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公开课其实是讲座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uest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guest

Mode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10-07
消息
402,238
荣誉分数
76
声望点数
0
2010年,哈佛、耶鲁等著名大学公开课掀起热潮,网友如同追逐美剧一样追看《幸福》与《公正》;2011年11月,“中国大学公开课”正式上线,首批推出的20门公开课,开始与国外公开课“叫板”。不过,推出不到一个月时间的中国公开课,已开始承受网友的质疑。教学内容不完整,部分课程过于严肃……诸多问题显示,想要教好一门“公开课”,中国的高教管理者仍有很多课要学。

中国公开课如何出炉?公开课的未来路在何方?本报记者专访了参与公开课制作的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大学生心理健康》授课教师樊富珉和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授课教师赵峥。  国人接触公开课,多数是通过几张网友转载的视频截图。一个面容瘦削的老者,盘腿坐在一张讲台上,双手展开在空中挥舞,不知在说着什么,他叫Shelly Kagan(薛立・卡刚), 耶鲁大学著名教授,所教授的课程名为《哲学:死亡》,是国内字幕组自发引进的第一批公开课之一。

  也正是这种不拘一格的讲课方式,打破了国人对于大学课程的印象,“瞧瞧外国的教授怎么上课”,成了许多人观看公开课的理由。而在《公正》、《幸福》等大批明星公开课进入国内后不久,就有呼声推出“国产公开课”,毕竟对于中国老百姓而言,早有“百家讲坛”式的系列讲座在先,但完完整整地在网络学完一门名牌大学课程,还是从未有过的体验。

  [选课]

  “公开课不是向外国靠拢,而是向学习的规律靠拢”

  新闻观点:为什么会选择这门课当做公开课?

  樊富珉:今年5月份,我们接到通知,说教育部要搞这个公开课,其实不只是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几门,清华大学还准备了好几门课。

  我觉得大学不仅仅是个学知识的地方,也是人格成长的地方。我们的学生常年处在高考的压力下,对自我的觉察、自我的发展,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这些方面,都没有获得他们这个年龄应有的教育,所以到了大学,我的课就成了最受学生欢迎的课之一。因为这是紧贴大学生、可以促进其成长的一门课,能解决大学生的一些实际困扰,并教给他们一些积极成长的方法和态度。就在公开课录制不久,我们也接到通知,未来这个课将要成为大学的必修课。

  赵峥:我这门课本来就是本校的公选课,讲得时间久了,也有学生跨校来听的,多的时候会有二三百人。原本的篇幅是每次三个小时,要讲十次。今年5月,教育部提出来要搞这个事,他们说要符合网民的习惯,每一课要简短,三四十分钟的样子,所以我们就挑这门课其中的一部分,连录了三讲,现在就是这三讲陆续地发布到了网上。

  我觉得公开课这个事情挺好的,因为各个学校里,都有大家觉得比较好的课程,公开课可以让所有人看到这些课。其实广大群众对天文、对相对论还是有点好奇心的,但通常缺少一个学习途径。公开课就要让老百姓能听得懂,能产生兴趣,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所以学校选择了这门科普性质的课程,我自信我的课还是有一定的特点,能激发同学的创新能力和兴趣。

  新闻观点:实际上早有网友呼吁中国的大学应该推出自己的公开课,这是不是说明中国的教学在向外国靠拢?

  樊富珉:我不太赞成说公开课是跟外国靠拢,公开课是向学习的规律靠拢。

  我从1995年就在开《大学生心理健康》这门课,我会把最新的情况,包括国际上心理学最新的一些研究成果,不断放到课程的内容中。韩国、美国等各个国家的留学生也会来选,所以说我们这门课本来就是国际化的课程。

  听说要录公开课,我马上想到了哈佛大学的幸福公开课,觉得我们也应该从幸福讲起。我感觉大学生心理健康不仅仅是针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针对大学生的发展。不过那个时候已经快到期末了,我们只好选了职业规划和幸福人生积极心态这两个专题,四节小课。

  真到录的时候,我们和平时的课完全一样,也没有做什么特别的准备。

  人们为何喜爱国外公开课?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我们多少对“国际名校”有着这样那样的渴望与虚荣;不过,更让人能接受的理由则是――国外的课堂氛围更为轻松活跃。

  “由于有可能被拍到,如果你们是证人保护计划的一员,或者是逃犯级的人物,最好就不要坐在前排了。”耶鲁大学的Paul Bloom教授在其课堂如此介绍公开课的开设,而Shelly Kagan在课堂上第一件希望学生做的事情,就是管自己叫“Shelly”而非“Professor Kagan(卡刚教授)”:“这年头愿意叫我Shelly的人越来越少了。”

  反观国内公开课,衬衫领带式的煞有介事和于丹大妈式的语重心长仍是主流。

  [质疑]

  公开课一上网,老师就严肃?

