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29905/201308/16381.html
孙恺钜 2013年8月22日
转基因,一向被认为是高科技的产物,是生命科学基因工程最最引以为傲的标志,居然和伪科学连在了一起,可能吗?
伪科学这一概念,由于何祚庥方舟子等人的原因,曾几何时,成为了中国科学界一根打人的棒子。但什么是伪科学,却从来没有人说清楚过。为此,恺钜曾写过一篇短文《请谈“伪科学”》,对此作了一些抛砖引玉的思考,恺钜认为,“如果一个已经被科学否定的理论,乔装打扮以后,继续以科学的面目出现在大众的面前,那就是不折不扣的“伪科学”!”
这一观点立刻赢得了云南大学顾秀林教授的赞赏而加以引用。
恺钜长期服务于食品行业,和生物科技虽有一定的交集,但毕竟从事的是机械工程方面的工作,对于生命科学的科普,本应由生命科学的专家来承担,然而,长期以来生物科学专家在对于转基因这一专题所持的蛮横立场,以及转基因潜在的巨大而又危险的前景,使得很多非专业人士反而脱颖而出,戏剧性地站到了生命科学的前端。
什么是转基因?
转基因技术就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目的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达到改造生物的目的。*
听起来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物,那么转基因技术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
这就是阐述生命的遗传活动最重要理论基石之一——生物化学中心法则,简称中心法则。
这个中心法则建立了生命传宗接代的程式,它告诉我们,任何生命体内的DNA都会忠实地复制自己,并通过RNA作用于蛋白的生产,在这过程中,DNA,RNA,都能自我影响及互相影响,并最终影响蛋白的生产,而蛋白则不能反过来影响DNA和RNA。**
请大家注意上面最后的那句话,这就是转基因专家及其推销员一直坚持转基因安全的理论基础。这也是美国FDA“实质等同”原则的理论基础。
转基因最著名的推销员方舟子曾理直气壮地写道,“转基因,不是转你的基因”,他的意思是说,转基因吃到肚子里,降解成蛋白,然后才被人体吸收,由于蛋白不能影响人体内的DNA和RNA,所以,人们没有理由惧怕转基因食物。
方舟子的这段话被包装成国际主流科学界对转基因安全性的看法而被国内媒体广泛引用,一时之间成为转基因科普的主力。
转基因真相到底如何?我们先来简要地回顾一下生命科学发展的历史,以对转基因理论有更明晰的认识。
上世纪五十年代,科学家第一次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后来又建立了生物化学中心法则,这二个伟大的突破,几乎回答了“遗传”的全部问题,“分子遗传学”由此建立,并承担了“分子生物学”的核心内容。“基因工程”也因此而诞生。***
中心法则的建立,让科学家欣喜若狂,似乎已经窥探到了上帝造人的奥秘。
根据中心法则,一个基因或基因组只产生一种蛋白,是十分“精确”的,因此,只要掌握了某种生命体的全部基因数据,就可以用“精确打靶”的方式做基因重组,从而产生与预计完全符合的新型蛋白,即能够按照人类的意志改变该生命的形态,甚至可以制造新的生命体。****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中心法则遭到了无情的质疑。
哈沃德*特敏博士指出,生命信息的运作过程不是单行线那么简单,不是在掌握了某生命体的基因数据后就能随意改造它的,特敏博士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自己的论断,一个基因或基因组可以有不同的蛋白,不仅RNA可以影响DNA,蛋白也能够对RNA和DNA产生影响。
特敏博士以其对生物学卓越的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奖。
作为转基因的理论基础,中心法则,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已经被证伪了!转基因技术的大厦一下子崩塌了。
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这就可以解释了为什么人类和猩猩的基因几乎相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稻米的基因超出人类基因一倍,却仍是比人类更低级的生命体。
同时,这也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当我们食用转基因食物的时候,转基因即使降解成了蛋白,照样可以影响人体的基因。
而这些对人体基因的影响,既是不可预测,也无法预防的,也许经过人体试验以后,能够得出一个结论,然而,这还是只针对某一特定转基因来说的。
因此,从理论上来说,转基因食物,由于其能对人体基因产生影响,它对人体的危险性,超过任何已知的物质。
那么,仿照方舟子的句式,我们完全可以这么来说:转基因,就是转你的基因!
