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英法双语背景的同事的启示

23%在我看来是个大数字了,所以看到还有这么多人认为学法语没有用,真是匪夷所思。不论是将来做老板还是打工,孩子有23%的机会触到法郎斯风,特别是服务性行业,挣钱多的律师医生也是服务客户的,你的客户23%可能需要法语服务,你找工作,23%可能从魁北克、新不伦瑞克法语区那片来了面试机会或者offer,不会法语可能丢失23%的机会。

当然有人说不许孩子将来去法语区扛活,或者设计孩子人生根本不会在加拿大呆,将来一定去美国(或中国),不学法语就是被水一战,那我就没话讲。

我让孩子学FI就是这么功利的,并不要求孩子法语像巴黎贵族那么纯正,相反就是让孩子学加拿大法语,甚至不要求达到魁北克电视台播音员的标准,水平达到交流无碍即可,目的是扩展孩子谋生的机会,就算人生背字,卖保险去魁北克卖去也无问题。

对于英语,我小孩开学就是7年级,学校英语课已经是主要部分,目前看来没有任何问题,成绩不错,与纯英语学校的孩子比较样本不多,但就几个认识的孩子,我家的听读说写一点不差,如果比较学校,在我这个学区FI的学校的英语EQAO成绩比同区英语学校高了不少,我的孩子也不差。所以不论怎么比较,FI program 的output都不错。

我是这么看,咱华人不少抱怨这里小学低年级学校里不学东西,只是玩,这个我也有感受,对于数学和K-3年级的初级英语,我们华人在家里都push过了,这一时期在学校真没学什么知识性的东西,我知道英语小学常年没有家庭作业,不是没有,是孩子在学校偷空三五分钟就写完了,太容易了。所以这时期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学一门语言,这个年龄段小孩对语言的亲和力比年纪大的时候强很多,家长不能辅导,问题不大,这是我当年选EFI的逻辑,实际这么些年过来,不会法语的家长,真的不是问题,我就看了一下法语的读音规则,相对比英文简单,至少元音没有长音短音分别,特处例外也少,然后帮孩子听写单词,发音不准,但是影响不到孩子,孩子听写就是要个提示,不会学我的老外读音的。偶尔数学题孩子有问题,不是题在知识面上有多难,而是有时题目出的狗屎,本身讲不清楚,我会用google翻译看一下题目,帮一下忙,这些都是小意思。这么些年下来,我的结论是选择FI就对了。

说说中文的统计数字,也是来自维基的数字,加拿大华人人口3.9%,自称说Chinese的有3%。这其中有100年前来的台山人后裔,有3-40年前来的越南华裔,有10几年前来的香港移民,他们占了Chinese人口和语言的绝大多数,这个不用统计数字就能观察到吧?所以说普通话的陆、台同胞,占人口不过1%左右,与23%的法语/法裔没法比吧?就算将来大陆移民大增(这是不太可能的),1%赶上23%任务也很艰巨,所以单从功利的角度,孩子学中文几乎没有意义,我也不想让孩子将来在普通话华人的圈子里混食谋生,最好融入加拿大的大圈子,不要受我等一代移民所受的苦。当然我家还是把孩子送中文学校,要求他们完成中文作业,这是他们家庭作业中的大头,常常要写到晚上10点,原因是很不功利的,就是让他们保持一个华人的特征,让他们体会虽然生在加拿大,根还是父母的祖国,仅此而已。中文/汉语的现实作用,不能说没有,也是很小很小。

再说英语的口音,我说我看到的。我有些说粤语的同事,有些是在这里出生,有些是很小从越南来,在这里受的教育,上不上过FI没问过我猜肯定有没上过的,不会法语的很多,英语刮刮的,但是总有一点说不出来的口音,港味。我的理解,在家里说非英语的,不管是越南华人还是巴基斯坦移民,包括大陆华人一样,孩子英语那个口味是免不了的,不管你上不上法语课,那个味都在,不要怪FI。不用抬杠我说的普通非英语家庭的孩子,我知道CBC就有大陆华人做记者播音,非常标准,那只能说经过特殊训练,花了精力和金钱的。那么这种味有多严重呢?我觉得在加拿大这个多元文化的空间,绝大多数的职位不会care你什么口音的,这和北京不一样,安徽口音在北京要受歧视的,我的亚裔同事有些职位挺高的,口音不影响升迁。所以我的孩子如果有那样的轻微口音,我不会介意,而且这也与FI没有关系,不能欲加之~何患无~

