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方的和挺韩的都是左派还是右派啊?

HH是上帝制造的神童,因此不能用常人的思维方法去套。
老方已经说了,说服中间派是他的主要目标。说服HH和他的粉丝,比治好王立军都难。:)
 
Ok 我只好说零概率事件也可能发生,或许该率论本身就不完全对或不适用于人文了:):):)
 
任不寐 --- 此人现在是蒙特利尔一个华人教堂的牧师。 他的文章读起来累,但是越读越有味。

韩寒,他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

这个“龙年”不寻常,不过这种不寻常已经好些年了:望子成龙与众志屠龙。这或许真的和“龙”这个“杂种”有关,“拼盘”或“编造”是“龙的传人”生产的基本流程;始作俑者随后搭建审判台,把常识夸张成追问真相而穷兵黩武。韩寒是小龙人之一。飞龙在天必然有假,但屠韩者,亢龙有悔者,群龙假唱而已。刹那间,双方相爱了,在恨海无边中厮守终生。年关这场文化春运,刀竟凌迟之术,笔穷太极之风。聊以文学,赖以示众。中国被称为文史大国,以文会史注定上下五千年推荐给我们的人,都是“拼造”的“假人”或“典型人物”。“人”在中国一直不存在,正如“龙”根本不存在一样。伟人和小人构成中国假人故事的两极。神圣化和妖魔化是“假人”横空的两种经典功夫,这是两场“人民共和”。屠龙必胜的另外一个保证在“示众”,这个合伙装假的巨型杂种,乌合着假惺惺的“恍然大悟”,用“被骗了”的难看表情互相敲诈,彼此荣耀。龙的传人就是伏羲和女娲用泥土造的人,每一粒海沙都跟小妖精似的:人首蛇神,人首龙身,他们比一切被造的都狡猾。每一个人性的小庙上写着一幅朝野和雅俗通用的春联:生命耶洗别,自由潘金莲。“天使”总是小心翼翼地把魔罗装裱在蒙娜丽莎的画框里面。在我们这儿,私欲怀了胎,就生出为真理争辩来;罪既长成,就要你的命。起初说谎和起初杀人一体两面;尔来四万八千岁,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1、一个帖子一条人蛇

捡大块石头,说麦田祭起的“三重疑”。念念有词之间,粉碎看去,雾国雾民而已。就连所谓最有力量的“杯里窥人”和“竟然不知道‘三重门’何意”两个指控,也基本可以看为捕风,因为完全可以作另外多种解读。韩寒受一些亲友影响和指点,甚至有人“被代笔”,这种情况一定是有的。一部分极端行径,最多脏成“余脖拉喊”定义的“未注明出处的引用”。其他论定基本证据不足。而即使有所影踪,也没有什么“学术价值”。所谓“杯里窥人”如此“老练”,因此十七岁少年不能竟然之说,完全建立在这样一种虚构或假言基础之上:好文。拜读了这篇处男作,没有任何老道可言。“名校”和“萌芽”这些商标根本不足以认定“此文”怎样应该“惊为天人”。我不知道他们集体说谎还是就这水平。典型的中国见物咏志老调,东拉西扯的一笔糊涂账,还有就是年轻名利之徒一知半解的掉书袋,抄袭得风马不见牛羊。所谓拉丁语Corpus delicti的抄袭或死记硬背又驴唇马嘴,恰恰证明了,这些功夫更应该出于一位读过几本课外书又一知半解的中学生之手。

对“韩三篇”的批判总的来说是不太讲理的,有无限上纲之假。批判者首先就是中国假人部落的。这些为得胜而争辩的人,总是放大或故意扭曲对方的观点,加上谩骂的葱花,把公知,带回他们起家的故乡,就是公厕。事实上他们知道你根本不是那个意思,也要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旨在将你归谬成人民公敌。我绝不相信韩寒真的要屠戮人民,反对民主和自由,抵制任何形式的革命。这是常识。中国假人只是热衷于文字狱。当然,韩寒一定有表达不清楚的地方,这有水平问题,也有文字本身的局限。一个诚实的作者应该按字面、也按逻辑常识写作,否则,中国应该消灭汉语写作了。但中国式争鸣就是“踢假球”。每一个对韩寒政治立场彻底否定的人,你真相信那是韩寒吗?这些批判者在继承“名校”和“萌芽”的传统,制造另外一个韩寒。夸张源于恨。人怎么这么坏,因为人怎么这么恨。

