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开学了,很不想送孩子去…

我唯一擔心的只是:別家大人對自己感染的杞人憂天,間接導致我家孩子無法正常上學。
我冒昧插一句嘴哈

您是不是断定, 所有的学生只能捆在一起, 不可能有足够的资源同时开网课和实体学校?

您是不是担心, 部分学生要求转网课, 结果导致教育局把学校关了, 导致您的孩子也被迫转网宅家?
 
最后编辑:
我自己也是强烈支持实体学校的, 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被迫转网。但同时我也认为
1、部分学生希望转网也是合理的, 人家的情况可能跟我不一样。
2、我不了解别人情况, 不能断定人家错了
3、考虑家里大人的安危也是合理的。我就不愿意自己挂了, 我的命也是命, MY life matters:monster:
4、愿意送孩子的家长, 都是心里认为自己风险不高的, 没人是真愿意自我牺牲搭上老命的。所以不能说人家不送孩子的家长就自私了。
5、有可能安排部分人转网, 不一定绝对不可能, 没问过哪知道
6、即使真是要全员捆一起二选一, 那我有要求实体的权利, 同时人家也有要求网课的权利。
 
本來就不該是,但兩年以來各級政府和傳媒偏偏喜歡緊盯著確診人數說事兒,由此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和深遠的惡果,導致今日再回集體免疫之路倍加艱難,不得不通過減少檢測這種形同作弊辦法來減少對公眾的心理震撼。

如果從Delta變種起就只公布住院和死亡人數而不再公布確診人數,情況會好得多,但安省不僅不如此,還偏偏在公布每日新增確診數的同時,把死亡人數按累積而不是每日新增的公布,從而給公眾以「死亡人數一直在增長」的誤導印象,加劇了對疫情的恐慌。
:zhichi::zhichi::zhichi::zhichi:

说出了我的心声啊!!!

这两年加拿大政府和新闻的舆论导向简直是误导, 使人们印象中的危险程度远超实际情况, 的确是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和深远的恶果。害人啊!

我每回去查更新数字时, 都看到累计确诊和累计死亡放在头版, 需要直接跳过头条, 往下翻好几页, 手指头都累酸了, 才在底部犄角旮旯里找到有价值的数据分析。每次都在想, 这样的报告谁设计的? 脑子里有屎?公众只想知道当前疫情上升下降走势, 为的是采取相应对策。累计数字有啥用?添堵?即使每天新增数字, 如果不打算清零, 也没太大意义, 因为没有考虑人口基数。

我村22个月疫情, 只确诊了3.28%的总人口。中小学生即使确诊了, 重症率真不算高。
Screenshot_20211225-205954__01.jpg
 
最后编辑:
现在的矛盾在于:
支持实体学校的,木有人说,不应该上网课。
要求关闭实体学校,有部分家长要求关了实体学校,全部改为网校(楼主没有这样的要求):我家娃不去, 谁家的也不要去!

至于现在改主意的可能性,sorry,这个不在讨论范畴:第一,这个规矩一开始就很明确。第二,老福同意,教师工会也会炸了。

我个人还是那个观点:如果家长对于疫情承受能力较低(比如家里有老人),做决定时要考虑的是worst case 情况。 我女儿班上有同学家里有小baby, 这个孩子和接送的家长那是口罩就木有摘下来过,全部N95; 孩子和大人也自己联系早早打了第二针和booster. 这种做法,才是constuctive的。
 
从pandemic 一开始,儿科医生和成人ER的医生观点从未一致过。去年多伦多儿童医院的第一版开学指引是小学到初中学生不要戴口罩。儿童不宜感染和鲜有重症在统计上是事实。但儿童和成人的健康也不能完全割裂开了。儿童呆在家里上网课会有心理问题不假,但是不是到了延迟两周开学就会暴增?儿童到从学校把病毒带回家传染给家长,家长病了甚至挂了,当事的儿童会没有心理问题么,相对于儿科医生对疫情的乐观态度,我同样看到ER医生说他们的孩子不会在开学的头两周去学校。
Rule of thumb: 孩子的问题,听儿医的。为啥呢?
急诊科医生是整个医疗系统的 Jack of all the trades;啥都知道点,啥都不精(也不需要精)

儿医,是另外四年的training。以我个人经历来讲(自家娃的医生+做儿医的朋友+做儿医的其他家长,少说也20位儿医了):加拿大儿医真的是breath for kids.