请问,人类基因被人为转掉以后,还是人吗?
转基因食物对于人类的危险性已经不言而喻了。
众所周知,转基因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涌进中国来的,在九十年代开始形成气候,以后甚至被国务院定为农业发展的方向。
问题是转基因的理论基石,那个著名的“中心法则”在七十年代早已被证伪,而在九十年代,那些向中央进言发展转基因农业的科学家,仍然把转基因包装成“高科技”,甚至提高到不发展转基因,十三亿人就会饿肚子的高度,诸位,已经被证伪了的理论,继续以科学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那不就是名副其实的伪科学吗?
接下来的问题是,既然转基因是伪科学,那么,是什么促使中国的科学家们那么热衷于推销这个伪科学?转基因的始作俑者,美国人为什么那么不遗余力地向第三世界尤其是中国,推销这个伪科学的产物呢?
请再回顾一下改革开放的历史。
三十年前,随着改革开放,出国留学形成潮流,最精英的学生绝大多数被美国大学收容。
那时最热门的是什么专业呢?是生物学。
因为那时候不知从哪里吹来一股风,喋喋不休地吹嘘着“二十一世纪将是生物学的世纪”,而且读生物学的学生很容易从美国拿到奖学金。
但是,当那些曾经是精英的生物学博士毕业以后,却发现他们根本没有用武之地,要等到二十二世纪,才可能是生物学的世纪,他们迷茫了,曾经的精英一下子贬值了。
事实上,美国向中国招收大量的生物学学生,并非无的放矢。
尽管美国对中国的出口是严格限制高科技的,但同属于高科技的转基因,却不在此例,相反,美国政府制定政策并拨款鼓励对华出口转基因,转基因大鳄孟山都公司还向中国的农业科研机构及中国农业类大学提供转基因专项经费和奖学金,甚至无偿地让中国转基因专家使用他们的专利。
在美国,生物博士贬值,无事可做,在中国,转基因欣欣向荣,这种有意无意的布局,使那些前途无望的生物博士们纷纷海归,加入了转基因科研大军,一起分享国务院几百亿的转基因研发基金。
这就是为什么海归的高科技人才集中在生物学的原因了。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如果把转基因比作新世纪的鸦片战争,那么,这场单方面的战争,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已经开始布局了。
恺钜一直把科学比作是一把手术刀,在医生手里,手术刀是治病救人的利器,而在731部队的魔鬼手里,那是屠杀的工具。
任何新技术的诞生,往往首先被用于军事。原子弹就是最好的例子。
转基因能例外吗?尽管中国的转基因专家矢口否认,无可辩驳的事实是,美国五角大楼早在1992年就已将生物国防作为其国家战略。
我们再把生物学的历史和改革开放的历史结合起来比对一下。
五十年代,建立了中心法则,转基因成为可能。
七十年代,中心法则被证伪,转基因技术遭受重大打击,同时也开辟了生物学的新天地。
八十年代,大量招收中国生物学留学生,灌输以中心法则为基础的生物学知识。
九十年代初,五角大楼把生物国防作为国家战略,建立了完整的生物防御体系。
九十年代中,以中心法则为理论基础的转基因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首先打垮了中国的大豆产业,占领了食用油市场,并成功地取得了转基因水稻的安全证书,中国人主粮转基因,拉开了序幕。
进入二十一世纪,转基因成为中国农业既定国策,转基因全面开花,悄悄地走进千家万户,端上了老百姓的餐桌。
如今,美国的FDA,已经放弃了“实质等同”的原则。在中国的转基因布局已经完成,FDA要坐回它一直坚持的位置了。而那些所谓的联合国组织,则开始强调他们从来也没有说过转基因安全的话了。
