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说如果要信仰一个宗教 那么他愿意信仰佛教

没有宗教迫害

多少世纪以来,在整个漫长的佛教历史长河里,我没有看到一例佛教标榜自己的至高无上和迫害异教徒的行为。

里斯·戴维斯教授(Rhys Davids)

佛教篇:杀外道十万八千--阿育王 (2012-02-09 00:52:48)

阿育王经毘多输柯因缘品记载.佛教最大的支持者阿育王上台后,将佛教定为官方信仰.迫害境内的异教徒.仅在一个小国就屠杀了十万多名非佛教徒.甚至将异教徒全家活活烧死屋中.在阿育王暴虐的统治下,异教徒奋起反抗,杀死了信奉佛教出家的阿育王弟弟毘多输柯.最终导致迫害的停止.

阿育王迫害异教徒的借口是:画作如来礼其神足.似乎是佛教徒画释迦摩尼像,礼拜佛脚印等等崇拜.有拜偶像,神化佛教的嫌疑.应该是大乘佛教教义.不似小乘上座部佛教正统.因此阿育王严厉打压.至今,当年饱受阿育王杀害的大乘佛教后学,忘记了这段历史.一直歌颂阿育王用非暴力手段宣传佛教.


(时长老毘多输柯。往至边地至已得病。以病重故头皆发疮。时王闻之即遣给事医药疗治。后得小差医师给事悉遣令还。其体所资唯食牛乳。为乞食故往多牛处。

复有一国名分那婆陀那(翻正增长)。彼国一切信受外道。复有一人受外道法事裸形神。画作如来礼其神足。有一佛弟子见此事白阿育王。王时闻已语驶将来。阿育王所领。於虚空中半由旬上。一切夜叉悉系属王。地下一由旬一切诸龙悉系属王。是时夜叉闻王语已。於一念顷即将外道弟子并画像来。时阿育王见已生大瞋心。於分那婆陀那国一切外道悉皆杀之。於一日中杀十万八千外道

复有一外道弟子。受外道法事裸形神。画作如来礼其神足。时阿育王复闻是事。即敕余人令取此人及其亲属。置一屋中以火焚之

时王复敕。若有人能得一尼揵首者。我当与其金钱一枚

是时长老毘多输柯入养牛处一日停住。毘多输柯病来多日头须发爪悉皆长利。衣服弊恶无有光色。时养牛女窃生是念。今此尼揵来入我舍。便语其夫。汝应杀此尼揵取头与阿育王。必当得金。其夫闻已即便拔刀往毘多输柯所欲斩其头。时此长老即自思惟。见其业至无得脱处。即便受死。而将头至阿育王所欲求觅金。

王即观之见其头发驳夺。心中生疑。即问其医师及给事人。时医师给事人即白王言。此是毘多输柯头。王闻是已闷绝躄地。以水洒之良久乃起。时有大臣白王。无漏之人不灭此苦。大王当施众生无畏。乃至阿育即随其言。宣令一切不得复杀尼揵。)
 
阿育王独尊佛教,杀害异教徒立威后.对于佛教内部理论的纠纷,也用死亡的方式一劳永逸的解决.派遣大臣强力执行合一政策.不服从的僧人领袖均遭杀害.最后以王弟身份出家的帝须长老名义再次集结佛法.形成了官方的佛教僧团.
 
(善见律毗婆沙论:诸外道比丘,欲以己典杂乱佛法,遂成垢浊。外道犹行己法,或事火者,或五热炙身,或大寒入水,或破坏佛法者,是故诸善比丘,不与同布萨[1]自恣及诸僧事,如是展转乃至七年不得说戒。阿育王[2]知已,遣一大臣,来入阿育僧伽蓝,白众僧,教灭斗诤,和合说戒。
 
大臣受王敕已入寺,以王命白众僧,都无应对者。臣便还更咨傍臣:“王有敕令,众僧灭诤而不顺从,卿意云何?”傍臣答言:“我见大王往伏诸国,有不顺从,王即斩杀,此法亦应如此。”傍臣语已,使臣往至寺中,白上座言:“王有敕令,众僧和合说戒,而不顺从。”上座答言:“诸善比丘不与外道比丘共布萨,非不顺从。”于是,臣从上座次第斩杀,次及王弟帝须而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0c5aff0102dz36.html
 
西红柿同学,M7附体啦?
 
