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文章:
感官城市:杭州老店--鲜香食色中的浓情回味
----------------------------------------------------------------------
http://www.sina.com.cn 2002/03/23 10:19 钱江晚报
这是个上行的社会,这是个怀旧的年代,
许多都市里的年轻人就是如此矛盾:怀着中产的目标,每天目不斜视地向前冲,与此同时却又对沉淀的流行、泛黄的照片、复古的服饰……乐此不疲,视之为时尚,并用一切方式纪念着过去。
在美食面前,怀旧这种形式由于色香味的综合作用,变成了嘴角一抹留有余温的回味。这种回味与人们拿着报纸,打着的,去赴一场毫无把握饭局的刺激感不同。有时仅仅是一个老店的名就会勾起直至现在还让人联想的往事:十多年前在杭州酒家吃的那顿喜酒;第一次读到金庸笔下那碗虾爆鳝面时的会心一笑;大暑天为了一个一元钱的大包苦苦等待1个小时的长龙……
今天,在一片可惜声中,杭州酒家、素春斋已经易主改行,更多的老店则依旧卖力做着一道道杭州的传统菜、点,继续烹制着让人们意犹未尽的回味。
主题照片一:传统菜
拍摄者:知味观
知味观的菜肴并未如同其小吃般鼎鼎有名,但是在老杭州经典名菜的维护上,这家老店做得毫不逊色,龙井虾仁、宋嫂鱼羹、蜜汁火方、西湖醋鱼、东坡肉……菜单上有一长串熟悉而亲切的菜名,颇令人回味。
此次去知味观就是冲着那里的老菜,龙井虾仁算是这里的招牌菜,而宋嫂鱼羹和蜜汁火方本身就具有浓郁的地方传统色彩,再积淀以若干美丽动人的传说和故事,这些菜肴大受食客欢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龙井虾仁有着极其清新自然的菜品,油润红亮的虾仁上覆以零星的龙井香茶,红绿搭配自如,毫不牵强。虾仁吃到嘴里的感觉是滑溜溜和鲜滋滋的,咬感弹性十足,新鲜显而易见。口味较为清淡,属典型的南方口味;其实香茶并不多,但茗香挥发自如,不小心吃到一叶,还真有清风拂面的快意感受呢!
蜜汁火方一上来就让人眼睛大亮,中央是一大方块火腿,辅以蜜汁和莲子铺底,盘子周围是一圈鲜红的草莓,犹如一尊莲花宝座。用筷子轻轻一夹,便感觉到火腿的酥柔,吃到嘴里,先感觉到蜜汁的甜,再转化为火腿所固有的咸,而且咸里带鲜,风味独特。底上的莲子也很酥了,但轻咬一口,还是对半均匀分开,实在太有个性。
宋嫂鱼羹酸溜溜的,带一丝微辣,很开胃。里面有鱼肉、笋丝、姜丝、青葱、红椒、香菇等,汤头看似很稠,用勺子一舀果真如此。一碗一碗地喝下去竟然未觉得一品锅量太足,不过边上那一客小笼是肯定没有胃口再吃了。
拍摄者――天香楼
天香楼是杭州的一家老餐馆,约有八十余年的历史,旧址位于解放路,而今,灶台则搭在了延安路上。和知味观、楼外楼、奎元馆这些老字号在一起时,天香楼的人喜欢称自己是小弟弟。
近期该店有意恢复部分杭州老菜,这些菜肴并非大家耳熟能详的诸如西湖醋鱼、叫花童鸡、龙井虾仁等老杭州名菜,而是一些差不多快被人遗忘的经典特色菜,香酥鸭、武林烤鳝、苹果拔丝……相信一些老食客听到这几个菜名会倍感亲切。
先看苹果拔丝。我曾经在一家山东菜馆吃过拔丝山药,一听说拔丝菜系列也算是杭州的经典菜肴不禁有点惊讶。此菜有着金黄油亮的色泽,拔丝如同发丝般精细,朝着不同方向互相缠绕,菜品富丽堂皇。旁边有一小碗凉水,得先将筷子伸进凉水中再去夹苹果拔丝,这样就很容易地夹起了。口感酥脆,甜度适中,透着一股自然的苹果香味,清新爽口。但是,吃这道菜需要注意一点,上菜后应尽快分盘,因为时间一长,拔丝就会粘底,吃起来也就困难多了。
