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今天雪大,出门开车的要注意,下面我给大家总结了部分雪地行车需要注意的,提醒大家下:

哈哈,搞个技术调查:手挡车,不踩离合,加挡、减挡


  • 全部投票
    22
lungao分析得对,是轮毂里面有雪,出发之前先弄干净就不会有问题了,呵呵。

谢谢两位!果然是和雪有关。
 
雪地行车的法宝要到FoodBasic或Walmart去,买上一麻袋喂鸟用的向日葵籽就可以了,花生壳也好得很,轻便耐用。
 
比如车无法行使、需要被拖车时,就必须挂N(Neutral)挡————空档 。
如果不这样的话 不挂空档的话 车子就很难拖动了 提醒一句不要忘记放手刹。。。^_^
 
[FONT=宋体]拖车的部分,在大家共同努力、补充下,已经总结的差不多了,俺给汇总下:[/FONT]

[FONT=宋体]【[/FONT]1[FONT=宋体]】[/FONT][FONT=宋体]拖车有两种形式:驱动轮离地[/FONT] [FONT=宋体]和 [/FONT][FONT=宋体]驱动轮[/FONT][FONT=宋体]不离地。[/FONT]

[FONT=宋体]如果驱动轮没有离地,[/FONT][FONT=宋体]拖车的距离和车速有要求,一般情况下,允许的拖车距离不长,速度不高。[/FONT]

[FONT=宋体]如果驱动轮离地,距离和速度就不会损坏被拖车辆,只要考虑安全因素就行了。[/FONT]
[FONT=宋体]
【[/FONT]2[FONT=宋体]】[/FONT][FONT=宋体]被拖车辆,要挂空挡,否则损害变速箱。[/FONT]

[FONT=宋体]【[/FONT]3[FONT=宋体]】[/FONT][FONT=宋体]不要拉手刹,否则相当于带刹行车,会损坏刹车,一般车辆手刹管的是后轮的刹车。[/FONT]

[FONT=宋体]【[/FONT]4[FONT=宋体]】交规不允许被拖的故障车辆里有人。[/FONT]

[FONT=宋体]【[/FONT]5[FONT=宋体]】出门旅行,[/FONT]travle trailer [FONT=宋体]或者[/FONT]fifth wheels[FONT=宋体]形式的[/FONT]trailer[FONT=宋体]里也不能有人,是出于安全着想,建议自家的宠物狗、猫也别放里面。

[/FONT][FONT=宋体]补充一点:

【1】加拿大的用于拖车的trailer类型有两种,一种是仅仅前轮架起、后轮还在地面;另外一种是整个被拖车辆都在trailer上,两种trailer拖车时都按照驱动轮离地的方法处理。

【2】加拿大有那种[/FONT]Tow bar[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可以调整角度的[/FONT][FONT=宋体]三角形的钢管,安装非常简单,价格也很便宜的,相当于国内的硬拖,使用方法按照驱动轮不离地使用。[/FONT]

[FONT=宋体]【3】软拖,就是两辆车之间直接是拖绳或铁链连接的,在加拿大仅仅被允许后面没有人、临时路边救援时用,比如从沟里、雪堆里、泥地、沼泽里把被困车辆临时救援出来。象[/FONT][FONT=宋体]前后[/FONT][FONT=宋体]两辆车都有人,弄根绳子拉着行驶在马路上的,在加拿大是非法和禁止的,国内过去常见,非常不安全的。[/FONT]
 
大雪后,高速时也是在80左右,车身颤动,最近我也遇到过。

我的处理方法,也是变道、适当减速慢行,如果还是一时无法消除,我是驶出高速了,毕竟安全第一呀。

中等速度开一会就好了,除了可能的其他的机械故障(当然下不下雪都会有,只是这次首次发生)、雪挂在轮毂上导致偏心作用等等外,是否还有可能和轮毂、轮胎部分埋在雪里而部分暴露在外面,而当时空气气温又非常非常低,导致轮毂金属稍微变形和轮胎橡胶因为温度不同而软硬性能略有不同有关呢?

