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玛,现在还有人这么想。
关键是一君制,一党制。一君制导致科举,导致君主的兴趣决定了百信大众的兴趣。看看现在的中国就明白,
再看看100年前的美国,就成大明白了。
中央不学无术,现在还搞微服私访,脑袋坏掉了,中国那点问题,南极的企鹅都知道根在那里。一个个都是影帝,靠,不说了。
肥的像猪,也他妈能当主席。
100 年前的美国有什看头?资本的发展道路都是一样的,100年的美国与中国现在的问题都一样。
镀金时代,这个名字取自马克·吐温第一部长篇小说。1873年,马克·吐温与华纳(Charles Dudley Warner)一同创作了这部作品。这部作品的主题是讽刺南北战争之后的充满贪婪和政治腐败的美国政府。之后,美国人用“镀金时代”一词来称呼这段时期。“镀金时代”处于南北战争和进步时代之间,时间上大概是从1877年到1893年。
1906年2月,《屠场》出版,书中这样描写芝加哥的肉类工厂:“坏了的猪肉,被搓上苏打粉去除酸臭味;毒死的 老鼠被一同铲进香肠搅拌机;洗过手的水被配制成调料;工人们在肉上走来走去,随地吐痰,播下成亿的肺核细菌……肉一大堆一大堆地堆在库房里,库房的天棚漏 水,脏水就滴落在肉堆上,上面有数千只老鼠在尽享美餐……只要把手在肉堆上一划拉就能划拉下一捧一捧的干鼠粪……”他的描写让美国人震惊了,几乎每个美国 人都读了这本书,且相信芝加哥的加工厂是肮脏的,从这些加工厂出来的任何东西都是不能吃的。
不久时任美国第二十六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早餐的时候,读到了这本书,结果呢书中的内容让他大惊失色,拍案而起。嘴里还没有嚼完的食物统统吐了出去,又把盘子里面剩下的一节香肠,用力地抛出窗外。美国人愤怒了,要求食品安全监管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同时, 《屠场》也传到了欧洲,被欧洲媒体大加渲染,严重影响了美国食品工业的海外市场开拓。一时间,“美国食品”在欧洲成了肮脏、劣质、伪造的代名词。
这个时期的腐败是社会性、全方位的腐败,几乎侵蚀到政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当时的舆论评价说:“美国的城市政府是基督教世界中最糟糕的政府——最奢侈、最腐败、最无能。”[15]“镀 金时代”时期,党魁势力恶性膨胀,他们依靠恩赐官职来拉拢党派骨干,进而控制选举结果和联邦及州的政权,得以盘踞国会多年。同时,因党魁而得到官职的党派 忠诚分子也利用职权,通过挪用政府财政充当本当金库、将合同投标转让给支持本党的企业家等形式来回报党魁,造成了严重的腐败问题。
《镀金时代》,讽刺这个时 代:“浮华而铜臭弥漫,奢靡的泡沫背后,只剩下一堆冰冷的金子,就连空气中都充满阴谋的味道。”著名记者林肯·斯蒂芬斯则针对当时的社会氛围写道,“人民 并非纯洁无过”,“贪污与无法无天的风气,乃是美国风气”。
-
这一时期的腐败席卷美国行政、司法和立法机构,其中行政腐败 最为常见,分肥制、盗窃国库、违规特许经营等比比皆是。著名参议员乔治·霍尔对那时美国官场的腐化堕落作过精彩描述:“我在政界听到政客们厚颜无耻地讲述 作官的秘诀:在美国获得权力的真正方式是贿赂那些任命官员,获得官职后则利用职权实现自我野心和满足个人报复欲望”。较之中央政府的政治分肥,地方上的腐 败更直接,纽约民主党组织坦慕尼协会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
再看看一百多年后,也就是现在的美国的即使“打烂了中东,搞乱了全球”也没避免,没能转移转嫁出去的金融危机。美国没有多少年可以骄傲的日子。
其实中国文化一贯主张的“重农抑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