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2-01-25
- 消息
- 15,998
- 荣誉分数
- 5,523
- 声望点数
- 273
这是十多天前就看到的一篇《人物》杂志采访白岩松的报道,因今天看到一个关于白岩松的帖子,就想起这篇采访报道来。里面谈及不少今年的热门话题,其中也不乏在CFC上有过热烈讨论的话题,有不少亮点。摘取部分来与众村民共赏。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2_09/24/17860067_0.shtml
核心提示:白岩松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自己新书,书中谈到,自己也是一个既得利益者。但如何做一个既得利益者?性质是不一样的。你能不能为年轻人铺路,你能不能有的时候牺牲自己所为的利益,你还没有没有勇气,你是当维持会会长,还是再继续往前冲,这都算。中国现在很大的问题,不就是要解决既得利益,还有动力向前走,并且敢于削减自己的利益。否则的话就很麻烦。改革为什么迟迟不推动,因为既得利益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谈奥运与体育
《人物》:北京是上一届奥运会的承办城市,你刚从伦敦奥运回来,两者相比,你有什么感触?
白岩松:我觉得我不太愿意去对比,我很反感说北京奥运好、伦敦奥运会不好这样的说法。我觉得伦敦是一届很正常的奥运会。北京太认真了,所以非常高水准,很难被超越。但我觉得这也很正常,大部分第一次都这样,中国第二次办的时候可能也正常了。
但我还是要说,伦敦给北京上了一课。无处不在的运动的人,无处不在的运动场地。我从我们的记者站楼上往下看,下面有一个不太干净的河道,我每天都能看到小孩在赛艇,哐当掉水里面,爬起来接着划,我才知道人家赛艇为什么那么厉害,请问在中国你见过一个小孩或者是大人划过赛艇吗,除了在运动会上。
在伦敦我忽然看到一种渴望已久的球场,5人制的,各个小区周边都有。底下是5人制的球门,横梁上一个篮球架子。我突然明白这是一个城市完全出于人的需求建设的,羡慕得我啊,让摄像赶紧拍,在节目上播出去。
最后那天下午,我们跑到伦敦的摄政公园踢了一场野球,太舒服了,草地一望无际。我们请的英国司机,车后备厢里就有球门,到那组装,踢到半场的时候,来了4个老外跟着我们一起踢,那天是最愉快的一天。我一直说我要是北京市长,就赶紧把公园的墙拆了,再在我的城市里建100个这样的球场。
《人物》:在伦敦还有什么收获?
白岩松:我在伦敦最大的一个收获,是我在伦敦发现一句话,“keep calm and carry on”。怎么满街,大街小巷全是这句话,各种纪念品,杯子,什么T恤衫,全是。
我开始一直没明白。直到有个哥们儿给我讲了背后的故事。二战时德军开始轰炸英国,英国已经做好了要沦陷的准备。沦陷了怎么办?怎么给民众鼓劲?政府私下印了300万张海报,就想一旦沦陷了之后人手相传,那种符合英国民族性格的含蓄,保持尊严,但是信念又在里面,保持冷静继续前行。由于没有沦陷,英国政府就把这些海报全部销毁,谁也不知道。但是前几年有一个出版商,在家里头莫名其妙翻到了一张海报,这哥们就不明白,这背后有什么故事,开始请历史学家钩沉,这个故事浮出水面。
这个故事一下子触动了我,我跟你说我现在手上鸡皮疙瘩都起来了,震动,感动,太感动了。我在那儿买到了海报,挂在我办公室里,也送给朋友,太牛了。此时的中国和我自己,太需要这句话了。从我个人来说不用说了,我觉得中国现在也处在一个急速向前走阶段,问题、成绩似乎都很多,你不要天天在那儿说成绩,也不要就被问题击倒了。如果中国此刻能够拥有一种保持冷静、继续前行的定力,作为其中一员,你会比现在更有安全感。
《人物》:刘翔退赛这个事情,你怎么看?