  新闻观点:现在网上的意见很多,例如认为许多老师的讲解还是很严肃。

  樊富珉:课堂教学应该要吸引学生,例如我的课从来不点名,因为我认为点名的背后,有对学生的不信任。我常跟学生讲,这门课是你选的,你就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但如果学生上课,课堂把他讲走了,那就是老师的责任。

  说实话讲公开课我也是有很大的压力,因为成为公开课,别人就会从各种各样的角度、各种各样的要求、各种各样的期待去审视,而且我是个性情中人,讲课中有些话可能不那么准确。我也做好准备,听各种不同的意见,不断修改完善课程。

  赵峥:这可能和中外的教学传统有一定关系,但这个问题是多方面的。咱们中国的老师讲课,可能还是有些严肃,但并不是每个老师都这样。你要听我讲物理课,就不是很严肃,虽然比不上这种科普课,但我还是会加入一些活跃气氛的典故。

  这次有些网友觉得部分课呆板,我想还有一个问题,因为公开课是教育部牵头,让一些老师也更加认真了,特别是一些年轻的老师怕出错,反而更加严肃了,其实平时讲课未必就那么严肃。

  我想这确实有一定矛盾,想要课程生动活泼就不能照本宣科,脑子里有什么想法,可能一闪念就说出来,但这样的临场发挥难免出一些错误。

  新闻观点:这次的公开课,有没有什么遗憾?

  赵峥:这件事刚开始做,磨合还不够,我自己看我自己的课,第一讲还可以的。但第二讲我自己就听出来七个错,比如一处讲到爱因斯坦的生平,我平时都说“一战”,结果当时录课程我口误把“一战”说成了“二战”,直到看到视频我才发现。最后出来的视频,这个错误也没有改正。

  这门课我讲了有20年了,不断地收集资料,但真正讲的时候,还是难以避免一些口误,有的时候为了趣味性,突然想到一个典故,就讲了出来,可能细节上就没有那么准确。这次公开课出来,我也很希望大家都来指出课程中的错误,大家一起把这个课再完善。

  认认真真看完国内公开课的“网课族”会发现,虽然20门公开课推出的齐整迅速,但中国公开课显然缩水了――公开课本应是贯穿学期的完整课程,“国产货”却短得惊人,每门课四五讲的长度尚不及系列讲座。如此设置,不得不让人怀疑,国产公开课又是一次凑合事的作品。

  然而国人需要的公开课,显然不仅仅是一次“展览”,更应是有系统有计划的内容灌溉。时至今日,中国公开课将如何继续,还没有人给出答复。

  [困惑]

  20门课推得挺快,但每门课四五讲就没了……

  新闻观点:跟国外的公开课相比,我们的公开课篇幅似乎小了一些。

  樊富珉:刚才也提到了,因为时间比较紧张,我们只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两个专题,实际上这门课有十六个专题。想要录制所有的课,确实还需要更多的成本投入,目前我还不知道学校方面有没有这个想法,也不知道教育部未来的计划会怎么样。实际上我们的课每年都在上,我很希望把这门课录全。这样也能给其他院校的老师一些参考。

  赵峥:这点我们也很困惑,还没有搞清教育部的计划。我自己都计划好了50讲的完整版,连每一讲的题目都起好了。我想既然是一门课,至少要够个学分吧,满足课时的要求。前一段时间,我又录了三节课,但什么时候放到网上我还不清楚。

  不过我们学校很支持这个事,不只现在推出的这些课程,学校还录了很多其他课程。虽然短期内未必都有做公开课的想法,但至少学校把这些课保存下来了。

  而且公开课也能宣传学校的风貌,既给大家服务,也向大家展示我们的学校有什么,是个不错的宣传。所以如果今后公开课要继续做,我还是希望有更宽裕的时间,把自己还不大满意的内容统一修改。

  [榜样]

  民间高手

  ■罗永浩

  牛博网创始人,老罗英语培训创始人,2001年至2006年在北京新东方学校任教。由于教学风格幽默诙谐受到学生青睐,不少授课内容被学生录制分享至网络,从而一炮走红。“老罗语录”也成为现象级的事件,其中,一句“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

  ■纪连海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历史教师。原本不为公众所知的纪连海,因为偶然的机会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讲台,主讲多个历史人物系列讲座,由于其独特的讲课风格,成为《百家讲坛》收视率冠军。这位高中历史教师也成为知名人物,开始出现在公众媒体之上。

  ■万峰

  严格意义上说,身为电台节目主持人的万峰并不是一名教师。但由于其在性教育栏目中强硬、彪悍的主持风格,被称为“电波怒汉”、“大龄愤青”,他在节目中的发言,也被网友尊为“万峰语录”。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