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借扣扣这贴汇报一下思想:
严肃地说,方韩之争俺一直纠结在人性的这个层面. 资爱,小篆,老方们的技术层面,俺真的不懂, 其它的如逻辑层面,俺也是倒来倒去的。
以前曾半开玩笑地说相信的是"两千万"的赌注,俺其实最看重的是韩寒在另一个视频里拿自己年幼的女儿作为捍卫尊严的理由. 都是为人父母的,俺就信他了,因为一般大人打架,真的没有必要主动亮出最深处的地方.
另外大的方面,俺还不敢相信萌芽作家方面能围这么大的一个场子,用的人还是抄都能串行的干片. 至少仅第一届,他们手中就还有20多个一等奖,包括一个12岁的爱情作家. 当然,小说中老韩介入的深浅,编辑修改的多少,这是另外一件事情.
俺不否认上面这种逻辑有着致命的漏洞. 比如,某个乞丐, 会靠自己切断手指的方法来赢得同情... 可你如果面对的是两个乞丐,你没能力没时间去判断的时候, 也就没有其它的选择了.![]()
终于看明白了小篆的“辩论”招数:
1、选择性忽略:基本忽略对干货的分析
2、紧盯对方的错误,不管是不是关键问题;如果辩方忙于争辩这些被小篆抓住的错误,就偏离了辩论的轨迹
3、紧盯:你误解我的贴子了。基本上CFCer没有一个有能力看明白小篆的贴子的
您这贴的结论稍微下早了一点。
我没有三头六臂,面对那么过各路神仙的口水棍棒,不可能贴贴都同等对待。
你的多个贴子,我都看到了,已经概括回复在前一个帖子了,甚至还包括了以前在别的楼该回复而尚未回复的内容。
你忽略什么帖子是你的自由,但你对别人的回帖方式擅下结论,我不太认同。请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