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爱地请进--一个赌局

代笔的意思是本人不参与写作...可有同学视频站出来说HH课堂,自习上写作,写完传阅,而且是同学之间刚发生的段子... 你怎么看?四两拨干片?:blowzy:



如果现在韩寒能在第三方监督下,写篇文章,其“的地得”的出错率跟他《三重门》手稿上的“的地得”的出错率接近, 我承认输。:D 韩寒没有代笔。
 
晚上一直在看HH的手迹。

结论 -- 不是原稿,是抄写的手稿(可以是抄自己的原稿)。理由:手迹过于干净整洁,很少有错别字,基本没有词序句子修改的痕迹。另外,对比HH博克里的错别字频率和不通顺的语句频率,这也不可能是原稿。


是在原稿基础上抄写的。HH有说过这是他的最初原稿吗? 如果说过,那就有问题。


[MEDIA]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UyMzQ2Njk2/v.swf[/MEDIA]
 
问句题外话,方、韩是人大代表吗?各有那么多粉丝,能代表好多人呐!
 
小韩还是知道“干”和“千”的区别。
 

附件

  • 47406879jw1drreuurqthj.jpg
    47406879jw1drreuurqthj.jpg
    59.8 KB · 查看: 84
小韩还是知道“干”和“千”的区别。

谢谢找到这个证据。

我一直在想,单独一个手写的“干”或“千”是说明不了问题的,有些人就喜欢把一撇写成一横,比如“我”字的第一笔。只有找出韩寒手写的“干”和“千”拿来对比,才能说明他写的到底是不是“四两拔干片”。有了这个证据,说明韩寒果然不负总望,抄写的是“干片”。

听起来,谁都会写错字,挑一个人手稿中的错别字,有点无聊,好像鸡蛋里挑骨头。但是在韩寒的手稿中出现的错误是属于写错还是抄错,意义就大了。一个自己一边思考一边写作的人,是不可能把“千斤”写成“干片”的。只有抄写才会依样画葫芦,错抄成形似的别字。

看看这些出现在韩寒“手稿”中的抄写错误吧:
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blog/hanhan26.txt

  像“可以”写成“开以”、“妥协”写成“觅协”、“其实”写成“真实”、“失望”写成“火望”、“妓女”写成“枝女”、“秉公”写成“乘公”、“光线”写成“光钱”、“隐私”写成“稳私”、“吃面”写成“咬面”、“不至于”写成“不歪于”、“众生大哗”写成“众生不哗”、“手脚笨拙”写成“手脚笨掘”、“功亏一篑”写成“功亏一贯”、“抑扬顿挫”写成“柳扬顿挫”,这些不可以思议的荒唐笔误,也都是由于字形相近抄错。这些字的读音、写法都差别很大,不是书写笔误。

  类似的形近错误在韩寒抄稿中比比皆是,例如:“干(千)山鸟飞绝”、“不断拖(施)问”、“乱而有轶(秩)”、“跳(逃)都来不及”、“阵(陈)年老醋”、“一撒(撕)为二”、“隐憋(蔽)”、“吓了一逃(跳)”、“弊(憋)不住”、“多(够)县重点自费”、“臂(劈)头就是恭喜”、“渴(喝)酒”、“稳稳(隐隐)约约”、“攀岸(岩)运动”、“学校翻(播)寄宿生须知”、“怎(急)得雨翔没话说”、“限(恨)不得”、“选选(远远)超过”、“拖(施)威”、“双体(休)日”、“单体(休)”、“撒(撕)得粉碎”、“雨果尝(堂)”。

  有网友认为这些错字有的可能是用五笔输入法出错,即韩寒是根据一份用五笔输入法打成的电脑打印稿抄写的。
 
小韩手稿用纸为16K绿格稿纸,左下角应该有造纸厂名称。如果能查到可以知道稿纸的生产年代和大致的奋笔疾书的地点。


所有用纸和笔峰都基本相同,不能作为反证,但有些奇怪,应该是在很短时间内写完的。
 
阿Q对手稿最大的疑惑不是手稿很干净,很少错别字,而是字体。对比他家书的字体,潦草,也能感觉出是边写边想写出来的字。反观H2的长篇小说稿子,你看看他的字体,实在难以想象,在教室里,在肯德基里那样的环境里,一边构思写出来的字体会是那样一笔一笔很工整很用心地写

还有,边想边写的字是有节奏感的,脑子里想到了什么东西,下笔如有神,可能连续几句写得飞快;当思路卡住时,写出来的字是不一样的。H2的手稿,字体没有任何变化,很工整,下笔都很慢,节奏没有变化的

http://news.pptv.com/dsj/2012zt/fhzz/zj/20120129/3913366.html
 
手写东西的人都有经验,错别字不可避免,但因为是脑子想到的内容在手上体现,错字或别字基本上都和正在写的内容有关联,音同字不同或字体相似。

小韩的错别字95%都是“字体相似”的错误。 参见楼上老闹子的详细举例。 这是很明显的抄稿错误。


(同意楼上的看法:cool:
 
烂泥够了, 我都烦了,有铁证吗?
 
