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是基督徒?――答Dean之一

大屁股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2-28
消息
1,319
荣誉分数
1
声望点数
0
今儿个真对不住Dean了,大早上起来给个贴子,到晚上我才有功夫回。不过,有人说我是去查资料了,呵呵,那可就是没谱的事儿了。万维读者网上有个宗教论坛“彩虹之约”,我曾经在那里跟一大帮教友大战了若干回合,所以,谈论宗教的话题压根就不用查资料,只需要从原来写的贴子里copy & paste就行了,呵呵。

先来说第一个问题吧,你说爱因斯坦是基督徒,那你可就真是撞枪口上了。爱因斯坦不是基督徒,他既不信犹太教,也不信基督教或其他任何宗教。1954年,曾经有人给爱因斯坦写信,提到他读到一篇有关爱因斯坦的宗教信仰的文章,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表示怀疑。爱因斯坦随后回信说:

“你所读到的关于我笃信宗教的说法当然是一个谎言,一个被有系统地重复着的谎言。我不相信人格化的上帝,我也从来不否认而是清楚地表达了这一点。如果在我的内心有什么能被称之为宗教的话,那就是对我们的科学所能够揭示的这个世界的结构的没有止境的敬仰。”

1953年爱因斯坦给一位浸礼会牧师的回信中也否认宗教伦理是他的行为准则:

“我不相信个体的永生,我认为伦理纯粹只是人类自身的关怀,并没有超人的权威躲在后面。”(以上摘译自《Albert Einstein, The Human Side》,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1)

不错,在爱因斯坦的学术著作中经常引用“上帝”这个称呼。不过,读爱因斯坦的著作比较多了以后,你就会发现,爱因斯坦信仰的“上帝”,是指一个独立于人的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的最终极的代表,也就是大自然的代名词。他断然否认宗教伦理是自己的行为准则与探索动力。类似的情况也存在于霍金的身上。翻翻《时间简史》,你会发现霍金通篇都是在谈论“上帝”,但是如果据此就认为霍金是个基督徒,那可就笑话闹得太大了。

给你推荐一篇爱因斯坦写的短文《我的世界观》,你可以自己分析一下爱因斯坦是不是个基督徒:

http://www.oursci.org/philosophy/020.htm
 
最初由 大屁股 发布
今儿个真对不住Dean了,大早上起来给个贴子,到晚上我才有功夫回。不过,有人说我是去查资料了,呵呵,那可就是没谱的事儿了。万维读者网上有个宗教论坛“彩虹之约”,我曾经在那里跟一大帮教友大战了若干回合,所以...
谢谢你对爱因斯坦的宗教观的帖子,受益不少。不过我的问题并不是爱因斯坦信教否?而是为什么那么多的科学家是信教的?而且关于爱因斯坦是否信教在前面的贴中已经更正。所以还想聆听更多指教。
 
《创世纪》vs.进化论

本来为了尊重基督徒们的信仰,不想对一些事情说的太明白。既然Dean老兄如此相逼,那么也只好出手了。

人类认识世界的知识来源有两个:经验和逻辑。经验,比如说,我亲眼看到太阳从东边升起来,我亲耳听到石头落水发出“咚”的一声,我亲嘴尝到盐是咸的,等等;逻辑,比如说,你是否相信在珠穆朗玛峰的山顶上,一块仍起来的石头会最终落到地面上?尽管以你我的体力,可能这辈子都别想做这个验证?

也就是说,任何自称是真理的知识体系,都不能逃过来自经验和逻辑的验证,因为经验和逻辑是连接人类的感觉和客观世界的最好纽带,最能符合人类求知的本能。

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创世纪》:
1:1 起初 神创造天地。
1:2 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 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1:3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1:4 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
1:5 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
1:6 神说:“诸水之间要有空气,将水分为上下。”
1:7 神就造出空气,将空气以下的水、空气以上的水分开了。事就这样成了。

任何稍微还有一点科学良心的人都不难看出来《创世纪》穿着的皇帝的新衣。从时间上讲,先有光,后有地球,因为我们现在能够观察到100亿光年以外的星系,但同位素法测量地球的年龄只有46亿年。然而,《圣经》上地是1:1就有了,而光却是1:3才出来。另外,地球成立之初到处都是炽热的熔岩,哪里会有什么液态水,水是很久以后才有的。

