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77级考上大学回忆文章:上大学的第一天

好吧,看来你只相信正规教育,不相信自学能成才。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不知道你们班是否有68届,67届老初一,初二的同学。不知他们的成绩怎么样?如果他们大学的成绩不错,就可以说他们自学成绩不凡。
我相信自学能成才。 但这里说的是77年的高考, 没有相信不相信自学能成才的命题嘛。在大学也要有自学能力才行的,在大学的学习只靠老师和书本是不行的。大学成绩不错的,自学能力都不凡。
 
我相信自学能成才。 但这里说的是77年的高考, 没有相信不相信自学能成才的命题嘛。在大学也要有自学能力才行的,在大学的学习只靠老师和书本是不行的。大学成绩不错的,自学能力都不凡。
那就更没什么差异了。只是俺说77,78高考中许多考生是自学出来的,你却认为不是如此。没关系,求同存异吧。
 
最后编辑:
我相信自学能成才。 但这里说的是77年的高考, 没有相信不相信自学能成才的命题嘛。在大学也要有自学能力才行的,在大学的学习只靠老师和书本是不行的。大学成绩不错的,自学能力都不凡。
我们高中就上了两年,上高一时正赶上反击右倾翻案风。语文课丢开了课本,学习油印讲义:教育革命的方向不容篡改。物理课,化学课,其它什么课统统砍掉了。 不自学,怎么考?
 
那就更没什么差异了。只是俺说77,78高考中许多考生是自学出来的,你去认为不是如此。没关系,求同存异吧。
很多人是靠自学,就在那一两个月准备高考时,借本教材自学。得有点拼命三郎的劲
求同存异, 好!我只不过是看到在大学时多数同学都是上完了高中的,也就没有仔细想过。
顺便问问, 上面两个ID 的话怎么那么相同呐?:p
 
这位小朋友,不要走极端好不好? 俺就是高中物理化学没学过,但有初中物理化学的基础, 考前把高中教材死克了一下。 这叫有条件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BTW, 77 年高考物理化学并一起一张卷子考的 :D

兄弟说的极是,我也是那么混过来的。两年高中,跟技校似的,整天净忙着学手艺了,小麦育种,钳工,柴油机,还有测量。做统一教材的数学课本,竟有三分之二没教过。

您那条件,不是考前创造的,是多少年攒下的。高考复习,只有一个多月的业余时间(十月高考报名消息见报,十二月考试),任你怎么拼命,没学过的东西就是没学过。我那一个多月,全花在高中数理化上了,政治只复习了三个晚上,语文就没复习。可是最后,伤心。四张卷子,分数平均。语文,政治,轻易不给高分,所以我挺知足。伤心的是数学和理化两张卷子,我做错的,全是高中的题。没辙,现学的,还是自学,手太生。

回头想想,七七年高考题还是挺合情理的,覆盖面广,偏重基础,而且只要把初中的知识真正学会,肯定能过录取线。往届生里面的好学生,即便不复习也能考个差不多。而应届生在校生里面基础差的,再怎么突击复习也得不了多少便宜。
 
求同存异, 好!我只不过是看到在大学时多数同学都是上完了高中的,也就没有仔细想过。
顺便问问, 上面两个ID 的话怎么那么相同呐?:p
嘿嘿,难道是穿错衣服了? 糊了
 
求同存异, 好!我只不过是看到在大学时多数同学都是上完了高中的,也就没有仔细想过。
顺便问问, 上面两个ID 的话怎么那么相同呐?:p
老何是俺的马甲。不过他有时发言偏左,俺是右派。:D
 
我们高中就上了两年,上高一时正赶上反击右倾翻案风。语文课丢开了课本,学习油印讲义:教育革命的方向不容篡改。物理课,化学课,其它什么课统统砍掉了。 不自学,怎么考?

别生气。看来是我想扎了。以为heureux没上过高中呢。按你这么说,77年自学高考的是多了去了。:p
多一句,上高一时正赶上反击右倾翻案风 -- 这肯定了你是小朋友了:dx:
 
自学考大学没啥吧。

我高中几乎从来没听过课,曾想过考少年班,因为忙着在自学大学课程就一直在高中混着,那时把大学的数分理论物理三大力学什么普化物化教材之类学了个遍,反正上大学后很多课程也没遇到过,觉得那时真傻,学了很多一生无用的东西,压坏了身子。那时高一二做那些文革后招考研究生的物理题都觉得好简单。

还有我记得初中时乡下没啥书可看,把文革前文革后10年的高中数理化都拿来读,特别文革前文革中的书还蛮有趣的。就是找不到民国的教材。
 
最后编辑:
这个评价比较客观,基础差是其一,这是怎么拼命补也赶不上的。 其二是教师水平,大学高年级的课以前没人上过。 不少教师是临时抱佛脚,拿几本书先自己啃然后再来教的。

疑,锦同学捏,不来说两句? @ABC28

别再指望锦同学啦!这老哥扔下渥太华的难兄难弟们不管,自己跑去加州发财了,说不定哪天还会往咱们这井里面扔两块石头呢。可惜,虽是中南毕业,到头来还是和那瘟猴吕布一样的出息。看来所谓锦强于布,也只是五十步于百步。

的确。那时候有些大学教师的水平甚至不及学生。我同学中有的已经在本专业工作了一两年,而有些老师却是大学毕业不久就赶上文革的“运动员”。

毕业以后,机会都挺好,可是时运不好,当时还没有做学问钻技术的良好环境。不少人到了单位以后没人带,全凭自己摸索,刚摸到点门就去带徒弟。在学术上,技术上,多数人做了垫脚石。我觉得主要原因不是个人的基础差,比如我们同学中刚毕业就出国的几个,到了美国名牌大学里面也是好学生。可是当时中国的行业整体水平在那儿摆着呢,在一个原本落后又停顿了十多年的基础上,怎么做得出世界最高水平的活。

在我自己的行当里,七七、七八这批人入行之后,虽没做出什么国际领先的玩意儿,可是当时对行业水平的提升还是挺可观的。大跨度钢结构,我同学做了国内第一个国际水平的。虽然这东西国外已经有了,可在当时的国内,算是个跳跃式的进展。高层抗震计算,第一个实用的程序包,我师兄领头做的。这东西,回头看,的确没什么新鲜,充其量是国外七十年代水平。可是当年在国内算是开创性的。

当然,晚些年毕业的,有些已经是国际上的权威了,七七、七八那批人,没了这份荣幸。可填饱肚子,不能只靠最后一张大饼不是?
 
有几道题是初中题,但是极限和积分初中哪里学过。我记得极限课本里有,但是不做要求,高考也没有考过。积分课本里绝对没有,不应该出现在试卷中。这个试卷是假的?

这题看着象我们初中升高中的题啊:tx:
 
锦同学?什么典故? @heureux , 你的何氏百科里有没有收录这个典故?

这个评价比较客观,基础差是其一,这是怎么拼命补也赶不上的。 其二是教师水平,大学高年级的课以前没人上过。 不少教师是临时抱佛脚,拿几本书先自己啃然后再来教的。

疑,锦同学捏,不来说两句? @ABC28
 
最后编辑:
有几道题是初中题,但是极限和积分初中哪里学过。我记得极限课本里有,但是不做要求,高考也没有考过。积分课本里绝对没有,不应该出现在试卷中。这个试卷是假的?
试卷肯定是真的,我看过老早的二年制高中书就有微积分,不知道早年高考微积分可能选做题吧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