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plelife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2-02-04
- 消息
- 390
- 荣誉分数
- 1
- 声望点数
- 0
近年来加拿大在政治、经济各方面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成为威胁这个国家健康发
展的巨大隐患。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1年人口普查结果,就以各种过硬的数据反映
出这一点。
在最近这个五年期(1996-2001年),加国人口发展最明显的趋势就是老龄化。五年
人口增长率是加国有史以来最低的,只有4%。二战后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已经过了生育期
,渐入老年阶段,死亡率增高。与此同时,自然人口出生率则逐年下降。现在平均每个育
龄妇女只生1.5个孩子,而理想状况是平均每个妇女生育2.1个孩子才能维持人口平衡。如
此下去,专家预计除非靠移民,否则再过九年人口就会出现负增长。
人口老化会造成众多社会问题。首先是人力资源短缺。据分析,从劳工市场到许多
高技术行业都存在人才缺乏的问题。其次,加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使越来越少的工作人口要
负担越来越多的养老金费用。由此将引起连锁反应,公共教育、投资、消费结构、税率等
等都会受到影响。经济想要活跃发展,人口是个基本保障。
出生率下降是全球的一个普遍趋势。女性的社会角色改变了,越来越多的女性把精
力集中在学业和事业上,同时,科学的发展又使避孕措施日益完备。五十年代,全球妇女
平均生育5个孩子,现在只生2.7个。在发达国家里,日本、意大利的人口出生率比加拿大
还要低。
女性自身的问题只是出生率偏低的一个原因。另一主要原因是国家现行的各种政策
并不鼓励家庭生养孩子。如果我们刚刚填完税表就会对这点深有体会。家里多一个孩子,
你的税降不了多少。这次人口普查结果还显示,到1999年,年龄在25到34岁的人口中,平
均家庭净财产为30800元,比八十年代中期下降了近三分之一。在这种收入滑坡的大环境
下,人们养育子女的积极性自然是大打折扣了。
解决人口低增长,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移民了。这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加拿大人口
在96-01这五年增加了一百二十万,达到三千万。新增人口中移民的数量首次超过了自然
增长的数量。
不仅移民数量增加,移民来源也有巨大变化。在新移民中,中国文化背景的人占了
最大比例。以98年为例,中港台三地都置身于移民排行榜前十名。榜上有名的国家还包括
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伊朗以及俄国。新移民入境后,主要集中在安省南部的金马蹄
地带及BC的温哥华地区落脚。
多伦多做为接受新移民最多的城市,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种族大熔炉。据统计,多市
居民来自16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人口超过五千人的族裔多达500个。而六十年代这里的人
口还主要是白人,其中大部分是英国人。
从政府到民间,许多有识之士都认识到移民的重要性。劳动力的补充靠移民,技术
人员的补充靠移民,创造消费、活跃经济也靠移民。尤其是现在西方国家普遍面临人口短
缺问题,在吸收移民方面也存在着国际竞争。就连一向保守的德国近年来也不得不放宽移
民政策。
尽管如此,大量新移民来到加拿大后,却意外地发现等待他们的首先是失业。造成
这种反常现象,加国政府难辞其咎。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移民,比如医生、教师、工程师
等,在原来国家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来到这里却当头面对着行业保护的铜墙铁壁,原来
的学历和工作资历统统得不到承认,再加上语言、文化的障碍,找到对口工作的可能性微
乎其微。
政府官员们口头上高喊着“开放、包容”,鼓励有才能的人来为加国做贡献,到动
真格的时候就跑得没影了,根本没有任何计划帮助这些新移民顺利过渡,落地后就任其自
生自灭。比如,医生、教师等都必须持有加国的执照才能就业,而对一个新移民来说,取
得这种执照要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根本就不现实。最后,大部分人不得不放弃本行,随
便学个电脑、会计这样的速成专业,屈就了事。
这种现象的结果,不仅是原来人才短缺的行业依旧人才短缺,而大量外来人口又在
与本国人口竞争比较容易的职位。许多人抱怨移民抢了他们的饭碗,搞得怨声载道。这也
难怪,原来搞导弹的都一窝蜂跑到大城市里来卖茶叶蛋,加国虽然人口不足,可多伦多却