温度影响轮胎和轮毂的想法只是开车时想到的,哈哈,不好说完全正确也不好说不正确,share给大家,就另外一种可能吧。

反正,安全第一,发生颤动,就需要变道、适当慢行、甚至驶出较快的high way,如果抖动继续,那就需要去车行看看了。
 
俺还比较忙,那个空档的文章还没有写完,今天早上是因为有个学生因为下雪而cancel了一个路考,才有点时间的。

我是希望那篇文章能够数据完整、各种情况都分析透,手挡、自动档、是否有ABS、是否还可以转弯变换路线等等因素都考虑进去,因为各种方法适用于不同情况和不同开车经验和水平的司机。

哪个人的方法更好不重要,重要的是分析透,大家明白道理,可以根据不同的车型、车辆不同的配置、不同的路况、不同的前后左右的车辆交通情况,选择最安全、最正确的方法。

88,大家开车注意安全,下面是两个天气预报的网站,最近几天大雪

Ottawa, Ontario - Weather Forecast - The Weather Network

Ottawa (Kanata - Orl

两个天气预报的网站,现在说的都不一样,差别还挺大,大家自己多看看吧
 
谢谢教练补充!我上次车身抖动的时候也是怀疑是不是有什么大问题了,跑到车行,他们说"There is big chunk of ice inside your rim"。后来知道了,就每次下雪后把轮子弄干净,完全有效!:)

您推测的原因也是合理的,但一般而言industrial的产品不会那么娇贵,还是比较皮实的,呵呵。

大雪后,高速时也是在80左右,车身颤动,最近我也遇到过。

我的处理方法,也是变道、适当减速慢行,如果还是一时无法消除,我是驶出高速了,毕竟安全第一呀。

中等速度开一会就好了,除了可能的其他的机械故障(当然下不下雪都会有,只是这次首次发生)、雪挂在轮毂上导致偏心作用等等外,是否还有可能和轮毂、轮胎部分埋在雪里而部分暴露在外面,而当时空气气温又非常非常低,导致轮毂金属稍微变形和轮胎橡胶因为温度不同而软硬性能略有不同有关呢?

温度影响轮胎和轮毂的想法只是开车时想到的,哈哈,不好说完全正确也不好说不正确,share给大家,就另外一种可能吧。

反正,安全第一,发生颤动,就需要变道、适当慢行、甚至驶出较快的high way,如果抖动继续,那就需要去车行看看了。
 
保守的办法,买自动车+ABS,行驶中尽量不去碰变速杆,急刹车的时候一脚踩到底,碰到长下坡,跑一会儿歇一会儿,让刹车凉下来。这样就不必专门去训练什么特别的技术了。
若是将档位降到低档还可以有发动机助刹刹起来岂不更爽?一个大下坡若不用发动机制动的话,可能下到一半刹车片就红透了,刹不刹都一样。无论自动手动还是换低档下坡安全。
 
麻烦教练介绍点手动知识吧
 
lungao分析得对,是轮毂里面有雪,出发之前先弄干净就不会有问题了,呵呵。

是轮毂里面有雪的缘故。我前天也遇到同样的问题,尽管出发前,将轮毂外侧清理干净了,可内侧仍有积雪。在417上面,跑到百公里上下的时候,明显感到车轮不平衡在抖动。跑到目的地,停了近一小时。回来的路上,没有问题了。估计是轮毂内侧的积雪掉下去了。
 
若是将档位降到低档还可以有发动机助刹刹起来岂不更爽?一个大下坡若不用发动机制动的话,可能下到一半刹车片就红透了,刹不刹都一样。无论自动手动还是换低档下坡安全。

如果下坡的坡度较陡、较长,还有就是冬天下雪、路滑等等情况,如果希望控制车速,不想车速太快时,可以不挂D挡。

下坡时,由于车子自身的重力带动,车子会越跑越快。如果挂在D挡,车越跑越快,司机只好轻踩油门,变速箱会在“此时负荷小、车速快”的判断上,自动升至高挡,这样车子就会越来越快,如果你不想这样,那么可以考虑挂在“2”挡或者“L”挡,有些稍微高级些的车,还有3挡,不过,3挡有时会很快的。

挂到“2”挡,车子会把最高挡锁定在二挡,车子就不会一个劲儿的加速急行,这样更有利于驾驶者控制车速和自身安全。

挂到“L”挡,则更限制了车子的高速,最高车速会更慢。

但究竟挂在什么挡位,司机应该考虑路况【坡度、长度、下坡中是否还有转弯、路面是否有水、雪或者冰,路面是柏油路面还是水泥路面还是泥路、砂路石子路等情况】还有交通状况【主要是车流量和车速等等】,最后由司机综合自己车的状况【是否满载、是否有拖车trailer】和自己的驾驶技术而定。
 