(最后看见一个叫方舟子的刺客杀入韩营,两人战在一处,尺短寸长,没完没了。方舟子无事生非,韩寒小题大作,萧翰血中送贱,路金波屎上添花。刀光剑影和呸呸呵呵之间,显出汉语评论或语言哲学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毒辣手段,以及你不死我也不想活的疯狂境界。这部贺岁片最后上演的一定是泼妇骂街、诉诸法律和阿Q落荒的曼妙。而这一切打斗的目的,都是为了给另外一批被叫做公众的看客来消费和论断的,而公众不过也是假人。由于众假狂欢,文字群殴也算一种义演:小人国里斗方非。方舟子未必是什么民族英雄,但却是一种民族仇恨。友邦或许=惊诧这样的中国人物和中国表情。一个人可以这样毫不罪己、专门罪人;一个人对人本来就是罪人这一事大做文章实煞有介事,对显微镜下的假如此义薄云天、深文周纳;一个人这个伪造或夸张的义因精选猎物、因总是与谁谁谁保持一致,又成为打假之假,且从无反省之心——这可以称为方舟子现象。按方舟子这只独眼龙的手法,所有人和他自己都可能是“假”的。这种习性已经超越了“抓特务后遗症”或妄想症,不再是政治精神病学的对象,而是神学的对象。方舟子打假代表人对人是怎样彼此相恨。人对人在“我们这儿不是狼”,人对人在我们这儿是龙。

恨在我们这儿已经专业化了,找一块烂肉死死盯住,在把自己熬成蛆的同时,总能从对方身上看出蛆虫来,兜售于菜市场,寡妇喧哗。唯一的区别,就是哪条蛆虫先变成苍蝇,在对方的伤口上扮演天使天军。恨在我们这儿可以发黄腾达到无私的境界,就是放下手头一切正经事和自己的罪,让“你的罪常在他们的面前”;让很多人常常感慨,我做错了什么,人民怎么非要喝我的血呢。恨在我们这儿可以沦陷到恨上帝的程度,只是方舟子总陷入以上帝的姿势科学上帝的矛盾之中。恨在我们这儿造成一种无知无畏的博学秀,就是无数方舟子成了自己根本不了解的事物的专家。鲁迅一次将五千年的匕首批发给北大中文系了;钱教授怨妇、孔教授吠犬,刘文学剽基督。五千年的仇恨和悻悻腌制了一棵酸菜,叫方舟子,在翠花人民共和国。恨在我们这儿有两个起源。首先起源于称义的绝境。于是舍身取义,争抢第一柱香,该隐必须杀害亚伯。其次,恨起(心灵)去势,此去经年。既得权势者对自由的屡次压制,拥挤者常年的彼此踩踏,积恨成疾。积恨成疾的方舟子所有的文字都在呐喊:我恨你们。恨雇佣方舟子去盯梢和夸张,让韩寒觉得自己是谁实在是人民群众的大事)。

2、一种叫公共的瘟疫

(韩寒和方舟子各带三五泼皮互揪头发的几幕,进一步显出“后起之秀”怎样与前排之“秀”“秀”成一片。美国人高度尊重个人生活,中国人高度重视别人的缺陷。这是一场如胶似漆的你死我活,两情相悦的彼此相恨,另一方或是方舟子,或是人民。)韩寒这件事从起初就是说谎的。这有一点儿宿命,他自己这几年的成长,很像那杯中的纸团。一方面,也就是普普通通的纸团;另一方面,这纸团越泡越张扬。这造成了两种后果。第一是自我放大,“人造韩寒“;第二,他也确实在成长,只是没有长到他们自己想象的身量。这几年韩寒有几篇文章写得真不错,机智,有想象力,以极低的成本告别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愚蠢。其中,他对在朝权力和在野乌合之众的群众权力的认识或学舌,已经可以和”自由主义学者”平起平坐了。只是这个过程,发展到去年年底的“韩三篇”,弄得鸡飞狗跳,一地龙麟。