从来不缺卖茶叶蛋的。反对移民的人也因此有十足的理由指责移民尽给社会添麻烦。我们
已经不止一次听过各级政府官员在抱怨所谓“垃圾移民”。不久前在蒙特利尔的一次民意
调查还显示,54%的民众认为政府接收的新移民太多了。这里面固然有种族观念作怪,但
日益增加的竞争也是个重要因素。
绝大部分新移民选择大城市做为落脚点,同时本国居民也在向大城市迁移。这次人
口普查显示的一个明显结果就是城市的迅速扩张。到2001年,全国过半的人口,也就是一
千五百万人,集中在四块高度城市化的狭小地区,即安省南部的金马蹄地带、BC的低陆平
原区、魁省蒙特利尔区以及阿尔伯塔的卡尔加里到艾德蒙顿走廊区。
农村和偏远地区的人口在同期则呈下降趋势。比如,纽芬兰省人口五年内下降7%,
大批纽芬兰省的居民都迁居到阿尔伯塔省,使得该省成为近五年人口增长最快的省份,五
年内增长了10%。吸引人们迁居的主要是阿尔伯塔的能源开采业。
都市化现象同样给政府带来挑战。国会里至今没有一个象样的城市发展部,城市规
划远远落后于形势。随着人口迅速增加,城市的住房和交通日益紧张。不仅象多伦多这样
的大城市,就连Markham这种卫星城也开始出现塞车现象,市长抱怨自己没有钱来改善交
通,而居民们也不情愿多交地税来修路。
城市住房普遍越来越贵。不要说多伦多、温哥华,就连阿尔伯塔的省的许多新兴城
市,房租都超过了人们可负担的范围。而国家目前尚无计划大规模兴建廉价住房。同时,
移民的大量涌入给几个大城市增加相当大的负担,而国家把安置移民的主要责任都推给市
政府,联邦拨款及各种服务都低得不成比例。
城市在国家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95-01年间,全国九大城市在国家经济
增长中占的比重高达三分之二。国家从各大城市征收重税,却不肯对这些城市的基本建设
进行投资。直到最近,财长马丁才承认,“城市确实应该有个新deal”,而且答应要和有
关部门认真商讨城市问题。不过,多少钱、什么时候能到各个市政府手上,都还是遥遥无
期的未知数。
人口分布上出现的新变化,即发达省份人口增加,偏远落后省份人口减少,还带来
另外一个十分头疼的问题,就是国会的议席分配问题。按理说,各省在国会里的议席数目
应该与各省人口相对应,安省、阿尔伯塔和BC人口一直在增加,就应该按比例增加议席数
。人口减少的省份议席数也该相应减少。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议席数目的变动会与宪
法相抵触,这个看似简单的变动其实意味着国家政体的一次大手术,因此不到最后关头,
议员们是不会有所行动的。
而维持现行的议席分配,那么每个省的选民在选举权上就是不平等的。人口多的省
份,一张选票的份量要比人口少的省份为轻,因而在国家大选中会吃亏不少。这个问题虽
然存在,但目前尚未达到矛盾激化的程度。不过可以想见在不远的将来,必然会成为国家
政治中的一个热点。
展的巨大隐患。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1年人口普查结果,就以各种过硬的数据反映
出这一点。
在最近这个五年期(1996-2001年),加国人口发展最明显的趋势就是老龄化。五年
人口增长率是加国有史以来最低的,只有4%。二战后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已经过了生育期
,渐入老年阶段,死亡率增高。与此同时,自然人口出生率则逐年下降。现在平均每个育
龄妇女只生1.5个孩子,而理想状况是平均每个妇女生育2.1个孩子才能维持人口平衡。如
此下去,专家预计除非靠移民,否则再过九年人口就会出现负增长。
人口老化会造成众多社会问题。首先是人力资源短缺。据分析,从劳工市场到许多
高技术行业都存在人才缺乏的问题。其次,加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使越来越少的工作人口要
负担越来越多的养老金费用。由此将引起连锁反应,公共教育、投资、消费结构、税率等
等都会受到影响。经济想要活跃发展,人口是个基本保障。
出生率下降是全球的一个普遍趋势。女性的社会角色改变了,越来越多的女性把精
力集中在学业和事业上,同时,科学的发展又使避孕措施日益完备。五十年代,全球妇女
平均生育5个孩子,现在只生2.7个。在发达国家里,日本、意大利的人口出生率比加拿大
还要低。
女性自身的问题只是出生率偏低的一个原因。另一主要原因是国家现行的各种政策
并不鼓励家庭生养孩子。如果我们刚刚填完税表就会对这点深有体会。家里多一个孩子,
你的税降不了多少。这次人口普查结果还显示,到1999年,年龄在25到34岁的人口中,平
均家庭净财产为30800元,比八十年代中期下降了近三分之一。在这种收入滑坡的大环境
下,人们养育子女的积极性自然是大打折扣了。
解决人口低增长,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移民了。这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加拿大人口
在96-01这五年增加了一百二十万,达到三千万。新增人口中移民的数量首次超过了自然
增长的数量。
不仅移民数量增加,移民来源也有巨大变化。在新移民中,中国文化背景的人占了
最大比例。以98年为例,中港台三地都置身于移民排行榜前十名。榜上有名的国家还包括