为了照顾教徒们的感情,别的话就不多说了,省得骂我缺德。

再来看看进化论。科学家认为,一个科学理论,当它满足了两个条件就是一个好的理论,就能上升为定律:

1 能够对既有的实验现象进行完美的解释。
2 能够对尚未进行的实验现象做出预言,并且该预言得到了实验的证实。

显然,进化论比《创世纪》更好地做到了这一点。进化论解释了物种的多样性和同一性,现代生物学特别是遗传生物学更是给予进化论有力的理论支持。这个话题太大了,网上有很多很好的文章,如果喜欢可以推荐。

草草收笔了,实在不愿意再这个问题上谈得太深了,希望能理解。
 
这篇文章也许你看着有用

============================================


科学家为什么信教

张田勘



  社会学和宗教哲学调查的结论表明,在世界总人口中,信宗教的人要比不信教的人多得多。这并不奇怪,因为人们可以从宗教中找到各自的所需,至少是心灵上的慰藉。但是美国的《科学美国人》杂志最近发表的一项调查表明,美国约有40%的科学家信教,西方其他国家科学家信教的数量也大约是这个比例。
  科学家信教显然比芸芸众生信教更令人奇怪,因为科学与宗教是水火不相容的两种概念。科学是用客观事实和事物的内部规律来说明问题,并由此说明事物的发生发展和消亡是由事物本身规律和其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多年来科学精神和形式的代表之一便是进化论(Evolution)。而宗教则认为神创造一切主宰一切,其精神和外在形式的代表则是创世论(Creation)那么,为什么研究科学和信科学的人还会同时信教呢?

  心灵慰藉和从善心理

  英国牛津大学化学家皮特・阿特金曾在英国媒体发表文章说,如果一个科学家有宗教信仰,那么他在本质意义上就不是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因为它们(科学与宗教)是两种如此水火不相容的范畴。但是一些世界顶尖级科学家,如牛顿、开普勒、爱因斯坦等都最终程度不同地成为了信上帝的人,而他们作为世界级大科学家的地位并未因此而受到动摇。宗教和科学是不是会和谐地统一到一个人的身上呢?
   宗教自有人类诞生以来就出现了,不过谁也说不清宗教有多古老。而且宗教十分普及,谁也没法否定这样一个事实,在人类历史上找不出一个时期、在世界各国中找不出一个民族没有宗教。因此从人类诞生以来宗教自始至终影响着千万亿人的思想和行为,从而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而信善和找到心灵的归属感就成为了宗教盛行的两个主要原因。
  因此科学家的信教也和普通人的信教一样是带有从善的观念在里面的,因为无论什么宗教(邪教除外)大致都有劝人行善的教义,而且在今天这种善的观念还有了新的内容和表现方式,不由得人们不信。例如,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社会,普通的工程技术人员或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员尤其在白领中,如今流传着这样一种观念和规矩,应当信仰一点什么才好找工作和赢得别人的信任。因为大凡信教的人都有一些敬畏的东西,也会根据宗教的信条去奉行善举。
  有了这两条,员工在法律之外就不能太为所欲为地作恶。管理这样的员工也容易一些,公司当然愿意录用这样的人。在国外一家饭店打工时,与老板聊天,他曾说他是不信上帝的,在读书时学校每星期组织学生做礼拜,教师问谁不信教,他就会很神气地答应。结果他能自由自在地玩一上午或一下午。长大了,他认为信教就是让人敬畏“上帝”,不要去作奸犯科,因为作奸犯科的人即使逃得出法律的惩罚,但在心灵上也逃不出上帝将惩罚他的阴影。事实也可能真是如此。
  另一方面,社会生活竞争极其残酷,生存环境逐渐恶化,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人际关系变得异常诡谲复杂,都会对人的心灵造成难以承受的重负。于是人流便分向两个方面,一是寻找心理咨询和治疗,二是投向宗教的怀抱,以求得心灵的喘息与短暂的安宁。

