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九一八
大家又要争论“不抵抗”的那道手令。
九一八不抵抗不是蒋介石甚至张学良一个人下命令就行的。因为那时东北也是军头
割剧,不抵抗符合军阀的整体利益,是东北军头的共同决定;否则某派在前边抗战,
其它派马上在后面和关东军勾结,所以大家都不抵抗;后来马占山抗战,是因为他
已经没有后顾之忧。张学良能当东北军的头,完全是东北军内部摆不平的原因,张
学良开始只是阿斗。这从两件事可看出来:
1、在东北易帜以前,盘踞承德锦州的汤玉麟部队已经易帜,张学良其实是在被北
伐军击败的大势下被逼摊牌;而非像电视剧里那样的主动爱国。汤玉麟部队易帜也
不是因为爱国,而是不愿给其它东北军当挡箭牌。
2、中东路事件时,吉林的东北军完全阻止张学良的嫡系北上抗苏,使东北军大败,
签了另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
而且东北军土匪出身,军令军纪和训练都成问题。九一八时东北军中最正规化的北
大营的正副司令都在城里逛街窑子,剩下的参谋长什么权也没有,其它上下的大部
份军事主官都擅自离岗。后来东北军在长城抗战中基本上是对日军望风而逃。可以
想见当时如果抵了抗,除了个别英雄,可能大部分东北军都会被俘成了伪军;然后
让日军训练一下成了侵华的先锋。蒋介石九一八时当然也不想抵抗,因为中国那时
有内战的另一方苏俄老子党通过鼓动并破坏第一次世界大战来篡权的先例摆在在那
里,所以他要搞“攘外必先安内”。抗战是个系统工程,不是凭一腔热血喊几遍口
号就成的。
有关这方面的历史,建议看留园网史海钩沉的《红朝的那些事》。
历史是很复杂的。现在如果还争论不抵抗的那道手令,不是被国内的历史教傻了,
就是传统的京剧看多了。
http://69.65.19.160/~nodomain/xwh/15/9/65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