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书能改变一个人。

知识青年离开城市里的家,被迫去农村种地,难道还是托毛泽东的福?我实在无法理解:(
什么知识青年?如果五毂不分,是知识青年吗?以当时国际环境,这是毛泽东在帮助你们保命,知道吗?
 
最后编辑:
是的,“己”可以理解成“利益”(虽然它包含的意思远远多于“利益”)。
既然都是为一己私欲,还干吗贴上“正义”的标签? ^-^ 不如就直接说“成王败寇”,还来得直率~
“正义”就是公正、合理,是善之意。我们中国有『不平则鸣』、有『见义勇为』的成语,社会上、国际间有了非正义就会有反抗,小则社会动荡,大则掀起战争。为追求『正义』就不可能是『为一己私欲』。当然啦,假冒伪劣,也难免存在,如何判断也是件煞费周章的事。

你是信主之人,基督教提倡『博爱』,老飞举双手赞同,可是又加上什么『信则上天堂,不信则下地狱』的尾巴,这成哪门子的『博爱』呢?这明明是排除异己,搞小圈子了,这是非正义的。远没我们的启蒙读物《弟子规》里所说的『泛爱众、而亲仁』来得正确、合情合理。你说对吗?
 
最后编辑:
在国内,有一次和单位领导一起出差,倜侃到单位人员管理时,他提到他把孙子兵法读了好多遍,而且现身说法很道位的用在了人员管理上。
当时就晕,人事关系真是复杂如同作战一般了。
还好是个读孙子兵法的。太主是看资治通鉴,72史的
 
没有统一的标准, 如何判断"正义"或者"非正义"呢?
恐怕人都以为自己是正义的呢~ 因为人都能为自己的行为找到理由,找到他们认为正当的理由.
所以,这个世界,从古至今,战争四起是正常的. 因为人的本性(也是罪性)决定了人的行为必然如此.
什么是正义?就是通常所说的公平、公正、正直、合理等等。从字面上看,正义一词是泛指具有公正性、合理性的观点、行为以至事业、关系、制度等等。
 
司徒雷登 1876年生于杭州,1887年返回美国读书. (在中国11年)
1904年再次返回中国, 期间1947至1949年任美大使, 1949年离开中国 (在中国45年)
司徒雷登1962年病逝于美国,享年 86岁.

。。。 一位在中国生活56年,为中国教育操劳了45年的老人,他的"己" 在哪里呢?
而主席的"整党整风整人"是出于公还是出于私呢? "天下为公",只有孙中山先生能做到,因为他也没有"己".
不能同意!司徒雷登虽为中国教育操劳了45年,宣扬的是美国价值观,还是为了美国利益,是你说的『己』。
孙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理想,他本人没实现,其追随者更把它变成『天下为私』了。而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却是实实在在的大公无私,而他本人也确实做到了、也实行了。
 
最后编辑:
什么知识青年?如果五毂不分,是知识青年吗?以当时国际环境,这是毛泽东在帮助你们保命,知道吗?
咱回来接着聊。中学生毕业后,就让他们到农村里去学习哪个是小麦,哪个是稻子,是因为不下乡就有生命危险?美国佬或苏修要干掉他们?尼马这借口也太美妙了。真正的原因是,大家都忙着斗争,毛没有能力发展经济,没有能力为这么多年轻人提供工作,就让他们到农村去至少还有点事做。我那时生活在纺织厂家属院,看着许多人毕业下乡了,有两个男生,他们的面容依然时常浮现,就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把家里唯一一个顶替名额留给了妹妹,想不通而上吊自杀了。
 
咱回来接着聊。中学生毕业后,就让他们到农村里去学习哪个是小麦,哪个是稻子,是因为不下乡就有生命危险?美国佬或苏修要干掉他们?尼马这借口也太美妙了。真正的原因是,大家都忙着斗争,毛没有能力发展经济,没有能力为这么多年轻人提供工作,就让他们到农村去至少还有点事做。我那时生活在纺织厂家属院,看着许多人毕业下乡了,有两个男生,他们的面容依然时常浮现,就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把家里唯一一个顶替名额留给了妹妹,想不通而上吊自杀了。
说句不厚道的话,假如当时这俩兄弟不走这样的路,就算活着也没什么作为,太不爱惜自己的生命了,心胸也太不宽了,自己的妹妹都容不下,做哥哥的不是应该疼妹妹吗?
 
说句不厚道的话,假如当时这俩兄弟不走这样的路,就算活着也没什么作为,太不爱惜自己的生命了,心胸也太不宽了,自己的妹妹都容不下,做哥哥的不是应该疼妹妹吗?
这俩个人一个平时话就少,性格上内向,一时想歪了似乎可以理解。但另一个是个开朗的人,比我大,下学路上常用我的外号逗我玩,他走这条路,我很惋惜。但设身处地的为他们想一下,下乡前对前景的灰心对他们的打击太大 - 你想想,若你高中毕业后得知自己以后一生将变成农民呆在农村,心里是什么滋味。
 
说句不厚道的话,假如当时这俩兄弟不走这样的路,就算活着也没什么作为,太不爱惜自己的生命了,心胸也太不宽了,自己的妹妹都容不下,做哥哥的不是应该疼妹妹吗?
另外补充一下,这两个人不是一家,也不是同一年级的,倒是两家住在同一排。
 
司徒雷登 1876年生于杭州,1887年返回美国读书. (在中国11年)
1904年再次返回中国, 期间1947至1949年任美大使, 1949年离开中国 (在中国45年)
司徒雷登1962年病逝于美国,享年 86岁.