玫瑰,佛教怎么解释宇宙的起源

谢谢9981的提问,无论你是故意的,还是看得起我。说真的,自从来到这个论坛以后,我才更深入的了解了佛教。

很多时候,在某些个晴朗的夜里,每当望着美丽的星空,看着那无边无际的宇宙,那浩瀚的星海、多如恒河之沙,心里总是感叹,我们人类是多么的渺小,小得就象一颗沙。可是,在这神秘的宇宙里,有没有另外一个星球也象地球一样,也有没有另外一个“我”呢。又有时候,想:要是翱游在外太空,那感觉会是怎样的呢?尽管心里有这样的想法,但也只是一阵子的事情。

佛学真的是那么博大精深,我想,穷一生都学不尽。

首先,我们看看佛法宏观之“宏”。

现代天文学,从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算起,不过450年光景。在那以前,基本上还是“天圆地方”、“地心说”之类的狭隘观念,连星星也好像是被缀在天幕上的。可是,佛教早在2500多年前就已提出“大千世界”、“十方佛国”之类无比宏大的概念了。

什么叫做“大千世界”?大致说来,整个太阳系相当于一个“小世界”;1000个小世界称为一个“小千世界”;1000个小千世界称为一个“中千世界”;1000个中千世界称为一个“大千世界”。由于其中包含三个1000倍的累进,因而“大千世界”又称“三千大千世界”。试想一下,这个“大千世界”该有多大?如果用数学机械地计算,则1个“大千世界”=10003个太阳系,也就是10亿个太阳系。当然,佛教的提法并不全同于天文学概念。这只是大约相当而已。

那么,“十方佛国”有多大呢?“十方佛国”包含着“恒河沙数”个大千世界。而所谓“恒河沙数”,就是印度恒河之中沙粒的数量,那还能以数计吗?

据现代天文观测,银河系中共有1000亿个以上的大小恒星及无数星云、星团,直径为10万光年;银河系之外,目前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约有10亿个。尽管人类目前的观测半径已经延伸到上百亿光年之遥,仍然不着宇宙的边际。直到本世纪中期,天文学家们还一直将人类所观测到的这部分宇宙(即后来所说的“可见宇宙”)当作整个宇宙来研究,全然没有想到(也几乎无法想象)在“可见宇宙”之外还有着无限广阔的天地。

在世人时时处处接触的都是“有限”因而习惯于“有限”观念的情况下,佛教却早早地提出了“无限”的观念(当然,《老子》也同时提出了相似的“无限”观念),的确是非常了不起的。就是现代具有天文知识的人,对于“无限”还是很难想象的。相比之下,佛法视野之广阔无垠,难道不令人叹服吗(九晖:此中佛教的“无限”应解释为广阔无垠、无比宏大的概念)?

其次,我们来看看佛法微观之“微”。

从十九世纪初道尔顿等人提出“原子分子假说”算起,现代化学的微观理论还不到200年历史。可是,佛教早在2500多年前就已经提出“水尘”、“金尘”、“微尘”、“极微尘”、“邻虚尘”等概念。

所谓“水尘”,是指能够往来于水中空隙之尘;所谓“金尘”,是指能够往来于金属空隙之尘。这“水尘”与“金尘”就够小了吧?而“金尘”还七倍于“微尘”,“水尘”又七倍于“金尘”,可见“微尘”之小。这么小的“微尘”还七倍于“极微尘”,“极微尘”还可分解为“邻虚尘”。所谓“邻虚尘”,就是“邻近虚无”之意。其实当代天体物理学中所说的“夸克”,正是从“邻虚尘”的梵文读音借用过来的。

