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3-04-13
- 消息
- 240,511
- 荣誉分数
- 37,754
- 声望点数
- 1,393
主要是拿龙条扳的旋转方向,如果新装的辐条,一般左右试试就会找对方向。但如果调整旧辐条,就要注意了。
从车轴往车圈的方向看,扳子逆时针(往左拧)为紧辐条,反拧为松。
旧辐条不建议松。如果车圈往左侧偏,推荐紧右花鼓的辐条,而不是松左侧的辐条。的时候幅度要小。而且旧辐条很难拿龙到车圈完全不龙,因此适可而止。否则容易拉断辐条。另,重要的一点,拿龙前,最好把内胎的气放掉一些。
转贴,不知出处:
车圈轴向跳动的校正叫正龙;径向跳动的校正叫正跳。车圈同时出现龙、跳,一般先正跳后正龙,或同时进行。
正跳:转动车圈,用手指依着叉管比着车圈做标尺,观察车圈哪段向外突出,哪段向内凹陷。应先正凹陷部分,将凹陷段的辐条(左右条)普遍松动半扣或几扣,待凹陷稍有消失,辐条有了松动量,再将向外突出段的辐条拧紧,直到凹凸基本消失。
正龙:用手指依着车圈的左端面,对车圈向左摆动突出段,将该段左侧辐条松半扣或一扣,在紧该段右辐条,这样反复进行校正。车圈向右摆动者同理。
有的车辐条过紧,重点进行松条;有的车辐条过松,重点进行紧条。
校正后要检查车圈内有无露出条帽底部的辐条头。如有应用钢锉锉掉,以免扎破内胎。
校正后的车圈要求跳龙尽量小。由于车圈接口等原因不可能完全消除跳龙,因此,允许有1毫米左右的龙跳。
从车轴往车圈的方向看,扳子逆时针(往左拧)为紧辐条,反拧为松。
旧辐条不建议松。如果车圈往左侧偏,推荐紧右花鼓的辐条,而不是松左侧的辐条。的时候幅度要小。而且旧辐条很难拿龙到车圈完全不龙,因此适可而止。否则容易拉断辐条。另,重要的一点,拿龙前,最好把内胎的气放掉一些。
转贴,不知出处:
车圈轴向跳动的校正叫正龙;径向跳动的校正叫正跳。车圈同时出现龙、跳,一般先正跳后正龙,或同时进行。
正跳:转动车圈,用手指依着叉管比着车圈做标尺,观察车圈哪段向外突出,哪段向内凹陷。应先正凹陷部分,将凹陷段的辐条(左右条)普遍松动半扣或几扣,待凹陷稍有消失,辐条有了松动量,再将向外突出段的辐条拧紧,直到凹凸基本消失。
正龙:用手指依着车圈的左端面,对车圈向左摆动突出段,将该段左侧辐条松半扣或一扣,在紧该段右辐条,这样反复进行校正。车圈向右摆动者同理。
有的车辐条过紧,重点进行松条;有的车辐条过松,重点进行紧条。
校正后要检查车圈内有无露出条帽底部的辐条头。如有应用钢锉锉掉,以免扎破内胎。
校正后的车圈要求跳龙尽量小。由于车圈接口等原因不可能完全消除跳龙,因此,允许有1毫米左右的龙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