香酥鸭上桌,对半平铺于盘子左右。听菜名就知道,此菜的特色在于香和酥。先闻香,有着一股浓郁醇厚的椒香,和鸭香交相辉映,勾人得要命;再看酥,在色泽金黄的鸭身上轻轻用筷子一夹,鸭肉就乖乖下来了,如此之酥,整道菜的菜品仍然维护得相当好,“酥烂脱骨不坏其形”――我想只能这样形容了。最后吃,皮脆肉酥,且不失弹性咬感,口味微重,入口有一点川菜的麻劲,十分开胃。据厨师长祁云介绍,香酥鸭约有三十余年的历史,恢复后绝对是下酒的好菜。
武林烤鳝以碗状倒扣的姿态上来,黄褐色泽,绿色的青菜围盘一周予以点缀。此菜的制作工艺尤为复杂,难以表述,真的只有厨师自己晓得。吃这道菜让我有一种新奇感受,那就是鳝丝竟然会这般没筋骨。印象中,无论是奎元馆的虾爆鳝面,还是家中自己烹饪的油爆黄鳝,黄鳝的咬感应该是极富筋骨和弹性的,而这里的武林烤鳝却是软绵绵,酥糯得可以。虽然酥糯,但并未影响口味,黄鳝所独有的鲜香还是很容易能感觉到。拨开倒扣的鳝丝,只觉一股刺鼻的大蒜香突兀地冲出,原来里面还有大蒜。大蒜也是酥烂得没有丝毫个性,口感温柔至极,惟一不变的是那股让我又喜欢又害怕的浓浓蒜味。
主题照片二:面条
拍摄者:奎元馆奎元馆肯定是杭城最有声望的老面店。我想这点不会有人反对。
虾爆鳝面和红油八宝面都是“中华名小吃”。尤其是虾爆鳝面,成名太早,就连金庸都慕名而来,以至于上奎元馆吃面的食客几乎是人手一碗,“好吃就是硬道理”这话真没错。
面品清爽,只有若干鳝鱼丝和虾仁覆盖在上头,鳝鱼丝略微有些老,或许是火候过了,但鲜劲十足,咬感松脆入味。晶莹剔透的虾仁个头并不大,口感酥嫩异常,咬劲极富弹性――新鲜。面条筋斗感显然,一尝便知道是好师傅做的好面条。
红油八宝面是奎元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的新面种,面品略微有些泛红,用料丰富,有肚片、目鱼片、黑鱼片、虾仁、鸡肉、腰花、笋片、肉片、红椒等。在口味上打破了清淡的一贯做法,鲜中带辣,开胃异常,与当今绝大多数食客的口味需求门当户对。
拍摄者:老神仙面馆
老神仙面馆的旧址在莫干山路省广电厅旁,由于种种原因在凤起路另起炉灶,地方换了,但人气旺的局面还是没有丝毫改变。
原先的雪菜鱼片面极富盛名,现在的猪肝面和尖椒笋干肉丝面卖得也都不差,尤其是尖椒笋干肉丝面,吃过一回我就怎么都忘不了了。
面品极其清新,尖椒、笋干、肉丝,三道色泽平铺在细细的面条上。先舀汤喝,虽然口味略淡,但鲜劲却让我难以抗拒。面条极富筋斗感,咬劲很足;尖椒并不很辣,吊鲜作用明显;笋干也是鲜的,肉丝的作用倒并不大,这种搭配的口味效果实在让食客难忘。
猪肝面的汤头里显然有生姜的味道,猪肝嫩得恰倒好处,火候到位。绿色的青椒起着点缀色彩的作用,面条的质感还是筋斗,口感上乘。
拍摄者:大福海面馆
早就知道戒坛寺巷有一家很出名的小面店,孰料这次见到它竟已成了一家大面店,就在原址对面,名字依旧是如雷贯耳的“大福海”。
据说“大福海”的招牌面是大福八宝面,遂要了一碗。虽然是生面下锅,一碗一烧,但“大福海”的上面速度还算相当快。等了不到十分钟,就见服务员将一大碗热气腾腾、浓香四溢的八宝面端到我面前,跃入眼帘的有鳝鱼丝、香菇、金针菇、笋丝、虾仁、肚片、火腿丝、黄花菜。先舀了一勺汤尝尝,感觉虽然油了一点,但鲜香异常,舌尖一接触,味蕾就跳跃不停;面条看上去很筋斗,应该质感不错,夹了一筷小心地靠着牙床咬了咬,居然还有蛋清的味道;“八宝”自然没得说了,虾仁嫩而韧,鳝鱼香而鲜,笋丝鲜而脆,金针菇和肚片则为美味推波助澜。
主题照片三:传统小吃
拍摄者:知味观
“知味停车,闻香下马”这副门联很经典,囊括了店家和食客的所情所感。风流数载,自然有它的道理。