现代化学告诉我们: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单位叫“分子”;组成分子的是“原子”;组成“原子”的是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的是“质子”和“中子”(属“重子”);再细的,还有分别属于“介子”、“轻子”和“光子”的许多种“基本粒子”。

佛法的各种“尘”虽不能等同于现代化学的分子、原子、基本粒子,但佛法视野之精微,是显而易见的,也是令人惊讶的。

第三,谈谈时间观念。

当代不少天文学家还在探讨“宇宙起源”,提出了“爆炸说”、“星云说”等等假说。若就某一天体、某一星系或“可见宇宙”而论,自然有其起源。但若是探讨整个宇宙的“起源”,那么,对于这种思维方式,实在不敢恭维。宇宙根本无始无终,哪有“起源”可探?

关于时间,佛教也早在2500多年前提出了一系列“劫”的概念。“劫”作为时间概念,有大、中、小之分。1个“大劫”包括“成”、“住”、“坏”、“空”4个“中劫”;1个“中劫”包括20个“小劫”。1个小劫是多长时间呢?计算的结果,是1679.8万年。那么,1个大劫等于80个小劫(4×20),也就是134384万年。按照佛教的说法,宇宙在此之前经历了多少个大劫呢?经历了“无量阿僧祗”个大劫。“阿僧祗”已是“无数”之意,前面再加个“无量”,你看,这宇宙的“起源”还从何谈起呢?

这里所谈到的“成”、“住”、“坏”、“空”四个中劫,是指宇宙天体的形成、稳定、衰微、消亡四个阶段。佛法认为,宇宙中一切天体都是按照这“成”、“住”、“坏”、“ 空”四个阶段循环演化的;其中的“空”,既是一轮演化的终结,又是新一轮演化赖以发端的前奏。
 
第四,谈谈相对观念。

当20世纪初叶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的时候,许多经典科学家都为之惊得目瞪口呆,感到不可思议。然而,佛教却早已有了“大千世界若一微尘”、“一微尘含大千世界”、“无数劫犹一刹那”、“一刹那等无数劫”的种种相对性提法。

这些相对的观念多么无拘无束!那些遥远的星体和星系,虽然其本身确实大如“大千世界”,但从地球望去,何尝不是一粒粒“微尘”?而那一个个连显微镜下都无法看见的原子,虽然其本身小如“微尘”,但与一个个电子或其它基本粒子相比较,又何尝不是一个“大千世界”?再说时间方面的相对性。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时间并不是个匀速的常量,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则时间越慢。将来若能研制出“光子火箭”,在那上面跑上几天,地球上就已过去好几十年甚至好几百年了。那么,如果运动速度达到光速或超过光速,情况又将如何呢?也许“时间停滞”或“时光倒流”都是有可能的。由此来看“无数劫若一刹那”、“一刹那等无数劫”的说法,其中的道理还能否定吗?

20世纪30年代,爱因斯坦提出关于“虫洞”的理论,认为“虫洞”能够扭曲宇宙空间,形成“宇宙隧道”,使原来相隔亿万公里的地方变得近在咫尺。50年代以来,科学界对“虫洞”的研究越来越多,认为宇宙间充斥着数以百万计的“虫洞”,如果人们从宇宙的一端钻进去,然后通过“宇宙隧道”从宇宙的另一端钻出来,那么,仅仅1公里长的“虫洞”就可以将地球与相隔26光年的织女星连接起来。目前,美国太空总署正在与科学家研究如何利用“虫洞”实现星际旅行。

这26光年在“虫洞”之中仅仅是1公里。两者相差多少倍!即围绕地球赤道飞行6149.5周的距离,只相当于在“虫洞”之中移动1毫米!