不过还是说一说这个假人韩寒,就是冒充“政治理论家”这个假。这个假首先自然是“装”出来的,这三论无论如何韩寒都力不从心。冒充理论家,是韩寒的小假。“素质论”有三个问题。首先是逻辑问题,素质论总是难以避免成为“他们素质论”;或者,韩寒素质比他人高论。但是,韩寒素质是个无法证实的伪问题;而韩寒的素质和韩寒的自由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其次是道德问题。革命、民主、自由,对当事人是实践问题;对旁观者是良心问题。对一个压在车轮下的当事人的任何哈耶克渐进主义学舌,都是无良的,也是权利篡夺。他要革命,也要民主和自由。第三是理论问题:在某种意义上,“素质低”恰恰是民主自由的逻辑前提——都是王八蛋潜在贪污犯,所有必需以民主限制绝对权力,以自由保障私人空间;同时,政治不完全是一个素质或启蒙问题。很多时候,中国假人不是因为愚昧而是因为精明,选择了现状。从根本上说,自由不是一个素质问题,而是一个信仰问题。

不过我想重点说说韩寒的大假。这个大假可以称为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现象。中国知识文化界有一个精神之癌:什么阿猫阿狗只要有了一点儿小名气,就必须“政论”,指点江山;然后开始“政治成熟”。所有人都有这种政治期盼,而当事人自己也欲火难耐。这背后就是权力意志,是想象力执政,是演别人的上帝,是香港脚一样的对策瘾或权欲。我多年前批评过和平先生,一下笔就“目前的形式和我们的任务”,“社论体”就是中国所有知识分子的“形式逻辑”。韩寒绝对逃不过这一劫。遭遇炮轰,这主要不是极端右派的问题,而更是他自己的“素质问题”。他们一定要“公共”(知识分子),因为他们有病。“公共知识分子”是“装逼”和“傻逼”的一场合作;由于都傻,然后不断彼此厌弃,使公共知识分子活动场域永远成为公共厕所:骗子与被骗起飞,便捷与控告一色。公知是贼,粉条也是。

“公共成瘾”造就了韩寒这位池中物,在当下的风波中,不顾一切地捍卫“君临天下”的现状。最孩子气的回应是2000万的掷地有声。韩寒的思想境界就在范冰冰这个层次上。我从不蔑视戏子,因为每个人是不同层面的戏子而已。就像我从不论断谁是影D,因为每个人是自己活动空间里的影D。我针对的是,范冰冰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一位“思想者”,她只是靠本能和经济学理性行动。但思想者必须有先知的秉性,努力追求只作真理的仆人。2000+2000万要买什么呢?众人的承认。这个所谓花里胡哨的叛逆者,是他所要叛逆的世界忠诚的“这孙子”。公众人物就是公众孙子。他们爱这个世界,因为这个世界就是他们的信仰:名利。2000+2000万要拒绝什么呢?绝对不能重新缩小到杯子里,还原成为那团纸。

3、旷野之外有杀猪声

事实上,在人类思想史上,在公共厕所和韩寒杯子之间,有第三条道路,被称为旷野。那是希腊思想家,特别是希伯来先知必须经过的生命学校。韩寒前面实际上开了这样一条天路,但他拒绝接受它。杀猪般嚎叫,以便抓住那么多“傻逼”,特别是一些德高望重式的“老傻”,来承认自己:暮然回首,那人总在,众傻吃屎处。不和聚光灯告别,你永远不能自由。只有旷野之后才有真正的自由。但是,没有信仰你很难穿越那个大而可畏的旷野。最恶心的控告和无以复加的群起攻之与落井下石,这片骷髅地上,只有拿撒勒人“一言不答”。苏格拉底在人民法庭,使徒约翰困在拔摩岛。韩寒急了。但自由就在这旷野之后。完全拒绝指控是不真的,而且是对控告者最大的上当,死在旷野中。太爱自己羽毛,永远只能是菜鸟,鸟为食亡。

