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方的和挺韩的都是左派还是右派啊?

我一般不理会新注册的马甲,但是既然我已经看出你是某老马甲的马甲,我就只当你是老网友,多说几句。


先说说你谈到的方舟子预先给韩寒定罪, 认为这不符合客观的科学研究方法。 其实你对科学研究不了解。胡适虽然是个大右派,但是他的一句话我很赞同:"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里所谓的”大胆假设“就是对结果的预测。据我观察,绝大多数的科学研究在开始之前都是对结果有预测的。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不预测结果,就不能估计某个研究成功之后他的意义有多大。对于一个完全不明白意义的科学研究,科学家很难有持续的动力去做的。在牛顿时代,可能某些无聊的富人会研究一下事先看来没有意义的东西,在现代,如果你不将可能的结果和意义说清楚,你是申请不到研究经费的。

上面说的基本是我们应该鼓励大胆假设,但是大胆假设必须与小心求证并行,才能让我们避免走向谬误。针对方舟子韩寒的对仗,方舟子算不算“小心求证”呢? 到目前为止,我认为是的。在数理逻辑中,概率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得很多。因为9981在前面对与韩寒有关的众多偶发事件有详细的展示(http://bbs.comefromchina.com/forum5/thread1030573.html)我不想重复。现在你要做的是,不预设立场,切切实实地问自己:这么多的小概率事件叠加在一起,即同时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概率有多大?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没错,但应该是在自己熟知和专长的领域。方舟子在和韩寒较上劲以前,对韩寒和他的作品了解甚少,而且他们之间根本就存在巨大的代沟,这意味着方舟子误解韩寒的机率很高。再者,大胆假设不等于先把假设的结果当成结论发表论文之后再来做试验,而方舟子这次给韩寒定罪就是这么做的。所以方舟子这次的假打得格外吃力,他研究出来的很多“证据”甚至显得很可笑。我相信用方舟子这次打韩寒的方式去研究任何一个作家,都很可能得出这个作家的作品不是其本人写的这种结论,比如鲁迅这位马甲最多的作家,光是让他解释清楚他那一堆五花八门的笔名恐怕就足以把他打翻了。

你所说的那些小概率事件,说实话,看到方舟子的质疑但还没有读韩寒的解释前,我就想到了对那些质疑的可能答案,结果再看韩寒的解释,基本上和我想的也差不多。所以我不认为这些是小概率事件。我觉得如果韩寒真是个“假作家”,那才会让人从他的文章和访谈对话中根本找不出比较明显的漏洞和疑点,因为他若作假,必然会刻意小心加以掩饰。比如韩寒对《三重门》书名的解释,我觉得是能够说服我的,因为如果真的是代笔,他必然会心虚,在接受采访前,起码应该和他父亲串串供以免穿帮吧?就算第一次疏忽忘了,那再之后接受采访前总该吸取教训恶补一下这个漏洞了吧?可还是没有。如果真是代笔,那他这样根本不怕穿帮、始终不吸取教训才是最离谱的。韩寒不是完人,轻狂、浮躁、叛逆、我行我素这些特点在他身上都可以找到,但是在他的解释和博文《二月零三日》里,我读到的是诚实。反之在方舟子以及诸多挺方者所写的貌似很有逻辑的质疑文章里,我读到的是自以为是的偏狭和偏执。
 
这个林楚方,是左还是右?

以下转自方舟子微博:
“我已说过不接受腾讯关于韩寒事件的采访,但是腾讯请了骑墙派领袖@林楚方 客串记者,我就不好不接受他的采访了。林楚方先是去了上海采访韩寒,然后昨天采访了我。采访完之后林楚方宣布从墙上下来了。如果骑墙派的另一领袖@刘戈 也来采访我,我也有信心让他从墙上下来,这样这场战斗就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没错,但应该是在自己熟知和专长的领域。方舟子在和韩寒较上劲以前,对韩寒和他的作品了解甚少,而且他们之间根本就存在巨大的代沟,这意味着方舟子误解韩寒的机率很高。再者,大胆假设不等于先把假设的结果当成结论发表论文之后再来做试验,而方舟子这次给韩寒定罪就是这么做的。所以方舟子这次的假打得格外吃力,他研究出来的很多“证据”甚至显得很可笑。我相信用方舟子这次打韩寒的方式去研究任何一个作家,都很可能得出这个作家的作品不是其本人写的这种结论,比如鲁迅这位马甲最多的作家,光是让他解释清楚他那一堆五花八门的笔名恐怕就足以把他打翻了。

