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加拿大东海岸有超过700万只海豹,所以需要每年猎杀一部分

"在郭鹏看来,中国的主要民族汉族拥有几千年的农业文明,与自然和谐共处是这个民族文化的精髓。"
这句话放在全国范围内的严重雾霾背景下看, 让人似乎觉得:
这个郭某是个帝国主义安排在我国的潜伏吧?

有另外一种声音这么说:

大规模屠杀海豹带来哪些生态隐忧?
  专家认为:海豹数量增长,不应成为捕杀海豹的理由,而应减少人为对自然生态平衡的干预

  有这样一组数据:加拿大格陵兰海豹数量较上世纪70年代增长了3倍,达到30年最高水平。

  但是,在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郭鹏看来,这个数据不能够成为大规模屠杀海豹以期达到维护海豹种群稳定和保护生态系统的根据。第一, 我们无法根据一个或者两个物种的个别种群在过去近40年内的变化来断定整个生态系统是否处于健康状态;第二,这样的调查不足以成为对自然生态系统采取人工 干预的依据,因为它没有将渔业本身看作是对海洋生态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之一,而从生态保护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并不客观的视角。

  他指出,从科学的立场上来看,人为地对自然生态进行干预的许多后果是不可能预见的,这样的人为干预行为,如果可以成为政府的决策,则更需要有极 其充分的科学依据;这些依据不是来自某一方面的专家,它需要一个中立的科学团体,包括各方面的专家,经过多年相当深入和全面的研究,并且需要经过科学的反 复论证和批判才能够得出。

  即使能有足够的事实证明这样的干预是必要的,它手段的人道性与非产业化也是首要的考虑。目前世界上的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大都与全球工业化以及产业化的普及有关,是由于人过多、过快地向自然索取造成的。

  在西方,科学界对于大规模捕杀海洋哺乳动物所带来的危害已经有深刻的认识,这直接导致美国早在1972年全面禁止海洋哺乳动物制品的进口。另 外,海豹产业的非人道性也是欧盟在2010年禁止海豹制品进口的一个主要原因。野生动物,从原则上讲,是属于大自然,属于地球本身的。

  在郭鹏看来,中国的主要民族汉族拥有几千年的农业文明,与自然和谐共处是这个民族文化的精髓。中国拥有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中国人不只是潜在的 消费者,更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如果让它成为破坏海洋生态的力量,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吃亦有道,穿亦有道”,作为一个地球公民,在生态危机重重的今天, 不能不负责任地吃,不讲道义地穿。吃关系到生存,可以被称为一种权利,但是吃什么、怎么吃,则关系到生态与其他生命的福利,它更与人的义务和责任相关。
 
这700万头海豹, 放在中国, 那真不叫事儿。 大补啊。
戚继光戚爷爷,当年行贿首辅张居正。用的就是海豹鸡鸡哦。
“加拿大渔业部部长谢伊·盖尔曾在公开场合作出“中国市场会接受海豹制品,因为他们没有动物保护法律,因为他们什么都吃”的表态”
 
“加拿大渔业部部长谢伊·盖尔曾在公开场合作出“中国市场会接受海豹制品,因为他们没有动物保护法律,因为他们什么都吃”的表态”
我觉得也是, 不管官方如何表态, 不管官方下属的协会如何表态, 中国市场一定会接受海豹制品的, 不管是吃的,还是穿的。
不过, 一定也会冒出无数假冒海豹制品出来。最后毁了海豹制品产业。
 
我的意思是没见过不等于不知道。

那个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的“海豹”专家,没见过海豹,还就是没见过,于是不知道(海豹对渔业和环境的破坏)。
 
由于其残忍的生产过程、对生态的破坏、食品安全性等问题。目前,海豹制品已被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禁止销售,其中包括:奥地利、比利时、克罗地亚、捷克共和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卢森堡、墨西哥、荷兰、巴拿马和斯洛文尼亚等国家。有的终止了本国的海豹制品贸易,有的则宣布了相关意向。
  在欧美市场相继关闭后,加拿大海豹业迅速萎缩。在此背景下,加拿大加大了对亚洲市场的开发力度,海豹业者激动地高喊“把海豹制品卖到中国去”。

  “中国人不关心动物福利”——长期以来,中国人承担了国际社会这样的片面指责。在国际贸易中,中国又常被当作不人道动物制品的销售地
 
那个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的“海豹”专家,没见过海豹,还就是没见过,于是不知道(海豹对渔业和环境的破坏)。
我想他是强调不能由单一指标来判断生态问题
 
即使“加拿大海豹业迅速萎缩”,海豹的数量也应该被控制。只是这种控制,是否能给当地人一些profit。

顺便提醒一下,那些为加拿大印第安人叫冤的爱心泛滥的老中,请离开印第安人的土地 -- 加拿大。飞老?
 
即使“加拿大海豹业迅速萎缩”,海豹的数量也应该被控制。只是这种控制,是否能给当地人一些profit。

顺便提醒一下,那些为加拿大印第安人叫冤的爱心泛滥的老中,请离开印第安人的土地 -- 加拿大。飞老?
团体利益,生态保护。鱼和熊掌:)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