从思想到人身,从思想争鸣到人身攻击,从咬文嚼字到窥阴潜伏再到公开揭露,曝尸街头和围观如堵,是“公共知识分子”和“公共”之间的肥皂剧,几乎无一幸免。每一位“网络作家”都是“后现代主义语言分析家”。当事人也不要太委屈,因为“扒人皮者必被人扒皮”。这是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产业和专业技巧,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我们所蒙的这份咒诅,以前叫“批判”,现在叫“质疑”和人肉。因为这个缘故,从“三论”转向了“人造”,韩寒和他范姐,和他爸,和他叔,都严肃成了姜姨妈的表情或国情,如临大敌。“我们对此表示强烈愤慨”。这是中国一脸青春疙瘩的文学产生的背景——从未有悔改之心,而且怨恨从未钉上十字架,也从未尝过天恩滋味的的魔罗之子们,金牛犊们,野菊花们,道德芙蓉们,都有一朵鲜花插在各自的牛粪上——我有一个文学梦,就是写一本小说,把所有得罪我的人都丑化在那里,同时,我自己怎么这么好,留取恶心照汗青。这一切努力奋斗给予这样一种信仰:人怎么看我,是何等的重要啊;我怎么看你,上天入地。

韩寒缺少旷野知识,也完全没有精神预备。没有人有旷野知识,没有人有精神预备。埃及那个王子是被杀退到米甸的;在那里,他才开始知道,那个王子的头衔很像“北京猿人”或“龙的传人”这种灵魂奸污;才知道从哪里开始,这一族人怎样沦陷为奴的。而且,在旷野的四十二场风波,都传来杀猪声,声声唱不尽公共苦。何况这是一个被宠大的男孩,像贾府的宝玉,又口含薛蟠。现在逼近一个夜晚,浑身解数是赤裸逃窜的马可,发扬着一不怕脏,二不怕累的公共精神。这个孩子多年后或许才会恍然。他没有落井,我没有下石。事实上,被推到旷野的人有福了,被带到悬崖上的人有福了。第一课,认识你自己。狂不是什么个性,是“猪权”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而已,就是猪性。这个龙要被拔去羽毛,还原为人。第二课,认识人民或他人,那就是人,那就是假人,控告无权,赞扬无效。第三课,第三重门,走出父亲编造的牢狱,就是“王天下有三重焉:礼仪、制度、考文”。这是中国假人的三座坟茔,草长莺飞,龙年为甚。

世无圣子,竖子得以成龙;世无圣子,群龙击杀一龙。中国的确是一条睡着的巨龙,但这条巨龙一直梦话连篇,在梦游中尸横遍野。丝毫不用担心这条龙醒来会震惊世界,因为它一旦醒来,龙就不存在了。猪飞在天,中国人称之为龙。猪临天下,全民理想:我指着美国人民起誓,为成为一条飞猪奋斗终身。飞猪的意思是,让更多的肥猪都羡慕嫉妒恨。中国的问题是怎样让每一条龙还原为人。还原成北京猿人那一次矫枉过正了,弄真成假。“不过是人”,这不是人自身的事业。历史上,每一次这样的事业都将人间变成了地狱。亚当生于尘土,死于尘土。哪一位亚当更像个爷们儿,这是非常典型的假问题。亚当们制造的亚当还是亚当。亚当需要的仅仅是救赎。但这个亚当首先要死于一个黎明。那个早晨韩寒们被从沙土挖出来,星光下闪烁着“中国制造”的商标。那一天所有的圣女和淫妇被带到地平线上;有一个指头,为每一块石头和舌头存留。死亡和复活,这是一个问题。
 
任不寐 --- 此人现在是蒙特利尔一个华人教堂的牧师。 他的文章读起来累,但是越读越有味。

谢老闲的转贴。:cool::cool:



以下是任不寐的简介(ZT)

http://bbs.creaders.net/rainbow/bbsviewer.php?btrd_id=1530175&btrd_trd_id=543554

任不寐原名胡春林,黑龙江人,1986年考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正好赶上89年学生运动,担任了北京高校学生自治会常委。后因人民大学早于89年5月13日离开学生绝食行列,担任后勤补给工作。六四天安门惨案发生后,人民大学学生未被列為通缉名单,幸运地逃过被追捕命运;不过,六月三日,任不寐回到广场送「粮草」,亲眼目击军队扫射手无寸铁的学生,心灵深受衝击。儘管没有学生领袖柴玲、王丹、吾尔开希的高知名度,也没有被通缉亡命海外,留在北京的任不寐,却不断受到公安骚扰,有做不完的交代与政治学习,由于他坚决不承认政治错误并「狂妄地」对执政党保留起诉权力,结果他被人民大学开除并取消其城市户口,在那个农村户口不得随意迁移到城市的年代,无异宣告任不寐将被赶回黑龙江老家,一辈子当农民。

正值年少轻狂、热血澎湃的任不寐不甘心困守黑龙江当乡下农夫。 九十年代,海南岛成為沿海特别城市,他先跑到海南当码头工人,而后到广西做生意,最后回到北京搞文化出版;重返北京城的任不寐,展开新人生,他组织一些教育工作者及学者,重新编写小学教科书,一路编到中学、高中及大学,民间版教科书迥异於官方大一统思想观念,他也号召志同道合之士架设「不寐之夜」网站,散播自由思想、关怀广大民眾生活,发表文章、评论时政。至2004年8月获准移民加拿大為止,「不寐之夜」网站已被封杀五十三次之多。在这些患难期间,任不寐开始接触基督信仰,在移民离开中国之前受洗归在父、子、圣灵的名下(看“任不寐:我的见证”),开始了从自由作家到自由传道人的转型过程。根据圣经出埃及记的记载和很多基督徒“人的尽头是神的开始”的经历于2010年写了《灾变论》一书,在大陆中青年基督徒中广为赞溢。
 
又把这个讲概率的帖子顶上来了。我就讲几句这个事件里面的概率相关的问题。

世界上的事情,没有多少是能够说有100%或0%概率的。过去发生的事情和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都是那个样。这一点,对于未来发生的事情比较好理解。对于过去发生的事情,我说没有几个是100%和0%概率,指的是对于那些没有亲身经历这些已经发生的事件的人来说的。对于亲身经历了这些事件的人,当然可以说100%或0%,也就是发生或没有发生。但是对于没有亲历的人来说,耳听不一定为实,甚至眼见也不一定为实。那个叫刘谦的小伙子,就曾经让多少人眼见为虚?

所以,如果不是自己亲历的事件,你说它发生了还是没有发生,其实就是一个概率判断的问题。飞老说他是七十年代来加拿大的(或者出国的),我说“噢,是啊”,其实我只能说“噢,60%可能是吧”。60%,说明我基本认为他说的这个话是事实,但也有蛮大可能性(40%)不是事实。飞老在网上秀了一张忍冬果的照片,说是他家后院拍的,我想,“哈,这家伙后院自己种的果子都不知道叫什么名。”我这样想的时候,就算是相信那照片是他后院拍的了。但是你如果让我签个法律文件记录下来我相信那照片是他后院的,我就必须要加上一个概率,也许95%吧。或者,最多我能够99%相信他,还要保留1%的可能性是他撒谎了。(飞老,对不起,我不是要说您真撒谎了。但是,我凭什么能够100%相信您在照片这事情上没有撒谎啊,99%相信您就是对您的极大信任了。)

对啊,凭什么我只能60%相信飞老是七十年代就响应毛主席号召来加拿大开发资源?凭什么我99%相信那忍冬果是开在飞老后院的?又凭什么我1%相信飞老昨天在家里脑袋顶地上倒立走了三圈?凭的就是我能够得到的证据、常识和逻辑。