通过这一梳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以早在七十年代就已经被证伪了的“中心法则”为理论基础的转基因技术,是怎样在美国建立了生物防御体系之后的九十年代乔装打扮成先进科技,一步步在中国大陆招摇撞骗的进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透露出人为的、精心设计的痕迹。而一贯以“人道”、“民主”为标榜的美国政府,在这一跨世纪的大骗局中扮演了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
如果这是一场生物战争,美国,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但是,我们不需要去指责美国,这是美国的国家战略,自古以来“兵不厌诈”。
毛泽东说过,“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诚所谓“没有家贼,引不来外鬼”。
一个中学生,不知道生物学“中心法则”已被证伪是可以理解的,一群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如果也和中学生一样的水平,那就一定出“妖蛾子”了。
不过,这个转基因,也真的很“妖孽”,这里略举几个例子。有一位很“煞气”的警官,据说出门都带着冲锋枪的,刚在一个会议上讲了几句转基因的坏话,没几天就莫名其妙地躲进外国领馆,后来遭到了刑事审判;有一位挺阳光的小青年,他就写了一篇博文发在网上,谴责了金龙鱼转基因大豆油,然后就进了监狱;还有位律师名叫桑立伟,收集了证据准备和转基因集团打官司,结果就在他信心满满的时候,接到了一个神秘的电话,请他到一个神秘的地方去见一个神秘的人谈一些神秘的事情,然后,他就神秘地“自杀”了。
所以这个转基因,不愧是个伪科学产物,可以“挺”绝不可以“反”,“挺转”可以有钱收,“反转”则可能掉饭碗吃牢饭甚至被自杀。
是不是很奇怪,美国的国家战略却借中国人的手来执行,这如果不是中国人太愚蠢,那一定是美国人的计策太高明了。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其实自从转基因进入中国,反对转基因的声音从来也没有停止过。
在高压下,人们不屈不饶地进行着反转的事业。
最近,广东卫视播出了一期以转基因为专题的《财经郎眼》节目,又一次触到了转基因利益集团的要害,在明知转基因危害已经昭然若揭的情况下,转基因推手们还是硬着头皮搞了一个致国家广电总局的公开信,令人奇怪的是,著名的转基因专家罗云波校长这次居然没有签名。
对此,恺钜倒觉得很正常。苍天不灭中华,就不会让转基因在中华大地继续肆虐,荼毒百姓。
罗云波不签名,也许就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到了该收手的时候了。
孙恺钜 2013年8月22日
转基因,一向被认为是高科技的产物,是生命科学基因工程最最引以为傲的标志,居然和伪科学连在了一起,可能吗?
伪科学这一概念,由于何祚庥方舟子等人的原因,曾几何时,成为了中国科学界一根打人的棒子。但什么是伪科学,却从来没有人说清楚过。为此,恺钜曾写过一篇短文《请谈“伪科学”》,对此作了一些抛砖引玉的思考,恺钜认为,“如果一个已经被科学否定的理论,乔装打扮以后,继续以科学的面目出现在大众的面前,那就是不折不扣的“伪科学”!”
这一观点立刻赢得了云南大学顾秀林教授的赞赏而加以引用。
恺钜长期服务于食品行业,和生物科技虽有一定的交集,但毕竟从事的是机械工程方面的工作,对于生命科学的科普,本应由生命科学的专家来承担,然而,长期以来生物科学专家在对于转基因这一专题所持的蛮横立场,以及转基因潜在的巨大而又危险的前景,使得很多非专业人士反而脱颖而出,戏剧性地站到了生命科学的前端。
什么是转基因?