给大家一个reference:女儿年级医生家长比例非常高(您不用琢磨哪所学校了),下周全部回校。
 
每家都会根据自己的情况权衡防疫的方式,没有一家愿意伤害自家的孩子。

四环素,

不是愿意不愿意的事儿。
 
Rule of thumb: 孩子的问题,听儿医的。为啥呢?
急诊科医生是整个医疗系统的 Jack of all the trades;啥都知道点,啥都不精(也不需要精)

儿医,是另外四年的training。以我个人经历来讲(自家娃的医生+做儿医的朋友+做儿医的其他家长,少说也20位儿医了):加拿大儿医真的是breath for kids.

给大家一个reference:女儿年级医生家长比例非常高(您不用琢磨哪所学校了),下周全部回校。


历史上,全球一起给儿童吃过的毒药多的是。家长必须有一定的自行判断的能力。

上不上学。也一样。
 
现在的矛盾在于:
支持实体学校的,木有人说,不应该上网课。
要求关闭实体学校,有部分家长要求关了实体学校,全部改为网校(楼主没有这样的要求):我家娃不去, 谁家的也不要去!

至于现在改主意的可能性,sorry,这个不在讨论范畴:第一,这个规矩一开始就很明确。第二,老福同意,教师工会也会炸了。

我个人还是那个观点:如果家长对于疫情承受能力较低(比如家里有老人),做决定时要考虑的是worst case 情况。 我女儿班上有同学家里有小baby, 这个孩子和接送的家长那是口罩就木有摘下来过,全部N95; 孩子和大人也自己联系早早打了第二针和booster. 这种做法,才是constuctive的。
小baby如果没有特殊身体状况,根本是天然免疫COVID19的,你这位女儿的同学的家长,不是constructive,我看是

吃多了四环素。
 
纯好奇,现在还没开学, 咋能知道有多少人决定返校呢?
 
纯好奇,那些给5~11孩子打疫苗的,为啥还关心上不上学的事儿?

你家孩子不是金钟罩铁布衫吗?哈哈。
 
纯好奇,现在还没开学, 咋能知道有多少人决定返校呢?
我一家一家问的,还有娃自己打听的。
我去年夏天就很明确的告诉这些医生家长:I will follow your guys' lead.
 
网课或去学校,怎么选择是每家父母自己决定的。希望政府可以提供网课或学校的多种选项。政府或医护的导向会起到很大的参考作用。
但是,政府如果是从疫情开始就有所作为,爱惜每一位百姓生命,那么疫情的管控不会是今天的样子,不是只躺着发钱或靠打疫苗,或者得了病的医护还要上阵。
众多乱象下,百姓只能依靠自己的决定。两年来,多数大学都转为网课,最近很多大学都表态改为网课。难道中小学生比大学生还强?
家属就在大学工作; 大学生最大的问题是:群居和party。谁家小学生能够不经过家长同意Party啊。
 
小baby如果没有特殊身体状况,根本是天然免疫COVID19的,你这位女儿的同学的家长,不是constructive,我看是

吃多了四环素。
你是宇宙老大吗?上来就这么judgemental!
 
我唯一擔心的只是:別家大人對自己感染的杞人憂天,間接導致我家孩子無法正常上學。如你所說,孩子的利益高於一切。孩子們恰恰不怕感染,更怕悶在家裡。
呵呵呵!原来你是怕影响你家的孩子不能去学校。家里有困难,可以理解。可你给我扣个自私的帽子批斗一轮干嘛?我只想学校多个option, 自家的孩子改上网课,从没想过强迫别的孩子也上网课。
 
中国人有个特殊的地方,很多家庭和老人一起生活, 西人没这个传统,自然也就没这个顾虑。是吧 @阿土仔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