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 抵达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基督城(Christchurch)
浏览附件489905
完好的基督城大教堂和广场上的铁杯花 ——一尘 摄于2011年1月16日
2011年1月8日,午后5点,我们乘飞机从奥克兰抵达新西兰南岛基督城。刚走出海关下机场大厅的滚梯就看到了我们租车的 Thrifty 公司的接待服务台。 拿出网上的预定确认书,很快办好手续,立刻拿到钥匙。 汽车很新,公里数很低。对我们的驾驶公里数不限。 我们走出机场大厅,一眼到 “Thrifty” 字样。汽车就在眼前。回家都没有这么方便,归还在同一地点。Toyota,Corolla —— 以后8天这辆车将是我们的坐骑,伴奔驰在南岛的大地上。兴奋地想起学过的课文中的一句话: Coachman, On Our Way! (赶车的,上路吧!)
基督城是新西兰第二大城市;也是新西兰建立的第一座城市。 直译应该是基督教堂城,一直在中文翻译中省去“教堂”二字,不明原委,疑是以讹传讹;今天几乎没有人再去想这个译文了。
平阔的基督城坐落在新西兰南岛坎特伯雷大平原上。基督城处处体现了浓厚的欧洲文化气息。 在城市的正中心是基督城大教堂(Christchurch Cathedral)—— 一个非常引人瞩目的建筑。旁边是银色的杯花雕塑(The Chalice Sculpture ),高18米,底部直径2米,顶部直径8.5米。 据说是为了纪念最早的欧洲移民。杯花上是新西兰各种本土树木的叶子。教堂广场熙熙攘攘,每天都有很多游人前来观光。市中心生机勃勃的哥特式建筑,艺术展览馆,剧院,酒店等都带着浓厚的英式传统的优雅;闪烁着西方古典文化的光芒。很多欧式建筑的历史遗迹,尤其是有轨电车给这座城市增添不同的韵味。教堂处处可见,难怪名曰基督城。饭店,酒吧,咖啡厅,购物商场集中在市中心,吸引着大批游人在晚间来到这里。
我们到达的时候,这里不久前发生过一次地震。
BBC有报道说:基督城在去年(2010年)九月曾發生7.1級地震。自那次地震後,還發生過數次餘震,其中一次發生在聖誕節後,震級為里氏4.9級。
当我们要去新西兰的时候,就知道那里在发生地震。新年在一个朋友家,遇到一位女士。她说: 基督城经常地震,当地人看到灯晃动,知道地震发生了;他们都不理睬,继续睡觉。那里的建筑都是防震的。 我出国多年,思维也有点象洋人一样简单:既然都说没事,肯定没事。因为新西兰也是一个非常注重人民生命安全的国家。当地人不怕,一定安全。所以,只身前往,毫无一丝惧意。 到了那里还拍下震后建筑修建的照片。现在看来,有些太莽撞。下次毫无预警的地震,造成的灾难令人难以置信。大量高楼倒塌,我拍摄的大教堂也未能幸免。 如果我们在基督城,住在大教堂附近的酒店, 真是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大地震在我们离开后的四十天发生。暗自庆幸当时没有发生地震。。。。。。
最后离开基督城的当天上午,我们开车又去了市中心。把车停在一条街上,看到了名字,却没记清楚。但清楚地记得有一个教堂,并且有地震震坏的地方,四周都围起来,这个标 记太好记了。回来的时候,我们找到了标记,却怎么也找不到我们汽车。原来市中心向外的道路呈放射型,我们的车停在另一条街道上,同样:这条街的右侧有一个 教堂!也在地震中被震坏!也用简单设施围起来!简直就是另一条街的副本。基督教堂城,名副其实!
( 写本章节的时间 2011-02-26 18:45:35, 即大地震后发生的第二天) 但是以下是BBC中文网刚刚1 小时前的报道.
新西蘭第二大城市基督城東南10公里處發生里氏6.3級地震,至少造成65人死亡。新西蘭總理約翰·基說,據目前掌握的數字顯示,已有65人在地震中遇難,但他說死亡人數還可能繼續上升。
我把此消息发在博客中。
愿遇难者得到救助!
在基督城大教堂我和一位慈祥的神职人员合影留念
——摄于2011年1月16日
浏览附件489906
在2010 年圣诞节期间被地震毁坏的建筑—— 一尘 摄于2011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