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报告说雾霾容易黑肺,川贝枇杷膏有用,静待肘子出手推荐西药,或者说雾霾无害

mimi_ge

本站元老
VIP
注册
2003-08-23
消息
26,206
荣誉分数
5,637
声望点数
373
复旦新研究:雾霾可使"鲜肺"6天变"黑肺"无法逆转(图)
文章来源: 人民网 于 2013-11-09 19:18:2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被阅读 22688 次)
7



6bf039d43427.jpg


U493P4T8D5423762F107DT20131025102729.jpg


秋冬来临,雾霾持续肆虐给国人健康带来严重隐患,近日,内地首个防治PM2.5伤害研究项目成果在广州公布。研究证实,通过药物可有效降低PM2.5对大鼠肺部的侵蚀伤害,这一成果使通过药物防治PM2.5引发的人体肺部疾病成为可能。

时下,雾霾横扫中国北方地区,中央持续加大整治政策力度。随着国务院颁布“史上最严”大气污染治理的“大气国十条”,中央财政安排50亿元资金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等政策相继出台,相关媒体预测中国将用10年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

雾霾治理可以等十年,但国民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已无法坐以待病再等十年。日前,由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教研室与广药集团旗下企业白云山潘高寿共同合作完成的防治PM2.5伤害研究项目成果公众于世,该成果提供的药效学实验依据直接推进了我国防治PM2.5人体伤害的研究进展。

项目组历时5个月,使用大流量采样器在上海徐汇区非工业区采用玻璃纤维滤纸采集大气细颗粒物PM2.5制成颗粒物悬浊液,对实验大鼠气管滴注PM2.5悬浊液,建立肺损伤模型并观测不同对照组的体征、肺重比、各项关键生化指标以及鼠肺损伤程度。

PM2.5可致肺癌

研究发现,PM2.5进入肺组织后不仅影响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而且会影响肺上皮细胞细胞膜的通透性和流动性,造成细胞内容物漏出,导致细胞死亡。同时,PM2.5会引起肺组织生化成分的改变以及炎症因子的释放,诱发炎症,严重而持久的炎症会引起组织增生纤维化,导致肺部疾病乃至肺癌的发生。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指出,有充足证据显示,暴露于户外空气污染中会致肺癌,接触颗粒物和大气污染的程度越深,罹患肺癌的风险越大。

中国每分钟6人患癌

“肺癌”是目前世界公认的“癌中之王”, 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2010年因肺癌死亡的患者中,22.3万人因大气污染患癌。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为312万例,平均每天8,550人,全国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而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的是肺癌。过去30年间,我国肺癌死亡率上升了465%,成为上升速度最快的癌症,并且已取代肝癌成为我国首位肿瘤死因。

6天“鲜肺”变“黑肺” 且无法逆转

研究通过大鼠解剖后发现, PM2.5对照组大鼠经过隔天滴注总计6天后,肺组织变硬,缺乏弹性,呈暗红色,边缘色泽灰白,肺组织有明显可见的黑色颗粒物弥散,俗称“黑肺”。

研究项目组负责人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宋伟民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PM2.5颗粒对肺的损伤一旦形成,治疗的药物成本和时间成本就会大大增加,如果形成“黑肺”,彻底消除的难度大大增加,几乎无逆转可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也曾在2013年两会期间向记者表示,PM2.5作为颗粒物本身还是一种载体,可以携带二氧化硫甚至病毒,进入人体肺泡并被巨噬细胞吞噬,从而永远留在那里。

药物效果明显

研究发现,事先经过潘高寿蜜炼川贝枇杷膏、治咳川贝枇杷露一定剂量对大鼠进行连续灌胃给药后的预防组大鼠肺部颗粒物弥散现象减弱,且色泽逐渐由灰白色偏向于鲜红色。

通过对肺灌洗对ACP(酸性磷酸酶)、AKP(碱性磷酸酶)、LDH(乳酸脱氢酶)、TP(总蛋白)四种关键指标测试发现,在PM2.5模型组的活性均高于预防组。 ALB(白蛋白)、IL-6(白介素-6)与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释放量也显示,PM2.5模型组的炎性因子与蛋白渗出量均高于预防组。

