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1-08-08
- 消息
- 607
- 荣誉分数
- 31
- 声望点数
- 0
2012年01月20日 16:48 本文来源于 财新网 | 评论(0)
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13:1;农民工工资水平上涨较多,工资性收入对农村居民增收贡献率达50%
历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财新网】(记者 陈璐)国家统计局1月20日发布数据显示,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3.13:1。2010年这一收入比为3.23:1。
统计局用这一比值的历年变化图形暗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有缩小。
2008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31。据中国社科院《农村绿皮书》测算,2009年这一差距扩大到3.35。
统计局此次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上年增加1058元,增长17.9%。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1.4%。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3979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上年增加2701元,增长14.1%。剔除价格因素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4%。
农村居民收入中,增长最快的是人均工资性收入(2963元),同比增长21.9%。统计局称,“工资性收入对全年农村居民增收的贡献率达50.3%。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农民工工资水平上涨较多。”
因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村家庭经营收入增加。此外,离退休金和养老金等转移性收入,因基数较低,增幅较高。
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主要来自经营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其中,人均经营净收入2210元,增长29%,统计局称,这是因为个体经营者人数增加,及个体工商户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提高,税赋降低。
此外,出租房房租涨幅较大,使人均财产性收入增长24.7%。
统计局的居民收入数据,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7.4万户农村居民家庭和6.6万户城镇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
由于统计测算体系及样本不同,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并不等同于以基尼系数等反映的贫富差距。■
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13:1;农民工工资水平上涨较多,工资性收入对农村居民增收贡献率达50%
历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财新网】(记者 陈璐)国家统计局1月20日发布数据显示,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3.13:1。2010年这一收入比为3.23:1。
统计局用这一比值的历年变化图形暗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有缩小。
2008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31。据中国社科院《农村绿皮书》测算,2009年这一差距扩大到3.35。
统计局此次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上年增加1058元,增长17.9%。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1.4%。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3979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上年增加2701元,增长14.1%。剔除价格因素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4%。
农村居民收入中,增长最快的是人均工资性收入(2963元),同比增长21.9%。统计局称,“工资性收入对全年农村居民增收的贡献率达50.3%。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农民工工资水平上涨较多。”
因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村家庭经营收入增加。此外,离退休金和养老金等转移性收入,因基数较低,增幅较高。
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主要来自经营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其中,人均经营净收入2210元,增长29%,统计局称,这是因为个体经营者人数增加,及个体工商户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提高,税赋降低。
此外,出租房房租涨幅较大,使人均财产性收入增长24.7%。
统计局的居民收入数据,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7.4万户农村居民家庭和6.6万户城镇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
由于统计测算体系及样本不同,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并不等同于以基尼系数等反映的贫富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