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年收入20万以上的在渥村华人家庭中占多大比例,生活水平如何?

年收入不足3万的进来看看!:(
 
洋人,?!洋人要觉得被冒犯了,当即请你出去,我同事自己,列的黑名单比我还长...



亚洲人都长得差不多,谁也不知道你说汉语,以及你有能力。况且又不是去中国店,人当然说洋文了。若说汉语的人主动上前,自信满满地自我介绍,那两人一定把专注全送你

对于没被多看几眼的藐视,洋人会主动自我表现,洋人也不敢为此把人轰出去,最多自己出去,请上司换人,因为沟通失败
 
潘经理“讨厌的是年家庭收入100K-250K的中国家庭”,这其实是囊括了绝大多数中国人家庭,而且他前面还加上了个“最TM”的国骂。潘经理并且进一步指出,他讨厌的“这些人大多受过高等教育, 工作体面,IT, HYDRO, P.ENG的最多”。再结合潘经理随后的某些帖子,马甲解读的意思有这么几条:(1)国移中收入好的家庭中,有许多中国人社交能力很差,(2)这些 社交能力 很差的国移中尤以理工男居多,而且情况 非常 普遍(3)理工男习惯性地瞧不起文科男。

抛开潘经理话糙的一面不谈,以上三条可以说是振聋发聩的,是潘经理在他的那一片 江湖天地 中打拼多年所总结和描绘出来的 理工男 的一幅肖像图。

大家如果谦虚一点的话,可以对照一下,照一照镜子,看看有没有以前自己忽略过的?有没有自己今后可以改进的?端看你有没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境界了。

上面总结的第三条,是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很具有中国特色 ! :cool::cool:

还想说,抛开潘经理话糙的一面不谈的话,马甲很能感受潘经理对那两个很极端的夫妻的气愤,试想一下,一对大陆来的夫妻为立遗嘱的事,走进一个同样来自大陆的中国专业人士的办公室,却指明要求英文服务,这不是即抽人家耳光,又和自己过不去吗?“尊重”这两个字,在我们理工男和文科男、女之间真就那么难吗?
 
不算,不算。名字,地址,电话号码和照片都没贴呢。至于爆那种具体又少见的职业组合,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昨天睡觉前想了想,却有考虑不周,容易雷同,被人对号入座, 引起联想,再重复一次,人物,工种都是虚拟, 更重要的是,事情不在Ottawa本地.
就此话题不再多说了
 
潘经理“讨厌的是年家庭收入100K-250K的中国家庭”,这其实是囊括了绝大多数中国人家庭,而且他前面还加上了个“最TM”的国骂。潘经理并且进一步指出,他讨厌的“这些人大多受过高等教育, 工作体面,IT, HYDRO, P.ENG的最多”。再结合潘经理随后的某些帖子,马甲解读的意思有这么几条:(1)国移中收入好的家庭中,有许多中国人社交能力很差,(2)这些 社交能力 很差的国移中尤以理工男居多,而且情况 非常 普遍(3)理工男习惯性地瞧不起文科男。

抛开潘经理话糙的一面不谈,以上三条可以说是振聋发聩的,是潘经理在他的那一片 江湖天地 中打拼多年所总结和描绘出来的 理工男 的一幅肖像图。

大家如果谦虚一点的话,可以对照一下,照一照镜子,看看有没有以前自己忽略过的?有没有自己今后可以改进的?端看你有没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境界了。

上面总结的第三条,是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很具有中国特色 ! :cool::cool:

还想说,抛开潘经理话糙的一面不谈的话,马甲很能感受潘经理对那两个很极端的夫妻的气愤,试想一下,一对大陆来的夫妻为立遗嘱的事,走进一个同样来自大陆的中国专业人士的办公室,却指明要求英文服务,这不是即抽人家耳光,又和自己过不去吗?“尊重”这两个字,在我们理工男和文科男、女之间真就那么难吗?

马甲叔,爬楼要认真,不能偷懒坐电梯。第三条马上可以打个大叉,拿回去重想一条。

此案没有文科男什么事儿。


再猜一下,马甲叔是文科男?