  科学无法诠释的暂时替代物

   科研人员除了有与常人一样的情感和精神需求并因此而受到宗教的影响外,其科学研究和工作的本质是发现和创造真和美的东西,这两种现象也必然与善联系在一起,因此行善的观念与宗教就结合在了一起,一些科研人员信教似乎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关于科学家的信教,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曾说过一句颇有意味的玩笑话,大意是,物理学是实验科学的代表之一,物理学即科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只有到哲学中去解决,而哲学还不能给出问题的答案,就只有靠宗教了。这说明了宗教在公众和科学家当中产生的基础。正如神话传说是人类童年的艺术一样,人们对许多事物无法理解或无法驾驭,就只能想像有一些超过人类自身能力的人在控制着人们暂时还无法理解的事物,每个民族都会在自己的幼年产生丰富多彩的神话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宗教,如古希腊和古罗马神话,中国古老的神话《山海经》和阿拉伯神话《一千零一夜》等。
  可以认为迄今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都还是非常浅薄和极其有限的,我们的有知太少而无知太多,所以目前的科学并不能解释清楚很多问题,甚至对一些问题的解释也是似是而非或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这并不意味着将来不会彻底说明和解释人类所遇到的问题。只是在目前尚不能解释的情况下,一些人就不得不求助于宗教了。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进化论。虽然进化论说明了生物的从低级到高级、生命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物种生存的物竞天择、生物功能的用进废退等原理,但是具体到解释人是怎样从猿到人或最初的生命是怎样产生的却语焉不详,因为科学研究还没有得到充分的第一手资料以阐述这种生物进化的详尽过程和原理。
  如今最能解释生命是如何产生的理论是根据实验所得的“大爆炸”理论,即在地球外的行星撞击地球时产生了从低分子到高分子,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单基因到多基因的生命产生和发展进程,但迄今任何科学实验还拿不出也模拟不出生物是怎样具体演化为不同的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参差多态的自然世界的。而且猿是如何具体进化到人的和猿是从什么生物演化而来的,都还需要大量的和长期的研究来阐明。
  即使认为宇宙大爆炸产生了最初的有机生命,但是我们还是不知道“大爆炸”是怎样先产生了生命产生所必需的元素――碳和最后碳又是怎样化合成有机物的,生命产生的精确条件又是多少。而且按照科学的本质特点之――――科学结论在相同和相似的情况下是可以重复的,但至今,却没有任何科学家能再一次演绎生命产生的过程和结果。所以创世论者挑战地说:“生命初降地球,我们无人见证。因此任何有关生命起源的陈述都只是理论,而非事实。”而且在美国,1995年阿拉巴马州通过一项法令,要求所有公立学校在生物课本的扉页上写明这句话。
  这些情况也必然会影响到科研人员对进化论和科学认识的信念,当然更能左右一般公众的思想。不过科学家对上述问题也有针锋相对的巧妙反驳。进化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成员约翰・C・阿维斯的说,只有自然选择接近于万能,而且即使这样也不会涉及神灵、先知、终极目的或道德。自然选择是唯一的一种非道德力量,像万有引力一样不被注意和不可抗拒。

