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动梨花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2-11-05
- 消息
- 111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一) 隔断红尘三十里 清溪竹影云悠悠
诗家有云: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
紫绶纵荣争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
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
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话说梨花自退隐江湖后,就和父母及小女芸儿,游历四方,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塞北江南。最后终于在黄山脚下一幽静的山谷中定居下来,过起了山涧林下,渔樵耕读的日子。
这山谷名唤葫芦谷,因其形状似一放躺的葫芦,入口处只二米有余,被巨石杂花掩盖着,兼有一溪从谷内潺潺流出,若不亲身步入,很想象谷中别有洞天。沿着溪水,向山谷中走来,愈走山路愈开阔,但见谷中遍植梨树,早春时节,花开洁白,清香四溢,蜂飞蝶绕。经风一触,便纷纷扬扬,漫天飘舞。山谷的尽头是大片的竹林,梨花就在这片竹林里盖了几间小舍,终日里交芸儿读书,陪父亲作画,闲暇时到溪边垂钓,或与母亲在屋后侍弄瓜菜,倒有过得逍遥自在。
且说这日午后,梨花才迟迟的起来,昨日父亲友人造访,宾主相聚甚欢,友人席间提到欲求幅牡丹图,父亲欣然应允,命梨花代笔,三日交画。不曾见过牡丹,何处去寻这神来之笔?梨花辗转反侧,时近五更才安寝,现在看着案上铺开得宣纸,依然点墨未染,心里郁郁不乐,遂步出小舍,沿着草径,漫无目的走着。
此时正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梨花欣赏着谷中春光,不觉来到溪边,见父亲带了芸儿和友人在溪畔垂钓,就远远的找了处干净平整的石头坐了下来。一阵微风拂面,竹影在水中颤动,一抹抹绿色在溪中轻弋浅浮,惹得鱼儿四处游走。没有太多的嘈杂,除了鸟鸣,便也只有溪水的声音。时而低徊,时而激越,时而清亮透心,时而混重入耳。梨花闭上了眼睛,静静的听着,,,
突然传来一阵笙声,声韵悠扬,隐隐的好似《风雨》的调子: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廖?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随后一串箫音清亮而起.轻轻和着笙声。一喜一幽,相映成趣。梨花凝神细听,原来箫声和的是《蒹葭》,可是却是说不出的幽怨惆怅: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梨花不闻此阳春曲调久矣,一时竟听得呆了,许久才站起身,回头望去,见溪边有一男一女并肩而立,那吹笙女子青裙素衣,面貌娇秀,那吹箫的男子,白衣胜雪,风神俊雅。梨花正欲上前相问,吹笙的女子已笑吟吟地来到梨花面前,盈盈一拜道:“姑娘就是风动梨花?小女子名叶雨笙”,她回首一指身边地男子说:“这位就是信陵公子”。
梨花不尽想起前几日收到木子的飞鸽传书,说不日会有人造访。至于何事,信中却只字未提。莫不是江湖风云又起?
(二)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帝京
梨花忙回礼:“梨花久闻二位才名,今日一见,当是有缘。若不嫌弃,何不到寒舍一叙?”二人含笑:“那就讨扰了”。梨花在前,叶雨笙,信陵公子相随,谈笑着向小舍走来。