不管别人咋想,我很同意这个观点。俺的崽崽们正这麽走着。
 
前面有人说,当地人奇怪为什么华裔要让孩子上FI。我告诉你,对你说这话的不是为你着想,而是觉得你孩子已有双语的条件,不该再去抢本地人的教学资源。local news 里也提到很多学校都是因为家长尽量把孩子送FI,而造成拥挤。如果你主动把孩子送regular english,是在牺牲小家,成全大家。:)

据我所知,大多数本地人都是先考虑EFI,如果孩子跟不上,再转回regular english。也有的是认为自己孩子天资不够,就直接上regular english,FI根本不考虑。

而华裔孩子基本上不是由于天资不够而上regular english的,所以就特别出类拔萃。很容易就成为gifted。

所以,上regular english也是让孩子出头的一个办法。:cool:
 
有多大的能力办多大事儿,这能力包括精力,财力,智力。就这么简单。
 
什么叫"功利"?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弘扬某文化、传承某文化?

村长, 咱欣赏某文化,可以吧:blowzy::D
法语, 女人发音象小鸟在唱歌, 很好听的:D
还有, 我观察到,在欧洲餐馆吃饭啥的, 人都喜欢讲Merci, 484讲法语感觉高贵啊:blowzy:

有人讲讲法语的人rude 这个真不知道怎么理解, 法国那么浪漫的人文文化, 他们要是算rude , 那讲英语的美国人怎么算啊:blink: 讲那话的不知道去没去过法国:blink:

法国电视台每年新年夜都播放红磨坊大腿舞, 整个欧洲主流电视台都转播, 配上法国音乐法语歌, 真是视觉和听觉响受啊:blowzy: 要是没机会看这节目, 找个rush hour 3 看吧, 我记得里面有巴黎夜总会的舞蹈
 
23%在我看来是个大数字了,所以看到还有这么多人认为学法语没有用,真是匪夷所思。不论是将来做老板还是打工,孩子有23%的机会触到法郎斯风,特别是服务性行业,挣钱多的律师医生也是服务客户的,你的客户23%可能需要法语服务,你找工作,23%可能从魁北克、新不伦瑞克法语区那片来了面试机会或者offer,不会法语可能丢失23%的机会。

当然有人说不许孩子将来去法语区扛活,或者设计孩子人生根本不会在加拿大呆,将来一定去美国(或中国),不学法语就是被水一战,那我就没话讲。

我让孩子学FI就是这么功利的,并不要求孩子法语像巴黎贵族那么纯正,相反就是让孩子学加拿大法语,甚至不要求达到魁北克电视台播音员的标准,水平达到交流无碍即可,目的是扩展孩子谋生的机会,就算人生背字,卖保险去魁北克卖去也无问题。

对于英语,我小孩开学就是7年级,学校英语课已经是主要部分,目前看来没有任何问题,成绩不错,与纯英语学校的孩子比较样本不多,但就几个认识的孩子,我家的听读说写一点不差,如果比较学校,在我这个学区FI的学校的英语EQAO成绩比同区英语学校高了不少,我的孩子也不差。所以不论怎么比较,FI program 的output都不错。

我是这么看,咱华人不少抱怨这里小学低年级学校里不学东西,只是玩,这个我也有感受,对于数学和K-3年级的初级英语,我们华人在家里都push过了,这一时期在学校真没学什么知识性的东西,我知道英语小学常年没有家庭作业,不是没有,是孩子在学校偷空三五分钟就写完了,太容易了。所以这时期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学一门语言,这个年龄段小孩对语言的亲和力比年纪大的时候强很多,家长不能辅导,问题不大,这是我当年选EFI的逻辑,实际这么些年过来,不会法语的家长,真的不是问题,我就看了一下法语的读音规则,相对比英文简单,至少元音没有长音短音分别,特处例外也少,然后帮孩子听写单词,发音不准,但是影响不到孩子,孩子听写就是要个提示,不会学我的老外读音的。偶尔数学题孩子有问题,不是题在知识面上有多难,而是有时题目出的狗屎,本身讲不清楚,我会用google翻译看一下题目,帮一下忙,这些都是小意思。这么些年下来,我的结论是选择FI就对了。