知味观的小笼包子和馄饨顶顶出名。尤其是馄饨,皮薄馅足,咬感新鲜,堪称同类中的佼佼者。馅儿饱满丰腴,鲜味十足;还有那汤,零星的紫菜显然是勾鲜的,引得原本并不爱吃馄饨的我也为之“折腰”。
小幸福双装在一只小竹笼里,雪白的外观就像一对娇小可人的玉兔。皮子细腻,馅儿是豆沙,夹杂着若干果仁,喷香异常。
咖喱牛肉汤并不是这里的传统小吃,但一碗上来,首先感觉到料足,大块的牛肉半躺在略微泛黄的咖喱汤中,然后是奇香四溢,当然占绝对地位的肯定是咖喱味。先舀汤喝,蛮鲜,微辣,吊人胃口,再吃牛肉,咬感酥而不绵,既不绊牙有没失新鲜感觉,真的挺好。
在多处吃过蜜汁酥藕,但在知味观吃仿佛回到了娘家。甜甜蜜蜜,酥酥糯糯,虽然其他地方的蜜汁酥藕差不多也是这样,但在这里,感觉就是不一样。
拍摄者:洁而美馄饨店
洁而美馄饨店是一家真正的老店,爸爸辈的人都应该知道。
走进这家陈旧的老店,时光仿佛倒退了十年。店堂的采光度显然不好,昏暗一片;桌子和椅子上留着岁月的斑驳痕迹;若干块“XX信得过单位”的招牌悬挂在沾满油污的墙壁上……随处可以感觉到上个世纪遗留下来的些许蛛丝马迹。
对她们的服务实在不敢恭维,给我的感觉是这家店对顾客的要求都是不屑一顾的,从店员敷衍顾客的表情以及搭理顾客的态度。
眼看芹菜鲜肉馄饨的点击率蛮高,故也不肯落下地要了一碗。十分钟光景,只听得掌勺大婶吆喝一声:“芹菜馄饨哪个的?”我终于盼来了久候的早点。这碗馄饨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油,一层闪着光亮的油珠漂浮在汤面上,带着浓郁厚重的麻油味;虽然馄饨皮色较黄,皮质较厚,但里头绿色的芹菜馅儿还是很自然地跃入眼帘;咬了一口,只觉一股清新爽口的芹菜香冲进食道,心情一下子爽朗了许多;馅子紧绷扎实,我想一定是芹菜的功劳,本身鲜肉的成分就不多。
拍摄者:新丰小吃店
要说“新丰”最卖座的小吃,除了需要在门口排队品尝的喉口馒头,就数小笼包子了,虾肉小笼,有虾有肉。皮很薄,馅子影影绰绰,鲜肉占统领地位,若干小虾粒充其量只算配角,但作用却很明显,鲜劲道都是其捎来的。肉质不差,酥而不绵,嫩中带韧,吃到小虾,舌尖也忍不住欢腾起来。吃牛肉粉丝的食客也很多,满满一碗,上面撒着不多的青葱和牛肉粒,但葱香和牛肉香却很明显。口味挺鲜,透着突兀的牛肉味;粉丝较粗,口感滑溜,充满韧劲。
拍摄者:宁波汤团店
到吴山路上的宁波汤团店吃汤团还真要有点耐心,为了这八颗汤团,我等了近二十分钟。
汤团盛在一只小碗里,视觉效果略微有些泛黄,咬感糯糯,黑色的麻芯自然流出,甜度适中,口味喷香,只是数量好像少了一点。
拍摄者:东乐园
两年前就见识过“东乐园”的羊肉烧卖,好吃得至今还让我回味。
东乐园现位于中山中路,其特色小点―
―羊肉烧卖在杭城食客中拥有极高的口碑。店堂面积虽不大,但人气旺得可以,一大清早,里边便挤满了早锻炼的老头老太,人手一客羊肉烧卖,外加一碗羊汁浓汤,一顿早餐也就落胃了。烧卖做得小巧玲珑,格外精细,看得出面点师傅是下了工夫的。皮色有些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油抹得太多。夹了一个迫不及待地放到嘴里,让烧卖渗出的油汁沿着舌头的曲线入喉,鲜鲜的感觉不住在舌间、齿间回荡。烧卖馅子是正儿八经的羊肉,饱满而丰富,没有一丝膻味。
当时还有一个“西乐园”,与“东乐园”做同样的生意,就是这东西两个“乐园”,在杭城掀起了一股羊肉烧卖热。
主题照片四:传统大包
拍摄者:南方大酒家
要说杭州包子出名,南方大酒家应该算得上大哥,当年闻名全国,谁会忘记“南方大包”那响亮的名字?