这小舍的四面,或高或矮,或肥或纤,遍植十数种竹,错落有致,更有应门一幅对联,上书“疏风入竹香,淡叶分日凉”,信陵公子赞道:“好个清雅的所在”,“公子过奖了,书房请。”入得屋来,宾主落座,梨花沏上黄山特产贡菊花茶,顷刻间屋内便清香四溢,信陵公子喝了口茶,笑道:“我们受花主所托,特来请梨花姑娘洛阳一聚,不知梨花可有雅兴,随我二人前去观赏牡丹盛会?”梨花闻听,心中一动,忙问缘由。
原来自梨花退隐江湖后,木子也回祖籍洛阳,做起了影楼生意,因摄影水准专业,更兼价格合理,待人挚诚,他的生意风声水起,短短的几年间,就买房置产,富甲一方。一年前花心客途径洛阳,与木子小聚,二人皆是侠骨柔肠的性情中人,谈的甚是投缘。因木子的盛情相留,以及花心客对牡丹情有独钟,所以几夜畅谈后,花心客遂决定结束漂泊生涯,定居洛阳。也许是天缘,花心客于半年前,无意中寻到牡丹名种姚黄魏紫,欣喜之余,决定发贴遍请天下豪杰,来洛阳赏花。
梨花听罢,沉吟片刻道:“如此盛会,梨花真心向往,待我告知家父,明日启程如何?”叶雨笙说:“离赏花日还有三天,此地离洛阳千里有余,事不宜迟,不如今夜动身”,“好,就依姑娘”。
当下梨花三人用过晚饭,月出东山之时,三人已打马扬鞭赶赴洛阳。
一路无话,这日已到洛阳城外。
再说这洛阳,地处中原,物富民丰。气候温和, 土地肥沃,雨量适宜,最宜牡丹生长,曾有诗赞“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洛阳栽培牡丹始于隋朝,初盛于唐朝,鼎盛于宋代。洛阳牡丹花香色艳,雍容华贵,有“国色天香”之称。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写道:“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
如今每年的四月中旬是牡丹花会,洛阳城中人如山,花似海。
梨花三人缓缓地穿行在洛阳城中,感受着洛阳人的牡丹情怀。
(三) 花开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
话说梨花,叶雨笙和信陵公子,穿街过巷,来到了木子府前,抬眼看去,见一座长方形院落,座北朝南。青瓦白 墙,镂空花窗,飞檐翘角,朱门红柱,匾额上书 “快意居”。信陵公子上前扣打门环,递上了请帖,不大会儿的功夫,听得一阵脚步声,一年轻男子剑眉星目,身长玉立,快步而出,见到信陵公子和叶雨笙先是一笑,道:“二位辛苦了。”继而转向梨花弯腰一揖:“这位想必是风动梨花了吧?在下花心客,今日能请得梨花来此,蓬荜生辉。”。梨花忙回礼道:“花心客不必多礼,梨花能有幸一睹名花风采,还全赖阁下。”“各位请,木子在大厅恭候多时了。”
随后,花心客领路,三人近得门来,还未到大厅,就已经听得厅内笑语莺声。“各位,请静静,我说两句”,一女子清脆的声音传来,大堂内渐渐安静下来,”明日就是赏花会了,众路豪杰都已到齐了,既然是来赏花,当然就要知花懂花,我们现在就让木子给说说这姚黄魏紫的名贵之处,如何呀?”梨花见说话的女子衣如冰绡,体态轻盈,发长及腰,丝丝袅袅。花心客悄声道:“她就是文学苑的舵主绿草。”
众人应声好,就见一年轻俊朗的男子走到厅中,抱拳拱手道:“牡丹花开时节,能在此地和诸位豪杰相会,木子不胜荣幸。说到对姚黄魏紫的了解,我都是从花心客那里学来的。姚黄魏紫,其实是两种牡丹,姚黄,为姚姓人家培育出来,是一种千叶黄花,为北宋时第一。魏紫为千叶肉红花,花瓣繁密多达700余片,一时间,天下并重。这绝代名种,经北宋后战乱,其种人间已少见。。”
此时,突然一串琴声悠然响起, 有人清声唱道:
"乍寒乍暖,褪朱唇、又过海棠时。已约姚黄魏紫,留花待伊归。。。",
声音倏然间,已到门口,见一个少女,鬓边压一枝正艳的牡丹,衣袂带风,飘然而至。笑意盈盈对木子任裣一礼:"奴家我也来凑个热闹,欢迎吗?" 说完, 浅浅一笑,梨涡隐现。
梨花一见,心下大喜,正欲上前搭话,转头看见身旁的花心客怔怔望着那女子,如醉如痴,呆若木鸡,,,梨花见状不由得笑出了声,原来这花心客因少年得志,常常玄衣玉面,出入秦楼楚馆,歌台酒肆,檀板笙歌,醉花眠酒。艳声压小杜,纵酒过李白, 几曾见他如此神魂颠倒?
“来的都是客,当然欢迎了,不知姑娘芳名?”