但究竟挂在什么挡位,司机应该考虑路况【坡度、长度、下坡中是否还有转弯、路面是否有水、雪或者冰,路面是柏油路面还是水泥路面还是泥路、砂路石子路等情况】还有交通状况【主要是车流量和车速等等】,最后由司机综合自己车的状况【是否满载、是否有拖车trailer】和自己的驾驶技术而定。

教练这段话说得好。

讲个故事做例子吧,我自己碰上的事。

几年前,一次被人抓去开BUS。柴油车,自动档,刚做过保养。夏天,路面干燥。车上有二十几号人。

怪我大意。刚接过车子的时候,在stop sign熄火。我以为是怠速低了,没在意。后来才知道,是transmission有毛病--教训,别把小事不当回事!

从山上下来,下坡加连续转弯,限速50,我的车速在五十左右,二档。

突然手上一沉,又熄火了。

转向助力没了。踩刹车,没用。五吨多的车子,在那个速度,没了油压助力,和没有刹车差不太多。

换到一挡,又往下溜了两个弯道才到了一段视线较好的缓坡,赶紧推到空档,把车子打着。

这时候的车速将近七十。

我的搭档,另一个司机,一直盯着我,没出声。还好,乘客们没注意到这个变故。

吃饭的时候我们两个“复盘”,讨论当时怎么办是最好的。是该趁着车速不高马上换空档把车子打着了,还是该像我做的那样挂低档往前溜?

我们以为只有这两个办法了。不能全靠那点没有助力的刹车来减速,更不能去碰parking break。

直到现在,我也不敢说哪个办法更好些。当时要是在那个下坡弯道里面挂空档起动车子,不安全。可要是就那么凑合着溜,万一前面的坡更陡弯更急,也许是个更大的风险。

到底怎么做?还是教练那话,最后由司机综合各种状况而定。

当然,碰到事的时候想不了那么多,这些事平时就该想,到时候就全靠本能了。

我说教练,哪天有空的时候,能不能给来个安全驾驶讲座什么的?不单是件功德,对你的生意也是个promotion。
 
下面先给大家转贴一个昨天2008/03/07在多伦多两个local论坛上才贴的帖子,关于雪地行车的事故.

是montreal的一个中国留学生贴的,写得很真实和详细。

事故中,车虽然报废了,但是万幸人都没大事,在这里也祝他们早日康复。

大家看的时候,注意:雪地行车的合适速度、失控的突发性、安全带的重要性!



============================================

第1楼
车祸太可怕了,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呀!(多图)

20080307_121819_29.jpg


车祸太可怕了,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呀! 我们现在还活着·····


来加拿大快3年了,对加拿大的生活只能用两个字形容---无聊!能和朋友一起开车旅游,那也是无聊生活中唯一能让人感到乐趣的事情了,每次出去自驾游都会有很多说不出的愉快和兴奋,可这一次却是黑色的回忆!


这次我们的旅游的目基地是多伦(about 550km from Montreal)多及周边的一些小城市,由于是冬天旅游,所以主要是去滑雪和冰钓,顺便可以去多伦多买点东西再享享嘴福!

2007年的倒数第2天凌晨12点左右,我们出发了,一行7人,我和强强各开一辆车(其实我是比较喜欢开夜车的,我属于夜晚行动的动物,已到天黑,办事就 特别效率!)刚出发没多久,黑色的天空就飘起了大片大片的雪花,挺漂亮的,但也给我们开车带来了危险。不一会路面就开始积雪了,但是高速上面车不多,所以 我开的满放松的,听着音乐,也不是太快,我一直开在前面领路,强强在后面跟着我,为了安全,我把车速一直保持在80KM/H,就这样我们花费了7个多小 时,在早上8点到达多伦多!第一次在雪天开高速,觉得还是蛮不错的,路没有想象中那么滑,一切都很顺利。我们在宾馆休息到中午就起来了,真是太饿了,于是 大家决定去一家西安小吃店吃饭,名字好像叫什么西安老杨家,主要是泡馍、凉皮,总体上还是不错的,但不能和西安的比!