说说中文的统计数字,也是来自维基的数字,加拿大华人人口3.9%,自称说Chinese的有3%。这其中有100年前来的台山人后裔,有3-40年前来的越南华裔,有10几年前来的香港移民,他们占了Chinese人口和语言的绝大多数,这个不用统计数字就能观察到吧?所以说普通话的陆、台同胞,占人口不过1%左右,与23%的法语/法裔没法比吧?就算将来大陆移民大增(这是不太可能的),1%赶上23%任务也很艰巨,所以单从功利的角度,孩子学中文几乎没有意义,我也不想让孩子将来在普通话华人的圈子里混食谋生,最好融入加拿大的大圈子,不要受我等一代移民所受的苦。当然我家还是把孩子送中文学校,要求他们完成中文作业,这是他们家庭作业中的大头,常常要写到晚上10点,原因是很不功利的,就是让他们保持一个华人的特征,让他们体会虽然生在加拿大,根还是父母的祖国,仅此而已。中文/汉语的现实作用,不能说没有,也是很小很小。

再说英语的口音,我说我看到的。我有些说粤语的同事,有些是在这里出生,有些是很小从越南来,在这里受的教育,上不上过FI没问过我猜肯定有没上过的,不会法语的很多,英语刮刮的,但是总有一点说不出来的口音,港味。我的理解,在家里说非英语的,不管是越南华人还是巴基斯坦移民,包括大陆华人一样,孩子英语那个口味是免不了的,不管你上不上法语课,那个味都在,不要怪FI。不用抬杠我说的普通非英语家庭的孩子,我知道CBC就有大陆华人做记者播音,非常标准,那只能说经过特殊训练,花了精力和金钱的。那么这种味有多严重呢?我觉得在加拿大这个多元文化的空间,绝大多数的职位不会care你什么口音的,这和北京不一样,安徽口音在北京要受歧视的,我的亚裔同事有些职位挺高的,口音不影响升迁。所以我的孩子如果有那样的轻微口音,我不会介意,而且这也与FI没有关系,不能欲加之~何患无~

严重赞同:cool:
 
讨论到哪了? 谁能总结一下. xiexie:D

我给你总结一下:

1. CFC上每年都会有一两次关于双语(或三语)的大讨论, 每次都会盖成几百层的高楼.

2. 赞成上FI的父母和反对上FI的父母都用正面或反面的特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3. 绝大部分的发言只是为了表明和论证自己的选择,很少有人企图反对派该变观点.

4. 讨论到最后依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不能达成共识, 也不可能有共识.
 
前面有人说,当地人奇怪为什么华裔要让孩子上FI。我告诉你,对你说这话的不是为你着想,而是觉得你孩子已有双语的条件,不该再去抢本地人的教学资源。local news 里也提到很多学校都是因为家长尽量把孩子送FI,而造成拥挤。如果你主动把孩子送regular english,是在牺牲小家,成全大家。:)

据我所知,大多数本地人都是先考虑EFI,如果孩子跟不上,再转回regular english。也有的是认为自己孩子天资不够,就直接上regular english,FI根本不考虑。

而华裔孩子基本上不是由于天资不够而上regular english的,所以就特别出类拔萃。很容易就成为gifted。

所以,上regular english也是让孩子出头的一个办法。:cool:

还真未必。我是通过这个帖子,才知道FI是贵族级别的。
 
23%在我看来是个大数字了,所以看到还有这么多人认为学法语没有用,真是匪夷所思。不论是将来做老板还是打工,孩子有23%的机会触到法郎斯风,特别是服务性行业,挣钱多的律师医生也是服务客户的,你的客户23%可能需要法语服务,你找工作,23%可能从魁北克、新不伦瑞克法语区那片来了面试机会或者offer,不会法语可能丢失23%的机会。



当然有人说不许孩子将来去法语区扛活,或者设计孩子人生根本不会在加拿大呆,将来一定去美国(或中国),不学法语就是被水一战,那我就没话讲。



我让孩子学FI就是这么功利的,并不要求孩子法语像巴黎贵族那么纯正,相反就是让孩子学加拿大法语,甚至不要求达到魁北克电视台播音员的标准,水平达到交流无碍即可,目的是扩展孩子谋生的机会,就算人生背字,卖保险去魁北克卖去也无问题。



