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Kanata Lakes重划学区的事有结果了吗

我觉得学生最关键。
 
孩子还小,不知道啊:p 反正JK/SK是不能再那儿上啦:mad:

我们家的定点学校是stephen Leacock, 但JK早已经移到Roland Michener去了,现在SK也要移到那儿了。


这些被移到Roland Michener的JK/SK小朋友,等他们到一年级阶段的时候能回到stephen Leacock吗?还是需要在新的学校念到Grade8?
 
这些被移到Roland Michener的JK/SK小朋友,等他们到一年级阶段的时候能回到stephen Leacock吗?还是需要在新的学校念到Grade8?

如果读EFI program就可以回Stephen Leacock。
 
这次涉及调整的都是French Immersion program的学生吗?
 
如果读EFI program就可以回Stephen Leacock。


”Senior kindergarten students at Stephen Leacock Public School will also be redirected to Roland Michener Public School.“

为什么EFI的可以回到SL呢?
 
谁能总结一下最后的决定到底是什么回事,看了半天没看明白,汗呀!
 
最终决定是迁出JK/SK/MFI到其他学校,的确没人得到好处:)

JK/SK/MFI迁到其他学校,就肯定没有家长高兴?例如,JK/SK/MFI迁走后,很多孩子上学近了很多。

斗争要讲究策略,拉几派打一派的做法,有时可能把自己害了,例如,那几派联合起来把你打了。
 
”Senior kindergarten students at Stephen Leacock Public School will also be redirected to Roland Michener Public School.“

为什么EFI的可以回到SL呢?

因为Stephen Leacock 只收G1-8的EFI学生。
 
JK/SK/MFI迁到其他学校,就肯定没有家长高兴?例如,JK/SK/MFI迁走后,很多孩子上学近了很多。

斗争要讲究策略,拉几派打一派的做法,有时可能把自己害了,例如,那几派联合起来把你打了。

从好学校迁到一般学校,家长怎么能高兴:( 上学远近的,有校车。
 
这个结果应该是对kanata lake的重大利好.

WEJ
排名一直不高的一个原因是4年级有一半的学生去了katimavik. 如果WEJ有了MFI, 它的生源流失问题没有了. 又加上morgan grant的MFI学生,它就是下一个stephen leacock了。

Katimavik
一直集中了kanata地区大部分MFI的生源,将来缺少了kanata north 和South的生源,仅靠food basic附近的生源,它就会很快与Castlefrank齐头并进了。http://www.castlefrankes.ocdsb.ca/

WEJ超过Katimivik只是时间的问题,多则5年,少则3年应见分晓。

将来Kanata lake 左有stephen leacock,右有WEJ,这个区想不火都难啊。

一家之言,只作笑谈。
 
教育局昨天做了一堆决定,有关 Kanata Lakes 的几点,大致如下:

谁能总结一下最后的决定到底是什么回事,看了半天没看明白,汗呀!

从今年9月开始:

1. Stephen Leacock 的SK(Early Fench Immersion) 被转到其附近的Roland Michener (此前,Stephen Leacock 的JK已经被转到那里了)。这些孩子如果继续读EFI,到一年级的时候应该可以回到 Stephen Leacock。

2. Katimavik 现有学生不受影响,但今年不会有新生入学了。原属其学区的JK,被转到附近的Castlefrank 小学 (家住离学校20米也不行);以前接受几乎所有Kanata地区生源的MFI (Middle French Immersion), 也不再接收新生。今年9月入学的MFI 四年级学生,以417划界,南边的去 Briddlewood (现有一比较小的MFI),北边的去 W.E. Johnston (新设MFI,师资基本是从Katimavik 调配) 。

这些措施仍被称为“暂时对策”,以后怎么变,要看教育局的后手组合拳。几年之内,如果教育局再不能搞到地皮盖新学校,恐怕所有的Kanata 学校都要爆满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