“如花美眷”
“果真人如其名,请姑娘一旁暂歇,明日就是佳期,到时同在牡丹园赏花,今日大家都早早安歇吧”。
众人四散,梨花和美眷,异地相逢,自是有说不尽的话,是以抵足拥衾,畅谈到三更后才小睡了一会。
翌日,大家一早齐集牡丹园,等候花开之刹。牡丹已是苞蕾硕大,叶繁枝茂,像已经了数十年的风霜,可是新绿入眼清凉,如花美眷心下奇怪,怎么仅仅培育了半年的花,便会如此?忍不住向花心客询问,花心客微笑道:"这是用了生长素的结果。另外园中的土质非同一般,皆是从别处移来,专为种牡丹而培育十年有余。因牡丹只爱碱性泥土,所以每年都精心的铺灰,种植各种益碱性泥土的植物,植被与营养均衡,现已百草不长,百花不育,只因泥土碱性已浓,不可植矣。荷泽牡丹甲天下,可是水土入口咸涩,正是此因。”如花美眷忍不住啊的一声,美目流盼,脱口说道:“公子好学识。”花心客面露喜色,顺势侃侃而谈牡丹如何被在唐时被武则天火烧迁出上苑之说。众人在旁也听得津津有味。
正午时分,暖风徐徐,吹得园内的树叶猎猎作响。众人一直注视着那两株花。突然,卟的一声响,有一朵花开了,是那朵姚黄千叶黄花,色极鲜洁,精彩射人,有深紫?心,花团直径有八九寸许。紧接着千叶肉红花也绽放,花朵端丽,精彩莹洁,花瓣繁密至七百余片,花形好似突起圆整倒放的钟。众人忍不住赞叹,花心客激动不已:"我从未见过这本牡丹,真是名不虚传。见花千千万,阅花无重数,此花过后都可不必再种了。。。"
待赏过姚黄魏紫,已是黄昏,木子在大厅备下酒宴,请众人入席。酒过三巡,花心客走到如花美眷桌旁:“今夜花好月圆,姑娘献歌一首,小生吹笛相和,如何?”如花美眷款款走到厅中,向众人问道:“在座各位可有会抚琴的?”,话音刚落,见一绿衣女子, 起身翩翩而来,“轻语不才,愿为姑娘奏一曲。”“那就有劳二位了。”
笛声缠绵,琴声幽噎,如花美眷轻启朱唇唱到: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
山鬼自啼风雨。天也妒。来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燕丘处。”
(四) 桃李春风一杯酒 江湖夜雨十年灯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且按下众人继续在大厅内饮酒谈笑不表,再说木子。
木子从外表看是极爱热闹的。闲遐时都会见他在文苑或茶馆中,品茗论诗,有时更会在文学苑大宴宾客,呼朋唤友,称兄道弟,彻夜的笙歌弦舞,声动CFC。
木子的骨子里却透着苍凉落寞的。那是一种与生俱来,无论用多少诗酒都解不了。
今日听如花美眷唱元好问的那曲《迈陂塘. 雁丘词》,已然触动他心弦,一时间胸中涌起万般柔情密意,却又夹杂着苦涩酸楚,在心里挣扎着,久久的不能释去,是以整晚都默默无语。此时天近午夜,只见皓月当空,碧空如洗,遂辞了众人,步出前厅,站在回廊下,静静地听远处传来的钟鼓,不禁黯然。。。不知过了多久,一阵夜风吹过,木子不禁打了个寒战。
有些冷了,也倦了。是不是也就如这人生?!
于是斜倚着廊下的花栏,正欲睡去,隐隐飘来阵阵花香,若有若无,却直沁心脾。木子心下好奇,顺着花香寻了过去。转过假山和湖石,眼前现出一花径,幽深曲折,不知通往何处,木子分花拂柳,一路走了下来。不多时,听得笛声婉转,伴着潺潺的水声,
木子不由得加快了脚步,行了二三十米,眼前豁然开阔,一条大河徒现眼前,如练地河面上,波光磷磷,几只白色的水鸟,正上下翻飞,忙着觅食。对岸青山凝翠,笼着一层轻雾,淡淡的,似有暖意。近处的柳荫下系着一只小舟,随着水流左右摇摆。那笛声似乎就从舟中传出,木子循声而去,见一船家依在舟尾,手持短笛,正悠扬的吹着。
