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不错,但配景不恰当,给毁了。你认为呢?嗯,再来一首陈明的快乐老家!![]()
曲调好听,歌词优美,唱功深厚,只是这虚渺的鬼神不太合我这凡人味口。这是否太挑剔了点?嗯,老华侨辛苦开的贴,弄毁了,起码我有责任,检讨一下,再说声对不起,将功恕罪,上首歌让大家欣赏一下。上歌的目的也许不太纯正,但道歉的心是真的。歌好听。
有哲理,能听出好多道道,喜欢这些能听和看出有道道的东西。
哈,您说的这几位角色不是太懂,但觉得好像是在讲一个人可以干全活的意思。青衣花旦,正旦彩旦一道演,不简单。佩服!!!![]()
除了用无知和弱智来解释你这回帖,真的找不到其他符合逻辑的解释了。
抱歉啊,无意对你进行人身攻击,我只是比较直率而已。
另外,搂主对“濠梁之辩”的濠梁之辩,你能指出其犯了什么逻辑错误吗?(假设老华侨看懂了那个故事,尽管本人认为他根本没看懂)
怎么那么多琐碎话?哈,您说的这几位角色不是太懂,但觉得好像是在讲一个人可以干全活的意思。
昨天晚上,户主吃完晚饭习惯性的坐在计算机前,随意游览着cfc的几个版块,鬼使神差的锁定了这个贴子,开始把户主逗笑了,继而,用了比往日高8度的声音将我叫住,紧紧的盯着我问:"怎么回事?你没有抛人家的祖坟吧?"我心想想抛也不知在哪啊,接下来又说:"活该,(我没反驳)尽管骂你的人有些跌分,可你每天在网上干的事比拉登还可怕,在过去,给你顶个反革命罪也不冤"我无语,为了把事态的严重性说清,清了清喉咙,又说:"好在没放照片,不然去渥太华不知会有多少人给你黑枪。"(小题大作)最后一句最可怕:"不行让riven给你封了吧。"我提高了20分贝说:"风风雨雨大半年了,都没有封,为什么自动缴枪?别,我改。"(我改?可笑什么没错,我改什么?)(小有润色的真实对白)
画外音:人有脸,树有皮,请珍惜那张皮!
谢谢飞来客,曾经不少的磕碰,对不住了。
老华侨这种闹中取静作学问的精神让我感动。是真心的!文化是深层次的影响,而知识是浅层次的影响。但浅层次的东西,经过长时间的渗透,则可以转化为深层次的东西。渗透的时间的长短,则取决于原有文化的固执程度;以及对新知识的重视程度、教育体制、社会风气等。
就逻辑学而言,虽然引进中国已经有约100年的历史了,但相对于其在西方的历史,引进中国的时间并不长,而且我们原有的文化根深蒂固。所以,要让逻辑思想深入人心,并自觉地付诸日常行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中学的语文课本就有逻辑常识介绍;大学的部分学科,更有专门的课程;政府的公务员考试,也有逻辑学的内容。所以,很多中国人也确实拥有的不同程度的逻辑知识。但是,在办事、或处理具体问题时,第一反应(或潜意识),仍然是传统的思维。只有等到出了问题,才意识到原来还有逻辑学的东西,没有得到遵守。不用看省市级以下的政府,只要看中央、部委一级的政府,就能经常发现这样的例子。
要指点迷津可以,但前题是你把我当成什么?若当相命的是要收钱的,若当师长是有可能责备你的。飞来客在吗?问个问题,一直不解,请指点谜津,凭您的阅历,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会对同性的年龄发生兴趣?而且是兴趣极大,恼羞成怒,暴跳如雷的质问。就因为别人用了一个“小”的称呼,天天鬼哭狼嚎的撒泼,TMD,别人这么叫和我有什么干系?是让她死了爹了,还是丧了娘了?
她憋住了邪火,找我撒气,只怪自己无能,话该!顺便为她出个主意,用脑袋撞墙直到眼冒金星,脑袋不流血为宜,听说除邪火,管用,不妨试试。别他妈的和我犯贵,我是不听她那个邪歪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