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巴黎– 梦中的女子,蒙娜丽莎的微笑

夕阳西下,结束了一天的排队与游冶。别了,曾经的国王,王后和公主们, 愿你们安息!


DOM_7192s.jpg


DOM_7195s.jpg


金碧辉煌,重门深锁

DOM_7204s.jpg

再回首,庭院深深深几许
 
凡尔赛宫很值得去。花园很大,我们去的时候租了高尔夫车,时间都觉得不够用。谢谢分享!
 
巴黎(6)- 云中牧女艾菲尔铁塔

其实对埃菲尔铁塔这一巴黎的标志性建筑一直并不很在意,总觉得黑黑壮壮的铁塔与巴黎并不和谐,好歹也应该如广州的“小蛮腰”,也许无论从名字上还是形象上与巴黎还更和谐些,也难怪巴黎人在建塔的最初表示反对。不过既然是标志,总是要看看的,而且小朋友对这个很感兴趣。 但是因为订票晚了,出发前网上居然那几天都没有登塔的票了。没办法,只好凡尔赛宫回来的晚上去排队。
很戏剧性的一晚,开始是长长的队伍,忽然有一对新人牵着手从队伍中跑过,众人欢呼祝福。电影里一样,几分钟后,真的很神奇,天公作美或不作美,随着10点钟声响起,埃菲尔铁塔的灯开始闪烁,众人欢呼声中,忽然天上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一场暴风雨就这么不期而至了,然后众人中的大多数做鸟兽散,剩下坚持下来的登了塔。当然暴风雨基本上是雷声大雨点小,所以,坚持就是胜利。

到巴黎的第一天远远地在协和广场和凯旋门都见到过这一钢铁巨人,这么高大的建筑,实际上在巴黎城市内旅游确实也很难忽略它的存在。可是那天晚上,它还是给了我意外的惊喜。夕阳的余晖下,我们终于渐渐地走近了她,愈接近我愈惊诧,惊诧于她的风姿绰约,惊诧于她独特新颖的设计,惊诧于她的精巧。这一万多吨重,三百多米高的钢铁巨人居然可以如此精致而不粗糙,镂空结构让她显得轻灵而不笨重,曲线的设计让她平添了一丝妩媚,橙红色的夕阳为她披上了美丽的外衣,难怪浪漫的巴黎人把她称为“云中牧女”,“铁娘子”,确实是“她”,而不是“他”。




DOM_7209s.jpg


不过就这么大吗?

DOM_7215s.jpg


披上了橙色的晚装

DOM_7229s.jpg


亮灯了,据说节日时的盛装更壮观
 
巴黎(7)- 最后的睡莲

巴黎的official 最后一天(回程还是走巴黎,但是感觉上这就是最后一天)。原计划是去橘园看莫奈的睡莲,然后去罗丹美术馆看思想者。结果此行的第一大失误,居然没有注意到星期一罗丹美术馆闭馆(欧洲很多博物馆周一闭馆,一定要注意查看,安排好行程),白跑了一趟,只好去旁边的荣军院转了一圈,就匆匆地去赶晚上的火车去威尼斯。

我对西方美术了解并不多,基本属于画盲水平的。对于莫奈(Claude Monet),也不过知道他是印象派的大师,知道他的代表作是“印象•日出”,知道他有睡莲系列。临行前在网上看过睡莲的照片,感觉也并不强烈,不过想象一下整幅墙的睡莲,一定会是非常壮观的,所以在紧张的行程中还是坚持安排了去橘园美术馆。

一切艺术,包括音乐、绘画,都有这样的共同点:无论你对艺术有多少了解,只要你可以用一种或以上的感官去接触,只要你能够用心灵去体验,你就可以欣赏它,感受它。也许这也正是艺术的魅力之所在。

两间画室,环形的墙,8幅巨型壁画。波光潋滟中,或晨或昏,或晴或雨,朵朵睡莲漂浮在光与影的世界里。因为是椭圆形的画室,人坐在画室中央的长椅上,宛如置身莫奈晚年生活作画的吉维尼的花园,如梦似幻。想象着年迈的莫奈,整日整日地坐在他的花园里,用他那患有白内障的双眼,用他的全身心感受着周围的光与色,水与天,花与叶,然后用他的心,他的手,他的笔,他的画布与色彩,把他所感受到的大自然之美展现给人类。我在莫奈的睡莲系列中,看出了一种近乎宗教一般的虔诚,对于大自然,对于美的虔诚与渴望。

图片来源:网络
1024px-Monet_Lilies_Louvre_2.jpg



1280px-Claude_Monet_038.jpg
 
DOM_7317s.jpg


闭馆了,只看到美术馆门外的柱子上贴满了入馆的小贴纸,这也成了一道风景。后来我们也加上了自己的一张。

思想者(Le Penseur)- 欧洲之行最后一天回程在巴黎,不死心二顾罗丹美术馆,终于看到了闻名以久的思想者。这是罗丹群雕“地狱之门”横楣上的主雕像之一,最初命名为“诗人”,意在象征诗人但丁在地狱之门前对人类苦难的思考,也象征了罗丹本人以及所有人类内心的思考。

DOM_9016s.jpg



DOM_9031s.jpg


地狱之门(The Gates of Hell),是罗丹为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Musée des Arts Décoratifs, Paris)门饰所设计的群雕,其主题灵感来源于诗人但丁《神曲》中的“地狱篇”,取意“从我这里走进苦恼之城,从我这里走进罪恶之渊,你们走进来的,把一切的希望抛在后面。”


罗丹美术馆内还有许多珍藏的雕塑,甚至有些未完成的作品。而让我触动最深的竟然就是这些未完成的作品。那些巨大的石块上,就那么鬼斧神工地,一张少女的脸浮现了出来,人的肢体逐渐地丰满,刻痕依然,但是正因为这些未完成的痕迹,提醒着人们,这只是一块石头而已。想象着天才的雕塑家怎样一天天一年年地赋予这些石头以生命,让他们日渐鲜活起来,这是怎样地一种成就感与满足感!

不知什么原因,罗丹里面照了很少照片。以下图片来自罗丹美术馆官网,这两部作品应该是以完成作品,但是周围留下的原始的石头及刻痕,带给人如未完成作品同样的震撼。

黎明.jpg

黎明- “雕塑面部平整而光滑,表情遥远飘渺,而环绕它的大理石则故意未经修饰,保留着工具的痕迹。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人联想起米开朗琪罗的风格。罗丹借此强调面部的光亮,而与雕塑的标题相呼应,预示着破晓之时初升的太阳。”- 资料来源:罗丹美术馆官网


Danaide.jpg

《达那伊德》(La Danaïde), 又名为《泉》。

这个雕塑是1885年前后为《地狱之门》而创作的,但它却没有出现在《地狱之门》最终的版本里。雕塑以神话传说为主体——达那俄斯(Danaos)的女儿达那伊德斯姐妹(Danaïdes)因在新婚之夜杀害她们的丈夫而被处罚,她们要装满一个无底之瓮——罗丹首先构建了一个女性化的形态,着重突出达那伊德背部和颈部的线条。

他没有像传统的描绘方法选择给瓮装水的场景,而是表现了她在面对这项枯燥无益的任务时的绝望。筋疲力尽的达那伊德将头枕在手臂上休息,“仿佛在大声地啜泣”。她的头发披散着,就像里尔克所说她的头发仿佛是“液态的”,与瓮里淌出的水混合在一起。她的身体像象牙一样光滑,而她身下的大理石块则处理得很粗糙,依然保留着工具的痕迹。
- 资料来源:罗丹美术馆官网
 
最后编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