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GDP明年有望进入万亿俱乐部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uest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guest

Mode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10-07
消息
402,230
荣誉分数
76
声望点数
0
  “发展是第一要务,是云南最硬的道理,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任何风浪都不能受影响。”8月30日下午,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在省委常委扩大会上强调,要继续巩固和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认真研究谋划新思路、新措施、新办法,推动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桥头堡建设已进入实施阶段,这标志着云南进入了一个划时代的发展阶段。”秦光荣指出,沿边开放自古以来就是云南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潜力所在,桥头堡建设使我们重新站在了国家对外开放的最前沿,正式确立了云南在全国的战略地位。我们要以饱满的热情承担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认真学习沿海开放经验,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实现大开放、促进大发展,构筑大通道、打造大基地,培育大平台、建设大窗口,维护大团结、保护大生态,为国家对外开放作出更大贡献;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桥头堡建设,打好对外开放、绿色经济、民族团结、扶贫攻坚“四张牌”。加强资本运作、完善投入机制,努力为提升我国沿边开放水平、探索沿边开放新模式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大胆创造沿边开放奇迹,开创云南全面发展新时代。

  于是,一条指引云南4600万各族人民奔向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路径清晰可辨。

  我们也深知,跨越发展之路并非康庄大道。云南集“山区、民族、边疆和贫困”四位一体的省情并没有改变,发展不充分、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基于此,本组文章旨在探寻云南实现新跨越的底气与勇气及跨越式发展路径。

  ●信息数读

  300多亿

  近五年来,省国资委先后引进资金300多亿元。

  8500亿

  力争到“十二五”末,省属企业资产总额达到8500亿元以上,净资产达3000亿元以上,营业收入达5000亿元以上,利税总额达560亿元以上,增加值达1000亿元以上。

  新使命:谋划跨越式发展

  “不断增强发展的勇气,在充分认识省情的基础上,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努力把云南发展的步子迈得更大、更坚实,推动云南进入跨越发展的新阶段。”

  所谓“跨越式发展”,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落后者对先行者走过的某个发展阶段的超常规赶超行为。与传统工业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时期的“赶超型”战略不同,跨越式发展战略必然要突破传统工业化道路中单纯追求“速度型”增长,避免经济发展中的短期行为,以及“单项突进”的发展模式,而追求一种速度与效率并重,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兼顾,经济和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

  曾几何时,有的地方干部“等靠要”思想严重,怕冲闯,畏难情绪弥漫,有的地方做事“一看二慢三拖拉”,发展步伐总是快不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仍在思想观念上缺少危机感。总认为“慢工出细活”,“慢点最稳妥”,于是能一天做完的事做两天,能一个月完成的工作拖半年。

  “思想观念决定发展速度,思想观念更新快,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步伐才会快。”云南省社科院研究员陈利君称,当今世界,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加快发展是人民的期盼,是解决云南一切问题的根本途径。如果我们慢慢腾腾,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只会越拉越大。增强危机感,敢闯善拼,奋勇争先,才能抢占发展先机,实现跨越式发展。

  陈利君认为,经过多年的积累,尤其是“十一五”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的良好基础,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使云南进入了厚积薄发、蓄势待发的新时期。支撑发展的产业基础更加扎实,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得到初步缓解,各族人民群众加快发展、奋力崛起、兴滇富民的内在要求不断增强,为云南跨越发展积蓄了足够强大的能量。

  有一组数据为证,“十一五”期间,全省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水平跃上新台阶,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速第二次超过11%达到11.8%的良好局面。

  支柱产业比重明显提高,占全省生产总值55%左右,非烟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69%左右,电力、钢铁、有色、化工等产业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先进装备制造、光电子、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

  粮食总产量达到1531万吨,农产品出口突破12亿美元,年出口额连续多年居西部省区第一位。

  全省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1万亿元,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比重由98.8∶1.2调整为83.3∶16.7。

  2010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722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5749元,工业增加值超过2600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18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7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0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33亿美元以上,5年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到1.86万亿元,取得了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现或基本实现翻番的显著成效。

