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度的反差

老华侨

资深人士
VIP
注册
2005-10-31
消息
3,519
荣誉分数
553
声望点数
273
想起了很多年前的事。

当时因为一个特别的项目,需要到北京西山封闭式地工作一个月。这一个月,本人和同事们一起完全沉浸在热忱的工作状态,专注、繁忙、充实、高效。
一个月后返回市区的办公楼,感觉最为刺眼的,就是机关大门口“热烈庆祝什么什么”、和办公楼墙上“认真落实什么什么”的政治标语,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接下来更让人烦躁的是,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和各种例行的冗长的会议。好像自己又回到了充满了政治热情的世俗之中。


真所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这次回国,却好像是回到了当年北京西山的工作间。到处是一片热烈、繁忙的景象。人们谈论的,只有挣钱、发财、发展、建设、生活。如果不是我主动提及,没有任何政治的话题。到处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你再次感受到了专注、繁忙、充实、高效。
返回渥太华,抛开满大街的政治标牌不说,那充斥着CFC的狂热的政治帖,又让人有了恍如隔世的感觉。不知咱渥村的村民哪来那么多政治热情!看看那安静的街道、和那空旷的原野,我的体会就只有两个字:闲得。
 
CFC已经有人准备好要去拯救中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了。华老您别来泼冷水。
 
想起了很多年前的事。

当时因为一个特别的项目,需要到北京西山封闭式地工作一个月。这一个月,本人和同事们一起完全沉浸在热忱的工作状态,专注、繁忙、充实、高效。
一个月后返回市区的办公楼,感觉最为刺眼的,就是机关大门口“热烈庆祝什么什么”、和办公楼墙上“认真落实什么什么”的政治标语,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接下来更让人烦躁的是,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和各种例行的冗长的会议。好像自己又回到了充满了政治热情的世俗之中。


真所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这次回国,却好像是回到了当年北京西山的工作间。到处是一片热烈、繁忙的景象。人们谈论的,只有挣钱、发财、发展、建设、生活。如果不是我主动提及,没有任何政治的话题。到处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你再次感受到了专注、繁忙、充实、高效。
返回渥太华,抛开满大街的政治标牌不说,那充斥着CFC的狂热的政治帖,又让人有了恍如隔世的感觉。不知咱渥村的村民哪来那么多政治热情!看看那安静的街道、和那空旷的原野,我的体会就只有两个字:闲得。


严重同意:cool: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说得真好

哈哈,当回复老华侨这个贴子的时候,就预感到老华侨要被喷了,竟然敢鼓吹中国干实事,肯定有人会让你回中国。看看下面这些回复,果不出所料哇:D
 
钱,挣钱,挣大钱,要挣大钱,钱就是信仰,钱就是衡量一起的标准,可怜而可悲
 
章怡和的新浪微博



读文汇报,温家宝14日对参事室和文史馆的朋友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要有一批心忧天下、勇于担当的人,总要有一批从容淡定、冷静思考的人,总要有一批刚直不阿、敢于直言的人。这是千百年来中国仁人志士崇高的精神追求。”他说的多好多对啊!但事实又总是告诉我,这样的人无不历尽坎坷,惨淡收场。
4月16日 07:51 来自新浪微博转发(1690) | 收藏 | 评论(703)


在香港看到了我的新书《总是凄凉调》,封面做的更好看了——是台湾油画家李美慧的作品,书里三段标题也都以她的作品做衬景。我在“序”里说了这样一句:“我所写的不过是小的故事,真正的惊险大片还掩藏在后面。因为隐蔽的部分远远多于公开的部分……隐蔽的事情一旦揭开,某些显赫的人物将轰然倒塌。”

4月16日 07:13 来自新浪微博转发(599) | 收藏 | 评论(412)



投资25亿元、历时3年的改扩,国家博物馆在四月初以崭新姿态开馆。面积几近20万平方米,包含了49个面积介于800至2000平方米之间的展厅。但有关10年文革历史,只有一张图片以及3行文字予以介绍。学者杨继绳说:中国官方对历史真相拥有阐释权,他担心一旦出现真相的另一个版本,其合法性就会遭到削弱。
4月14日 11:51 来自新浪微博转发(539) | 收藏 | 评论(244)
 
老华侨挺有意思,我以前在中国的时候对政治根本没兴趣,身边的人也都这样,只对赚钱,赚更多的钱有兴趣. 看来我们是正好相反啊
 
极度的反差 ?

老华哥你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呀!没有加拿大保自两党联手救市的五百亿加元到位。渥太华得有多少人倒霉。

你那么爱中国,何不海归去?
 
。。。
这次回国,却好像是回到了当年北京西山的工作间。到处是一片热烈、繁忙的景象。人们谈论的,只有挣钱、发财、发展、建设、生活。如果不是我主动提及,没有任何政治的话题。到处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你再次感受到了专注、繁忙、充实、高效。
。。。

欢迎回来。欢迎来到不必翻墙也可以自由讨论任何话题的地方。

三十年前的北京,如果你不讲政治,就会被打成白专;现在的北京,如果你讲政治,就会被关进牢里。老江说了,我现在让你们“闷声发大财”,不许讲政治。

看来你虽然人在北京,连北京发生的这个新闻都不知道,才会说北京没人讲政治。前几天北京刚抓了一个讲政治的行为艺术家。据说这个周末,北京是“见一个抓一个” 北京艺术家挺艾未未遭打压。说北京没人讲政治,有点孤陋寡闻了不是。:)
 
钱,挣钱,挣大钱,要挣大钱,钱就是信仰,钱就是衡量一起的标准,可怜而可悲

钱,挣钱,挣大钱!

毒大米可以挣钱! 做! haha

地沟油可以挣钱! 搞! hahaha

三鹿庆氨可以挣钱! 做!hahahaha

.......

脱光衣服可以挣钱! 脱!

道德不可挣钱! 脱!

良心不可挣钱! 扔!

只要能挣钱,什么都可以做!

hahahahahahahahaahaha.........
 
如果人人都能过上好生活,这政治不谈也罢。

如果只有一小部分人能过上好生活,这政治不可不提。
 
想起了很多年前的事。

当时因为一个特别的项目,需要到北京西山封闭式地工作一个月。这一个月,本人和同事们一起完全沉浸在热忱的工作状态,专注、繁忙、充实、高效。
一个月后返回市区的办公楼,感觉最为刺眼的,就是机关大门口“热烈庆祝什么什么”、和办公楼墙上“认真落实什么什么”的政治标语,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接下来更让人烦躁的是,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和各种例行的冗长的会议。好像自己又回到了充满了政治热情的世俗之中。


真所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这次回国,却好像是回到了当年北京西山的工作间。到处是一片热烈、繁忙的景象。人们谈论的,只有挣钱、发财、发展、建设、生活。如果不是我主动提及,没有任何政治的话题。到处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你再次感受到了专注、繁忙、充实、高效。
返回渥太华,抛开满大街的政治标牌不说,那充斥着CFC的狂热的政治帖,又让人有了恍如隔世的感觉。不知咱渥村的村民哪来那么多政治热情!看看那安静的街道、和那空旷的原野,我的体会就只有两个字:闲得。

只要吃饱喝足房大车新,成为政府的纳税机器,那是猪权
 

附件

  • zhu.jpg
    zhu.jpg
    22.1 KB · 查看: 844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