在多伦多停留了一天后,我们继续踏上旅途,目基地是距离多伦多150KM旅游城市尼亚加拉(大 瀑布),多伦多这边并没有下雪,所以我们一路开得蛮快的,大约1个半小时,我们就到达了这座美丽的城市(赌城)!其实我们一年前就开车来过这里,瀑布早已 看过,最吸引我们的还是那赌城,虽然我们不是职业赌客,但还是要去那里碰碰运气!(结果呢。。。由于我实在太累了,所以只在赌场里溜达了1个小时就回酒店 睡觉了,什么也没玩。至于我朋友嘛,呵呵,一个没输没赢,一个付出了400大洋(加币),不过呢还是娱乐第一,钱乃身外之物!)我们原本计划只在这座小城 市玩一天+一晚上,但是由于订酒店的原因,我们却在这里呆了两天,不过计划并没有打乱,我们的下一站是去滑雪。中午午饭后,我们准备从大瀑布出发,去 100KM以外的一个滑雪场!唉··关于滑雪,还是不说了,太郁闷了,到了雪场后发现人家关门了,我们这才想起今来天是12月31号,要过新年了!(你说 这郁闷不? 不过更郁闷和可怕的事还在后面!)雪是滑不了了,但年不能不过,我们只好改变计划,返回多伦多过新年!

从滑雪场到多伦多,我们开了2个小时的车,晚上7点左右,我们终于找到了不错的饭店,唉,饿了一天了,终于吃上了新年大餐!感动感动呀!吃饭的时候,我们 大家做了一个决定,晚上不在多伦多住,由于第二天准备去冰钓,然而冰钓的地方离蒙特利尔不远,所以我们直接向蒙特利尔方向返回,计划住在离多伦多 250KM的小城市-金士顿(这里也离蒙特利尔250KM)。 多伦多的高速公路简直像是迷宫,我和强强对路都不是很熟,我是靠GPS前进的,而强强则是靠在后面跟着我,结果转了几个弯之后,我发现强强的车不见了,就 这样我们迷失在多伦多的高速公路迷宫中!还好21世纪通讯技术发达,我们可以用手机联系!哈哈哈哈!通完电话后,我们决定各自前进,金士顿见!

3个多小时的漫长车程,凌晨1点多,我们到了金士顿,我一路上开得比较慢,强强他们比我们先到半小时,他们找好了酒店,我们就直接入店休息!为第二天冰钓做准备,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等待我们的不是冰钓而是可怕的车祸!

第二天(2008年1月1日),我们11点就起来了,一打开窗帘发现整个城市被白色笼罩,厚厚的积雪把这座城市打扮的分外美丽!鹅毛般的大雪依然不停地下 着,中午吃完饭后,我们踏上了雪路!由于今天是新年第一天,整个加拿大都在放假,路上偶尔也能看见铲雪车,但比平时少了很多,高速公路上还是积了厚厚的一 层雪,谁也没有想到,这雪白无暇的雪却是隐藏在高速路上的黑色杀手!刚从金士顿出发的时候,一路上很顺利,车子并没有打滑,高速上车也很少,所以我一直以 90km/H的速度前进,强强一直在后面跟着我,我们还不停的打电话,互相告诫安全。我的车里做了4个人,我和我老婆还有我朋友和他老婆,从金士顿出来的 时候,我专门盯咐他们带上安全带,前面后面都要带。我的安全意识还是很高的,毕竟命只有一条,谁也不会拿自己的生命当儿戏!出发一个小时后,我们大约开了 快一百公里,强强的车没油了,便下了高速去加油,而我们的车还继续前进着,但没开多久,我老婆说想上厕所,我们也就找了一个出口下了高速公路去加油站上厕 所,车子刚走下高速公里,我们便碰上了一个小意外,车子打滑蹭到了路旁的雪堆,但是并没有什么危险,所以大家都没太注意,在加油站短暂休息后,我们就继续 前进,刚一出加油站,我就看到一辆事故车被拖车拖到加油站对面的停车场,撞得挺惨的,那时我还心想,一定要小心!但是却忘记提醒坐在车后座位的两位女生带 上安全带!走在高速公路的附路上,我还是很小心得,车速也慢了不少,但是车子还是在高速公路口小坡上打滑了,车子在路上左右摇摆了几下,把我和朋友都吓了 一跳,还好只是打滑而已,我们在小心翼翼中返回到高速公路减慢了速度继续前进!上了高速我便给强强打了一个电话,确定了他的位置,然后讲述了一下我们刚才 的险遇,嘱咐他小心驾驶,可电话挂断仅10分钟后,我们的意外发上了!

