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熟悉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的同学解释,怎样的组织才是外国势力
http://zh.wikipedia.org/wiki/共产国际
第三国际(俄语:Третий интернационал)或共产国际(俄语: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ий интернационал;简称「Коминтерн」),是一个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组织。1919年3月在列宁领导下成立,总部设于蘇聯莫斯科。1943年5月15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作出《关于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并于5月25日公开宣布《解散共产国际的决议》,声言这是为了适应反法西斯战争的发展,便于各国共产党独立处理问题。5月26日,中共中央发表决定,完全同意解散共产国际。 [1]
2 和中國共產黨关系
3 和宋庆龄关系
4 和中國国民党关系
[编辑]历史
第三国际成立于1919年3月26日,在莫斯科成立,當时俄国无产阶级已经革命成功,建立苏维埃政府。第三国际本名「共产国际」,以别于第二国际的本名「工人国际」。第三国际初成立时各国支部差不多皆為第二国际原有的支部分裂出来的,即第二国际中的革命派发展为第三国际,正式抛弃改良主义,而号召世界革命。
第三国际在列宁之后的主要领导人是季诺维也夫,1934年之后是保加利亚人季米特洛夫,但因为当时共产国家无多,第三国际许多活动及决议都需要苏联支持,故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对第三国际有重大影响力。
1943年5月15日,苏联为拉拢西方,联合对抗纳粹德国,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作出《关于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5月22日,向全世界公布了这个决定。6月10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正式宣告解散共产国际。
和中國共產黨关系
1920年4月,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吴廷康)受命组建中国共产党,在翻译杨明斋的陪同下来到中国,通过俄国汉学家译学馆俄文教习伊凤阁和鲍立维的介绍,联系到李大钊,又通过李联系上与上海的陈独秀。维经斯基在上海向陈独秀提出建党建议,得到陈的同意,8月,陈独秀、李汉俊、陈望道、沈玄庐、俞秀松、李达、施存统和邵力子等人在上海陈独秀寓所组织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后人归纳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陈独秀被推选为书记。因此共产国际的刊物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日期是1920年8月。
1921年7月23日,在共产国际的资助下,来自上述城市的中国共产党的13名代表(共有57名党员)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克尔斯基于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最后一天会议移至嘉兴南湖举行,会议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三人组成的中央局为领导机构。这也是中共通常认可的成立日期。
1922年7月,中共二大正式决定参加共产国际,成为它的一个支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第三国际成了中共的实际领导者,中共也从第三国际获取援助及形势指导。
1927年8月7日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罗明纳兹(Beso Lominadze)在汉口主持中共中央紧急会议,撤销陈独秀的总书记职务,是为八七会议。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共产国际在苏联莫斯科操纵秘密召开中共六大。
1928年6月之后,共产国际不再派遣驻华代表,改由瞿秋白、张国焘、邓中夏、王若飞等组成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通过代表团指导中国革命。
1930年,以瞿秋白为团长的中央驻国际代表团成员己全部回国,又由于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以后白区的白色恐怖,在1年多的时间内没有中共代表团负责人在国际工作。
1931年1月7日,共产国际代表米夫在上海主持中共六届四中全会,撤销了李立三和瞿秋白的中央政治局委员职务,由王明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实为主持中央工作,总书记向忠发为傀儡。
1931年,王明提出辞去代理总书记职务,改任中共驻共产国际的要求,经米夫同意后,便于1931年10月18日离开上海,11月7日到达莫斯科,并于11月10被任命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参加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工作。
1932年第三国际派遣德国人李德来华协助营救共产国际特工牛兰夫妇,1933年自愿申请去苏区,1934年1月,化妆成外国传教士进入苏区,并立即成为中共军事委员会核心之一。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李德被中共本土力量以“严重脱离中国革命现实情况”为由强行剥夺权力,第三国际逐渐失去了对中共直接控制(此句不正确,是伪造历史。事实是:中共选举的总书记张闻天,被国际解除职务)。
1933年7月,康生到达莫斯科,王明任命其为代表团副团长。
1937年,抗战爆发,王明回国,以王明為首的“國際派”是第三國際的嫡系,但王明的靠山米夫后来在苏联被清洗,毛泽东成了国际的新宠。王明在后来的延安整风中遭到批判,在党内失去势力。
抗日戰爭中,東北抗日聯軍因通讯及地域限制不能与中共产生直接领导关系,受第三國際支援和指导。
1940年2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宣布结束。
和宋庆龄关系
宋庆龄在苏期间,积极参加第三国际活动,长期和第三国际保持联系。有人推测她曾加入国际共产党。西安事变后,第三国际首先和宋庆龄联系并出于中国联合抗日考虑倾向于和平解决。
[编辑]和中國国民党关系
中国国民党在1926年和1927年2次申请加入共产国际,都被拒绝,但共产国际决议通过承认国民党为准共产党。蔣介石列名共產國際中央執行委員會名譽常委,是中國人在共產國際中最高地位。
在1926年2月13日,中国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全权代表胡漢民請求共產國際接納國民黨加入共產國際(参见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俄罗斯现代史文献保管与研究中心和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会合作编辑出版,中文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译排的《聯共(布)共產國際與中國國民革命運動(1926-1927)》第3卷,第一部分的"胡汉民就接纳国民党加入共产国际问题致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书提要")。
1926年2月17日,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第六次全會的聯共(布)代表團核心小組在會議中讨论議決,「關於接納國民黨(按照共產國際章程第17條)作為同情黨加入共產國際的問題提交政治局討論」。(参见《聯共(布)共產國際與中國國民革命運動(1926-1927)》第3卷,第91頁,第149頁。)
1926年2月18日,聯共(布)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對國民黨加入共產國際問題进行讨论表决。最终會議決定:「鑒於廣州国民政府的國際環境和中國革命運動的未来發展前景,認為有必要提前同國民黨代表舉行的非正式會議上說服國民黨代表不要提出國民黨加入共產國際的問題」。
1926年2月25日,共產國際執行委员會主席團在給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的信,寫道:「國民黨作為同情黨正式加入共產國際自然不會遇到甚麼反對意見」。
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第六次擴大全會(1926年2月17日-3月15日),決議通过了吸收中國國民黨為共產國際的同情黨,並選舉蔣介石為共產國際執委主席團名譽委員。國民黨代表胡漢民也在2月下旬列席了第六次擴大全會。
http://zh.wikipedia.org/wiki/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中,外国势力的作用
12月17日,原執意殺蔣介石的中國共產黨,得到史達林指示:堅決要求釋放蒋介石。[6]同時蘇聯消息報、真理報[7]也公開支持蔣介石。經過內部爭辯後,中共最後决定服从斯大林的指示[8],中国共产党遂派周恩来到西安参与西安事变的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