结果显示,两种止咳药物对PM2.5引起的呼吸道毒作用均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可以抑制炎性因子与各种细胞内容物的分泌,促进细胞的愈合与生长,保护肺部组织,减少肺损伤。

药效学实验结果的提示

从药物实验的级别看,从低到高分别为分子生物实验,离体器官实验,整体动物实验,人体临床实验。本次研究实验属于整体动物实验,具备较高的说服力,能够提示潘高寿产品在PM2.5人体肺部伤害中可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复旦大学宋伟民教授指出,“从生物机理上看,两款药物对pm2.5引起的呼吸道炎症有明显减轻的作用,并且作为已在临床使用的市场用药,结合本次实验结果,从其本身止咳润肺的功效上也可以得出其产品有此方面的功效。”

“本次研究作为药效学的研究方法具备权威说服力,作为结果的延伸,在人体临床实验中出现阳性结果的概率是非常高的,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药效学实验,推进系统的人体临床实验”,广州白云山潘高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卢其福表示。

防霾抗癌 从我做起

入秋以来,我国发生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受影响地区不仅集中在北方,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自8月以来急转直下,空气质量达标率跌破7成,大气污染致癌已成为迫在眉睫的民生大事。

对于口罩是否可以防霾的问题,宋伟民教授坦言:“一般的纱布口罩基本没用,比较好的防尘口罩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但佩戴后呼吸阻力较大,很闷,建议尽量避免重度污染天气外出活动。”同时专家提醒,广大市民可选择市场上相关的护肺产品进行药理预防。(David)
 
咪哥,有点觉悟好物啦,这里不是有同志们辟谣,中国那不是雾霾就是秋天大雾吗,雾散了就可以从长安街看到西山吗,还有照片为证呢,P民群众都明白的事情,用得着方先生出手吗:cool::p:evil:
不要跟着复旦的几个科学教众后面起哄,习大正调查他们背后的黑手
 
Mimi_ge有点out啦

方舟子再劝钟南山慎言:不能为迎合公众夸大雾霾危害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2013lianghui/detail_2013_03/14/23085488_0.shtml
really,方教主真说过这么科学的话?真是无所不能啊,转基因专家,肺癌专家,文学专家,IT专家。
雾霾背后:北京肺癌病例一路飙升(图文)
http://www.creaders.net 2013-11-09 14:04:55 BBC [10条评论,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首都北京溺患肺癌人数过去十年中飙升,吸烟和空气污染都是致癌因素。

  据新华社发布的数字,北京肺癌病例数字与十年前相比增长超过50%。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因空气污染失去生命。


  污染“杀手”

  新华社称,在北京市卫生局发布的关于北京市肺癌病例的最新数据中,2002年每10万个人约有40例肺癌病人,但是2011年飙升到63例,但没有给出具体原因。

  北京卫生局官员说,肺癌与生活方式相关,吸烟仍是头号原因,但是被动吸烟和空气污染也是致病要因。

  世界卫生组织于上月发布一份科学报告,详细说明空气污染和众多不同疾病间的联系。

  报告估计,吸入空气中的微小尘粒(形成“雾霾”)在造成全球每天有320万人过早死亡,其中有200万死于肺癌。

20131109_7418.jpg


  雾霾笼罩

  而在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肺癌患者中有超过一半是因为雾霾。

  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环境保护法的不够完备,使得整个中国许多地区都笼罩着一层厚厚的雾霾,中国人现在正愈加担心由此产生的健康问题。

  本周早些时候,有新闻报道,中国江苏有一位8岁的小女孩被确诊为肺癌,成为全国年纪最小的患者,空气污染被指为主要原因。

  医院本想治愈她以否认报道,但新闻引起的“轩然大波”正说明了人们对这个问题高度的关注。

- See more at: http://news.creaders.net/headline/newsViewer.php?nid=590624&id=1313802#sthash.f8uD42lA.dpuf
 