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中突然打滑左右摇摆,由于事发突然,我根本没有反应的时间,在这个时候我已经感觉车控制不住了,心里非常的害怕,刹车在雪地上根本 不顶用,但我下意识的将方向盘向右打,让车可以蹭到高速公路右侧的护栏而减速,可是在雪地里车根本控制不住,就这样车失去控制撞到了右侧的护栏,由于冲力 太大,护栏都被撞倒(护栏下面是一个20米高的深沟),车子飞起来4轮朝天的翻倒在高速公路上,当时我以为我们掉到了沟里,我感觉像是坐过山车一样在空中 翻了一圈,这时我头在下脚在上的被安全带紧紧的绑在座位上,我看见坐在我旁边的朋友没有受伤,赶紧回头看坐在后面的两个女生,然而发现他们已经在翻车的瞬 间由于惯性从车侧玻璃甩出了车外,我害怕极了,毕竟我知道被甩到车外的后果是什么,这时候我赶紧解开安全带准备爬出车外,然而车门已经打不开了,我们只好 从车侧玻璃爬出,一爬出来我便发现我老婆满脸都是流血,血已经将地上染红,另一个女生搀扶着我老婆,看来那个女生没有受伤,我立刻冲到我老婆旁边,看到她 的血还在不停的流,我害怕极了,意识到赶紧打救护电话,但是手机在翻车的时已经不知道哪里去了,这时候我看到有车从旁边经过,便做了一个打电话求救的手 势,从旁边路过的车纷纷停了下来,好心的加拿大人立刻帮我们拨打求救电话,他们拿了毯子和医药箱,然后把我老婆背上了他们的车上做一些止血处理,这个时候 我真实的感到了加拿大人是多么的nice,实在令我们太感动!感谢那些在车祸中帮助我们的好心人!不一会3辆救护车就来了,把我们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医 院!经过检查,4个人中我和坐在前排的朋友丝毫无损,后面的2个女生,其中我老婆脸上被玻璃滑烂,缝了16针,另一个女生只是胳膊蹭破了皮!其他没有什么 大碍! 真是幸运啊,不幸中的万幸啊,连警察都说我们very lucky !简直是太害怕了,我现在回想起来都是一身冷汗!刚出完车祸的那几天晚上,没一天能睡好,一闭上眼睛就是那车祸现场,太吓人了,差一点我们就跟着世界说拜 拜了!幸好当时车速不快(70KM-80KM/H左右)要是快了就肯定掉进沟里,后果不堪设想!

在医院呆了4个小时后,我们决定当晚返回蒙特利尔,但现在只有一辆车了(我的车已经报废),所以我们5个人做火车,强强和另外一个男生开车返回,就这样凌晨12点,我们抵达了蒙特利尔,那个时候只有一种感觉,回家真好!

在最后告诉大家,开车一定要小心,不能拿自己和别人的命开玩笑。珍惜生命,从自己做起!


PS:
感谢好心的加拿大人,谢谢你们在车祸中无私的帮助,愿上帝永远保佑你们!











 
教训,别把小事不当回事!

下坡加连续转弯,限速50,我的车速在五十左右,二档。

突然手上一沉,又熄火了。

转向助力没了。踩刹车,没用。五吨多的车子,在那个速度,没了油压助力,和没有刹车差不太多。

换到一挡,又往下溜了两个弯道才到了一段视线较好的缓坡,赶紧推到空档,把车子打着。

这时候的车速将近七十。

是该趁着车速不高马上换空档把车子打着了,还是该像我做的那样挂低档往前溜?

不能全靠那点没有助力的刹车来减速,更不能去碰parking break。

直到现在,我也不敢说哪个办法更好些。当时要是在那个下坡弯道里面挂空档起动车子,不安全。可要是就那么凑合着溜,万一前面的坡更陡弯更急,也许是个更大的风险。

到底怎么做?还是教练那话,最后由司机综合各种状况而定。

碰到事的时候想不了那么多,这些事平时就该想,到时候就全靠本能了。

整段除了开头对俺的评价和最后的建议,句句对于大家开车都很有用。

我把原文精简了一下,红色的部分为教训和建议蓝色的部分为本次的技术操作和备选解决方案

对于新手,如果不能从上面精简后的每句话里看出道理和所采用的技术来,那为了自己,就需要在技术上用点功了。
 
没系安全带? 天啊, 现在还有这么马虎的人吗。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