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杂谈』我是陕西咸阳农村的
作者:tswm1 提交日期:2003-06-18 16:38:00
__,在2002年的春节最后一次回家,感觉很凄凉。
从90年代初到现在的变化很大。
我们当地的经济基本依靠农业,由于土地很肥沃,年小麦和玉米加起来亩产有1600斤左右,92年左右小麦价格曾达到每斤1元,很多人建了新房。现在4角到5角(小麦和玉米价格相似)。人均耕地1.2亩。每亩的收获乡亲们自己一粒不吃,最多可以卖800元,其中要除去种子、农药、灌溉、农机作业、农业税等费用,剩下绝对不会超过500元,再有乡提留、村提留、教育附加以及种种费用,不会剩下超过300元,但他们总不能全卖了,自己喝西北风吧!政府常常会号召发展非农经济,于是当地有民谣:前年的辣椒去年的蒜,今年的西瓜烂遍田。
乡里的企业基本全垮了,只有一家小造纸厂在检查团装模作样的检查后继续生产,不过当地唯一的一条小河(渭河支流,最后流入黄河)已经完全变成了黑色。由于家里的水井水位与河水水位一样高,且距离不远,我一直很担心家里人的健康。那条小河给了我童年多少的快乐回忆。
90年代我们那里的人很多人从事药材生意,也就是冒着风险把药材送到西北偏远地区销售,现在已基本没有了。只能依靠打工赚钱。于是出现了一个新的行业:人贩子,就是替广东的工厂在当地招工。我的几个同学在广东打工,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月收入400-600元。
教育就不用说了,既然农民愿意花钱在教育上,那就收吧。每个乡收费200万建起的华而不实的初级中学天知道值多少钱,县里办的高级中学则是没有收费对象而破烂不堪,98年我最后一次回母校的时候,我的老师们正在自己动手建学生宿舍。因贫困而失学的同学数不胜数,很多人的天分比我高很多,现在他们正在东莞的某个工厂里织布或组装收音机。这方面别的网友说的很多了。
2002年过年前两天天,我去了集市,很多人都想作点小生意赚过年的钱,结果是卖东西的和买东西的人差不多一样多,他们的脸上那里有什么过年的喜气,我当时眼泪差点掉下来。
作者:野径篱菊 回复日期:2003-06-18 16:40:49
我也是农村的,在家里种田放牛
作者:zzrn 回复日期:2003-06-18 16:43:41
俺是陕西宝鸡的!
作者:Оo半支烟oО 回复日期:2003-06-18 16:45:07
偶是老陕。包再滑叫列。
作者:胡话 回复日期:2003-06-18 19:12:07
种地永远不能致富,搞非农经济要以市场为导向。
作者:crossfox 回复日期:2003-06-19 10:24:19
已经不新鲜了
作者:零度理想 回复日期:2003-06-19 11:05:08
我在山西农村砍柴放牛种田什么农活都干过,但这又能说明什么呢?在这个城市里显得乡村太遥远,遥远得只能偶尔在梦里出现罢了,醒来一样在这个城市暂住,看穿的笔挺的缺少阳光的人在玻璃后面将你视为无有
作者:renjuncn 回复日期:2003-06-19 11:16:40
我和你是一个地方出生长大的。
现在家乡的农村真的让人心痛,农民种地基本上都是亏本的。当年我们可以通过考大学来脱离苦海,现在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已经成为impossible mission 了。
我们曾经拥护的和现在仍不得不拥护的党和政府,能不能解决些实际问题呢?不要光靠政绩工程以牺牲劳动人民基本的生存幸福权利而为自己的仕途铺平道路?!!!
家乡(的执政者),我心中永远的痛!
作者:ra 回复日期:2003-06-19 12:27:36
呵呵,真正的乡党呀,我家就在塬上,过去叫大王公社,现在叫平陵乡。
作者:每天睡到12点 回复日期:2003-06-19 15:03:47
内地农村大多如此~~难~~~
作者:金镶玉 回复日期:2003-06-19 15:17:23
我西安的!
