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食品有效期的标注,看中国文化的特征

想太多不好。。。


肘子给老华侨解释:“乳”就是“小”的意思。比如“乳猪”就是“小猪”,“乳鸽”就是“小鸽”。乔老,请你用“乳”字造个句。 老华侨:我家经济条件不太好,只能住40平米的乳房。 肘子:(我晕)……这个不行。换一个。 老华侨:我每天上班都要跳过我家门口的一条乳沟。 肘子:(晕死)……不行,再换一个。 老华侨:…………老师,我想不出来了。把我的乳头都想破了。
“乳”就是“小”的意思? 那么童颜巨乳呢?
 
最后编辑:
这汉语被AV女人糟蹋得不成样儿了。
 
童颜!就是脸特别小的意思
 
“乳”就是“小”的意思? 那么童言巨乳呢?
童言无忌, 童言巨乳就是无忌巨乳,当然这是文化人的说发,咱农民说就是:不怕巨乳. 引伸为就好巨乳.
 
童言无忌, 童言巨乳就是无忌巨乳,当然这是文化人的说发,咱农民说就是:不怕巨乳. 引伸为就好巨乳.
你没回答到点子上,

这个题目是“童颜巨乳中, 乳字的点字解释。”
 
你没回答到点子上,

这个题目是“童颜巨乳中, 乳字的点字解释。”
我当名词,你们要说是形容词,汉语有这用法吗?语文老师啊,哎
 
我当名词,你们要说是形容词,汉语有这用法吗?语文老师啊,哎
你当名词也没错啊, 但是你没解释出来“乳”当名词解的时候, 含义是什么。
 
没错,这是法规规定的问题,不是神马文化问题,如果问这法律怎么这么SB,不和国际接轨,那是政府“有关部门”的问题,冤有头债有主,出门左拐是政府,不要拿文化做挡箭牌。。。
道德是法律最基本法理的来源;而文化是道德产生的土壤。
可见,文化和法律是什么关系!

不错,法律从道德中分离出来,并带有统治者的意志。但是,如果一些奇怪的法律法规带有很强的顽固性,并且不能给统治者带来直接的利益,那么,你就不能不审视它们的文化土壤。
 
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
 
生产日期+保质期更科学。
如果担心消费者算数不好,可改成
生产日期+保质期+过期日期。


其实标出生产日期+保质期是很科学的。
第一,生产日期跟过期日期比更不容易作假, 比如你不能把生产日期标在今天之后的食品放在今天卖,因为明显作假, 一目了然。
第二,保质期也不能乱标, 因为比较容易判断某类食品的保质期大概是多长。
第三,出生产日期+保质期还是个算术题, 把算术融入生活有利于提高素质。
 
最简单直接的逻辑就是, 包装上的日期是给谁看的, 那个谁最关心的是哪个日期?
 
其实标出生产日期+保质期是很科学的。
第一,生产日期跟过期日期比更不容易作假, 比如你不能把生产日期标在今天之后的食品放在今天卖,因为明显作假, 一目了然。
第二,保质期也不能乱标, 因为比较容易判断某类食品的保质期大概是多长。
第三,出生产日期+保质期还是个算术题, 把算术融入生活有利于提高素质。

这才是客观,理性和逻辑的比较分析。:zhichi:

反观楼主东掰西扯,一个简单的标注问题,不是以客观科学的态度比较其利弊,却扯出什么道德,意志,法律制度,统治者,文化等等,反映了楼主思维不清,逻辑混乱。

当然,楼主有西(奴)化倾向和崇洋思想也不是什么秘密。其言必称西方,或从祖坟里挖掘中国人的劣根性。中国人从祖先那里,从根子上就是劣的。所以凡是中国的都是不好的,中国人就是劣等人。

其实楼主不具备中西比较分析的基本能力。原因之其一是他不能冷静客观看待事物,不能尊重事实;其二是其不懂历史,尤其是中国文化和思想史;其三是逻辑思维能力太有限,不能一分为二看问题,没法由表及里的分析复杂的事物,;其四是理解能力太差,缺乏悟性。这是天生的,没法改变。
 