你所说的那些小概率事件,说实话,看到方舟子的质疑但还没有读韩寒的解释前,我就想到了对那些质疑的可能答案,结果再看韩寒的解释,基本上和我想的也差不多。所以我不认为这些是小概率事件。我觉得如果韩寒真是个“假作家”,那才会让人从他的文章和访谈对话中根本找不出比较明显的漏洞和疑点,因为他若作假,必然会刻意小心加以掩饰。比如韩寒对《三重门》书名的解释,我觉得是能够说服我的,因为如果真的是代笔,他必然会心虚,在接受采访前,起码应该和他父亲串串供以免穿帮吧?就算第一次疏忽忘了,那再之后接受采访前总该吸取教训恶补一下这个漏洞了吧?可还是没有。如果真是代笔,那他这样根本不怕穿帮、始终不吸取教训才是最离谱的。韩寒不是完人,轻狂、浮躁、叛逆、我行我素这些特点在他身上都可以找到,但是在他的解释和博文《二月零三日》里,我读到的是诚实。反之在方舟子以及诸多挺方者所写的貌似很有逻辑的质疑文章里,我读到的是自以为是的偏狭和偏执。


看来我们之间的差异大大地缩小了。现在就是对一些事件的发生概率大小的认定问题,即在我认为是小概率的事件,你不认为是小概率。

1. 先说一个初二高一的学生,写出大部头的小说的概率。我认为这个概率往大了说,1%。 而且,在这1%的可能性中,一般发生在成绩好的学生身上,至少语文成绩要好。中小学生成绩不好,一般是2个原因,一是贪玩,二是对文字文化的东西悟性差,而且这2者往往是兼而有之,甚至是因果关系。所以我要说写出大部头的小说的概率发生在包括语文在内的7门功课不及格的学生身上的可能性只占发生在成绩好至少是语文成绩好的学生身上的十分之一, 即10%。 乘上前面的1%,就是0.1%。

2. 一个平常语文成绩差,但是高中时期参加作文竞赛的时候能写出半文半白旁征博引文字老练的文章的可能性只有百分之一。

3. 一个少年文学天才,在视频对话的时候语言贫乏没有内涵说不出连贯的5句话的可能性是十分之一。

4. 一个少年写的杂文,声称是自己的经历,但是写的却与他老爸那一代人的经历很相似,这种可能性算20%。

5. 一个少年时代写东西文笔老辣,但是直到快30岁的时候写的东西却很一般,的地得还用不好,文笔倒退很多,这种可能性是十分之一。

6. 韩寒自己说自己从小不爱学习,上课在玩,课下更是在玩,但他爸韩仁君却说他在写《三重门》的时候,把所有地时间都用上了,亡命般地写小说。在这里,他爸说真话的可能性是十分之一。

0.1% x 1% x 10% x 20% x 10% x 10% = 0.0000002%, 即亿分之二。

现在回到你的结论,你认为不相信这亿分之二的可能性会发生在韩寒身上的人是“自以为是的偏狭和偏执”,反之像你这样相信那亿分之二的可能性的人反倒是合情合理的。是这样吗?
 
