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tawa的mortgage新政,假如真实行的话,绝对属于“欲练神功,引导自宫”

为啥是投资目的,不是自住目的呢
自助看工作地点,南边买barhaven,东边买Orleans,西边买kanata,新房为主。
投资买老房子,地段好又方便的,westboro是我的最爱。这5年ottawa整体是flat,但那边每年还是有不少涨幅的。
 
房价是炒上去的,多伦多的供求不平衡是假象,很多中产阶级都在囤积房产。新政策强制减少低端入市买房的人群,这样也就没人接中高端市场的盘。这招真高!不会立刻垮,慢慢泄气。
 
房价是炒上去的,多伦多的供求不平衡是假象,很多中产阶级都在囤积房产。新政策强制减少低端入市买房的人群,这样也就没人接中高端市场的盘。这招真高!不会立刻垮,慢慢泄气。
oic,原来央行的目的要消灭中产,让大家都吃福利。赞
 
这个新政应该对高端的房子有影响,低端的房子反而好销,因为买不起高端的,就只能买价位低的了,对中国人没影响,一般中国人的首付都会达到20%以上。
 
这个新政应该对高端的房子有影响,低端的房子反而好销,因为买不起高端的,就只能买价位低的了,对中国人没影响,一般中国人的首付都会达到20%以上。

那贷款也得通过stress testing。:D
 
那贷款也得通过stress testing。:D
请问村长 对新移民百分35的首付还要testing吗?因为不看收入怎么stress testing?
 
请问村长 对新移民百分35的首付还要testing吗?因为不看收入怎么stress testing?

这是个问题。找家银行问问吧。
 
郁闷可能在这里:

http://bbs.comefromchina.com/threads/1542871/#post-10188995

mortgage-rules.jpg


这里有另外一个例子: http://bbs.comefromchina.com/threads/1542691/page-7#post-10188187

据加拿大广播公司报道,家住渥太华的Anna Seifried和Matt McLennan夫妇二人最近正在准备买房,这两条新政出台后,打乱了夫妻俩的全部计划。

house-1.jpg


他们原本攒够了首付,计划贷款购买一栋离工作地点比较近、价格在$500000至$600000之间的房子,给孩子一个好一些的环境。但新政出台后,贷款要求更严格了。他们的首付金额和收入水平原本可以贷款买到$600000左右的房子,现在却不可能了。

贷款“压力测试”要求贷款者有能力在最高标准的五年期贷款利率(加拿大银行五年期贷款利率为4.64%)条件下仍然能负担还款。

例如,一位年收入$100000加元的贷款者,购房首付$40000,原本可以以2.17%的利率贷款购买价值$665435加元的房子;按照新政要求,同样的年收入和首付金额,这位贷款者现在只能贷款购买价值$505762加元的房子。

对于Seifried和McLennan夫妇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可能因为无法获得贷款而不得不放弃价格相对较高的满意房子。
 
首期4万买66万房子,扛杆17倍,就算买52万的,也是13倍有余。
 
首期4万买66万房子,扛杆17倍,就算买52万的,也是13倍有余。
杠杆不是这么算的。
假如你家两人年收入是A1
贷款的金额是,A2
A2/A1才是杠杆比例。 算一算,你家A2/A1绝对不超过5
 
请问村长 对新移民百分35的首付还要testing吗?因为不看收入怎么stress testing?
有35%的首付了,100万的房子,银行65万卖掉就不亏了。还用test吗?
 
有35%的首付了,100万的房子,银行65万卖掉就不亏了。还用test吗?
美国次贷下跌可不止3成5,银行当时收了很多forclosure的房子,最后甩卖的价格只有原价的10 percent。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