的“罪证”,而伊朗战争必然导致油价暴涨,俄罗斯媒体就预测如果战争爆发油价将涨至200美元/桶,欧债危机如果雪上加霜,唯一挑战美元霸权的欧元将岌岌可危。
“炸,还是不炸?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来说,这是一个问题。但是,伊朗可能欢迎轰炸。美国和以色列的轰炸只会强化伊朗政府的统治。”《纽约邮报》写道:1967年,在埃及,纳赛尔战败了,但仍被允许掌权;上世纪80年代卡扎菲遭到美国轰炸但却成为他吹嘘“伟大胜利”的本钱;类似的,1991年,萨达姆被打败仍继续掌权;2006年,以色列打败了真主党,真主党失去了1/4的战士,所有靠近前线的基地丢失,80%的武器化为乌有,然而它的领导人仍能声称赢得了“现代伊斯兰历史上最伟大的胜利”。
法国《时讯报》称,随着“阿拉伯之春”的蔓延,美国在中东地区影响力逐步下降,更多当地人认为美国人该离开了,而以色列在该地区变得更加孤立,它们都需要一个替罪羊来敲打,伊朗显然是最适合的。当然,替罪羊是用来敲打的,而不是用来屠宰的,只有傻瓜和疯子才会在此时真想和伊朗开战。印度livemint网站则说,伊朗核报告无异于“捅了马蜂窝”。对一个距获得核武器在技术和进展上还有几年时间的国家,你可以阻止它,但如果这个国家距获得核武器只差“拧上最后一个螺丝”,就不太可能阻止了。(本报驻俄罗斯、伊朗、美国、日本、法国记者联合报道 汪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