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你又再次证实了你自己的名言“砖砸多了容易留把柄”了。
你真觉得没有义务没有经费没有采访权去走访啊?我觉得你真是习惯性地自负和他负(帮他人负责下结论)了。你去google一下,这段时间以来,已经有很多人(既有稍有名气的公知,也有普通网民)公开向方舟子及质疑派领军人物呼吁,请他们进行实地走访去搜集证据,一切经费由发出呼吁的人士负担,只需他们同意随行由民众选出的媒体代表陪同,且考虑到防止韩寒团队事先有针对性地串供可能,具体形成及采访安排都由质疑派和媒体代表临时商定等等,一切能够考虑到的都考虑周全了。这些呼吁也上千次地通过微博等形式转给方舟子等人了,但质疑派们就是视若罔闻。你觉得是为啥呢?
韩寒被质疑,需要他提供自证,他提供了,但显然不能让质疑派满足,结果他不玩了,失踪了。所以现在焦急的群众们提供条件请质疑派去搜集证据,那么质疑派却宁肯继续闭门造车玩推理也不肯搞个实地调查拿出点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来。你说不相信韩寒作假的群众又作何感想呢?![]()
陈圆圆是明末的,太平天国是清末。洪秀全与明王朝隔着近300年。
我说不动了,肚子笑疼了。
看书,我建议你看看书再来继续和我辩论。顺便多看几篇韩寒的博文,08、09年的。好不好?![]()
我说不动了,肚子笑疼了。
看书,我建议你看看书再来继续和我辩论。顺便多看几篇韩寒的博文,08、09年的。好不好?![]()
这么有趣的贴子居然现在才看到。HH这个名字在我们这一代可是如雷贯耳--当然是不是好名声那可就不一定了。这篇博客写的是很糟糕,错别字什么的就不说了,关键是语言贫乏,“难”“很难”“非常难”什么的总是重复使用,就不会换点别的么?可是挑刺的也稍微给点力啊,点不到要害,故意的吹毛求庛只会让HH赚同情分罢了。不然你把鲁迅张爱玲的文章拿来也这么分析分析,有多少你想像不到的文法啊,省略主语,倒装错位什么的多了去了。记得以前作文有过HH这个话题的,我们当初骂他分析他的可比这个给力多了。新语丝(www.xys.org)(xys6.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
帮韩寒改改作文
作者:张箭
《如何调教赛车的悬挂》
赛车的避震调教非常(的)难弄(这个“的”字多余,也错误)(。),(这里应为逗号)
是底盘调教里(中)非常难的地方(这里用“中”比用“里”好)。
“中”比“里”好,这也有定论?
轮胎的倾角和前束往往有数据可查,但悬挂的调教却时刻(时)不同(这里“时刻”错误,应为“时时”、“总是”等)。
看不出“时刻”错在哪里。不就是“时时刻刻”嘛,一个意思。同意“时时”更对应前文。
避震器有(由)弹簧和避震芯组成。(这里“有”错,应为“由”)弹簧的选择又很困难。弹簧有其固定的频率(弹簧的弹性不说频率),软硬也不是绝对。
震动频率了啦,不是说弹性
经过一年的调教,始终不能满意。在连续的短波(程)路面上释放(达到)的速度还是不够快,(在现代汉语中,“短波”指波长50-10米(频率6-30兆赫)
的无线电波。这里可能应说“短程”。一般不说释放速度,这里似乎应说“达到的速度”或“所提升的速度”等)但如果把(释放)速度调快了(这里“释放”
完全多余,应直接说“把速度(或车速)调快了”),反而更加不抓地。
这段是最好玩的地方,哈哈!因为太写实了!我也问过BF为什么你们总说些“释放速度”之类的东西?不就是“变快了”么?BF正色道:行话!
这话不假。他们玩车的那帮都说些“行话”,更火星的还有。用HH自己的话说就是“装X”,存心蒙外行装professional来的
后来(我)彻底抄袭了王睿的调教(这里应加个“我”字)
这有所谓吗?省略主语也知道是谁啊。找重点呀大叔。
车(便)抓地不少(多了),(这里应加个“便”字,“抓地不少”意思含混,应说“抓
地多了”)但车体的反应又没原来快了。
这里不敢苟同。改完后语气可完全不同了。自己先读读看原句在强调什么吧。还不如改成“虽然”“但是”。
如果将后面的悬挂调硬,那又(有太多的)转向过度(“有太多的”多余。似可说“转向过度”或“转向过于灵敏”)。
这里的“转向过度”--oversteer是名词。大叔果然不玩车呢。
韩寒及其韩粉丝,我这样改一下是否就通顺流畅多了。
我也不喜欢HH,可是您这儿怎么不用问号了呢?开个玩笑,别介意。
(XYS20120223)
我要求大家看博文的原因在上面回资深爱地的帖子里说了,跟你所想的不太一样。实际上我想大家看过后很可能会出现更多的疑惑:给韩寒代笔写博文的人肯定不是代笔写小镇生活的人,而代笔写博文的人有可能就是写赛车文的人。因为韩寒博文里提到赛车或是跟赛车有关的绝对不只这一篇,甚至还有记叙他到澳大利亚参加WRC的博文,如果按现在大部分人的思路,那些文章应该都不是韩父所写的,因为韩父并没有一直都跟着他的赛车行程到处跑。![]()
至于说让韩寒在监考下写文章,我觉得主意不错啊,只可惜我也不认识他,无法替他做决定。但是我觉得有更可行的办法解决大家的疑问,那就是请挺方派的人士到上海去做实地调查,走访韩寒的老师同学以及任何可能是他背后的团队成员的人,同时在民众中随机挑几个人陪同监督。因为只要韩寒和他的团队作假了,就不可能找不到真的人证物证,而用事实和证据说话,比你做一万遍归纳推理都强。别忘了,李昌钰那个案子里并不是只有推理,鞋带、小刀和油漆什么的,都是实实在在的“物证”。
同学, 这个问题是学过点修车的工科生凯文同学提的吧, 您提这个不符合您身份啊:blink:
我晓着写了一篇幽默的帖子请你批阅, 可是没有入你的眼. 我那个帖子提到了, 梁文道说韩寒是鲁迅的转世灵童, 我就想到了, 韩寒在写其它杂文的时候是鲁迅附体, 在写坡波不分, 判叛不分,校教不分的小学语文不及格的赛车文时, 鲁迅他老人家就打瞌睡去了:blowzy:
这个不算幽默吗:blowzy::blink: 言下之意, 韩寒说得过去的博客也好杂文也罢是鲁迅附体(方肘子说是代笔), 韩寒赛车文韩韩黄老师我是某某儿子文, 那就是初中体育特长生语文40分的水平了, 那个判叛是分不清楚的![]()
这句话怎么读着这么别扭?我不相信是资深写的,请问是代笔的吗?
第一,我没提这个问题,也不清楚真提了会是什么身份;
第二,我没有说“我学过点修车”,请代笔者看贴要仔细。
你的主意也是个主意,但是感觉隔了一层,有点郑人买履的味道:人都来了,干嘛还回家找量好的尺寸呢?
进一步说,即使找不到证据,也不能说没有证据。所以,我的办法是根本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