对于英语,我小孩开学就是7年级,学校英语课已经是主要部分,目前看来没有任何问题,成绩不错,与纯英语学校的孩子比较样本不多,但就几个认识的孩子,我家的听读说写一点不差,如果比较学校,在我这个学区FI的学校的英语EQAO成绩比同区英语学校高了不少,我的孩子也不差。所以不论怎么比较,FI program 的output都不错。



我是这么看,咱华人不少抱怨这里小学低年级学校里不学东西,只是玩,这个我也有感受,对于数学和K-3年级的初级英语,我们华人在家里都push过了,这一时期在学校真没学什么知识性的东西,我知道英语小学常年没有家庭作业,不是没有,是孩子在学校偷空三五分钟就写完了,太容易了。所以这时期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学一门语言,这个年龄段小孩对语言的亲和力比年纪大的时候强很多,家长不能辅导,问题不大,这是我当年选EFI的逻辑,实际这么些年过来,不会法语的家长,真的不是问题,我就看了一下法语的读音规则,相对比英文简单,至少元音没有长音短音分别,特处例外也少,然后帮孩子听写单词,发音不准,但是影响不到孩子,孩子听写就是要个提示,不会学我的老外读音的。偶尔数学题孩子有问题,不是题在知识面上有多难,而是有时题目出的狗屎,本身讲不清楚,我会用google翻译看一下题目,帮一下忙,这些都是小意思。这么些年下来,我的结论是选择FI就对了。



说说中文的统计数字,也是来自维基的数字,加拿大华人人口3.9%,自称说Chinese的有3%。这其中有100年前来的台山人后裔,有3-40年前来的越南华裔,有10几年前来的香港移民,他们占了Chinese人口和语言的绝大多数,这个不用统计数字就能观察到吧?所以说普通话的陆、台同胞,占人口不过1%左右,与23%的法语/法裔没法比吧?就算将来大陆移民大增(这是不太可能的),1%赶上23%任务也很艰巨,所以单从功利的角度,孩子学中文几乎没有意义,我也不想让孩子将来在普通话华人的圈子里混食谋生,最好融入加拿大的大圈子,不要受我等一代移民所受的苦。当然我家还是把孩子送中文学校,要求他们完成中文作业,这是他们家庭作业中的大头,常常要写到晚上10点,原因是很不功利的,就是让他们保持一个华人的特征,让他们体会虽然生在加拿大,根还是父母的祖国,仅此而已。中文/汉语的现实作用,不能说没有,也是很小很小。



再说英语的口音,我说我看到的。我有些说粤语的同事,有些是在这里出生,有些是很小从越南来,在这里受的教育,上不上过FI没问过我猜肯定有没上过的,不会法语的很多,英语刮刮的,但是总有一点说不出来的口音,港味。我的理解,在家里说非英语的,不管是越南华人还是巴基斯坦移民,包括大陆华人一样,孩子英语那个口味是免不了的,不管你上不上法语课,那个味都在,不要怪FI。不用抬杠我说的普通非英语家庭的孩子,我知道CBC就有大陆华人做记者播音,非常标准,那只能说经过特殊训练,花了精力和金钱的。那么这种味有多严重呢?我觉得在加拿大这个多元文化的空间,绝大多数的职位不会care你什么口音的,这和北京不一样,安徽口音在北京要受歧视的,我的亚裔同事有些职位挺高的,口音不影响升迁。所以我的孩子如果有那样的轻微口音,我不会介意,而且这也与FI没有关系,不能欲加之~何患无~

讲得不错, 声望送上, 请君笑纳



这个EFI吧, 讨论争论意义不是很大, 事实就是身边国人来得早的, 家里老二上EFI的比例相当地高
我是这么观察的, 新移民的老大, 刚来英语都没完全搞定
生老二时, 家里安定了, 孩子英语不会成问题, 出国久了对中文也没那么纠结了 选EFI就是一种选择了

家里条件越好的, 选EFI的比例越好
那天我看小宝妈那篇稿子, 一眼就看到这几句
Keep out the slow kids. Keep out the troubled kids. Keep out the poor and the crippled. Only admit the bright, well-behaved, hard-working kids from prosperous homes.