白岩松:说白了,不就是一个比赛吗,回到体育。刘翔退赛那晚,我去安慰他爸妈,那个时候他们连刘翔都没见着。所以我去安慰,说是采访,但我30%是采访,70%是安慰,我想跟他们聊聊天,帮助他们缓解一下。看刘翔比赛的时候他妈妈号啕痛哭。他爸送走两个朋友之后在卫生间哭的。
我跟他爸爸抽了半天烟,聊很多事,包括我也受过伤,我给他看我骨折手术留下的痕迹,我说我这么一个非职业运动员副韧带撕裂,两条腿各半年,左腿骨折手术,我说我把所有专业运动员会受的伤都受遍了。再一个我跟他父母讲,我说你想过没有,每届奥运会110米栏冠军,第二届都摔倒在跑道上,2004年的时候刘翔的谦卑约翰逊摔了,眼镜都掉了,然后2004年的冠军刘翔2008年退赛了,2008年的冠军罗伯斯,这次摔了。我这么一说完,他父母说,哎,真是。所以他们就会好受一点。
刘翔受伤的消息早就公开了,看我不知道受伤的程度。网上关于刘翔退赛,有一种阴谋论。我不同意这种论点。我觉得在透明度上,将来也许会有更多的东西展现在大家面前。你觉得他不想好好比赛吗?哪个获得更大的利益?因为哪怕从利益的角度来说,人家也期待的是跑好。
《人物》:说说羽毛球队消极比赛的事吧,事后你第一时间发表了一些观点,也引起了很大争议。
白岩松:没有人说消极比赛是对的。但有多少人去了解规则问题?坏的规则激活了人内心不好的那一面。英国《泰晤士报》的标题是《因为想赢,所以必须输》,英国最主要的五份报纸,有两份认为运动员就该这么做,另外三份批评了消极比赛,但是接下来全转到抨击规则。
当时我就觉得非常不合理,你制造了荒唐规则,最后把棍子打在了个人的身上,我当时就认为中国应该申诉。中国开始不申诉,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记得那届亚洲杯,在北京,决赛是中国对日本,日本进的第一个球是手球,但是我们运动员之前就被告之,因为中日对立情绪,尽量不要刺激观众,结果我们的球员非常冷静,没有申诉。如果那个手球不算,有可能中国夺冠了。
不要说我们是大国,要考虑大国形象,参加个奥运会,又不是选道德模范,跟人家比国大国小有什么道理。过去我们从来不申诉,结果这届奥运会后半程我们开始申诉了。金牌焦虑被2008年解决了,现在我们产生了一种巨大的道德焦虑,想在奥运赛场上也全部都是道德模范,不是,体育就是体育。
有好多人说李永波是一个只想赢的人。但在10年前,李永波接受采访时就公开对着镜头说,他不喜欢奥运会的羽毛球比赛,真正感动他的是他开车经过,看到路边有人打羽毛球,他会停下来看半天,他觉得这才是羽毛球最可爱的时候。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2_09/24/17860067_0.shtml
核心提示:白岩松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自己新书,书中谈到,自己也是一个既得利益者。但如何做一个既得利益者?性质是不一样的。你能不能为年轻人铺路,你能不能有的时候牺牲自己所为的利益,你还没有没有勇气,你是当维持会会长,还是再继续往前冲,这都算。中国现在很大的问题,不就是要解决既得利益,还有动力向前走,并且敢于削减自己的利益。否则的话就很麻烦。改革为什么迟迟不推动,因为既得利益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谈奥运与体育
《人物》:北京是上一届奥运会的承办城市,你刚从伦敦奥运回来,两者相比,你有什么感触?
白岩松:我觉得我不太愿意去对比,我很反感说北京奥运好、伦敦奥运会不好这样的说法。我觉得伦敦是一届很正常的奥运会。北京太认真了,所以非常高水准,很难被超越。但我觉得这也很正常,大部分第一次都这样,中国第二次办的时候可能也正常了。
但我还是要说,伦敦给北京上了一课。无处不在的运动的人,无处不在的运动场地。我从我们的记者站楼上往下看,下面有一个不太干净的河道,我每天都能看到小孩在赛艇,哐当掉水里面,爬起来接着划,我才知道人家赛艇为什么那么厉害,请问在中国你见过一个小孩或者是大人划过赛艇吗,除了在运动会上。
在伦敦我忽然看到一种渴望已久的球场,5人制的,各个小区周边都有。底下是5人制的球门,横梁上一个篮球架子。我突然明白这是一个城市完全出于人的需求建设的,羡慕得我啊,让摄像赶紧拍,在节目上播出去。
最后那天下午,我们跑到伦敦的摄政公园踢了一场野球,太舒服了,草地一望无际。我们请的英国司机,车后备厢里就有球门,到那组装,踢到半场的时候,来了4个老外跟着我们一起踢,那天是最愉快的一天。我一直说我要是北京市长,就赶紧把公园的墙拆了,再在我的城市里建100个这样的球场。
《人物》:在伦敦还有什么收获?