雾霾肯定不好。但是吃中药还是要小心,什么药理都没有搞清楚,致癌的很多,白花钱的更多。

复旦新研究:雾霾可使"鲜肺"6天变"黑肺"无法逆转(图)
文章来源: 人民网 于 2013-11-09 19:18:2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被阅读 22688 次)
7



6bf039d43427.jpg


U493P4T8D5423762F107DT20131025102729.jpg


秋冬来临,雾霾持续肆虐给国人健康带来严重隐患,近日,内地首个防治PM2.5伤害研究项目成果在广州公布。研究证实,通过药物可有效降低PM2.5对大鼠肺部的侵蚀伤害,这一成果使通过药物防治PM2.5引发的人体肺部疾病成为可能。

时下,雾霾横扫中国北方地区,中央持续加大整治政策力度。随着国务院颁布“史上最严”大气污染治理的“大气国十条”,中央财政安排50亿元资金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等政策相继出台,相关媒体预测中国将用10年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

雾霾治理可以等十年,但国民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已无法坐以待病再等十年。日前,由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教研室与广药集团旗下企业白云山潘高寿共同合作完成的防治PM2.5伤害研究项目成果公众于世,该成果提供的药效学实验依据直接推进了我国防治PM2.5人体伤害的研究进展。

项目组历时5个月,使用大流量采样器在上海徐汇区非工业区采用玻璃纤维滤纸采集大气细颗粒物PM2.5制成颗粒物悬浊液,对实验大鼠气管滴注PM2.5悬浊液,建立肺损伤模型并观测不同对照组的体征、肺重比、各项关键生化指标以及鼠肺损伤程度。

PM2.5可致肺癌

研究发现,PM2.5进入肺组织后不仅影响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而且会影响肺上皮细胞细胞膜的通透性和流动性,造成细胞内容物漏出,导致细胞死亡。同时,PM2.5会引起肺组织生化成分的改变以及炎症因子的释放,诱发炎症,严重而持久的炎症会引起组织增生纤维化,导致肺部疾病乃至肺癌的发生。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指出,有充足证据显示,暴露于户外空气污染中会致肺癌,接触颗粒物和大气污染的程度越深,罹患肺癌的风险越大。

中国每分钟6人患癌

“肺癌”是目前世界公认的“癌中之王”, 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2010年因肺癌死亡的患者中,22.3万人因大气污染患癌。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为312万例,平均每天8,550人,全国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而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的是肺癌。过去30年间,我国肺癌死亡率上升了465%,成为上升速度最快的癌症,并且已取代肝癌成为我国首位肿瘤死因。

6天“鲜肺”变“黑肺” 且无法逆转

研究通过大鼠解剖后发现, PM2.5对照组大鼠经过隔天滴注总计6天后,肺组织变硬,缺乏弹性,呈暗红色,边缘色泽灰白,肺组织有明显可见的黑色颗粒物弥散,俗称“黑肺”。

研究项目组负责人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宋伟民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PM2.5颗粒对肺的损伤一旦形成,治疗的药物成本和时间成本就会大大增加,如果形成“黑肺”,彻底消除的难度大大增加,几乎无逆转可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也曾在2013年两会期间向记者表示,PM2.5作为颗粒物本身还是一种载体,可以携带二氧化硫甚至病毒,进入人体肺泡并被巨噬细胞吞噬,从而永远留在那里。

药物效果明显

研究发现,事先经过潘高寿蜜炼川贝枇杷膏、治咳川贝枇杷露一定剂量对大鼠进行连续灌胃给药后的预防组大鼠肺部颗粒物弥散现象减弱,且色泽逐渐由灰白色偏向于鲜红色。

通过对肺灌洗对ACP(酸性磷酸酶)、AKP(碱性磷酸酶)、LDH(乳酸脱氢酶)、TP(总蛋白)四种关键指标测试发现,在PM2.5模型组的活性均高于预防组。 ALB(白蛋白)、IL-6(白介素-6)与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释放量也显示,PM2.5模型组的炎性因子与蛋白渗出量均高于预防组。