看来我们之间的差异大大地缩小了。现在就是对一些事件的发生概率大小的认定问题,即在我认为是小概率的事件,你不认为是小概率。



1. 先说一个初二高一的学生,写出大部头的小说的概率。我认为这个概率往大了说,1%。 而且,在这1%的可能性中,一般发生在成绩好的学生身上,至少语文成绩要好。中小学生成绩不好,一般是2个原因,一是贪玩,二是对文字文化的东西悟性差,而且这2者往往是兼而有之,甚至是因果关系。所以我要说写出大部头的小说的概率发生在包括语文在内的7门功课不及格的学生身上的可能性只占发生在成绩好至少是语文成绩好的学生身上的十分之一, 即10%。 乘上前面的1%,就是0.1%。



2. 一个平常语文成绩差,但是高中时期参加作文竞赛的时候能写出半文半白旁征博引文字老练的文章的可能性只有百分之一。



3. 一个少年文学天才,在视频对话的时候语言贫乏没有内涵说不出连贯的5句话的可能性是十分之一。



4. 一个少年写的杂文,声称是自己的经历,但是写的却与他老爸那一代人的经历很相似,这种可能性算20%。



5. 一个少年时代能写出文笔老辣,但是直到快30岁的时候写的东西却很一般,的地得还用不好,文笔倒退很多,这种可能性是十分之一。



6. 韩寒自己说自己从小不爱学习,上课在玩,课下更是在玩,但他爸韩仁君却说他在写《三重门》的时候,把所有地时间都用上了,亡命般地写小说。在这里,他爸说谎的可能性是十分之一。



0.1% x 1% x 10% x 20% x 10% x 10% = 0.0000002%, 即亿分之二。



现在回到你的结论,你认为不相信这亿分之二的可能性会发生在韩寒身上的人是自以为是的偏狭和偏执,反之像你这样盲目相信韩寒的人即相信那亿分之二的可能性的人反倒是合情合理的。是这样吗?



不错,老闲现在快进化成老华侨了。 :tx:
 
不错,老闲现在快进化成老华侨了。 :tx:

谢谢!尤其看到你对老华侨的评价基本还是正面的。

我之前说过,我很嫉妒方舟子,这么明显的假被他打到了:D
 
民间反共早已超出暗流涌动的程度,还用什么代言人啊, 。。。 。。。
打假和左右一点关系都没有。
除了暴力革命那句,其它完全同意。

润涛阎 中东民主浪潮再次表明:民主运动不需要造神

中国的民主之路还很长,因为中国人还在寻找、企盼人造的天才领袖。一个天才领袖神话破灭了,新的白卷天才又会破土而出。当这类天才神话在公共知识分子心中彻底消失的那一天,中国的民主事业才能起步。韩寒这类天才被向往民主的人民看作为领袖的时间有多久,中国的专制制度就有多久。

那些没有思考能力看不懂我文章的韩粉,并不是坏人,而是当年周老虎粉丝一样的纯洁善良的年轻人,他们不相信偶像会如此欺骗他们。而且他们认为方舟子是魔鬼,魔鬼揭穿的魔鬼就不是魔鬼了。

事实上,各国很多罪犯的落网都是由于另外的罪犯揭穿的。就是国内经济罪犯贪官,大约一半是他们玩弄过的女人揭穿的,另一半是其他犯罪分子提供的线索或者直接揭穿的。罪犯揭穿的罪犯也是罪犯,造假者揭穿的造假者也是造假者,魔鬼揭穿的魔鬼也是魔鬼。
===================
老阎是即反韩又反方的,;) 反对方不代表就一定赞成方打假的对象(这点,请XX学习下哈 :D:D:D)。
这次方韩之战,我认为韩如方所言,存在代笔。
对方不了解。等下次有人打方再看吧。;)
 
看来我们之间的差异大大地缩小了。现在就是对一些事件的发生概率大小的认定问题,即在我认为是小概率的事件,你不认为是小概率。

1. 先说一个初二高一的学生,写出大部头的小说的概率。我认为这个概率往大了说,1%。 而且,在这1%的可能性中,一般发生在成绩好的学生身上,至少语文成绩要好。中小学生成绩不好,一般是2个原因,一是贪玩,二是对文字文化的东西悟性差,而且这2者往往是兼而有之,甚至是因果关系。所以我要说写出大部头的小说的概率发生在包括语文在内的7门功课不及格的学生身上的可能性只占发生在成绩好至少是语文成绩好的学生身上的十分之一, 即10%。 乘上前面的1%,就是0.1%。

