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这张照片可谓阵容强大,曝光后引发习近平不满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9981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你最好给列个你看过的非官方史料,给大家看看。这样的影响比你辛苦敲字要好得多。 把你听到的,看到的,也可以写成书的

老何,以前看过"叫父亲太沉重“,感觉被周恩来愚弄了,后来说作者是假冒的周的私生女,感觉又被愚弄了。
你倒说说周到底是百年一遇的大圣人还是伪君子呢?
 
老何,以前看过"叫父亲太沉重“,感觉被周恩来愚弄了,后来说作者是假冒的周的私生女,感觉又被愚弄了。
你倒说说周到底是百年一遇的大圣人还是伪君子呢?

你要是有空,你倒是说说啊?
 
你举个例子,哪个地方?

举什么例子?

看你也老大不小的了,还好为人师建议别人多读书,多读非官方史料。我这里是真心地请你谈谈,看些什么书?看些什么非官方史料? 才能比较容易理解这段历史。
 
老毛时代,朱德的孙子可以枪毙。邓右时代,刑都不能上小小的胡乔木的儿子了。谁之过?

需要的时候,什么样的大夫都可以上刑的。

老毛时代上过刑罚的最高级大夫:国家主席刘少奇。
邓右时代上过刑罚的最高级大夫:第一夫人江青。
江总时代上过刑罚的最高级大夫: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
习总时代上过刑罚的最高级大夫: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
 
关于六十年代初的饥荒历史,我在刚刚读完的莫言的《我的高密》中读到这一段我们现在人大概是不可思议的描述。

“1961年的春天,我们村子里的小学校里拉来了一车亮晶晶的煤块,我们孤陋寡闻,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一个聪明的孩子拿起一块煤,咯嘣咯嘣地吃起来,看他吃得香甜的样子,味道肯定很好,于是我们一拥而上,每人抢了一块煤,咯嘣咯嘣吃起来。我感到那煤块愈嚼愈香,味道的确是好极了。看到我们吃得香甜,村子里的大人们也扑上来吃,学校里的校长出来阻止,于是人们就开始哄抢。至于煤块吃到肚子里的感觉,我已经忘记了,但吃煤时口腔里的感觉和煤的味道,至今还牢记在心。不要以为那时候我们就没有欢乐,其实那时候我们仍有许多欢乐,我们为发现了一种可以食用的物品而欢欣鼓舞。”


刚才想避免自己打字的麻烦,在网上古狗了一下,不仅找到了这一段供为拷贝张贴,而且也看到下面这一段评论。

“都是莫言自己写的,细心会看到其中的差别。前面“生痨病的同学”后来变成“一个聪明的孩子”,前面的“俞老师”变成“村子里的大人们”。先撇开这些差别,按大于的分析,至少莫言还不应该饿到去吃煤炭的地步。理由如下——

莫言说过:“吃完了那片红薯干,就只有野菜团子了。那些黑色的、扎嘴的东西,吃不下去,但又必须吃。于是就边吃边哭,和着泪水往下咽。”连野菜团子都扎嘴得难以下咽莫言,怎么可能会感到煤的“味道的确是好极了”呢?

前面我们看到,莫言的爷爷是一个“特色社员”,他那时可以不在集体出工,自己开了小块荒地,并且能够用干草到国营农场换回大豆、地瓜干。而且,莫言没有分家的五叔是县棉花加工厂的会计,是有固定的工资收入的;那时候只要有钱,在黑市也是可以买到粮食的。他大哥在读中学,粮食是有保障的。他父亲的大队会计,生产队的分配他家里是不会吃亏的。在这样的条件下,其他人再饿,也不会饿到五、六岁的“满崽”去吃煤炭。

所以,大于认为莫言在“吃煤”的故事中说了一些谎话。要检验莫言是不是说了谎话也很容易,既然曾经吃过那么多煤炭,现在他完全可以在电视里表演一下,不要吃多了,吃100克就行了。如果莫言感到为难,而且当年又真的吃过,大于也可以给他打过圆场。就是说明那吃的其实不是煤炭,而是煤炭里“那半透明的、浅黄色的,像琥珀一样的东西”。因为那个“生痨病的同学”在自己的偏方中吃过,所以告诉大家能够吃,于是孩子们一起做了一次找琥珀解馋的游戏。

莫言的卑鄙之处在于他明明知道这个道理,却不说清楚,还“文学艺术”地把琥珀加工为煤炭。”


我们现在读着这些故事及其评论,从中能够了解到什么呢?自己去体会吧。

http://bbs1.people.com.cn/post/2/0/1/125226469.html
 
举什么例子?