肉包、菜包、豆沙包,这天路过南方大酒家碰巧肚中馋虫上窜下跳,吃包子吧,看看“南方大包”今昔相比如何?
因为肉包和豆沙包太“大路”,所以要了一只菜包。咬开富有弹性的面皮,绿色馅子霎时突兀出来,青菜、香菇、黑木耳,此三剑客的组合带给我新鲜的口感,只是馅子太松,以至于咬了没几口便轻松散开,幸好没影响口味,咸淡适中,正好。
拍摄者:太子楼
太子楼开在南方大酒家对面,“南方大包”卖得火,“太子”也不会闲着,而且种类有过之而无不及,喉口包、干菜肉包、北方中包、鲜肉大包、太子油包、素三鲜包,挑选余地一下子大了许多。
干菜肉包很香,一咬开便看见亲切而熟悉的干菜扣肉,令我食欲大振。干菜嫩,鲜肉酥,口味到位,尤其是窝在里头的五花肉,油而不腻,口感极佳。
对鲜肉大包我已经很熟悉了。太子楼的鲜肉大包有着一颗滑溜溜的肉馅,鲜香入味,这样的鲜肉大包才是食客一直期待着的。
★无主题照
之一:吴山酥油饼
在河坊街上,我终于吃到了吴山酥油饼,这话出自我这个老杭州,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绝无半句虚言。大的卖两块五毛钱,小的卖一块钱,转旋成锥形,上小下大。身着古装的小贩从下面加了一些棉白糖,递到我手中。口感酥脆,带着浓郁的油香,微甜。棉白糖呈粉状,似乎很轻散,才咬了一口,便弄得双手满是白色的粉末。
小注:吴山酥油饼是杭州著名风味特产,早在二、三百年前就已驰名四方。清代著名小说《儒林外史》一书中就提及,并对其作了赞誉。酥油饼用上等白面粉搀和白糖,用花生油煎制而成。因饼开蒙茸有如蓑衣,所以老杭州又称之为“蓑衣饼”。
之二:葱包桧儿
每个杭州人对葱包桧儿都不会陌生,街头巷尾都能吃到这种既经济又好吃的美食。操作家伙也很简单,一只扁锅,一把压铲,外加作为主角的面皮子、青葱和油条,似乎在家里也能做。
将面皮子裹在青葱和油条外头,放进扁锅,然后用压铲压啊压的,其间不忘来回翻面,待热气出现,葱香溢出,成了。抹上辣酱或甜面酱,咬到嘴里,喷香异常。
小注:葱包桧儿的名来自于历史故事。传说南宋时,杭州人痛恨秦桧卖国投降,杀害忠良,故用面条模拟成秦桧形象,置于油锅中炸,俗称为“油炸桧”,而“葱包桧儿”由此得名。
之三:油冬冬儿
油冬冬儿的馅子大多是萝卜丝和咸菜的组合,看着街头巷尾的大妈操着一只奇怪的家伙,在滚烫的油锅里伸进伸出,这么好吃的老杭州小吃就在油锅中诞生了。
由于是现做现吃,外皮脆是肯定的,馅子鲜也是可以预期的,萝卜丝和咸菜的组合嘛,前者有着清新爽脆的口感,后者的勾鲜作用也是众多食客所熟知的,难怪直到如今,还有食客在感叹,能吃到油冬冬儿的地方已经是越来越少了。(辛巴)
感官城市:杭州老店--鲜香食色中的浓情回味
----------------------------------------------------------------------
http://www.sina.com.cn 2002/03/23 10:19 钱江晚报
这是个上行的社会,这是个怀旧的年代,
许多都市里的年轻人就是如此矛盾:怀着中产的目标,每天目不斜视地向前冲,与此同时却又对沉淀的流行、泛黄的照片、复古的服饰……乐此不疲,视之为时尚,并用一切方式纪念着过去。