Everyone knows why French immersion is so popular among the ambitious parents who drive high-end SUVs, serve on school committees, and draft detailed plans for getting their children into Harvard. It's because immersion is the elite stream.
 
讲的不错



这个EFI吧, 讨论争论意义不是很大, 事实就是身边国人来得早的, 家里老二上EFI的比例相当的高

我是这么观察的, 新移民的老大, 刚来英语都没完全搞定

生老二时, 家里安定了, 孩子英语不会成问题, 选EFI就是一种选择了

家里条件越好的, 选EFI的比例越好

那天我看小宝妈那篇稿子, 一眼就看到这句

FI是贵族级别的。
 
我给你总结一下:



1. CFC上每年都会有一两次关于双语(或三语)的大讨论, 每次都会盖成几百层的高楼.



2. 赞成上FI的父母和反对上FI的父母都用正面或反面的特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3. 绝大部分的发言只是为了表明和论证自己的选择,很少有人企图反对派该变观点.



4. 讨论到最后依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不能达成共识, 也不可能有共识.

赞一下,省了俺多少功夫啊。中国人比较喜欢总结怎样才不走弯路,至于去哪里,干嘛,都不重要。
 
村长, 咱欣赏某文化,可以吧:blowzy::D
法语, 女人发音象小鸟在唱歌, 很好听的:D
还有, 我观察到,在欧洲餐馆吃饭啥的, 人都喜欢讲Merci, 484讲法语感觉高贵啊:blowzy:

有人讲讲法语的人rude 这个真不知道怎么理解, 法国那么浪漫的人文文化, 他们要是算rude , 那讲英语的美国人怎么算啊:blink: 讲那话的不知道去没去过法国:blink:

法国电视台每年新年夜都播放红磨坊大腿舞, 整个欧洲主流电视台都转播, 配上法国音乐法语歌, 真是视觉和听觉响受啊:blowzy: 要是没机会看这节目, 找个rush hour 3 看吧, 我记得里面有巴黎夜总会的舞蹈

本人愚见,语言是生存的工具之一,多会一种语言就多了点更好生存的可能。
 
赞一下,省了俺多少功夫啊。中国人比较喜欢总结怎样才不走弯路,至于去哪里,干嘛,都不重要。

你家孩子读FI吧?
 
FI是贵族级别的。



有那么个意思, 这不是华人圈子的事, 华人才占这里多少人口啊, 你上不上EFI都不影响EFI很热门生源好成绩好, 你爱上不上:blowzy::D
 
法语人口占23%是事实,但是加拿大的法语人口非常集中也是事实。在中部和西部省份,以及除渥太华之外的多数安省主要城市(目前是,而且也是经济学家普遍预测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会最有经济活力的地区),一个人对法语的掌握需要到何种程度,应该是不难想清楚的。

由于自己身处即使在加拿大也算很特殊的英法双语环境,沃村的家长很容易产生加拿大说法语的人口分布很广泛的错觉。

至于美国的顶尖大学和就业机会对于沃村孩子的吸引力,每个人志向不同,不必多言。加拿大的好大学也不少。

绝没有任何家长只看这么个帖子就会决定自己的孩子上哪种班或者放弃那种班。但是如果一些觉得孩子对一门语言的听说没有问题读写就一定也很扎实的家长看过这个帖子之后,对孩子语言读写能力有更多的投入,大家就算是没有白讨论。孩子的教育,除了环境,最根本的还是在于家长自己愿意投入多少精力。

还有一点FI的家长普遍忘了:学三语是参与讨论的每一个家长的安排。唯一的区别,是上课的时间到底应该怎样分配更有助于实现自己希望孩子的英语尽己可能学好,汉语、法语(或者对一些家长来说:法语、汉语)为辅助语言的目标而已。我觉得咱们至少应该认真地思考一下,而不能just take it for granted。

至于说FI是贵族课程的家长,确实有可能是这样的。英语为母语的家长这么做也完全可以理解。如果我的母语是英语,如果我可以自己辅导他的英语读写一直到小学结束,而且如果我的孩子根本没机会学其他辅助语言的读写,我100%地跟你们一起追捧以法语授课为主的FI。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