明天开始研究韩仁均。

http://baike.baidu.com/view/2400797.htm

金山文化志官方介绍。 1980年,韩仁均散文《棉花》,获《青年报》“祖国颂”征文一等奖。》《笔名之战》获全国百字小说大赛三等奖。(1980), 1983年,《妯娌》(1983年)获《青年报》“青春似火”征文鼓励奖, 1986年《头版头条》(1986年)获《文科月刊》文科杯二等奖,《寻常百姓家》(1987年)获全国首次“当代农民小说征文”入选奖,《特异功能》(1989年)获环境文学征文优秀奖,《现代画展》被收入江西省出版的《微型小说选刊1990年,韩仁均 《暗号照旧》获《故事会》第五届全国优秀作品大奖赛三等奖;
  1991年,韩仁均的作品《难成眷属》获中国最佳新故事奖
  1992年,韩仁均的作品《难得糊涂》获第七届《故事会》全国优秀作品大奖赛一等奖;
  1993年,韩仁均的作品《寻找小霸王》被《故事大王》读者评为1993年度“我最喜爱的故事” (小注:这个年度最佳奖虽说是读者评的,但不知有木有猫腻)
  1994年,韩仁均的作品《压在箱底的花棉袄》和《新官上任》获第九届《故事会》全国优秀作品大奖赛二等奖;
  1994年,韩仁均《养猪难卖》获中国新故事学会第二届全国微型故事赛微型故事奖;
  《没有盗贼的失窃案》获1995年《故事大王》好作品奖,《退一步海阔天空》获《故事会》全国优秀作品大奖赛超短篇故事三等奖。
  1996年11月,第十一届故事会全国优秀作品大奖赛,韩仁均《退一步,海阔天空》,获超短篇故事三等奖。
  1997年,韩仁均的作品《局长下乡》获上海市故事创作讲演大赛二等奖;
  1999年,韩仁均的作品《第一笔生意》获上海市新民故事大赛二等奖;
 
代笔的意思是本人不参与写作...可有同学视频站出来说HH课堂,自习上写作,写完传阅,而且是同学之间刚发生的段子... 你怎么看?四两拨干片?:blowzy:

代笔不一定是本人不参与写作,H2自己将话讲得太绝了:没有一个字代笔。假设阿Q有幸是个文学青年,儿子也争气,16岁就要写长篇小说,我认为阿Q会忍不住帮他把把关,我相信只要不影响儿子主创的角色,没有人会较真的

就已经看过的视频,阿Q的看法是:

1)在对邱老师的采访中,没有一句是明明白白谈到邱老师对确定是H2作文的评价(比如文学社活动的写作),讲的都是对H2发表过文章的评价

2)袁敏讲H2对作品极其熟悉,可以和她当面沟通修改意见;还有他思想有深度;可是在H2那么多视频采访中,我们看到的H2不是这样的

3)朱莲很肯定地讲H2语文成绩也很差,跟H2父子的说法是不一致的;金丹华口中H2的语文成绩好一点

4)金丹华讲的是,H2在最后一排,自己单独一个座位,用书将自己隔起来,躲在里面看书,写东西,还有“谁知道他在做什么”。金丹华并不能证明H2是在写还是在抄。不管H2在写还是抄,都不影响H2在同学面前讲他当天的写作

5)金丹华和陆乐的采访中,都是侧面讲H2在写东西,并没有讲曾经当面看着他在写,这能证明H2是在写还是抄?

6)朱莲的采访比较积极。阿Q认为不能作为结案的证据。疑问是:(1)理论上H2可以自己写一些东西,比如提供一些素材给他老爸;(2)如果H2在隐瞒抄写,别的同学不一定会知道;何况作为最重要的证人,陆乐一问三不知。其他不是同座的人,可能知道多少呢?阿Q以前讲过的,H2自己博客讲,他的一个同学打电话问他:你究竟是不是代笔?如果不是铁哥们,同学之间了解有限,泛泛之谈不能定案的,更何况只同学过一年

7)同学之间发生过的那些段子,阿Q没有认为哪一个能说明H2是那些东西的作者,或者证明H2很有水平。十几万字三重门不是白抄的,弄一点让高一学生认为很高深的东西并不是太难

8)金丹华讲H2买和借很多书,但是“那些书他有没有看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这句话是客观的。阿Q不是否认H2一本书没有看过,阿Q感兴趣的是H2有没有啃过管锥篇?
 
晚上一直在看HH的手迹。

结论 -- 不是原稿,是抄写的手稿(可以是抄自己的原稿)。理由:手迹过于干净整洁,很少有错别字,基本没有词序句子修改的痕迹。另外,对比HH博克里的错别字频率和不通顺的语句频率,这也不可能是原稿。


是在原稿基础上抄写的。HH有说过这是他的最初原稿吗? 如果说过,那就有问题。


[media]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UyMzQ2Njk2/v.swf[/media]
他爱写,这一点先确定~~他有点笔头功夫,也确定~~就是不知这功夫有多深,让挺韩和反韩的人们把人们弄晕乎了~~:blowzy::p

他可能确实在学校着手写过书,已经由他的当年的同学提及了~~尽管没有提到书名,但据内容来看,就是三重门~~多久写完的,他的同学没提,可能可以搜到这些相关的信息。如果这些完成的书稿是出了校门,没有到处游荡,直奔出版社,被大手笔加工的可能性应该为零~~这位同学的证明是有效的~~如果如果是真的不是这样,那个同学的视频证明作用有多大~~:rolleyes::blowzy:

明天在看那位出版社的人如何作证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