木子上前一步,言道:“船家小哥请了”。船夫住了笛声,抬头问道:“客官要过河?”“正是,敢问小哥,这里是什么所在?”“此地名叫桃叶渡,客官请上船吧”,木子一个箭步跳在船头,船夫解下缆绳,摇动船橹,?乃一声,驶向对岸。不多时便到了对岸,木子付了船资,谢过船家,移步上岸,那花香愈发的扑鼻了,见不远处有一户人家,“也许花香来自这人家?”心念甫动,延河走去。
屋子并不大。四周种着几丛兰花,或白或黄或紫,或大如盏,或艳若蝶,似篱非篱。左手边一架青藤,墨绿色的叶子,不见有花,却累着一蓬蓬白色晶莹的果实,只绿豆般大小,却似细瓷圆润可爱。架下青石为桌,断木为椅。桌上红漆托盘内一套宜兴的紫砂茶具。茶壶的形状似一个胖胖的南瓜,伸延的叶子与瓜蔓攒成提手,稚拙可爱;杯子也是相仿的造型。
木子看着那套茶具好生疑惑。在哪儿见过?如此的亲切,他重重的甩了一下头,可还是甩不掉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窗子开着,屋内却没人。
临窗的书案,一块田黄石的镇纸压着几张素笺随风飘舞,木子走上前,见纸上有几行工整的行楷小字:
“寒水迷津渡,几番风雨,凋花浪。疏星淡月,断云微阑,孤馆音长天。。。”
洁白的墙壁上挂了幅风景画,木子凝眸细看,不禁呆了,正是他的那幅 君与轻帆共海天。。。
木子延着兰篱往屋后走去。
屋后是一桃林,桃花正艳,朵朵如火似霞,几窝蜂蜜,正在花蕊上颤动着采花密,一片怡人风光。林间有一白衣女子正负手赏花,轻风徐来,落英缤纷。她的肩上,袖间,发髻,都是桃花,远远望去,面如桃花,目似点漆,青丝素衫,随风而飘,真是人面桃花相映红,宛如神仙中人。木子怔了一下,刚欲说话,却听那女子做歌道:
“春江能载几多愁, 愁不尽灯花已瘦。 忽来新燕声啾啾, 好似曾谙雨中楼。 凭栏有人问长河,何处与君共海流?”
那女子的声音柔美,却似在婉转间溶进了数不尽的缠绵感叹。木子听罢,心中似被一大锤重重击过,怔怔地站立着,不能言。。
那女子接着又唱道:
“一叶惊沉梦,落花已纷纷.蜂蝶空欢歌,繁华送秋风.无意堆香冢,逝者如斯夫.今夜初结冰, 沉吟过三更.
红绫映玉面,喜筵到天明.不宜思浪人,春夜目不暝.对错光与阴,逝者如斯夫.滔滔入茫茫,雾水两朦朦。”
木子只觉得脑中一片混乱,忽然许多日暮晨昏一齐涌到眼前,不觉得失声叫到:“桃花!”
只看那白衣女子闪到树后,半晌,才问道:“你是何人?”
“梦难圆,身苟安。 巾帼未到贺兰山,且把鞍上作家园, 父老叮嘱未敢忘, 红妆玉琅待儿还。
虽有时强作英男。 谁不慕去年容颜, 更爱想轻戴云鬟。 可怜娇娘伴长萧, 哪管胡喽觑江南。 梦待圆,意阑珊。”
木子的眼里已溢出泪来,“娘子,是我呀!”
那女子缓缓从树后走出,满脸是泪。 “官人!”
木子奔过去,紧紧地抱住桃花,喃喃地说“娘子,我们再也不分开了。”忽然地动山摇,木子只觉满眼漆黑,失了桃花的踪迹。全身象被无数条绳索捆住动弹不得,正欲呼喊,一股酸酸的汁水涌进嘴里,呛得木子猛的一挣。
只听得一片醒了醒了的叫声。睁开眼,却是众人围在身边。辟邪手里拿着一个水晶的小瓶子,里面还有半瓶褐色的液体。木子望着那瓶子“这……”
辟邪有点不好意思的说“是醋。嘿嘿,我那妻好醋,我是特地托人从太原带回来的最好的。可是不想,却先给木子兄用上了。”
却原来木子不觉间靠在那廊下的栏边睡去了。在梦中大喊,才引得众人寻了来。
木子怔立半晌,要了纸笔,写到:
桃花散赋
庭前桃花无端去,
借风戴月妆脂玉。
金陵夜涨几尺香,
红绫慢解梦千缕。
婉嫣嗔骂公子笑,
箜篌倦卧谁谱曲?
敲碎银杯换戏言,
恍惚爱刹乱无绪。
情游荡,情游荡,
相思伴酒少离泪,
忧愁无人给慰语。
奢望有眼看偶醉,
量出寂寞心几许。
蹉跎年华情未死,
案头半阕词待续。
莫迟疑,莫迟疑,
赠我薄纸折小舟,
飞出峡江问君寓。
青州无楼点霓虹,
更缺珠帘遮馥郁。
一柱清香生苦茗,
就爱素面品佳句。
众人无语。
此时天渐渐亮了。 梨花辞别了美眷和众人,向黄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