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伊朗以及俄国。新移民入境后,主要集中在安省南部的金马蹄
地带及BC的温哥华地区落脚。
多伦多做为接受新移民最多的城市,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种族大熔炉。据统计,多市
居民来自16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人口超过五千人的族裔多达500个。而六十年代这里的人
口还主要是白人,其中大部分是英国人。
从政府到民间,许多有识之士都认识到移民的重要性。劳动力的补充靠移民,技术
人员的补充靠移民,创造消费、活跃经济也靠移民。尤其是现在西方国家普遍面临人口短
缺问题,在吸收移民方面也存在着国际竞争。就连一向保守的德国近年来也不得不放宽移
民政策。
尽管如此,大量新移民来到加拿大后,却意外地发现等待他们的首先是失业。造成
这种反常现象,加国政府难辞其咎。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移民,比如医生、教师、工程师
等,在原来国家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来到这里却当头面对着行业保护的铜墙铁壁,原来
的学历和工作资历统统得不到承认,再加上语言、文化的障碍,找到对口工作的可能性微
乎其微。
政府官员们口头上高喊着“开放、包容”,鼓励有才能的人来为加国做贡献,到动
真格的时候就跑得没影了,根本没有任何计划帮助这些新移民顺利过渡,落地后就任其自
生自灭。比如,医生、教师等都必须持有加国的执照才能就业,而对一个新移民来说,取
得这种执照要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根本就不现实。最后,大部分人不得不放弃本行,随
便学个电脑、会计这样的速成专业,屈就了事。
这种现象的结果,不仅是原来人才短缺的行业依旧人才短缺,而大量外来人口又在
与本国人口竞争比较容易的职位。许多人抱怨移民抢了他们的饭碗,搞得怨声载道。这也
难怪,原来搞导弹的都一窝蜂跑到大城市里来卖茶叶蛋,加国虽然人口不足,可多伦多却
从来不缺卖茶叶蛋的。反对移民的人也因此有十足的理由指责移民尽给社会添麻烦。我们
已经不止一次听过各级政府官员在抱怨所谓“垃圾移民”。不久前在蒙特利尔的一次民意
调查还显示,54%的民众认为政府接收的新移民太多了。这里面固然有种族观念作怪,但
日益增加的竞争也是个重要因素。
绝大部分新移民选择大城市做为落脚点,同时本国居民也在向大城市迁移。这次人
口普查显示的一个明显结果就是城市的迅速扩张。到2001年,全国过半的人口,也就是一
千五百万人,集中在四块高度城市化的狭小地区,即安省南部的金马蹄地带、BC的低陆平
原区、魁省蒙特利尔区以及阿尔伯塔的卡尔加里到艾德蒙顿走廊区。
农村和偏远地区的人口在同期则呈下降趋势。比如,纽芬兰省人口五年内下降7%,
大批纽芬兰省的居民都迁居到阿尔伯塔省,使得该省成为近五年人口增长最快的省份,五
年内增长了10%。吸引人们迁居的主要是阿尔伯塔的能源开采业。
都市化现象同样给政府带来挑战。国会里至今没有一个象样的城市发展部,城市规
划远远落后于形势。随着人口迅速增加,城市的住房和交通日益紧张。不仅象多伦多这样
的大城市,就连Markham这种卫星城也开始出现塞车现象,市长抱怨自己没有钱来改善交
通,而居民们也不情愿多交地税来修路。
城市住房普遍越来越贵。不要说多伦多、温哥华,就连阿尔伯塔的省的许多新兴城
市,房租都超过了人们可负担的范围。而国家目前尚无计划大规模兴建廉价住房。同时,
移民的大量涌入给几个大城市增加相当大的负担,而国家把安置移民的主要责任都推给市
政府,联邦拨款及各种服务都低得不成比例。
城市在国家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95-01年间,全国九大城市在国家经济
增长中占的比重高达三分之二。国家从各大城市征收重税,却不肯对这些城市的基本建设
进行投资。直到最近,财长马丁才承认,“城市确实应该有个新deal”,而且答应要和有
关部门认真商讨城市问题。不过,多少钱、什么时候能到各个市政府手上,都还是遥遥无
期的未知数。
人口分布上出现的新变化,即发达省份人口增加,偏远落后省份人口减少,还带来
另外一个十分头疼的问题,就是国会的议席分配问题。按理说,各省在国会里的议席数目
应该与各省人口相对应,安省、阿尔伯塔和BC人口一直在增加,就应该按比例增加议席数
。人口减少的省份议席数也该相应减少。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议席数目的变动会与宪
法相抵触,这个看似简单的变动其实意味着国家政体的一次大手术,因此不到最后关头,
议员们是不会有所行动的。
而维持现行的议席分配,那么每个省的选民在选举权上就是不平等的。人口多的省
份,一张选票的份量要比人口少的省份为轻,因而在国家大选中会吃亏不少。这个问题虽
然存在,但目前尚未达到矛盾激化的程度。不过可以想见在不远的将来,必然会成为国家
政治中的一个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