作者:剑出无声 回复日期:2003-06-19 15:40:48
我是河南的,楼主所说的和我们老家情形很相似。农民出了出去打工没有多少好的经济来源,而且年关能不能拿到钱还不好说。乡镇企业小有发展,造纸厂、皮革厂把全县的河流全都污染了,现在连浇地用的水都是臭水,没办法。不过我们那学校从小学到高中,收费普遍与时俱进了,高中正式录取收费几百,但这部分人很少,因为学校故意把分数线抬高。半自费的交两三千,全自费的交五千,再说就是上了高中能不能考上大学还是个未知数,很多人初中毕业就不读了,出去挣点钱,盖房子娶媳妇。如此而已。
作者:大老碗 回复日期:2003-06-19 16:06:07
在内地,三农问题实在很多,可是非人民的政府有谁在认真管这些事情。
作者:pinnn 回复日期:2003-06-19 18:13:18
谢谢楼主和上面诸位朋友说出来的农村的真实情况。我从小长在城市,对农民的状况以前虽有耳闻但不知道这么具体。
从某种程度上城市人是欠了农村人一笔不小的债的,越大的城市欠的越多,可是怎么还?要还多久?还得靠踏实地实干

作者:tswm1 提交日期:2003-06-18 16:38:00
__,在2002年的春节最后一次回家,感觉很凄凉。
从90年代初到现在的变化很大。
我们当地的经济基本依靠农业,由于土地很肥沃,年小麦和玉米加起来亩产有1600斤左右,92年左右小麦价格曾达到每斤1元,很多人建了新房。现在4角到5角(小麦和玉米价格相似)。人均耕地1.2亩。每亩的收获乡亲们自己一粒不吃,最多可以卖800元,其中要除去种子、农药、灌溉、农机作业、农业税等费用,剩下绝对不会超过500元,再有乡提留、村提留、教育附加以及种种费用,不会剩下超过300元,但他们总不能全卖了,自己喝西北风吧!政府常常会号召发展非农经济,于是当地有民谣:前年的辣椒去年的蒜,今年的西瓜烂遍田。
乡里的企业基本全垮了,只有一家小造纸厂在检查团装模作样的检查后继续生产,不过当地唯一的一条小河(渭河支流,最后流入黄河)已经完全变成了黑色。由于家里的水井水位与河水水位一样高,且距离不远,我一直很担心家里人的健康。那条小河给了我童年多少的快乐回忆。
90年代我们那里的人很多人从事药材生意,也就是冒着风险把药材送到西北偏远地区销售,现在已基本没有了。只能依靠打工赚钱。于是出现了一个新的行业:人贩子,就是替广东的工厂在当地招工。我的几个同学在广东打工,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月收入400-600元。
教育就不用说了,既然农民愿意花钱在教育上,那就收吧。每个乡收费200万建起的华而不实的初级中学天知道值多少钱,县里办的高级中学则是没有收费对象而破烂不堪,98年我最后一次回母校的时候,我的老师们正在自己动手建学生宿舍。因贫困而失学的同学数不胜数,很多人的天分比我高很多,现在他们正在东莞的某个工厂里织布或组装收音机。这方面别的网友说的很多了。
2002年过年前两天天,我去了集市,很多人都想作点小生意赚过年的钱,结果是卖东西的和买东西的人差不多一样多,他们的脸上那里有什么过年的喜气,我当时眼泪差点掉下来。
作者:野径篱菊 回复日期:2003-06-18 16:40:49
我也是农村的,在家里种田放牛
作者:zzrn 回复日期:2003-06-18 16:43:41
俺是陕西宝鸡的!
作者:Оo半支烟oО 回复日期:2003-06-18 16:45:07
偶是老陕。包再滑叫列。
作者:胡话 回复日期:2003-06-18 19:12:07
种地永远不能致富,搞非农经济要以市场为导向。
作者:crossfox 回复日期:2003-06-19 10:24:19
已经不新鲜了
作者:零度理想 回复日期:2003-06-19 11:05:08
我在山西农村砍柴放牛种田什么农活都干过,但这又能说明什么呢?在这个城市里显得乡村太遥远,遥远得只能偶尔在梦里出现罢了,醒来一样在这个城市暂住,看穿的笔挺的缺少阳光的人在玻璃后面将你视为无有
作者:renjuncn 回复日期:2003-06-19 11:16:40
我和你是一个地方出生长大的。
现在家乡的农村真的让人心痛,农民种地基本上都是亏本的。当年我们可以通过考大学来脱离苦海,现在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已经成为impossible mission 了。
我们曾经拥护的和现在仍不得不拥护的党和政府,能不能解决些实际问题呢?不要光靠政绩工程以牺牲劳动人民基本的生存幸福权利而为自己的仕途铺平道路?!!!
家乡(的执政者),我心中永远的痛!
作者:ra 回复日期:2003-06-19 12:27:36
呵呵,真正的乡党呀,我家就在塬上,过去叫大王公社,现在叫平陵乡。
作者:每天睡到12点 回复日期:2003-06-19 15:03:47
内地农村大多如此~~难~~~
作者:金镶玉 回复日期:2003-06-19 15:17:23
我西安的!
作者:剑出无声 回复日期:2003-06-19 15:40:48
我是河南的,楼主所说的和我们老家情形很相似。农民出了出去打工没有多少好的经济来源,而且年关能不能拿到钱还不好说。乡镇企业小有发展,造纸厂、皮革厂把全县的河流全都污染了,现在连浇地用的水都是臭水,没办法。不过我们那学校从小学到高中,收费普遍与时俱进了,高中正式录取收费几百,但这部分人很少,因为学校故意把分数线抬高。半自费的交两三千,全自费的交五千,再说就是上了高中能不能考上大学还是个未知数,很多人初中毕业就不读了,出去挣点钱,盖房子娶媳妇。如此而已。
作者:大老碗 回复日期:2003-06-19 16:06:07
在内地,三农问题实在很多,可是非人民的政府有谁在认真管这些事情。
作者:pinnn 回复日期:2003-06-19 18:13:18
谢谢楼主和上面诸位朋友说出来的农村的真实情况。我从小长在城市,对农民的状况以前虽有耳闻但不知道这么具体。
从某种程度上城市人是欠了农村人一笔不小的债的,越大的城市欠的越多,可是怎么还?要还多久?还得靠踏实地实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