空间的距离可以相差这么多倍,时间的长短自然也可以相差同样的倍数。按照这个比例,1秒可等于780万年,1天则可等于6739.2亿年。

将“虫洞”理论与上述佛教种种相对性提法两相对照,怎不令人对佛法深深叹服呢!

[FONT="黑体"]难怪爱因斯坦也曾有言:“如果有何宗教可以与现代科学共存,那就是佛教。”[/FONT]

第五、谈谈辩证观念

从黑格尔创立唯心辩证法到现在,还不足200年。对于黑格尔的辩证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给予高度的评价:“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巨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3页)

可惜马克思、恩格斯都无缘接触或太少接触佛学和《老子》。其实,关于自然、历史和精神都处于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之中的辩证观点,佛教与《老子》都早已有了精妙的阐述和运用,比黑格尔要早2000多年。佛教和《老子》的辩证观,简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完全可以跟当代哲学的最高成就相比而毫不逊色。
 
[作者=UssU]
西红柿同学,M7附体啦?

克8就这几个烂柿子,扔完就又黔驴技穷鸟。
 
谢谢玫瑰和您的转贴。 我可以学到一些东西, 但是不能接受它的解释。

佛教经文里有一些我喜欢的哲学思考。希望你能从中得到安详快乐的生活。

我觉得您是一个很爱中国文化的人。请你放心主观上我并没有挑战您或者佛学的想法, 只是想更多的了解佛教的精髓。

Ussu同学对于玫瑰的转贴有何意见?
 
佛教没有明确回答过宇宙的起源这个问题,原因是那个中了毒箭的人要找到放箭的人,放箭方向才肯就医的典故 ,还没找到就中毒身亡了。

佛不回答的问题:

一、有关宇宙的问题
  1.宇宙是永恒的吗?
  2.宇宙不是永恒的吗?
  3.宇宙是有限的吗?
  4.宇宙是无限的吗?

佛教常常用"无始"这个词。请参考这个Model:http://en.wikipedia.org/wiki/Cyclic_model

佛是最有智慧的生命体。佛的智慧是圆满的,是不可测量的。(菩萨的智慧还可以测量出来)佛对弟子的承诺是:没有解答不了的问题。

[FONT=新細明體]「天上天下無如佛[/FONT] [FONT=新細明體]十方世界亦無比[/FONT]

[FONT=新細明體]世間所有我盡見[/FONT] [FONT=新細明體] 一切無有如佛者」[/FONT]







佛的能力难说尽,列举一二为:五眼六通,十力,四无畏,32相,十八不共法,。。。。







但是即使佛本领再大,对于众生也有三不能:






传灯录四(元圭传)曰佛有三能三不能:‘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即灭定业(比如二次世界大战);

佛能知群有性穷亿劫事,而不能化导无缘(佛不能度无缘之人);

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虽然众生无尽仍然誓愿度之);

是谓三不能也。’







这也是为什么佛教不会打搅别人的原因。







对于没缘份的众生,提都不用提。
 
Ussu同学对于玫瑰的转贴有何意见?

这个转帖俺从情感上是不反对的。:D

但是,这贴是个哲学物质化的说法。是用来辩论用的,并非佛教本意。无非是想通过科学来证明佛教的前瞻性、正确性和无限性。但其实,这就是佛说的“头上装头”,不需要的。

真正需要论证的是科学,不是信仰,如果信仰也需要论证,那这个信仰只能算是投机。
 
宇宙的起源:


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识就是妄想分别执着。




比如做梦。每个梦就是一个小宇宙。相近波长的梦组合成大宇宙。



想多了解请查阅“十二因缘”,“苦集灭道”四谛,金刚经,楞严经



这是十二因缘图示
 

附件

  • 学佛者~1.JPG
    学佛者~1.JPG
    87.2 KB · 查看: 40
咳,末世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