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式教育法:老师不逼学生学又不及时把学生成绩告家长。真是急杀了中国移民!

美國加拿大的基本教育最差。我曾經教過加拿大大學 Year One 學生,local 中學畢業,不能通分母,不能計小數點,百分比。這在香港,英國,日本,歐洲絕對不會發生。

:confused:

不必学中国,学学美英法德日,足也!

比利时的高等教育是全民义务教育,加拿大现在学不来!

安省的债务$190B等于加拿大各省债务之和!不比美国的几个破产州好!
 
中国的教育体制早就该砸烂了。

安省的人口和产值有占全国多少?

全国人口:34,482,800 安省人口: 13,373,000



安省GDP:其它各省GDP之和=578.183B:948.619B
安省债务:其它各省债务之和 =190.000B:190.000B
安省人口:其它各省人口之和 = 13.000M: 20.000M

按人均计,安省不行!
 
我们夫妇俩在美、日、加都生活过,明显加拿大的学校教育是最宽松的,德国不是太清楚,但肯定不会更比这里更松了

正因为这样,加拿大的发展趋势明显是越来越依赖于自然资源,或者说靠"卖地"来换取发达国家的地位

ccc所说的情况只适用于现在,但仅靠“卖地”,却不愿意花大力气去提高年青一代的国际竞争力,还能在发达国家阵营里混多久真的很难说了
 
认真读读美国史,ccc前辈就会知道美国从来都是依靠对未来的期望来发展现在的

假如美国能够继续吸收全世界的顶尖人才的话,那么至少美国选择对未来透支的路和加拿大选择对现在透支的路相比还算是明智的

假如美国可以把它目前的技术移民政策放宽一点的话,现在到底是谁在游裸泳就会一目了然了
 
我们夫妇俩在美、日、加都生活过,明显加拿大的学校教育是最宽松的,德国不是太清楚,但肯定不会更比这里更松了

正因为这样,加拿大的发展趋势明显是越来越依赖于自然资源,或者说靠"卖地"来换取发达国家的地位(说心里话,吸引移民的也就是自然条件吧,难道有人是因为追寻高科技来加拿大的吗)

ccc所说的情况只适用于现在,但仅靠“卖地”,不下大力气提高年青一代的国际竞争力,还能在发达国家阵营里混多久很难说

如果目前的教育制度过度宽松状态不改变的话,不用很久,这里所拥有最后的一项优势也许将是:
离美国近
:cool:

这也许是加国高科技公司难做大和保持久的根本原因,“领导人的竞争力”不如G20的其他国的领导们!
 
我知道你原来的ID了。:p

RIM未必不能重振雄风;即便将来随NT去,那是自然规律。为什么要救,何况政府也救不了它。
:cool:

村长好眼力!

哥们和使馆现任科技参赞(原北大物理系王教授)已谈了很多次。当前,苹果,谷歌和微软都是美国公司,RIM只有将滑铁卢的制造车间搬到中国,才有可能胜出!
 
认真读读美国史,ccc前辈就会知道美国从来都是依靠对未来的期望来发展现在的

假如美国能够继续吸收全世界的顶尖人才的话,那么至少美国选择对未来透支的路和加拿大选择对现在透支的路相比还算是明智的

假如美国可以把它目前的技术移民政策放宽一点的话,现在到底是谁在游裸泳就会一目了然了

:cool:CCC前辈,这样叫好像CCC是个有点落伍的领导呀!
 
你可以自己去问孩子或者老师啊
 
别打扰,让那两位好好讨论。:p

他们这叫讨论吗,纯粹杞人忧天。
”再这样下去,加拿大要亡国了“,这绝对是cfc上今年最大气的言论。

有时真高不懂某些国人,既然不喜欢这里,那就离开这不就行啦。
喜欢美国就南下,喜欢天朝就海归。世界的大门是敞开的。

自己在加拿大还没融入主流社会,就开始对这里挑三拣四,至于吗。
要想加拿大社会按你的思路发展,等你的孩子说一口流利英语,能够参政议政时,再说。
在这之前,请尽量适应。因为这是移民国家,需要包容。把天朝的一套搬过来,是行不通的。你认为对的,人家未必认可。
 
“苦忙”类似于题海战,是对加拿大教育出的学生缺乏practice的一个补充。但也很没劲儿:p
好学生也不是靠苦忙训练出来的。
:confused::confused::confused:

:cool:学习比的就是量和质!题海=量,题的难度=质。敝人认为:先有量而后有质!

想当年,一九七七年,小平恢复中断了十年的高考, 我们七七级新生,几乎每人都是自己高中班上的尖子。一本《高等数学习题集》(工科和非数类理科:樊映川著,共两千道题)和/或 (数理科:Ь.П.吉米多维奇著,四千道题),人手一本!天天卷不离手,比谁快,比谁的解法巧。正是这题海造就了七字号的众精英,他们正(或已)领导着中国和世界的科技的进步!

您可知:为考精算师,平均每一个大学生要解两万道题!
 
:confused::confused::confused:

:cool:学习比的就是量和质!题海=量,题的难度=质。敝人认为:先有量而后有质!

想当年,一九七七年,小平恢复中断了十年的高考, 我们七七级新生,几乎每人都是自己高中班上的尖子。一本《高等数学习题集》(工科和非数类理:樊映川著,共两千道题)和/或 (数理科:Ь.П.吉米多维奇著,四千道题),人手一本!天天卷不离手,比谁快,比谁的解法巧。正是这题海造就了七字号的众精英!

您可知:为考精算师,一个大学生要解两万道题!

造就了一国没有创造性的技师
 
:confused::confused::confused:

:cool:学习比的就是量和质!题海=量,题的难度=质。敝人认为:先有量而后有质!

想当年,一九七七年,小平恢复中断了十年的高考, 我们七七级新生,几乎每人都是自己高中班上的尖子。一本《高等数学习题集》(工科和非数类理:樊映川著,共两千道题)和/或 (数理科:Ь.П.吉米多维奇著,四千道题),人手一本!天天卷不离手,比谁快,比谁的解法巧。正是这题海造就了七字号的众精英!

您可知:为考精算师,一个大学生要解两万道题!

呵呵,30多年过去了,不知你们那些七字号的众精英,高中班的尖子,出了几个世界级的大师,又有谁得了炸药奖。反倒是欧美没量没质的教育,没做过题海战术的学生。每年蹦出五到十几位炸药奖得主。77年高考以前的高中那是什么高中。还好意思说。那还是老毛的文革教育内容。:confused:
 
:confused::confused::confused:

:cool:学习比的就是量和质!题海=量,题的难度=质。敝人认为:先有量而后有质!

想当年,一九七七年,小平恢复中断了十年的高考, 我们七七级新生,几乎每人都是自己高中班上的尖子。一本《高等数学习题集》(工科和非数类理科:樊映川著,共两千道题)和/或 (数理科:Ь.П.吉米多维奇著,四千道题),人手一本!天天卷不离手,比谁快,比谁的解法巧。正是这题海造就了七字号的众精英,他们正(或已)领导着中国和世界的科技的进步!

您可知:为考精算师,平均每一个大学生要解两万道题!

你们不算好学生:D
精神可嘉,though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