  精神家园的坍塌和皈依宗教

  科学研究本身遵循事物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的规律。因此一些科学家过去的研究成果或结论在新的研究成果和结论面前显得过时和错误之时,也会影响到科学家的精神信念和对待生活的态度。在新理论和新事物面前,科学家可能的态度一是接受并努力学习新东西;二是拒绝接受新理论和新思想,并用自杀来殉身于自己的精神家园或缅怀失落的精神家园;三是皈依宗教,相信只有神和“上帝”才能解决科学研究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持第一种态度的科学家有很多,最典型的是德国数学家明可夫斯基(1864-1909年)。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出现后,一些科学家感到了在原有的牛顿原理和拉瓦锡原理等基础上建立的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经典大厦开始动摇了,也动摇了他们的精神家园。但明可夫斯基则以欣喜的心情欢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他在1908年患重病时说,“在相对论蓬勃发展时期,我就要死去,这是一件多么遗憾的事啊!”这也表明他对新的科学理论的接受、容纳和支持。
  但是另一些科学家却采取了相反的态度。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玻尔兹曼于 1906年的夏天一个人在森林里自杀,德国科学家德鲁德也是在 1906年夏天自杀,荷兰理论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挚友P・埃伦菲斯特则在1933年自杀。曾获19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荷兰理论物理学家洛伦兹的话对此做了一个侧面的解释:“在今天,许多人提出同昨天他说过的话完全相反的主张。在这样的时期,真理已经没有标准了,也不知道科学是什么了。我很悔恨我没有在这些矛盾出现的前五年就死去。”
  爱因斯坦在悼念埃伦菲斯特时更做出了明确的解释。他说,“最近几年,这种情况(指埃伦菲斯特的精神冲突)恶化了,那是由于理论物理学新近经历了奇特的暴风雨般的发展。一个人要学习并且讲述那些在他心里不能完全接受的东西,总是一件困难的事,对于一个耿直成性的人,一个认为明确性就意味着一切的人,这更是一种双’倍的困难。况且,年过半百的人要适应新思想总会碰到愈来愈大的困难。我不知道有多少读者在读了这几行文字之后能充分体会到那种悲剧。然而主要地正是这一点,使他厌世自杀。”
  最后一类科学家就是在新的理论面前和在自己的研究和所有人的研究都不能圆满解释某一问题时,便只有无可奈何或皈依宗教。达尔文在出版其进化论前曾因种种原因耐心地等待了20年,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他感到他的学说在很多地方还不能对创世论给予彻底的否定,而且他的理论也有很多地方不够圆满,而凭他一个人以及后来好几代人的努力也不可能完全圆满地解释人和生物的进化过程。这也是为什么他的改变了人类思维和行为进程的理论――进化论,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按诺贝尔奖颁奖委员会的规则,奖金只给予一项发明、发现或改进,而对理论上的创新不作评选,除非这种理论是用事实验证过的。
  牛顿在不能科学而圆满地解释其理论时,则是转而投向了上帝的怀抱。他在不能解释行星的最初运动是如何产生时,便在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影响下提出,所有行星都是在第一推动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的。而谁都清楚,所谓“第一推动力”就是指“上帝”。牛顿的最后信教就是一个典型的从物理学(科学)解释不了的问题到哲学再到宗教寻找答案的过程。
  所有这些必然让我们得出如下结论:当科学极大地发展了,当科学精神广泛地深入人心了,科学家的信教同样公众的信教才会减少。因为科学的真实的原理和善与美的世界将会更多地占领人心,并“普渡众生”,尽管科学并非万能。
 
最初由 大屁股 发布
《创世纪》vs.进化论

本来为了尊重基督徒们的信仰,不想对一些事情说的太明白。既然Dean老兄如此相逼,那么也只好出手了。

人类认识世界的知识来源有两个:经验和逻辑。经验,比如说,我亲眼看到太阳从东边升?..
谢谢大先生(我觉得这样称呼是不是更雅点)。据我所知,达尔文在对重多的生物考察后提出了进化论这一理论学说。同时该学说也得到了大量的证实。但是它还远不能够阐明人类和生命产生的全过程。只是能够解释某些局部问题。科学对于生命和人类起源的探索还非常肤浅,要不就没有人对进化论说三道四了。你能够保证随着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进化论不会象地球中心论一样被否定吗?生命起源除了上帝创造,进化论外,就没有别的学说了吗?
对于上帝,我已经在有关论述中提及。有人告诉我说,一旦你真的相信了上帝的存在,那么圣经的上帝创造记就非常容易理解了。我不知道。坦率说,我是不可知论者。现在还没有一种学说能够十全十美的解释生命和人类的起源。我们都知道,在科学领域,如果对一个问题的理论越多,说明该问题越不清楚。所以争论最后也不会分出胜负。起码现在是这样,这是正常的,所以也别指望谁能够说服谁。别太武断的说创世纪不配与进化论叫板?这是我想对你说的。
 