在美食面前,怀旧这种形式由于色香味的综合作用,变成了嘴角一抹留有余温的回味。这种回味与人们拿着报纸,打着的,去赴一场毫无把握饭局的刺激感不同。有时仅仅是一个老店的名就会勾起直至现在还让人联想的往事:十多年前在杭州酒家吃的那顿喜酒;第一次读到金庸笔下那碗虾爆鳝面时的会心一笑;大暑天为了一个一元钱的大包苦苦等待1个小时的长龙……
今天,在一片可惜声中,杭州酒家、素春斋已经易主改行,更多的老店则依旧卖力做着一道道杭州的传统菜、点,继续烹制着让人们意犹未尽的回味。
主题照片一:传统菜
拍摄者:知味观
知味观的菜肴并未如同其小吃般鼎鼎有名,但是在老杭州经典名菜的维护上,这家老店做得毫不逊色,龙井虾仁、宋嫂鱼羹、蜜汁火方、西湖醋鱼、东坡肉……菜单上有一长串熟悉而亲切的菜名,颇令人回味。
此次去知味观就是冲着那里的老菜,龙井虾仁算是这里的招牌菜,而宋嫂鱼羹和蜜汁火方本身就具有浓郁的地方传统色彩,再积淀以若干美丽动人的传说和故事,这些菜肴大受食客欢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龙井虾仁有着极其清新自然的菜品,油润红亮的虾仁上覆以零星的龙井香茶,红绿搭配自如,毫不牵强。虾仁吃到嘴里的感觉是滑溜溜和鲜滋滋的,咬感弹性十足,新鲜显而易见。口味较为清淡,属典型的南方口味;其实香茶并不多,但茗香挥发自如,不小心吃到一叶,还真有清风拂面的快意感受呢!
蜜汁火方一上来就让人眼睛大亮,中央是一大方块火腿,辅以蜜汁和莲子铺底,盘子周围是一圈鲜红的草莓,犹如一尊莲花宝座。用筷子轻轻一夹,便感觉到火腿的酥柔,吃到嘴里,先感觉到蜜汁的甜,再转化为火腿所固有的咸,而且咸里带鲜,风味独特。底上的莲子也很酥了,但轻咬一口,还是对半均匀分开,实在太有个性。
宋嫂鱼羹酸溜溜的,带一丝微辣,很开胃。里面有鱼肉、笋丝、姜丝、青葱、红椒、香菇等,汤头看似很稠,用勺子一舀果真如此。一碗一碗地喝下去竟然未觉得一品锅量太足,不过边上那一客小笼是肯定没有胃口再吃了。
拍摄者――天香楼
天香楼是杭州的一家老餐馆,约有八十余年的历史,旧址位于解放路,而今,灶台则搭在了延安路上。和知味观、楼外楼、奎元馆这些老字号在一起时,天香楼的人喜欢称自己是小弟弟。
近期该店有意恢复部分杭州老菜,这些菜肴并非大家耳熟能详的诸如西湖醋鱼、叫花童鸡、龙井虾仁等老杭州名菜,而是一些差不多快被人遗忘的经典特色菜,香酥鸭、武林烤鳝、苹果拔丝……相信一些老食客听到这几个菜名会倍感亲切。
先看苹果拔丝。我曾经在一家山东菜馆吃过拔丝山药,一听说拔丝菜系列也算是杭州的经典菜肴不禁有点惊讶。此菜有着金黄油亮的色泽,拔丝如同发丝般精细,朝着不同方向互相缠绕,菜品富丽堂皇。旁边有一小碗凉水,得先将筷子伸进凉水中再去夹苹果拔丝,这样就很容易地夹起了。口感酥脆,甜度适中,透着一股自然的苹果香味,清新爽口。但是,吃这道菜需要注意一点,上菜后应尽快分盘,因为时间一长,拔丝就会粘底,吃起来也就困难多了。
香酥鸭上桌,对半平铺于盘子左右。听菜名就知道,此菜的特色在于香和酥。先闻香,有着一股浓郁醇厚的椒香,和鸭香交相辉映,勾人得要命;再看酥,在色泽金黄的鸭身上轻轻用筷子一夹,鸭肉就乖乖下来了,如此之酥,整道菜的菜品仍然维护得相当好,“酥烂脱骨不坏其形”――我想只能这样形容了。最后吃,皮脆肉酥,且不失弹性咬感,口味微重,入口有一点川菜的麻劲,十分开胃。据厨师长祁云介绍,香酥鸭约有三十余年的历史,恢复后绝对是下酒的好菜。