转基因技术就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目的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达到改造生物的目的。*
听起来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物,那么转基因技术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
这就是阐述生命的遗传活动最重要理论基石之一——生物化学中心法则,简称中心法则。
这个中心法则建立了生命传宗接代的程式,它告诉我们,任何生命体内的DNA都会忠实地复制自己,并通过RNA作用于蛋白的生产,在这过程中,DNA,RNA,都能自我影响及互相影响,并最终影响蛋白的生产,而蛋白则不能反过来影响DNA和RNA。**
请大家注意上面最后的那句话,这就是转基因专家及其推销员一直坚持转基因安全的理论基础。这也是美国FDA“实质等同”原则的理论基础。
转基因最著名的推销员方舟子曾理直气壮地写道,“转基因,不是转你的基因”,他的意思是说,转基因吃到肚子里,降解成蛋白,然后才被人体吸收,由于蛋白不能影响人体内的DNA和RNA,所以,人们没有理由惧怕转基因食物。
方舟子的这段话被包装成国际主流科学界对转基因安全性的看法而被国内媒体广泛引用,一时之间成为转基因科普的主力。
转基因真相到底如何?我们先来简要地回顾一下生命科学发展的历史,以对转基因理论有更明晰的认识。
上世纪五十年代,科学家第一次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后来又建立了生物化学中心法则,这二个伟大的突破,几乎回答了“遗传”的全部问题,“分子遗传学”由此建立,并承担了“分子生物学”的核心内容。“基因工程”也因此而诞生。***
中心法则的建立,让科学家欣喜若狂,似乎已经窥探到了上帝造人的奥秘。
根据中心法则,一个基因或基因组只产生一种蛋白,是十分“精确”的,因此,只要掌握了某种生命体的全部基因数据,就可以用“精确打靶”的方式做基因重组,从而产生与预计完全符合的新型蛋白,即能够按照人类的意志改变该生命的形态,甚至可以制造新的生命体。****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中心法则遭到了无情的质疑。
哈沃德*特敏博士指出,生命信息的运作过程不是单行线那么简单,不是在掌握了某生命体的基因数据后就能随意改造它的,特敏博士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自己的论断,一个基因或基因组可以有不同的蛋白,不仅RNA可以影响DNA,蛋白也能够对RNA和DNA产生影响。
特敏博士以其对生物学卓越的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奖。
作为转基因的理论基础,中心法则,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已经被证伪了!转基因技术的大厦一下子崩塌了。
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这就可以解释了为什么人类和猩猩的基因几乎相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稻米的基因超出人类基因一倍,却仍是比人类更低级的生命体。
同时,这也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当我们食用转基因食物的时候,转基因即使降解成了蛋白,照样可以影响人体的基因。
而这些对人体基因的影响,既是不可预测,也无法预防的,也许经过人体试验以后,能够得出一个结论,然而,这还是只针对某一特定转基因来说的。
因此,从理论上来说,转基因食物,由于其能对人体基因产生影响,它对人体的危险性,超过任何已知的物质。
那么,仿照方舟子的句式,我们完全可以这么来说:转基因,就是转你的基因!
请问,人类基因被人为转掉以后,还是人吗?
转基因食物对于人类的危险性已经不言而喻了。
众所周知,转基因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涌进中国来的,在九十年代开始形成气候,以后甚至被国务院定为农业发展的方向。
问题是转基因的理论基石,那个著名的“中心法则”在七十年代早已被证伪,而在九十年代,那些向中央进言发展转基因农业的科学家,仍然把转基因包装成“高科技”,甚至提高到不发展转基因,十三亿人就会饿肚子的高度,诸位,已经被证伪了的理论,继续以科学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那不就是名副其实的伪科学吗?
接下来的问题是,既然转基因是伪科学,那么,是什么促使中国的科学家们那么热衷于推销这个伪科学?转基因的始作俑者,美国人为什么那么不遗余力地向第三世界尤其是中国,推销这个伪科学的产物呢?