最初由 大屁股 发布
这篇文章也许你看着有用

============================================


科学家为什么信教

张田勘



  社会学和宗教哲学调查的结论表明,在世界总人口中,信宗教的人要比不信教的人多?..
非常好的文章。谢谢。比我瞎自己琢磨的强。但是,我还是强调世界的不可知性。对世界的认知永远是相对的,对无穷的宇宙的不可知是绝对的。这恐怕就是宗教产生的原因之一吧。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还会是这样。我在前面已经论述了,不在重复。
 
我想我已经说的够清楚了,之所以创世纪不配与进化论叫板,并不是因为将来进化论有可能被否定,而是因为创世纪从现有的科学理论水平来看就已经是漏洞百出惨不忍睹的,完全不可能作为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结论。

而进化论,尽管它并不完善,但至少在现阶段,它是最好的理论。一个理论是好的理论有两个标准,第一是能否解释既有的实验现象,另一个是能否对未来的实验现象做出预言。

进化论做到了,它解释了生命物种的多样性和同一性,并预言了感冒病毒对青霉素的适应性。而神创论在不断出现的新的实验事实面前节节败退,完全没有半点实证的影子。

至于将来进化论是不是一直有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这并不等于进化论象《创世纪》一样不是真理。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一个理论总是在某一个特定的条件下才能成为真理。因此,只有相对真理而没有绝对真理。科学的发展过程,正是不断地用更高、更好的理论框架来代替旧有的理论框架的过程。相对论比经典力学,M理论比相对论都是更高的理论框架,但这绝不意味着经典力学没有真理价值,事实上,经典力学是在低速情况下相对论的极好近似。如果有一天,张尔文、李尔文发明了一个XX论能够比进化论更好地达到了刚才说过的两个标准,那么无疑这将是人类智慧的有一伟大胜利。

然而,即便是那个时候,《创世纪》也不配跟进化论叫板,正如地心说没有资格和日心说相比一样,尽管日心说也并不完美。不完美是科学理论的永恒属性,毫无疑问以后也将继续如此。

我们真的“别指望谁能够说服谁”吗?我只知道,在近代科学获得发展以前,所有的人都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为了说服人们放弃这个观点,一个科学家还被活活烧死了。最后怎么样?不是所有人都被说服了吗?科学是宗教“始料不及的后果”,之所以始料不及,正是因为科学不断地成功说服了人们接受它的理论,并把宗教教条一点点赶出了人类的思想家园。

其实,宗教大可不必如此自讨苦吃,在本属于科学的地盘上胡乱折腾。宗教和科学如果井水不犯河水,完全可以在精神领域和物质领域各领风骚。然而,教徒的宗教本能使得他们总是试图让他们的教义成为一个跨越精神和物质领域的终极的教条体系,至高无上的真理体系,并借此俯视人类理性的卑微和渺小。宗教的井水侵犯了科学的河水,必然遭到惨败,《创世纪》向进化论叫板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
 
最初由 大屁股 发布
我想我已经说的够清楚了,之所以创世纪不配与进化论叫板,并不是因为将来进化论有可能被否定,而是因为创世纪从现有的科学理论水平来看就已经是漏洞百出惨不忍睹的,完全不可能作为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结论。

而进...
谢谢大先生。对此段高论不敢有太多的恭维。现在的事实是创世纪正在与进化论叫板,叫得不可开胶,怎么不顾事实,谈什么配与不配呢?是否太感情用事!要知道对一件事件崇拜到一定程度,就与神学难以区分了。对科学也是这样!
 
最初由 Dean 发布
[谢谢大先生。对此段高论不敢有太多的恭维。现在的事实是创世纪正在与进化论叫板,叫得不可开胶,怎么不顾事实,谈什么配与不配呢?是否太感情用事!要知道对一件事件崇拜到一定程度,就与神学难以区分了。对科学也是这样![/B]
的确,在科学领域也只有相对真理,所以如果迷信科学真理有时也会犯错误,至少会阻碍科学本身向更完善的方向发展。但问题是,即使“崇拜”科学“到一定程度”,谁也不能改变科学就是科学,神学就是神学的客观事实,区别它们并不难。

一己之见,供探讨!
 