飞老在CFC上的发言等表露出来的他的阅历,是我能够使用的证据(虽然不是很可靠),加上我掌握的常识,用我从老华侨那里学来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综合分析结果,我99%不相信飞老昨天能够在家里脑袋顶地上倒立走了三圈。如果他这样说了,我就敢说他基本属于造假。但是,如果要我在法律文件上签字,我必须写上我认为他99%可能造假,1%可能属实。或者99.9%可能造假,0.1%可能属实。(严重声明,飞老这个假是我造的,为了说明问题。向飞老抱歉)。

方舟子给韩寒指出来的,正是这样的概率判断。他不是韩寒或者韩寒代笔者本人,他对韩寒的那些揭发,当然只是基于他能够得到的证据、常识和逻辑的分析判断。我不知道他具体是基于多大的概率得出“韩寒和韩寒父亲造假”的指控
。这个概率一定很高,比如90%,95%,或者99%。但是,很显然,思维和逻辑严谨的方舟子,并不会说韩寒的任何一件具体的作品是100%的概率属于造假。如果他是这样说了,说韩寒的三重门100%证据确凿是他爸写的,那么在我看来,方舟子这样的指控也缺乏“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了。

那么,不是100%证据确凿的指控,是否就是无理取闹呢?当然不是。正如前面我说的,除非自己亲身经历,没有什么事件你能够100%地确定是事实。只要你敢确定它是事实的概率大于一定的基础,比如80%,你就基本可以把这个事件当作事实来看待和处理。法院对犯罪案件的判决,如果每件案件都是100%证据确凿,那就不叫“判决”了。“判决”一词,就反映了根据证据、常识和逻辑来判断的意思。那七品芝麻官的县官“啪”地一声敲下惊堂木,意思是,“NND,我90%相信这事情是真的了”。不过,就这样的一个县官来判嫌犯的生死,虽然他有证据有常识,但是“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也许缺一点,冤假错案不在少数。所以,现在法院弄了个多人的陪审团。即使其中某个陪审员因为缺乏常识或缺乏“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给那个嫌疑犯来了个80%的认定事实的概率,如果其他几个都是给他40%的认定事实概率,这嫌犯也就不必送命了。陪审团制度,充分说明“判决”只是概率判断而已,和真正的还原事实并不相同。

OK,有的人说,你方舟子没有100%的确凿事实,怎么能指控韩寒造假呢?我即使认为他有90%的嫌疑,只是不是100%,我就不认为他造假。这话也是合情合理,是对的。关键就是,如果你自己真的认为他有90%的可能性造假,而你依然相信他没有造假,你事实上被骗的可能性是90%。面对韩寒,你大概会这样。骗就骗了,能怎么样?如果这是炒股票,你就不会这样选择了。

再说一个法院判决就是概率判决的证明。因为法律系统自己也知道,法院判决是概率判决,而不是“事实判决”,所以,理论上说,任何一个所谓“铁证如山”的判决,也有可能是判错的(也就是原来根据现有证据、常识和逻辑判断的99。9%最后被更多证据证明不是事实,而那仅有的0。1%最后成为了事实)。这正是世界潮流的(也是我赞成的)“废除死刑”的理由之一。
 
你我这么正儿八经地就这个话题讨论下去,而且每帖仍然只挣$5,也很无聊。既如此,还不如另找一个气人的话题发挥你的专长吧。:D



每帖仍然只挣$5,


什么意思?
 
又把这个讲概率的帖子顶上来了。我就讲几句这个事件里面的概率相关的问题。

世界上的事情,没有多少是能够说有100%或0%概率的。过去发生的事情和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都是那个样。这一点,对于未来发生的事情比较好理解。对于过去发生的事情,我说没有几个是100%和0%概率,指的是对于那些没有亲身经历这些已经发生的事件的人来说的。对于亲身经历了这些事件的人,当然可以说100%或0%,也就是发生或没有发生。但是对于没有亲历的人来说,耳听不一定为实,甚至眼见也不一定为实。那个叫刘谦的小伙子,就曾经让多少人眼见为虚?

