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吗专拣你不喜欢的留在心里琢磨啊?现在你如果在国内向陌生人微笑,换来的是警惕的目光。
前天和一群家长在看孩子们的乐队演出,旁边的几位国男女,即使手里面并没有拿着东西,也吝啬的不愿给一点掌声给那群认真演奏的孩子们,只是漠然地坐着。。。当然,半数以上的观众不是这样。
嗯,不要试图批判别人,自己做好了带动周围的人是最好的。礼貌,真诚,团结,助人,等等,是我们从小就受的教育,而且既是universal的准则,又是common sense,自然做到最好,不用特意苛求,更不用看到别人做不到就闹自己的心,只要别人不妨碍到你。
拿那个鼓掌的例子来说,观众坐在那里,鼓掌表示爱看这个节目,也表示支持。不鼓掌也是自由,表示不感兴趣。而且每个节目都有鼓掌和不鼓掌的,每个人也都有鼓掌和不鼓掌的时候,不要看到几个人不鼓掌就觉得事情大了。
自己也未必时时刻刻都做到最好,如果别人看到我做得不完美的时候就联想到我的礼貌,素质等问题,或者上升到中国人怎么怎么样,我只能说,随便你怎么想,只要你别当面说我。
所以不是没有当面说吗?是让看贴的人心里有一点触动,不好吗?为什么总要有人跳出来替这种行为辩解呢?礼貌,真诚,团结,助人,等等,是我们从小就受的教育,而且既是universal的准则,又是common sense,自然做到最好,不用特意苛求,更不用看到别人做不到就闹自己的心,只要别人不妨碍到你。
拿那个鼓掌的例子来说,观众坐在那里,鼓掌表示爱看这个节目,也表示支持。不鼓掌也是自由,表示不感兴趣。而且每个节目都有鼓掌和不鼓掌的,每个人也都有鼓掌和不鼓掌的时候,不要看到几个人不鼓掌就觉得事情大了。
自己也未必时时刻刻都做到最好,如果别人看到我做得不完美的时候就联想到我的礼貌,素质等问题,或者上升到中国人怎么怎么样,我只能说,随便你怎么想,只要你别当面说我。
你写的那句话“效果很好”,我注意到了。做事情是为了效果吗?所以不是没有当面说吗?是让看贴的人心里有一点触动,不好吗?为什么总要有人跳出来替这种行为辩解呢?![]()
如果开始讨论专制体制,我上当了,绕着走。转帖:
每每看外国电视节目,对老外们喜欢鼓掌印象特别深刻,一个简单的马戏、一点小小的“才艺”、一次毫无创意的回答,都能在观众中获得热烈的掌声。而在中国,同样的事情最多能博得人们勉强的一笑。日常经验也告诉我们,中国人在没有“外力”推动的条件下,掌一般是很难鼓起来的。因此,向观众讨要掌声几乎成为了演艺明星之流的必备“技能”。就是在今天中国的大小会场里,也有人司职着鼓掌的干活,每当领导把稿子念到“重要地方”,该“鼓掌卧底”便“带领同志们鼓起党来”。
中国人为什么不喜欢鼓掌呢?这一回,与我们“传统的儒家文化”,应该是没有什么干系的。它仅且仅与我们的社会制度有关:生活在专制政体下的人民,都不喜欢鼓掌。
现在你如果在国内向陌生人微笑,换来的是警惕的目光。
前天和一群家长在看孩子们的乐队演出,旁边的几位国男女,即使手里面并没有拿着东西,也吝啬的不愿给一点掌声给那群认真演奏的孩子们,只是漠然地坐着。。。当然,半数以上的观众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