武林烤鳝以碗状倒扣的姿态上来,黄褐色泽,绿色的青菜围盘一周予以点缀。此菜的制作工艺尤为复杂,难以表述,真的只有厨师自己晓得。吃这道菜让我有一种新奇感受,那就是鳝丝竟然会这般没筋骨。印象中,无论是奎元馆的虾爆鳝面,还是家中自己烹饪的油爆黄鳝,黄鳝的咬感应该是极富筋骨和弹性的,而这里的武林烤鳝却是软绵绵,酥糯得可以。虽然酥糯,但并未影响口味,黄鳝所独有的鲜香还是很容易能感觉到。拨开倒扣的鳝丝,只觉一股刺鼻的大蒜香突兀地冲出,原来里面还有大蒜。大蒜也是酥烂得没有丝毫个性,口感温柔至极,惟一不变的是那股让我又喜欢又害怕的浓浓蒜味。
主题照片二:面条
拍摄者:奎元馆奎元馆肯定是杭城最有声望的老面店。我想这点不会有人反对。
虾爆鳝面和红油八宝面都是“中华名小吃”。尤其是虾爆鳝面,成名太早,就连金庸都慕名而来,以至于上奎元馆吃面的食客几乎是人手一碗,“好吃就是硬道理”这话真没错。
面品清爽,只有若干鳝鱼丝和虾仁覆盖在上头,鳝鱼丝略微有些老,或许是火候过了,但鲜劲十足,咬感松脆入味。晶莹剔透的虾仁个头并不大,口感酥嫩异常,咬劲极富弹性――新鲜。面条筋斗感显然,一尝便知道是好师傅做的好面条。
红油八宝面是奎元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的新面种,面品略微有些泛红,用料丰富,有肚片、目鱼片、黑鱼片、虾仁、鸡肉、腰花、笋片、肉片、红椒等。在口味上打破了清淡的一贯做法,鲜中带辣,开胃异常,与当今绝大多数食客的口味需求门当户对。
拍摄者:老神仙面馆
老神仙面馆的旧址在莫干山路省广电厅旁,由于种种原因在凤起路另起炉灶,地方换了,但人气旺的局面还是没有丝毫改变。
原先的雪菜鱼片面极富盛名,现在的猪肝面和尖椒笋干肉丝面卖得也都不差,尤其是尖椒笋干肉丝面,吃过一回我就怎么都忘不了了。
面品极其清新,尖椒、笋干、肉丝,三道色泽平铺在细细的面条上。先舀汤喝,虽然口味略淡,但鲜劲却让我难以抗拒。面条极富筋斗感,咬劲很足;尖椒并不很辣,吊鲜作用明显;笋干也是鲜的,肉丝的作用倒并不大,这种搭配的口味效果实在让食客难忘。
猪肝面的汤头里显然有生姜的味道,猪肝嫩得恰倒好处,火候到位。绿色的青椒起着点缀色彩的作用,面条的质感还是筋斗,口感上乘。
拍摄者:大福海面馆
早就知道戒坛寺巷有一家很出名的小面店,孰料这次见到它竟已成了一家大面店,就在原址对面,名字依旧是如雷贯耳的“大福海”。
据说“大福海”的招牌面是大福八宝面,遂要了一碗。虽然是生面下锅,一碗一烧,但“大福海”的上面速度还算相当快。等了不到十分钟,就见服务员将一大碗热气腾腾、浓香四溢的八宝面端到我面前,跃入眼帘的有鳝鱼丝、香菇、金针菇、笋丝、虾仁、肚片、火腿丝、黄花菜。先舀了一勺汤尝尝,感觉虽然油了一点,但鲜香异常,舌尖一接触,味蕾就跳跃不停;面条看上去很筋斗,应该质感不错,夹了一筷小心地靠着牙床咬了咬,居然还有蛋清的味道;“八宝”自然没得说了,虾仁嫩而韧,鳝鱼香而鲜,笋丝鲜而脆,金针菇和肚片则为美味推波助澜。
主题照片三:传统小吃
拍摄者:知味观
“知味停车,闻香下马”这副门联很经典,囊括了店家和食客的所情所感。风流数载,自然有它的道理。
知味观的小笼包子和馄饨顶顶出名。尤其是馄饨,皮薄馅足,咬感新鲜,堪称同类中的佼佼者。馅儿饱满丰腴,鲜味十足;还有那汤,零星的紫菜显然是勾鲜的,引得原本并不爱吃馄饨的我也为之“折腰”。