以下摘自百度百科, 虽不权威,仅供参考. 一位在中国生活56年,为中国教育操劳了45年的老人,他的"己" 在哪里呢?
而主席的"整党整风整人"是出于公还是出于私呢? "天下为公",只有孙中山先生能做到,因为他也没有"己".

外交生手
1945年,内战迫在眉睫。美国总统杜鲁门派遣马歇尔为特使,到中国调处国共纠纷,希望化干戈为玉帛。由于复杂的原因,调停失败。这时,马歇尔却提名司徒雷登担任美国驻华大使。马歇尔觉得自己已经无能为力、无事可做了,换一个人,也许会出现转机。而司徒雷登对中国和中国作风知之广泛,中国各阶层人士都能接受他,国共双方都有他的学生担任着重要职务,所以他虽然是个外交“生手”,还是被杜鲁门任命为美国驻华大使。

和平努力
1947年7月,司徒雷登在南京履职。司徒雷登以促成中国的和平为己任,试图组建中国的联合政府,他曾这样写道:“我之参与若存一线希望,促使国民党人与共产党人组成联合政府及统一的军队以结束此场耗竭民力、自相残杀之内战,我即不惜代价,全力以赴。”但蒋介石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不听他的,美国政府也偏袒国民政府,他作为大使,又不得不服从美国政府的决策——他的一切努力都失败了,内战全面爆发。司徒雷登痛责自己失职,写道:“我辜负了中国人民对我的信任。我未能说服任何一方为达成协议而作出让步。”到1948年,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苏联驻华大使随国民政府迁到广州,但司徒雷登仍留在南京,他想和中共保持接触。他表示中国问题不只是一个对华政策问题,而且也是关系到世界和平的问题,希望解决好中美关系,这对世界和平是一大贡献。

被迫返美
毛泽东转托时任燕京大学校长的陆志韦写信给司徒雷登,表示他可以个人身份到北平参加燕大校庆。周恩来则通过黄华表示,欢迎司徒雷登回燕京大学一行,并表示可能一晤。但是在司徒雷登就北平之行向美国国务院请示时,却遭到拒绝,并要求他立即返美。这样,司徒雷登在解放了的南京“坐着不动”100多天后,不得不离开。国民党政府还希望他先到广州,再回美国,认为这将是对国民党政府精神上的支持。司徒雷登没有这样做,乘飞机从南京直飞冲绳,并在那里发表声明,赞成中共领导的中国政府,但美国国务院未让这个声明在美国发表,还电告他不得再作声明。司徒雷登就这样黯然离别生活了45年的中国,从此再也没有踏上中国的土地。
我觉得,司徒雷登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为中国人民做了不少好事,这点当时的中共应该是很清楚的。 特别是在中共打下南京,连(老朋友)苏联大使馆都撤了,他故意留下来跟中共接触,何等的胆量何等的智慧? 当时要是谈判成功,应该不会有中美为敌20多年了。

但是《别了,司徒雷登》一文应该是写给美国政府的。觉得同时侧面也帮了司徒雷登。50年代初,应该是美国麦卡锡主义盛行的时候,很多中共的老朋友(基本是抗战期间住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谢伟斯,白瑞德等等)都b被当成共党外围分子,接受审查,有的入狱。 源于他们1946年早期给美国国务院写的报告,说中共将来能控制部分或者全部中国,请他们修正一面倒的政策。
 
这俩个人一个平时话就少,性格上内向,一时想歪了似乎可以理解。但另一个是个开朗的人,比我大,下学路上常用我的外号逗我玩,他走这条路,我很惋惜。但设身处地的为他们想一下,下乡前对前景的灰心对他们的打击太大 - 你想想,若你高中毕业后得知自己以后一生将变成农民呆在农村,心里是什么滋味。
虽然没在农村生活过,但——农村,怎么啦?那个时候,不也挺多人生活在农村的吗?这根本就是一种自卑心理作祟。
只有活着,总会有希望的。
 
我觉得,司徒雷登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为中国人民做了不少好事,这点当时的中共应该是很清楚的。 特别是在中共打下南京,连(老朋友)苏联大使馆都撤了,他故意留下来跟中共接触,何等的胆量何等的智慧? 当时要是谈判成功,应该不会有中美为敌20多年了。

但是《别了,司徒雷登》一文应该是写给美国政府的。觉得同时侧面也帮了司徒雷登。50年代初,应该是美国麦卡锡主义盛行的时候,很多中共的老朋友(基本是抗战期间住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谢伟斯,白瑞德等等)都b被当成共党外围分子,接受审查,有的入狱。 源于他们1946年早期给美国国务院写的报告,说中共将来能控制部分或者全部中国,请他们修正一面倒的政策。
这些中共的老朋友后来看见中共一党独裁党军合一党政合一反右镇反大跃进大炼钢铁亩产万斤三年“自然灾害“十年文革批斗国家主席打死留学归国华侨,会不会反思当年自己为什么上当受骗?
 
虽然没在农村生活过,但——农村,怎么啦?那个时候,不也挺多人生活在农村的吗?这根本就是一种自卑心理作祟。
只有活着,总会有希望的。
他们这样想不开当然只是极少数。我只是在叙述过去发生的一个事实,是前面上山下乡的话题勾起了我的回忆。根本没有以这两个例子上升到反映或代表什么的意思,我没那么高的水平。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