看你也老大不小的了,还好为人师建议别人多读书,多读非官方史料。我这里是真心地请你谈谈,看些什么书?看些什么非官方史料? 才能比较容易理解这段历史。

你不是好奇我为什么说“这些”么?我问你你不同意我说的什么,举个例子,我好给你我看到的资料啊。 多的不说,WIKI看看就可以了,他相对中立,资料引用也算是客观,正反两方面的意见都有。总比看百度好,所以WIKI在中国属“黄色反动”网站。

再说我老大不小了,我更年期妇女又怎么样,有些人年纪越大越糊涂,不要高估40岁以上的人接受真相的能力和愿望。我看《中国革命史》,《中国近现代史》一样可以得到跟你相反的结论,关键不是什么资料,关键是能否愿意打破自己以前营造的历史,是否愿意思考和接受跟自己所受到的教育影响所违背的东西。
 
需要的时候,什么样的大夫都可以上刑的。

老毛时代上过刑罚的最高级大夫:国家主席刘少奇。
邓右时代上过刑罚的最高级大夫:第一夫人江青。
江总时代上过刑罚的最高级大夫: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
习总时代上过刑罚的最高级大夫: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

胡总时代?:p
 
需要的时候,什么样的大夫都可以上刑的。

老毛时代上过刑罚的最高级大夫:国家主席刘少奇。
邓右时代上过刑罚的最高级大夫:第一夫人江青。
江总时代上过刑罚的最高级大夫: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
习总时代上过刑罚的最高级大夫: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

我本来想说的,老毛时代杀个朱德的孙子算啥,连国家主席国防部长党第二主席接班人都不得好死。结果你先说了。:tx:
 

我问他们:胡总时代?:p:D

“四人帮”那批人,不能算在“邓右时代”。

另找他人吧。哈
 
需要的时候,什么样的大夫都可以上刑的。

老毛时代上过刑罚的最高级大夫:国家主席刘少奇。
邓右时代上过刑罚的最高级大夫:第一夫人江青。
江总时代上过刑罚的最高级大夫: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
习总时代上过刑罚的最高级大夫: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

刘少奇没被上过刑,他死是因为他老年身体差了,经受不了革命斗争的考验。
 
你不是好奇我为什么说“这些”么?我问你你不同意我说的什么,举个例子,我好给你我看到的资料啊。 多的不说,WIKI看看就可以了,他相对中立,资料引用也算是客观,正反两方面的意见都有。总比看百度好,所以WIKI在中国属“黄色反动”网站。

再说我老大不小了,我更年期妇女又怎么样,有些人年纪越大越糊涂,不要高估40岁以上的人接受真相的能力和愿望。我看《中国革命史》,《中国近现代史》一样可以得到跟你相反的结论,关键不是什么资料,关键是能否愿意打破自己以前营造的历史,是否愿意思考和接受跟自己所受到的教育影响所违背的东西。

正如我前面所引莫言的文章及其读者评论。有些读者可以读出一个印象:那时候的人饿得要吃煤炭(或琥珀),大饥荒是真的。另一些读者可以读出另一个印象:莫言撒谎,他关于大饥荒的说法不可信。

同样的文字,可以读出不同理解。再举一个例子。

同样是莫言的这本书中他提到,“20世纪60年代,我们家没有一个饿死的,全仗着我那位在供销社工作的叔叔。,,,当我们生活最困难的时候,叔叔从供销社里弄回来一麻袋棉籽饼,,,。我们吃着棉籽渡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从这段话中,一些读者可以读出的结论是:莫言证明,他们家就没有饿死的人。另一些读者读出的结论是:莫言证明,那时候家里有饿死的人是很普遍的,没有饿死的家庭是有特殊渠道的。

尽管这两种结论并不相互矛盾,但是有些读者会只强调其中一个结论,而故意忽略另一个结论。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