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韩如果14/17岁文章有代笔,这以当年的标准看, 也是不可接受的吧.:blink:韩黑把人家十几年前的文章一句一句剥皮分析,弄到最后松江离上海多少公里这种数据都作为打假工具,也不是啥光彩的事。
如果方黑直接达方舟子的假, 我一定乐于观战. 哪边说得有理支持哪边.
中国自古文人相轻。
双重标准更是传承至今。
小韩如果14/17岁文章有代笔,这在当时也是不可接受的吧.
不是。
方舟子的核心精神是什么?
我听说网上有人做了一个调查,大多数人都说方舟子是个好丈夫。因为方舟子没有继承和发扬文化大革命期间那些为了政治正确而出卖枕边人的优良作风,所以嫁人就要嫁方舟子这样的人。
讲句题外话。我对于赵氏孤儿里面的老程樱是很看不起的,为了皇上的江山万代,把自己无辜的小孩杀了。这样的邪恶榜样还居然被千秋万代歌颂着。想到这一点,我响应老华侨的号召,高呼打倒中国传统文化。
致于我作为旁观者来看刘女士的论文,对于别人指出的她的论文的具体毛病,成立也好,不成立也好,我没有兴趣反驳或辩解。这样的硕士论文数量如茫茫大海,刘女士也是茫茫硕士大海中的一小点水滴。也许你不知道,在写打算公开发表的论文的时候,如果你在论文中引用到其他人未发表的观点来充实你的论据,你的论文是要被编辑打回来的,因为那些未发表的论文不算正式学术成果。与其去浪费时间挑她那未发表的学生论文的毛病,我不如跟你和老华侨等CFC上的网友们斗嘴更有意思。
中国自古文人相轻。
双重标准更是传承至今。
黑体字标这么明显,看来你知道的也不多(但信心倍足):在写打算公开发表的论文的时候,如果你在论文中引用到其他人未发表的观点来充实你的论据,你的论文不一定是要被编辑打回来的,因为那些未发表的论文即使不算正式学术成果,但是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有个网站:http://arxiv.org/ 收录的都是已经投稿但还没有发表的论文。很多科研领域都建议学者充分利用这个网站,好促进尽可能快的学术交流。 在那些领域,引这里的文章,编辑不会有意见的。编辑怎么处理,往往跟行业习惯相关。
另外,有些经典的科研成果,就从来没有正式发表过。我就知道一个著名的定理,从来引用它的时候都是这样标注出处: XXX and YYY, unpublished manuscript, 197X.
还有些引用资料,这样标注: XXX, private communication. 更是WHO KNOWS WHAT 了。
十几年前的事,都忘了。也没空去回忆。
即使从前作假,假如后续没有作品,是不可能红到现在的。掐住人家十几年前的事不放,没有意义,观众听多了也没有兴趣。
。![]()
如果方黑直接达方舟子的假, 我一定乐于观战. 哪边说得有理支持哪边.
打小刘,一个普通硕士生,仅仅因为她是方的妻子,太没品了. 连很多一向讨厌方舟子的人,都不以为然. 看看前面CFC网友的发言就知道了.
何来各为其主?!又何来双重标准?!
![]()
听你这样说之后,抱着好奇心去看看国内现在的学术期刊这方面的要求。发现对于未发表论文中观点的引用的限制,虽然没有明确出现在所有期刊投稿要求上,但某些期刊还是保持着这种要求。
这是复旦的要求:
http://www.fudan.edu.cn/lkxb/up.htm
=========
(6)参考文献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列出最主要的、最新的,请勿引用未公开发表的资料. 各类文献书写格式如下:
。。。
当然,你说有那些未发表的论文被正式刊物上的论文引用的例子,我完全相信。特别是科学史上的某些重大发现,根本就没有发表在学术期刊上,也许就在某些科学家的通信中表达出来了。
我也记得国内有人硬要把未发表的会议论文,当作学术成果去申请职称或报奖的,特别是碰上系总支书记之类的人物,别人拿他没有什么办法。这是中国特色。
我用黑体指出这一点,是要强调未发表的论文和公开发表的论文,在影响程度和被认可程度上有根本的不同。156个学者不找那些影响因素更大的公开出版物里面的毛病,却挑一个对手的妻子10年前做学生时未发表的论文来小题大作,实在下流。而他们居然公开这样做,实在是不可思议。
如果那篇论文是假的,别人要打假为什么不可以呢?
如果那篇论文是假的,别人要打假为什么不可以呢?
毕业论文如果有抄袭,学校知道了还可以毕业吗?
她是方的老婆,别人打假就是有企图?
换一个角度,如果是假的,管你是谁,打了也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