所以,如果不是自己亲历的事件,你说它发生了还是没有发生,其实就是一个概率判断的问题。飞老说他是七十年代来加拿大的(或者出国的),我说“噢,是啊”,其实我只能说“噢,60%可能是吧”。60%,说明我基本认为他说的这个话是事实,但也有蛮大可能性(40%)不是事实。飞老在网上秀了一张忍冬果的照片,说是他家后院拍的,我想,“哈,这家伙后院自己种的果子都不知道叫什么名。”我这样想的时候,就算是相信那照片是他后院拍的了。但是你如果让我签个法律文件记录下来我相信那照片是他后院的,我就必须要加上一个概率,也许95%吧。或者,最多我能够99%相信他,还要保留1%的可能性是他撒谎了。(飞老,对不起,我不是要说您真撒谎了。但是,我凭什么能够100%相信您在照片这事情上没有撒谎啊,99%相信您就是对您的极大信任了。)

对啊,凭什么我只能60%相信飞老是七十年代就响应毛主席号召来加拿大开发资源?凭什么我99%相信那忍冬果是开在飞老后院的?又凭什么我1%相信飞老昨天在家里脑袋顶地上倒立走了三圈?凭的就是我能够得到的证据、常识和逻辑。

飞老在CFC上的发言等表露出来的他的阅历,是我能够使用的证据(虽然不是很可靠),加上我掌握的常识,用我从老华侨那里学来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综合分析结果,我99%不相信飞老昨天能够在家里脑袋顶地上倒立走了三圈。如果他这样说了,我就敢说他基本属于造假。但是,如果要我在法律文件上签字,我必须写上我认为他99%可能造假,1%可能属实。或者99.9%可能造假,0.1%可能属实。(严重声明,飞老这个假是我造的,为了说明问题。向飞老抱歉)。

方舟子给韩寒指出来的,正是这样的概率判断。他不是韩寒或者韩寒代笔者本人,他对韩寒的那些揭发,当然只是基于他能够得到的证据、常识和逻辑的分析判断。我不知道他具体是基于多大的概率得出“韩寒和韩寒父亲造假”的指控
。这个概率一定很高,比如90%,95%,或者99%。但是,很显然,思维和逻辑严谨的方舟子,并不会说韩寒的任何一件具体的作品是100%的概率属于造假。如果他是这样说了,说韩寒的三重门100%证据确凿是他爸写的,那么在我看来,方舟子这样的指控也缺乏“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了。

那么,不是100%证据确凿的指控,是否就是无理取闹呢?当然不是。正如前面我说的,除非自己亲身经历,没有什么事件你能够100%地确定是事实。只要你敢确定它是事实的概率大于一定的基础,比如80%,你就基本可以把这个事件当作事实来看待和处理。法院对犯罪案件的判决,如果每件案件都是100%证据确凿,那就不叫“判决”了。“判决”一词,就反映了根据证据、常识和逻辑来判断的意思。那七品芝麻官的县官“啪”地一声敲下惊堂木,意思是,“NND,我90%相信这事情是真的了”。不过,就这样的一个县官来判嫌犯的生死,虽然他有证据有常识,但是“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也许缺一点,冤假错案不在少数。所以,现在法院弄了个多人的陪审团。即使其中某个陪审员因为缺乏常识或缺乏“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给那个嫌疑犯来了个80%的认定事实的概率,如果其他几个都是给他40%的认定事实概率,这嫌犯也就不必送命了。陪审团制度,充分说明“判决”只是概率判断而已,和真正的还原事实并不相同。

OK,有的人说,你方舟子没有100%的确凿事实,怎么能指控韩寒造假呢?我即使认为他有90%的嫌疑,只是不是100%,我就不认为他造假。这话也是合情合理,是对的。关键就是,如果你自己真的认为他有90%的可能性造假,而你依然相信他没有造假,你事实上被骗的可能性是90%。面对韩寒,你大概会这样。骗就骗了,能怎么样?如果这是炒股票,你就不会这样选择了。

再说一个法院判决就是概率判决的证明。因为法律系统自己也知道,法院判决是概率判决,而不是“事实判决”,所以,理论上说,任何一个所谓“铁证如山”的判决,也有可能是判错的(也就是原来根据现有证据、常识和逻辑判断的99。9%最后被更多证据证明不是事实,而那仅有的0。1%最后成为了事实)。这正是世界潮流的(也是我赞成的)“废除死刑”的理由之一。