由版主最后编辑:
我们中国文化里以前也没有保质日期这一说啊。 看样子还是不要印上去最好, 爱护和尊重中国文化的表现。

哦, 对了, 我们老祖宗都每天吃新鲜菜, 也不用冰箱的。:tx:
 
当年印尼海啸,中国政府援助了大量食品。然而,当地媒体却大肆指责中国援助的是过期食品。
其原因是,中国食品的包装上标示的是“生产日期”,而不是国际上通用的“过期日期”!尽管中国使馆人员随即作了解释,但由于多数印尼人不识中文,仍然有印尼民众不时指责中国提供过期食品。

国际上比较通行的标注,是食品的“过期日期(Expire Date, or Use by)”、或者“最佳食用的截止期(Best Before)”。消费者一目了然。而对中国的食品,消费者得算加法:
中国食品包装一般额外印刷这样两句话:“保质期12个月”、“生产日期见封底”。
这样,消费者得做三件事:第一,先找到那个保质期的时间长度(比如12个月);第二,然后再找到生产日期;第三,最后算加法,即把生产日期加上保质期的长度,得出食品过期的日期。

如果保质期正好是1年(或12个月)还好办,如果是18个月就有点麻烦。也幸亏中国人算术好,如果是老外,对18个月的计算,非得把脚趾头也用上不可。

八年过去了,中国食品依然是这个标注法。

这种标注方法,可以很明显地反映中国人的文化特征:
  1. 神秘性高。对事物的表达玄而乎之,故弄玄虚。
  2. 简洁性差。对事物的表达迂回、繁缛,不简单明了,不直接了当。
  3. 概念不明确。不能专注消费者最关心的东西。
  4. 错误率高、弹性大、歧义多。计算过程容易产生错误,特别是对部分文盲或算术不好的消费者;对保质期长度的理解,容易在是否包括第一个月/天、和最后一个月/天上造成歧义。因而,
  5. 不是普遍有效。西方的管理,可能局部低效,但能做到普遍有效。
  6. 规范性差。把操作和判断的过程,交给每一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依赖于每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给出规范的结果。
  7. 缺乏资源保护意识。要额外地印刷“保质期xx月”、以及“生产日期见封底”。
作为消费者,中国的标注方法更有用,更能提供消费者需要的信息:因为提供了保质期的长短,消费者可以以此粗略判断该食品是否安全健康。一般来讲食品的保质期越短意味着食品中含防腐剂的可能性或量越小,食品也就相对越安全健康。不同厂家生产的同类型食品如果所有指标都相同而只有保质期长短不一样,消费者如果是现买现吃,一般会更趋向于买保质期短的。当然有人会选择保质期长的做为储备,但正是因为有保质期的信息使他们的选择更可靠。
另外,保质期加出厂日期能让消费者了解该食品的相对新鲜程度。只要有简单的心算能力(不超过小学一,二年级的数学能力)消费者就可以计算出该食品己经过了其有效寿命多少的百分比。很多人会选择不买某种产品就因为虽然它未过保质期但在货架上己摆放很久了。
而国际标准的标注方法却不能告诉你这些信息,你所能做的仅仅是比较截止日期,而你选择的结果并不是你真心想要的。简单的例子:两个不同厂家生产的同类食品各个指标基本相同,一个截止日期是一个星期以后,另一个是两个星期以后,相信大家会选择后者。但如果你知道前者的保质期只有两个星期而后者是三个月,你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吗?
中国的标注方法对消费者有利,而对厂/商家不利。消费者在知道有些食品虽未过截止日期但已不那么新鲜时,可能放弃购买。而国际标注方法则明显对厂/商家有利,消费者除了购买没有其它选择,他们直接的实惠是不需要做一些在他们看来很难的简单计算。
同意老华侨关于文化差异的说法:西方文化里的一部分就是唯利是图(没有贬意),商业的高度发达已经让生产销售的每个环节都被认真研究过以保证产品能最有可能以最快速度被卖出去。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