结果显示,两种止咳药物对PM2.5引起的呼吸道毒作用均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可以抑制炎性因子与各种细胞内容物的分泌,促进细胞的愈合与生长,保护肺部组织,减少肺损伤。

药效学实验结果的提示

从药物实验的级别看,从低到高分别为分子生物实验,离体器官实验,整体动物实验,人体临床实验。本次研究实验属于整体动物实验,具备较高的说服力,能够提示潘高寿产品在PM2.5人体肺部伤害中可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复旦大学宋伟民教授指出,“从生物机理上看,两款药物对pm2.5引起的呼吸道炎症有明显减轻的作用,并且作为已在临床使用的市场用药,结合本次实验结果,从其本身止咳润肺的功效上也可以得出其产品有此方面的功效。”

“本次研究作为药效学的研究方法具备权威说服力,作为结果的延伸,在人体临床实验中出现阳性结果的概率是非常高的,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药效学实验,推进系统的人体临床实验”,广州白云山潘高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卢其福表示。

防霾抗癌 从我做起

入秋以来,我国发生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受影响地区不仅集中在北方,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自8月以来急转直下,空气质量达标率跌破7成,大气污染致癌已成为迫在眉睫的民生大事。

对于口罩是否可以防霾的问题,宋伟民教授坦言:“一般的纱布口罩基本没用,比较好的防尘口罩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但佩戴后呼吸阻力较大,很闷,建议尽量避免重度污染天气外出活动。”同时专家提醒,广大市民可选择市场上相关的护肺产品进行药理预防。(David)
 
雾霾肯定不好。但是吃中药还是要小心,什么药理都没有搞清楚,致癌的很多,白花钱的更多。
中药致癌?没有药理?你听方肘子瞎扯吧。
现在中药的问题是重金属污染,因为都是种出来的东西。所以现在大陆有钱人都吃台湾进口的号称无污染的中药,也就是有机中药。
 
台湾有机中药,台湾不也沦陷了吗?
 
台湾有机中药,台湾不也沦陷了吗?
台湾沦陷的是合成食品,黑心商人加有毒添加剂。如蔬菜泡面等。
台湾的土地相对大陆还是很好的,不如大陆土地重金属污染严重
 
台湾沦陷的是合成食品,黑心商人加有毒添加剂。如蔬菜泡面等。
台湾的土地相对大陆还是很好的,不如大陆土地重金属污染严重
学习了
 
咪哥,有点觉悟好物啦,这里不是有同志们辟谣,中国那不是雾霾就是秋天大雾吗,雾散了就可以从长安街看到西山吗,还有照片为证呢,P民群众都明白的事情,用得着方先生出手吗:cool::p:evil:
不要跟着复旦的几个科学教众后面起哄,习大正调查他们背后的黑手
我也没说完全没有雾霾呀,我只是说有些正常的雾也被说成雾霾。
 
淫民日报:首都人民喜迎雾霾天气,纷纷表示影响不大:shale:
 
Mimi_ge有点out啦

方舟子再劝钟南山慎言:不能为迎合公众夸大雾霾危害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2013lianghui/detail_2013_03/14/23085488_0.shtml

看看清楚方舟子跟钟南山争论的问题是什么。

看不懂也无所谓。王小波先生曾经说过这么句话,虽然有点损,讲的却是事实。
要把这些说明白并不容易——对不懂科学的人说明什么是科学,就像要对三岁孩子说明什么是性一样,难于启齿。

方舟子再劝钟南山慎言:不能为迎合公众夸大雾霾危害
,,,
首先,这是关于肺癌死亡率的研究,不是肺癌发病率的研究,这二者是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不能拿肺癌死亡率的研究来作为肺癌发生率增加的依据。,,,
,,,
其次,这项研究只是关于终身不吸烟者的研究,但钟院士的表述,会让人误以为是关于普通人群的。,,,
,,,
最后我需要声明,我与钟院士的争论,不是关于雾霾对人体有没有危害,该不该治理的争论。而是关于一个医学界权威专家在向公众转述医学科研成果时,应该做到严谨而准确,不能为迎合公众对雾霾天气的关注,而夸大其危害。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