小幸福双装在一只小竹笼里,雪白的外观就像一对娇小可人的玉兔。皮子细腻,馅儿是豆沙,夹杂着若干果仁,喷香异常。
咖喱牛肉汤并不是这里的传统小吃,但一碗上来,首先感觉到料足,大块的牛肉半躺在略微泛黄的咖喱汤中,然后是奇香四溢,当然占绝对地位的肯定是咖喱味。先舀汤喝,蛮鲜,微辣,吊人胃口,再吃牛肉,咬感酥而不绵,既不绊牙有没失新鲜感觉,真的挺好。
在多处吃过蜜汁酥藕,但在知味观吃仿佛回到了娘家。甜甜蜜蜜,酥酥糯糯,虽然其他地方的蜜汁酥藕差不多也是这样,但在这里,感觉就是不一样。
拍摄者:洁而美馄饨店
洁而美馄饨店是一家真正的老店,爸爸辈的人都应该知道。
走进这家陈旧的老店,时光仿佛倒退了十年。店堂的采光度显然不好,昏暗一片;桌子和椅子上留着岁月的斑驳痕迹;若干块“XX信得过单位”的招牌悬挂在沾满油污的墙壁上……随处可以感觉到上个世纪遗留下来的些许蛛丝马迹。
对她们的服务实在不敢恭维,给我的感觉是这家店对顾客的要求都是不屑一顾的,从店员敷衍顾客的表情以及搭理顾客的态度。
眼看芹菜鲜肉馄饨的点击率蛮高,故也不肯落下地要了一碗。十分钟光景,只听得掌勺大婶吆喝一声:“芹菜馄饨哪个的?”我终于盼来了久候的早点。这碗馄饨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油,一层闪着光亮的油珠漂浮在汤面上,带着浓郁厚重的麻油味;虽然馄饨皮色较黄,皮质较厚,但里头绿色的芹菜馅儿还是很自然地跃入眼帘;咬了一口,只觉一股清新爽口的芹菜香冲进食道,心情一下子爽朗了许多;馅子紧绷扎实,我想一定是芹菜的功劳,本身鲜肉的成分就不多。
拍摄者:新丰小吃店
要说“新丰”最卖座的小吃,除了需要在门口排队品尝的喉口馒头,就数小笼包子了,虾肉小笼,有虾有肉。皮很薄,馅子影影绰绰,鲜肉占统领地位,若干小虾粒充其量只算配角,但作用却很明显,鲜劲道都是其捎来的。肉质不差,酥而不绵,嫩中带韧,吃到小虾,舌尖也忍不住欢腾起来。吃牛肉粉丝的食客也很多,满满一碗,上面撒着不多的青葱和牛肉粒,但葱香和牛肉香却很明显。口味挺鲜,透着突兀的牛肉味;粉丝较粗,口感滑溜,充满韧劲。
拍摄者:宁波汤团店
到吴山路上的宁波汤团店吃汤团还真要有点耐心,为了这八颗汤团,我等了近二十分钟。
汤团盛在一只小碗里,视觉效果略微有些泛黄,咬感糯糯,黑色的麻芯自然流出,甜度适中,口味喷香,只是数量好像少了一点。
拍摄者:东乐园
两年前就见识过“东乐园”的羊肉烧卖,好吃得至今还让我回味。
东乐园现位于中山中路,其特色小点―
―羊肉烧卖在杭城食客中拥有极高的口碑。店堂面积虽不大,但人气旺得可以,一大清早,里边便挤满了早锻炼的老头老太,人手一客羊肉烧卖,外加一碗羊汁浓汤,一顿早餐也就落胃了。烧卖做得小巧玲珑,格外精细,看得出面点师傅是下了工夫的。皮色有些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油抹得太多。夹了一个迫不及待地放到嘴里,让烧卖渗出的油汁沿着舌头的曲线入喉,鲜鲜的感觉不住在舌间、齿间回荡。烧卖馅子是正儿八经的羊肉,饱满而丰富,没有一丝膻味。
当时还有一个“西乐园”,与“东乐园”做同样的生意,就是这东西两个“乐园”,在杭城掀起了一股羊肉烧卖热。
主题照片四:传统大包
拍摄者:南方大酒家
要说杭州包子出名,南方大酒家应该算得上大哥,当年闻名全国,谁会忘记“南方大包”那响亮的名字?