谢谢解释。你的耐心真好:cool:
 
任不寐 --- 此人现在是蒙特利尔一个华人教堂的牧师。 他的文章读起来累,但是越读越有味。

谢老闲的转贴。:cool::cool:



以下是任不寐的简介(ZT)

http://bbs.creaders.net/rainbow/bbsviewer.php?btrd_id=1530175&btrd_trd_id=543554

任不寐原名胡春林,黑龙江人,1986年考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正好赶上89年学生运动,担任了北京高校学生自治会常委。后因人民大学早于89年5月13日离开学生绝食行列,担任后勤补给工作。六四天安门惨案发生后,人民大学学生未被列為通缉名单,幸运地逃过被追捕命运;不过,六月三日,任不寐回到广场送「粮草」,亲眼目击军队扫射手无寸铁的学生,心灵深受衝击。儘管没有学生领袖柴玲、王丹、吾尔开希的高知名度,也没有被通缉亡命海外,留在北京的任不寐,却不断受到公安骚扰,有做不完的交代与政治学习,由于他坚决不承认政治错误并「狂妄地」对执政党保留起诉权力,结果他被人民大学开除并取消其城市户口,在那个农村户口不得随意迁移到城市的年代,无异宣告任不寐将被赶回黑龙江老家,一辈子当农民。

正值年少轻狂、热血澎湃的任不寐不甘心困守黑龙江当乡下农夫。 九十年代,海南岛成為沿海特别城市,他先跑到海南当码头工人,而后到广西做生意,最后回到北京搞文化出版;重返北京城的任不寐,展开新人生,他组织一些教育工作者及学者,重新编写小学教科书,一路编到中学、高中及大学,民间版教科书迥异於官方大一统思想观念,他也号召志同道合之士架设「不寐之夜」网站,散播自由思想、关怀广大民眾生活,发表文章、评论时政。至2004年8月获准移民加拿大為止,「不寐之夜」网站已被封杀五十三次之多。在这些患难期间,任不寐开始接触基督信仰,在移民离开中国之前受洗归在父、子、圣灵的名下(看“任不寐:我的见证”),开始了从自由作家到自由传道人的转型过程。根据圣经出埃及记的记载和很多基督徒“人的尽头是神的开始”的经历于2010年写了《灾变论》一书,在大陆中青年基督徒中广为赞溢。


我听过他的布道,真是过瘾。要是牧师都有他的水平,我估计基督教会横扫天下。 他反对方舟子,估计是与方打过基督教的假有关 (算我小人之心:D
 
谢谢解释。你的耐心真好:cool:

看见有几个朋友可能是真的不能理解方舟子的这种分析质疑的合理性,早就想把其中的道理解释一下了。昨晚临睡前看见这贴又上来了,就打算匆匆写几句,结果写了那么长。也没有整理,算是素颜。将就着看吧。大概意思就是这样。:)
 
中国范儿 --- 方舟子


|

[MEDIA]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U0NzI2OTcy/v.swf[/MEDIA]
 
那个黄律师,代表了一大批人的思路。他们看到方舟子打假总不失手,就先天认定方舟子是死不认错,然后以“一个人总要做错事的”为理由,质疑方舟子会以这样“死不认错”的态度来面对“将来可能发生的错误”,,,。总之,方舟子一定要认错,那就对了。:)
 
那个黄律师,代表了一大批人的思路。他们看到方舟子打假总不失手,就先天认定方舟子是死不认错,然后以“一个人总要做错事的”为理由,质疑方舟子会以这样“死不认错”的态度来面对“将来可能发生的错误”,,,。总之,方舟子一定要认错,那就对了。:)

同样的事情是不是也发生在韩寒身上呢?因为韩寒成绩不好高中都未毕业,就被先天认定无法写出好文章来,然后以“你不可能这样”“你不可能那样”为理由,质疑韩寒的文章是代笔的,,,。。。总之,韩寒一定要承认是有人帮他代笔的,那就对了。:p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