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就不該是,但兩年以來各級政府和傳媒偏偏喜歡緊盯著確診人數說事兒,由此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和深遠的惡果,導致今日再回集體免疫之路倍加艱難,不得不通過減少檢測這種形同作弊辦法來減少對公眾的心理震撼。
如果從Delta變種起就只公布住院和死亡人數而不再公布確診人數,情況會好得多,但安省不僅不如此,還偏偏在公布每日新增確診數的同時,把死亡人數按累積而不是每日新增的公布,從而給公眾以「死亡人數一直在增長」的誤導印象,加劇了對疫情的恐慌。
Rule of thumb: 孩子的问题,听儿医的。为啥呢?从pandemic 一开始,儿科医生和成人ER的医生观点从未一致过。去年多伦多儿童医院的第一版开学指引是小学到初中学生不要戴口罩。儿童不宜感染和鲜有重症在统计上是事实。但儿童和成人的健康也不能完全割裂开了。儿童呆在家里上网课会有心理问题不假,但是不是到了延迟两周开学就会暴增?儿童到从学校把病毒带回家传染给家长,家长病了甚至挂了,当事的儿童会没有心理问题么,相对于儿科医生对疫情的乐观态度,我同样看到ER医生说他们的孩子不会在开学的头两周去学校。
小baby如果没有特殊身体状况,根本是天然免疫COVID19的,你这位女儿的同学的家长,不是constructive,我看是现在的矛盾在于:
支持实体学校的,木有人说,不应该上网课。
要求关闭实体学校,有部分家长要求关了实体学校,全部改为网校(楼主没有这样的要求):我家娃不去, 谁家的也不要去!
至于现在改主意的可能性,sorry,这个不在讨论范畴:第一,这个规矩一开始就很明确。第二,老福同意,教师工会也会炸了。
我个人还是那个观点:如果家长对于疫情承受能力较低(比如家里有老人),做决定时要考虑的是worst case 情况。 我女儿班上有同学家里有小baby, 这个孩子和接送的家长那是口罩就木有摘下来过,全部N95; 孩子和大人也自己联系早早打了第二针和booster. 这种做法,才是constuctive的。
我一家一家问的,还有娃自己打听的。纯好奇,现在还没开学, 咋能知道有多少人决定返校呢?
家属就在大学工作; 大学生最大的问题是:群居和party。谁家小学生能够不经过家长同意Party啊。网课或去学校,怎么选择是每家父母自己决定的。希望政府可以提供网课或学校的多种选项。政府或医护的导向会起到很大的参考作用。
但是,政府如果是从疫情开始就有所作为,爱惜每一位百姓生命,那么疫情的管控不会是今天的样子,不是只躺着发钱或靠打疫苗,或者得了病的医护还要上阵。
众多乱象下,百姓只能依靠自己的决定。两年来,多数大学都转为网课,最近很多大学都表态改为网课。难道中小学生比大学生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