白岩松:我在伦敦最大的一个收获,是我在伦敦发现一句话,“keep calm and carry on”。怎么满街,大街小巷全是这句话,各种纪念品,杯子,什么T恤衫,全是。
我开始一直没明白。直到有个哥们儿给我讲了背后的故事。二战时德军开始轰炸英国,英国已经做好了要沦陷的准备。沦陷了怎么办?怎么给民众鼓劲?政府私下印了300万张海报,就想一旦沦陷了之后人手相传,那种符合英国民族性格的含蓄,保持尊严,但是信念又在里面,保持冷静继续前行。由于没有沦陷,英国政府就把这些海报全部销毁,谁也不知道。但是前几年有一个出版商,在家里头莫名其妙翻到了一张海报,这哥们就不明白,这背后有什么故事,开始请历史学家钩沉,这个故事浮出水面。
这个故事一下子触动了我,我跟你说我现在手上鸡皮疙瘩都起来了,震动,感动,太感动了。我在那儿买到了海报,挂在我办公室里,也送给朋友,太牛了。此时的中国和我自己,太需要这句话了。从我个人来说不用说了,我觉得中国现在也处在一个急速向前走阶段,问题、成绩似乎都很多,你不要天天在那儿说成绩,也不要就被问题击倒了。如果中国此刻能够拥有一种保持冷静、继续前行的定力,作为其中一员,你会比现在更有安全感。
《人物》:刘翔退赛这个事情,你怎么看?
白岩松:说白了,不就是一个比赛吗,回到体育。刘翔退赛那晚,我去安慰他爸妈,那个时候他们连刘翔都没见着。所以我去安慰,说是采访,但我30%是采访,70%是安慰,我想跟他们聊聊天,帮助他们缓解一下。看刘翔比赛的时候他妈妈号啕痛哭。他爸送走两个朋友之后在卫生间哭的。
我跟他爸爸抽了半天烟,聊很多事,包括我也受过伤,我给他看我骨折手术留下的痕迹,我说我这么一个非职业运动员副韧带撕裂,两条腿各半年,左腿骨折手术,我说我把所有专业运动员会受的伤都受遍了。再一个我跟他父母讲,我说你想过没有,每届奥运会110米栏冠军,第二届都摔倒在跑道上,2004年的时候刘翔的谦卑约翰逊摔了,眼镜都掉了,然后2004年的冠军刘翔2008年退赛了,2008年的冠军罗伯斯,这次摔了。我这么一说完,他父母说,哎,真是。所以他们就会好受一点。
刘翔受伤的消息早就公开了,看我不知道受伤的程度。网上关于刘翔退赛,有一种阴谋论。我不同意这种论点。我觉得在透明度上,将来也许会有更多的东西展现在大家面前。你觉得他不想好好比赛吗?哪个获得更大的利益?因为哪怕从利益的角度来说,人家也期待的是跑好。
《人物》:说说羽毛球队消极比赛的事吧,事后你第一时间发表了一些观点,也引起了很大争议。
白岩松:没有人说消极比赛是对的。但有多少人去了解规则问题?坏的规则激活了人内心不好的那一面。英国《泰晤士报》的标题是《因为想赢,所以必须输》,英国最主要的五份报纸,有两份认为运动员就该这么做,另外三份批评了消极比赛,但是接下来全转到抨击规则。
当时我就觉得非常不合理,你制造了荒唐规则,最后把棍子打在了个人的身上,我当时就认为中国应该申诉。中国开始不申诉,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记得那届亚洲杯,在北京,决赛是中国对日本,日本进的第一个球是手球,但是我们运动员之前就被告之,因为中日对立情绪,尽量不要刺激观众,结果我们的球员非常冷静,没有申诉。如果那个手球不算,有可能中国夺冠了。
不要说我们是大国,要考虑大国形象,参加个奥运会,又不是选道德模范,跟人家比国大国小有什么道理。过去我们从来不申诉,结果这届奥运会后半程我们开始申诉了。金牌焦虑被2008年解决了,现在我们产生了一种巨大的道德焦虑,想在奥运赛场上也全部都是道德模范,不是,体育就是体育。
有好多人说李永波是一个只想赢的人。但在10年前,李永波接受采访时就公开对着镜头说,他不喜欢奥运会的羽毛球比赛,真正感动他的是他开车经过,看到路边有人打羽毛球,他会停下来看半天,他觉得这才是羽毛球最可爱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