肉包、菜包、豆沙包,这天路过南方大酒家碰巧肚中馋虫上窜下跳,吃包子吧,看看“南方大包”今昔相比如何?
因为肉包和豆沙包太“大路”,所以要了一只菜包。咬开富有弹性的面皮,绿色馅子霎时突兀出来,青菜、香菇、黑木耳,此三剑客的组合带给我新鲜的口感,只是馅子太松,以至于咬了没几口便轻松散开,幸好没影响口味,咸淡适中,正好。
拍摄者:太子楼
太子楼开在南方大酒家对面,“南方大包”卖得火,“太子”也不会闲着,而且种类有过之而无不及,喉口包、干菜肉包、北方中包、鲜肉大包、太子油包、素三鲜包,挑选余地一下子大了许多。
干菜肉包很香,一咬开便看见亲切而熟悉的干菜扣肉,令我食欲大振。干菜嫩,鲜肉酥,口味到位,尤其是窝在里头的五花肉,油而不腻,口感极佳。
对鲜肉大包我已经很熟悉了。太子楼的鲜肉大包有着一颗滑溜溜的肉馅,鲜香入味,这样的鲜肉大包才是食客一直期待着的。
★无主题照
之一:吴山酥油饼
在河坊街上,我终于吃到了吴山酥油饼,这话出自我这个老杭州,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绝无半句虚言。大的卖两块五毛钱,小的卖一块钱,转旋成锥形,上小下大。身着古装的小贩从下面加了一些棉白糖,递到我手中。口感酥脆,带着浓郁的油香,微甜。棉白糖呈粉状,似乎很轻散,才咬了一口,便弄得双手满是白色的粉末。
小注:吴山酥油饼是杭州著名风味特产,早在二、三百年前就已驰名四方。清代著名小说《儒林外史》一书中就提及,并对其作了赞誉。酥油饼用上等白面粉搀和白糖,用花生油煎制而成。因饼开蒙茸有如蓑衣,所以老杭州又称之为“蓑衣饼”。
之二:葱包桧儿
每个杭州人对葱包桧儿都不会陌生,街头巷尾都能吃到这种既经济又好吃的美食。操作家伙也很简单,一只扁锅,一把压铲,外加作为主角的面皮子、青葱和油条,似乎在家里也能做。
将面皮子裹在青葱和油条外头,放进扁锅,然后用压铲压啊压的,其间不忘来回翻面,待热气出现,葱香溢出,成了。抹上辣酱或甜面酱,咬到嘴里,喷香异常。
小注:葱包桧儿的名来自于历史故事。传说南宋时,杭州人痛恨秦桧卖国投降,杀害忠良,故用面条模拟成秦桧形象,置于油锅中炸,俗称为“油炸桧”,而“葱包桧儿”由此得名。
之三:油冬冬儿
油冬冬儿的馅子大多是萝卜丝和咸菜的组合,看着街头巷尾的大妈操着一只奇怪的家伙,在滚烫的油锅里伸进伸出,这么好吃的老杭州小吃就在油锅中诞生了。
由于是现做现吃,外皮脆是肯定的,馅子鲜也是可以预期的,萝卜丝和咸菜的组合嘛,前者有着清新爽脆的口感,后者的勾鲜作用也是众多食客所熟知的,难怪直到如今,还有食客在感叹,能吃到油冬冬儿的地方已经是越来越少了。(辛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