最初由 Dean 发布
谢谢大先生。对此段高论不敢有太多的恭维。现在的事实是创世纪正在与进化论叫板,叫得不可开胶,怎么不顾事实,谈什么配与不配呢?是否太感情用事!要知道对一件事件崇拜到一定程度,就与神学难以区分了。对科学也是这样!

《创世纪》不但不配向进化论叫板,它连“叫板”这个词都不配用。我曾经在万维网的宗教论坛“彩虹之约”和一个叫新民的资深教友大战若干回合,最后双方草草收兵,没分胜负。之所以不了了之,实在是因为双方的基本方法相差太远了,基督徒们所引用的“论据”,几乎都是《圣经》上的原话,在他们眼里,《圣经》就是无可置疑的绝对真理,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而我所引用的什么射电望远镜的观察结果、同位素法的测量结果都是放屁。

之所以《创世纪》连“叫板”这个词都不配用,是因为这种“叫板”完全不同于科学理论之间的“叫板”。经典力学和相对论之间是实验事实之争,是“论据”之争,但宗教界向科学界的所谓叫板,是论点之争。看来,宗教和科学最大的分歧是方法论,其次才是世界观。

另外,你说“要知道对一件事件崇拜到一定程度,就与神学难以区分了。对科学也是这样!”,这句话很对,但是如果再加上一个词,那就千真万确了:盲目。对任何东西都不能盲目崇拜,当然也包括科学。但是,科学之所以“科学”,就在于它最有效地防止了对其自身的盲目崇拜。以太曾经是描述电磁场在真空中传播的理论模型,但由于禁不住麦克尔逊干涉试验的检验而被抛弃;永动机曾经使包括焦耳在内的很多大科学家为之神往,但由于禁不住能量守恒定律的检验而被人们遗忘。

对科学的崇拜只是表象,实际上,科学家并不崇拜科学自身,而是崇拜隐藏在科学背后的实验事实。一切都要拿到实验室去检验,这就是科学精神。因此,对科学的崇拜和对上帝的崇拜截然不同,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对于人类来说,没有什么东西比直觉和逻辑更真实。因此,建立在这二者基础之上的科学,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人类理性的唯一贵重的成果。教徒们是多么盼望上帝能够以人身的面目在天空出现那怕一小会儿,因为他们也感到,直觉和逻辑在认识世界的精确度上更使人感到可靠。

现在,我们应该知道科学和神学的区别了吧?科学之所以得到了最多人的崇拜,恰恰是因为它最大限度地防止了人们对它的盲目崇拜。
 
还有,谈到“感情用事”这个问题,恰恰科学是最能理直气壮地宣称自己远离“感情用事”的。科学是冰冷的,唯一能打动科学“芳心”的只有事实。牛顿的三大定律足以彪炳史册,但是后来牛顿在“第一推动”的问题上胡说八道,照样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现在能够熟练运用牛顿三大定律的学生们,有几个知道牛顿的神学著作《对丹尼尔的预言和圣约翰的启示录的观察》?

相反,倒是宗教注定了永远“感情用事”。这个道理还用多说么?
 
其实对信教这种事应该淡薄云天, 虚怀若谷。
1。 你可以不洗礼, 但可参加教会的活动, 把它当作溶入文化的一个途径。 做俗家弟子吧
2。 这种争论其实是无用的。你有信教和不信教的自由, 心诚则灵。
3。 建议不要和白人朋友争论宗教问题, 这是不礼貌的。
 
最初由 排骨销魂 发布
其实对信教这种事应该淡薄云天, 虚怀若谷。
1。 你可以不洗礼, 但可参加教会的活动, 把它当作溶入文化的一个途径。 做俗家弟子吧
2。 这种争论其实是无用的。你有信教和不信教的自由, 心诚则灵。
3。 建议不要和白人朋友争论宗教问题, 这是不礼貌的。

呵呵,其实每一次和教徒们争论宗教问题,无不是看到教徒们挤得科学和理性,实在看不过眼了才出手。教徒们不懂,他们可以崇拜上帝,但科学却是别人的信仰,干吗非得挤得科学才能显示上帝的伟大?

白人朋友也经常争论宗教问题,很有意思,如果大家熟了,没什么礼貌不礼貌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