2. 一个平常语文成绩差,但是高中时期参加作文竞赛的时候能写出半文半白旁征博引文字老练的文章的可能性只有百分之一。

3. 一个少年文学天才,在视频对话的时候语言贫乏没有内涵说不出连贯的5句话的可能性是十分之一。

4. 一个少年写的杂文,声称是自己的经历,但是写的却与他老爸那一代人的经历很相似,这种可能性算20%。

5. 一个少年时代写东西文笔老辣,但是直到快30岁的时候写的东西却很一般,的地得还用不好,文笔倒退很多,这种可能性是十分之一。

6. 韩寒自己说自己从小不爱学习,上课在玩,课下更是在玩,但他爸韩仁君却说他在写《三重门》的时候,把所有地时间都用上了,亡命般地写小说。在这里,他爸说真话的可能性是十分之一。

0.1% x 1% x 10% x 20% x 10% x 10% = 0.0000002%, 即亿分之二。

现在回到你的结论,你认为不相信这亿分之二的可能性会发生在韩寒身上的人是“自以为是的偏狭和偏执”,反之像你这样相信那亿分之二的可能性的人反倒是合情合理的。是这样吗?

老闲,你数学好、懂科学也不带这么忽悠人玩的吧?:flaming:

我前面讲过韩寒十几年的生活不等同于一个罪犯在系列案件中留下的具有一致指向和连贯性的痕迹。现实生活是充满偶然性的。如果你这种概率算式成立,那我也来给你列一个:
1. 中国上个世纪后半期的平均人口出生率大概为20%吧,你我都出生在这个区间吧,也就是说你我有20%的机率来到这个世上;
2. 中国上个世纪婴儿存活率从50年代的80%到90年代末的97%,平均算90%吧,也就是说你我投胎到中国后活下来的机率有90%;
3. 你我长大后进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机率大概算10%(起码要读了大学你我才有后面移民和相互讨论的可能性);
4. 按中国大陆移民加拿大的比率算,你我从中国来加拿大定居的概率往高了算也就0.1%;
5. 你我来加拿大后选择到渥村居住的概率算20%;
6. 你我都到CFC上来发帖的概率算10%;
7. 你我看到彼此的帖子并且愿意和对方进行讨论的可能性算10%。
...
20% X 90% X 10% X 0.1% X 20% X 10% X 10% = 0. 0000036%

OMG,你还相信你在网上和我对话吗?:p:D
 
老闲,你数学好、懂科学也不带这么忽悠人玩的吧?:flaming:



我前面讲过韩寒十几年的生活不等同于一个罪犯在系列案件中留下的具有一致指向和连贯性的痕迹。现实生活是充满偶然性的。如果你这种概率算式成立,那我也来给你列一个:

1. 中国上个世纪后半期的平均人口出生率大概为20%吧,你我都出生在这个区间吧,也就是说你我有20%的机率来到这个世上;

2. 中国上个世纪婴儿存活率从50年代的80%到90年代末的97%,平均算90%吧,也就是说你我投胎到中国后活下来的机率有90%;

3. 你我长大后进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机率大概算10%(起码要读了大学你我才有后面移民和相互讨论的可能性);

4. 按中国大陆移民加拿大的比率算,你我从中国来加拿大定居的概率往高了算也就0.1%;

5. 你我来加拿大后选择到渥村居住的概率算20%;

6. 你我都到CFC上来发帖的概率算10%;

7. 你我看到彼此的帖子并且愿意和对方进行讨论的可能性算10%。

...

20% X 90% X 10% X 0.1% X 20% X 10% X 10% = 0. 0000036%



OMG,你还相信你在网上和我对话吗?:p:D



你俩都正確,老閒的是在中學生中採樣,那概率是太低了。你的是在全國人民中採樣,算到你倆個體的概率差不多50%,精確,贊一個:D
 
老闲,你数学好、懂科学也不带这么忽悠人玩的吧?:flaming:

我前面讲过韩寒十几年的生活不等同于一个罪犯在系列案件中留下的具有一致指向和连贯性的痕迹。现实生活是充满偶然性的。如果你这种概率算式成立,那我也来给你列一个:
1. 中国上个世纪后半期的平均人口出生率大概为20%吧,你我都出生在这个区间吧,也就是说你我有20%的机率来到这个世上;
2. 中国上个世纪婴儿存活率从50年代的80%到90年代末的97%,平均算90%吧,也就是说你我投胎到中国后活下来的机率有90%;
3. 你我长大后进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机率大概算10%(起码要读了大学你我才有后面移民和相互讨论的可能性);
4. 按中国大陆移民加拿大的比率算,你我从中国来加拿大定居的概率往高了算也就0.1%;
5. 你我来加拿大后选择到渥村居住的概率算20%;
6. 你我都到CFC上来发帖的概率算10%;
7. 你我看到彼此的帖子并且愿意和对方进行讨论的可能性算10%。
...
20% X 90% X 10% X 0.1% X 20% X 10% X 10% = 0. 0000036%

OMG,你还相信你在网上和我对话吗?:p:D

因为韩寒参加作文竞赛说提交的作文是不是他自己写的,他是不是《三重门》的作者,那些杂文是不是他写的,这些都是存疑的,是大家正在质疑的东西,所以概率小于1。我闲某出生在中国大陆、移民到加拿大,在渥太华CFC上网是不存疑的,是已经发生的事,概率是1.

同意你的第7点,在我俩对话之前,你我看到彼此的帖子并且愿意和对方进行讨论的可能性算10%。
 
亿分之二,60亿人还有120个吧,15亿人也有30个吧。一个韩寒太少了,把另外29个也挖出来!
 
亿分之二,60亿人还有120个吧,15亿人也有30个吧。一个韩寒太少了,把另外29个也挖出来!


基数是相同年龄段的人数(不受代沟因素的影响),时间的跨度是人类的历史。
 
...
小韩复杂点, 原来是右派, 去年年底,狗血地泼出韩三篇, 搞得左派莫名其妙, 弄得右派孺子不可教.
老方么, 相对简单点. 左派把他推为十大右派, 右派轻他是高级五毛. 好听的叫"独行侠", 不好听的...啥都有.
 
因为韩寒参加作文竞赛说提交的作文是不是他自己写的,他是不是《三重门》的作者,那些杂文是不是他写的,这些都是存疑的,是大家正在质疑的东西,所以概率小于1。我闲某出生在中国大陆、移民到加拿大,在渥太华CFC上网是不存疑的,是已经发生的事,概率是1.

同意你的第7点,在我俩对话之前,你我看到彼此的帖子并且愿意和对方进行讨论的可能性算10%。

你讲这些凭啥就不能存疑啦?这网上有多少人见过你?验过你的护照和身份背景、身高、血型、性别、年龄吗?:D

谢谢你至少同意了我写的7分之一啊,咱俩的差异是不是又缩小了一点?:p
 
你讲这些凭啥就不能存疑啦?这网上有多少人见过你?验过你的护照和身份背景、身高、血型、性别、年龄吗?:D

谢谢你至少同意了我写的7分之一啊,咱俩的差异是不是又缩小了一点?:p

你可以质疑我的身份,但是我缺乏造假的动机。我不是CFC的偶像,也不会因造假而得利。其他网友对你的质疑不感兴趣。说到底,就是大家不愿意相信我会无聊造假,反而会觉得你的质疑很无聊。

现在,咱俩的对话讨论已经发生了,概率已经是100%。
 
你可以质疑我的身份,但是我缺乏造假的动机。我不是CFC的偶像,也不会因造假而得利。其他网友对你的质疑不感兴趣。说到底,就是大家不愿意相信我会无聊造假,反而会觉得你的质疑很无聊。

现在,咱俩的对话讨论已经发生了,概率已经是100%。

不是我要质疑你的身份,而是我觉得按照你的概率论来讲,你我进行讨论的机率一样是低得难以置信的,但还是发生了。这一点即使你不辩解,我也不怀疑。:p

至于方舟子对韩寒的质疑,倒的确让很多人觉得很无聊。
你我这么正儿八经地就这个话题讨论下去,而且每帖仍然只挣$5,也很无聊。既如此,还不如另找一个气人的话题发挥你的专长吧。:D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