请再回顾一下改革开放的历史。
三十年前,随着改革开放,出国留学形成潮流,最精英的学生绝大多数被美国大学收容。
那时最热门的是什么专业呢?是生物学。
因为那时候不知从哪里吹来一股风,喋喋不休地吹嘘着“二十一世纪将是生物学的世纪”,而且读生物学的学生很容易从美国拿到奖学金。
但是,当那些曾经是精英的生物学博士毕业以后,却发现他们根本没有用武之地,要等到二十二世纪,才可能是生物学的世纪,他们迷茫了,曾经的精英一下子贬值了。
事实上,美国向中国招收大量的生物学学生,并非无的放矢。
尽管美国对中国的出口是严格限制高科技的,但同属于高科技的转基因,却不在此例,相反,美国政府制定政策并拨款鼓励对华出口转基因,转基因大鳄孟山都公司还向中国的农业科研机构及中国农业类大学提供转基因专项经费和奖学金,甚至无偿地让中国转基因专家使用他们的专利。
在美国,生物博士贬值,无事可做,在中国,转基因欣欣向荣,这种有意无意的布局,使那些前途无望的生物博士们纷纷海归,加入了转基因科研大军,一起分享国务院几百亿的转基因研发基金。
这就是为什么海归的高科技人才集中在生物学的原因了。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如果把转基因比作新世纪的鸦片战争,那么,这场单方面的战争,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已经开始布局了。
恺钜一直把科学比作是一把手术刀,在医生手里,手术刀是治病救人的利器,而在731部队的魔鬼手里,那是屠杀的工具。
任何新技术的诞生,往往首先被用于军事。原子弹就是最好的例子。
转基因能例外吗?尽管中国的转基因专家矢口否认,无可辩驳的事实是,美国五角大楼早在1992年就已将生物国防作为其国家战略。
我们再把生物学的历史和改革开放的历史结合起来比对一下。
五十年代,建立了中心法则,转基因成为可能。
七十年代,中心法则被证伪,转基因技术遭受重大打击,同时也开辟了生物学的新天地。
八十年代,大量招收中国生物学留学生,灌输以中心法则为基础的生物学知识。
九十年代初,五角大楼把生物国防作为国家战略,建立了完整的生物防御体系。
九十年代中,以中心法则为理论基础的转基因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首先打垮了中国的大豆产业,占领了食用油市场,并成功地取得了转基因水稻的安全证书,中国人主粮转基因,拉开了序幕。
进入二十一世纪,转基因成为中国农业既定国策,转基因全面开花,悄悄地走进千家万户,端上了老百姓的餐桌。
如今,美国的FDA,已经放弃了“实质等同”的原则。在中国的转基因布局已经完成,FDA要坐回它一直坚持的位置了。而那些所谓的联合国组织,则开始强调他们从来也没有说过转基因安全的话了。
通过这一梳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以早在七十年代就已经被证伪了的“中心法则”为理论基础的转基因技术,是怎样在美国建立了生物防御体系之后的九十年代乔装打扮成先进科技,一步步在中国大陆招摇撞骗的进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透露出人为的、精心设计的痕迹。而一贯以“人道”、“民主”为标榜的美国政府,在这一跨世纪的大骗局中扮演了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
如果这是一场生物战争,美国,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但是,我们不需要去指责美国,这是美国的国家战略,自古以来“兵不厌诈”。
毛泽东说过,“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诚所谓“没有家贼,引不来外鬼”。
一个中学生,不知道生物学“中心法则”已被证伪是可以理解的,一群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如果也和中学生一样的水平,那就一定出“妖蛾子”了。
不过,这个转基因,也真的很“妖孽”,这里略举几个例子。有一位很“煞气”的警官,据说出门都带着冲锋枪的,刚在一个会议上讲了几句转基因的坏话,没几天就莫名其妙地躲进外国领馆,后来遭到了刑事审判;有一位挺阳光的小青年,他就写了一篇博文发在网上,谴责了金龙鱼转基因大豆油,然后就进了监狱;还有位律师名叫桑立伟,收集了证据准备和转基因集团打官司,结果就在他信心满满的时候,接到了一个神秘的电话,请他到一个神秘的地方去见一个神秘的人谈一些神秘的事情,然后,他就神秘地“自杀”了。
所以这个转基因,不愧是个伪科学产物,可以“挺”绝不可以“反”,“挺转”可以有钱收,“反转”则可能掉饭碗吃牢饭甚至被自杀。
是不是很奇怪,美国的国家战略却借中国人的手来执行,这如果不是中国人太愚蠢,那一定是美国人的计策太高明了。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其实自从转基因进入中国,反对转基因的声音从来也没有停止过。
在高压下,人们不屈不饶地进行着反转的事业。
最近,广东卫视播出了一期以转基因为专题的《财经郎眼》节目,又一次触到了转基因利益集团的要害,在明知转基因危害已经昭然若揭的情况下,转基因推手们还是硬着头皮搞了一个致国家广电总局的公开信,令人奇怪的是,著名的转基因专家罗云波校长这次居然没有签名。
对此,恺钜倒觉得很正常。苍天不灭中华,就不会让转基因在中华大地继续肆虐,荼毒百姓。
罗云波不签名,也许就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到了该收手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