:dx:
 
亚洲人都长得差不多,谁也不知道你说汉语,以及你有能力。况且又不是去中国店,人当然说洋文了。若说汉语的人主动上前,自信满满地自我介绍,那两人一定把专注全送你



对于没被多看几眼的藐视,洋人会主动自我表现,洋人也不敢为此把人轰出去,最多自己出去,请上司换人,因为沟通失败



我也要同感,实际人家也许不知你是中国人。我有几次主动说汉语,还吃过闭门羹,人家是韩国人,或其他地方来的华人(有人就不会说汉语)。
 
昨天睡觉前想了想,却有考虑不周,容易雷同,被人对号入座, 引起联想,再重复一次,人物,工种都是虚拟, 更重要的是,事情不在Ottawa本地.

就此话题不再多说了



你的回复我也看了,做哪行都不容易,互相体谅理解就好。
 
好像有人哏村长犟嘴,进来看下并做记号

就是,村长很生气,问题很严重。给CFC也见个白名单。

也是这就是声望的最终用途。
 
马甲叔,爬楼要认真,不能偷懒坐电梯。第三条马上可以打个大叉,拿回去重想一条。

此案没有文科男什么事儿。


再猜一下,马甲叔是文科男?

:dx:
:D:D:D待马甲去吃两个鸡蛋,再来同你较真:flaming::flaming::flaming::D:D:D
 
昨天睡觉前想了想,却有考虑不周,容易雷同,被人对号入座, 引起联想,再重复一次,人物,工种都是虚拟, 更重要的是,事情不在Ottawa本地.
就此话题不再多说了

其实你没有真正意识到你犯了职业的大忌。就算你后来掩饰人物,工种及地点是虚构的,可之前如果看客当中真有认识的夫妇是从事此类行业的,那很容易对号入座,而你之后的掩饰则有此地无银的功效。从事银行金融业或与数字相关的行业,应该对residual disclosure的风险深有体会,可惜很遗憾。

另外很反感以点盖面,打击一大片的做法。
 
就是,村长很生气,问题很严重。给CFC也见个白名单。



也是这就是声望的最终用途。



这小潘看了一夜场电影又回来了,村长气得不清,这日上三竿了,估计还在炕上郁闷呐。
 
我反而觉得这位妹妹是认为如果用自己熟悉的语言来在这么重要情况下交流会更好而已。

这样的场合,不是炼英文的时候,而是让自己所得到的信息更多,并非说英文了说会得到更多的信息。

在这种场合,我觉得那客户更应该选择英文交流,特别是那客户已经有一定的英文基础,而可能只是对有关法律词汇不甚了解。有很大可能性那客户将自己管理这遗嘱涉及的投资和存款适宜,用英文去了解这些英文规定是准确了解其含义的重要途径。就像很多英语老师都会建议,在一个学英语的学生达到一定水平后,不要再用中英字典,而要用英英字典,这样才能正确掌握那些单词的意思。

遗嘱涉及很多法律词汇和概念,而在加拿大,权威的解释只有英语或法语,只用中文解释很容易解释偏,而且用中文接待这样的客户,大部分表达虽说用中文,关键词汇还得用英语,然后再用中文解释。而这中文解释的准确度取决于这翻译的人对这些专业词汇的理解程度。误译是很常见的。这在中文报纸上经常可以看到。

一个公司既然给出客户有选择哪种语言服务的权利,而一个提供服务的雇员在客户没有选择她一管之见认为她优先的语言服务而心怀不满,这就是没有专业操守(professionalism),这是不尊重客户的选择权利。客户没有必要只根据他们的母语来选择语言服务。如果要上档次的话,这可以构成明显的歧视(discrimination),seriously and legally。

什么是discrimiation: Discrimination is the prejudicial and/or distinguishing treatment of an individual based on their actual or perceived membership in a certain group or category, "in a way that is worse than the way people are usually treated."
 
这小潘看了一夜场电影又回来了,村长气得不清,这日上三竿了,估计还在炕上郁闷呐。

村长被气出失语症啦!:o:D
 
:D:D:D待马甲去吃两个鸡蛋,再来同你较真:flaming::flaming::flaming::D:D:D

吃完了没?我已经赶快去吃了三个西红柿啦,谁怕谁啊!:flaming: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