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家欢乐几家愁,今天好像IB program发榜

是金子,在哪里都可以发光

The sky is the limit.
 
是金子,在哪里都可以发光

The sky is the limit.

中国那么多孩子由于条件限制,连上学都是个问题。那些孩子看不到希望,就更别提发光了。
 
家长愁什么?

有些是孩子自己要去一试,家长无所谓。去那里上学,还得考虑交通问题。
 
中国那么多孩子由于条件限制,连上学都是个问题。那些孩子看不到希望,就更别提发光了。

村长,IB program 不在“我们这儿” :D
 
那学校老有钱了,好多地方都有校车的。
不过从坎屯去也忑远了。不值吧。
有一次参加一个心理方面的小会,有位母亲提到她儿子在IB,整天昏昏沉沉。当时并不知道什么是IB,不过印象深刻。
呵呵,孩子愁,家长也愁。
 
下班回来遇见我们家邻居胖大叔,看他笑得合不拢嘴。
一问才知他大女儿中了。故发帖感慨一番。

好象加拿大家长或学生care或比这个的基本没有啊,用英文就是who cares?!

光为这事儿没必要乐成这样吧,是不是平时就喜兴,你一问,人家又没什么别的可说啊,只能说这个啊。

当然如果人家真就为这特高兴,那咱也在这恭喜了。
 
当然如果人家真就为这特高兴,那咱也在这恭喜了。
我看到的是由衷的高兴,所以也为他的高兴而高兴。虽然对IB这事本身不以为然。
 
住得远的又想上的赶紧考虑搬家,那样就不用太愁了。这事,就跟中国人喜欢买新房一样,没有道理可讲。有条件,咱就上。

好学校对人的影响有时候不是一下子能看得出来的。两个相近的人,有时候一点点小事,一个动作,就能看出受到的教育程度的不同。

恭喜各位犬子虎女上榜的家长,你们有事可干了。
 
真是奇怪,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学,有必要这样吗?
 
条条大路通罗马。上不上IB本身,并不是升学乃至成功的充分/必要条件。

但是,是否追求挑战,愿意让自己在这种挑战中磨练和成长,以及能否在这个过程中赢得挑战,反映出学生本身的一些重要素质。IB课程也还是很锻炼人的。
 
但是,是否追求挑战,愿意让自己在这种挑战中成长和提高,以及能否在这个过程中赢得挑战,本身反映出学生本身的一些重要素质。

我特佩服有兴趣去接受这种挑战的孩子。:cool:

家长,您就靠边站吧。:D
 
儿子第一批没上了.

据说还有第二批名单?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