  这正是云南谋划“跨越式发展”的底气与勇气所在。

  新路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并重

  “要不断创新发展的思路,在观念上树立敢为天下先、敢闯敢试的开拓精神,在工作上坚持科学、改革、创新的精神,在措施上抓住当前的重大问题和迫切任务逐一研究采取突破性的政策措施,在体制机制上不断创新,使工作、管理和服务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发展经济是沿海地区的事情,云南只要保住青山绿水、保证原生态的民俗风貌就可以了。”这是到滇游客常常发出的一种声音。

  但是,置身云南城市与乡村,跨越发展与保护环境并不相悖。“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既要真金白银,也要蓝天白云。” 宣威市阿都乡梨树村委会中村村民小组村民刘国省说,“我家安装的玻璃钢沼气罐,等于捡回了一个钱罐子。”

  刘国省的妻子林鸟斤开心地介绍:“现在安装的这种新型沼气罐,比原来的水泥沼气池产气更足。我家5口人烧水、做饭、照明都够用,每年还能节约几千元的买煤炭、柴火费用和电费。”

  “发展绿色经济不仅是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也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长勇说,“云南的企业只要坚决做有责任心的人,办有责任心的企业,都能为云南绿色经济强省尽一份力。”

  说到做到。5年来,昆钢投入节能减排资金46亿元,共计实现节能量1140917吨标准煤,节约价值18.83亿元。

  2007年,分管滇池治理的副市长王道兴到滇池龙门村看滇池是一个什么样。在龙门村岸边,王道兴用鸡蛋大的一个石头丢到蓝藻上,石头都不会沉到水里。但通过实施“十一五”规划,紧紧抓住“六大工程”的实施,滇池水质从劣Ⅴ类的十三类基本达到Ⅴ类水标准。

  当前,滇池治理正处于污染治理向生态修复逐步转变的阶段。“有的同志曾经也问过我,你们对治理滇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我回答就一句话,滇池水可以饮用就是我们治理的最终目标。”王道兴对此信心满满。

  来自省环保厅的报告显示,九湖水污染防治“十一五”期间共投入204亿元,是“十五”总投资40.8亿元的5倍。监测数据显示,九湖湖体水质监测断面达标率70.15%,5个湖泊达到水体功能要求、达标率55.60%,全面完成了省政府确定的“规划项目开工率100%、完工率95%,主要入湖污染物总量削减率10%,湖体水环境功能达标率50%以上”的目标。

  “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符合云南的资源条件禀赋,符合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杨先明教授深有感触地说,“近年来,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涌现出了一批绿色经济发展的新成果,绿色GDP比重在逐年上升,企业和百姓也从中获得了收益。”

  杨先明认为,“十二五”期间,云南发展绿色经济,首先要突出抓规模化,利用较好的资源优势,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带动绿色经济发展,扩大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其次,突出抓市场化,用符合市场机制的手段来发展绿色产业,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和生命力。第三,跟科技紧密结合,加大投入,引进专业化的创新团队,研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绿色产品。第四,重视利益分享,让企业、百姓都能从绿色经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受益,让绿色产业真正成为富民富省的产业。

  由于长期从事环境科学研究,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宁平教授对云南绿色经济强省建设尤为关注。

  “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应常抓不懈。”宁平认为,我省应在绿色经济强省战略的高标准、严要求下,严格执行国家环保和产业政策,通过污染治理、资源整合、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确保全省经济的稳定发展。其次,以绿色经济强省战略指导未来规划,严格坚持环境规划及环保审批制度,杜绝国外省外污染向省内转移。第三,结合优势绿色产业发展,加快污染环境的修复和未污染环境的保护,加大九大高原湖泊、跨境河流主要支流的治理与保护,同时,加大对现有污染行业的环境整治力度,提高对环境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把云南省建成名副其实的绿色经济强省。

  新目标: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含金量

  “要让云南各族人民与全国人民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必须始终坚持以改善民生为一切工作的根本点和落脚点。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