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04-20
- 消息
- 863
- 荣誉分数
- 114
- 声望点数
- 153
CFC 上的讨论,从来就不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的,也没见谁真正在辩论中被别人说服过,成年人嘛。讨论的价值,是让大家在各种观点的碰撞中各取所需。
比如,本楼主需要做一个决策,其决策模型基于一个假设,而这个假设的真伪必须验证后才能采信,所以楼主就需要来收集经验数据或者相关参数。大家的讨论提供了一些个体的观测样本和文献引述,更多的是关于那个假设本身的精确定义,相关参数的量化方法,以及输入量范围偏差对输出结果的影响,等等。不管是想学习的楼主还是想强化自己见解的读者,想必都各有收获。
一个决策模型归根结底取决于决策人的思维方式或者说价值取向,比如什么对你/孩子相对而言更重要。在众说纷纭之后,取法中庸还是剑走偏锋,全看个人。
下面是我的2 cents, 给LZ的模型提供参考数据:
个人情况:Gifted kid with Chinese parents; strong language skills but nothing exceptional.
决策偏好:balanced, 或称中庸
选择:MFI
主要理由:
1)优先级:英文 > 中文 >> 法语
2)希望结果:英文> EFI; 法语 ~ EFI
3)重要考量:
a. 不假设法语能促进英语;
b. MFI 不是100%法语,数学&英语课程仍然用英文教。
c. EFI 学校校车时间太早。
结果观察:not yet available.
比如,本楼主需要做一个决策,其决策模型基于一个假设,而这个假设的真伪必须验证后才能采信,所以楼主就需要来收集经验数据或者相关参数。大家的讨论提供了一些个体的观测样本和文献引述,更多的是关于那个假设本身的精确定义,相关参数的量化方法,以及输入量范围偏差对输出结果的影响,等等。不管是想学习的楼主还是想强化自己见解的读者,想必都各有收获。
一个决策模型归根结底取决于决策人的思维方式或者说价值取向,比如什么对你/孩子相对而言更重要。在众说纷纭之后,取法中庸还是剑走偏锋,全看个人。
下面是我的2 cents, 给LZ的模型提供参考数据:
个人情况:Gifted kid with Chinese parents; strong language skills but nothing exceptional.
决策偏好:balanced, 或称中庸
选择:MFI
主要理由:
1)优先级:英文 > 中文 >> 法语
2)希望结果:英文> EFI; 法语 ~ EFI
3)重要考量:
a. 不假设法语能促进英语;
b. MFI 不是100%法语,数学&英语课程仍然用英文教。
c. EFI 学校校车时间太早。
结果观察:not yet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