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或具醫學奇效 美國為何仍拒全面合法化?
儘管如此,許多病人仍然推崇大麻的治療功效。
2015年8月22日 早上7:00
以色列北部城市薩法得附近一座藥用大麻農場。照片來源:法新社、Corbis
許多臨床試驗早已顯示,大麻可以用於治療癌症、克羅恩病、癲癇及阿爾茨海默氏病等多種疾病。
大麻中含有某些化學物,或能殺滅癌細胞、縮小腫瘤及抑制為腫瘤提供養分的血管形成。
據《堪薩斯星報》報道,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進行臨床前試驗之後,在報告中指出上述結果。臨床前試驗通常會引領研究人員進行更深入的試驗。近半個世紀之前,負責向癌症研究所提供資金的美國政府將大麻定性為毒品,並將其與海洛因和迷幻藥LSD歸為一類,列為一級管制(Schedule I)藥物。如此一來,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資金提供者,便難以進行藥用大麻研究。
如果當年美國資助大型研究所進行自主研究,我們現在可能已經知道大麻不過是一種不錯的興奮劑,就如1982年的電影《開放的美國學府》(Fast Times at Ridgemont High)中,從傑夫.斯皮考利(Jeff Spicoli)的麵包車裏飄出的煙一樣。誰知道呢?說不定人類會研發出以大麻為成份的藥物,改善一些人的生活,甚至挽救生命。
美國拒絕研究,但他國的許多研究卻顯示,從大麻抽取的大麻二酚等大麻素物質,可以激發身體自然的防禦功能,對抗癌症、阿爾茨海默氏病、多發性硬化症、糖尿病、克羅恩病和癲癇等多種疾病。
1982年電影《開放的美國學府》(Fast Times at Ridgemont High)其中一幕,傑夫·斯皮考利(Jeff Spicoli)的麵包車中煙霧瀰漫。
加拿大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大麻可以減輕神經疼痛患者的痛感,並提高其睡眠質量。以色列也正進行一項研究,採用大麻治療創傷性腦損傷。
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等健康組織的意見愈發強烈,表示“一級管制藥物”這個標籤阻礙了科學研究。然而,儘管聯邦政府轄下機構呼籲將大麻重新歸類,政府仍無動於衷,未有改變尼克松時期對大麻的立場。
邁克爾· 博斯特維克(J. Michael Bostwick)是美國明尼蘇達州梅奧診所(Mayo Clinic)的精神病專家,著有《Blurred Boundaries: The Therapeutics and Politics of Medical Marijuana》(模糊的邊界:藥用大麻的治療學與政治學)一書。他說:“我認為現狀混亂不堪。”
博斯特維克說:“聯邦政府需要改變立場,各界才能夠就大麻的藥效進行研究。”
這是個矛盾的窘境:大麻被列為一級管制藥物,妨礙了研究人員證明它並不屬於這類藥物。
誰有能力改變這個窘境?這又是另一場爭論。
最簡單直接的辦法是由美國緝毒局採取行動。但是緝毒局在2011年因衛生及公共服務部的反對,駁回了一項10年前發起的請願。
現在看來,國會或能充當改革者的角色。今年三月,傾向自由主義的共和黨總統參選人蘭德·保羅(Rand Paul)協助制定了一項新的立法,將大麻重新歸類,列為二級管制(Shcedule II)藥物。這就意味著聯邦政府承認大麻的藥用價值,但仍認為大麻和鴉片類處方藥相似,有可能被濫用。批准民眾使用藥用大麻的23個州也將受到法律保護,不受聯邦政府干預。奧巴馬政府明確說明,這些州有權根據各自的法律行事,但是下屆政府並無義務採用相同政策。
但仍有很多人以常規藥物更加安全為理由,反對藥用大麻。他們覺得“藥用大麻”只是一種更有力的營銷手段,以促進毒品大麻的銷售。實際上他們也言之有理。在加州和其他地方,常有醫生在藥店內或旁邊設立診所,有人就會以高中時踢足球的舊傷復發等可疑的理由前來求診,醫生就會開出大麻藥方。
美國科羅拉多州的 Medicine Man Denver是丹佛最大的合法大麻藥房。
埃利克·沃斯(Eric Voth)是一名醫生,為全球藥物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on Global Drug Policy)負責人,一向反對大麻,在代表美國無毒基金會(Drug Free America Foundation)發言時指出:“現時尚未有充份的醫學證據證實大麻的藥效,但這些州份的立法部門卻放任大麻的使用。”
大麻支持者通常會反駁說,反對研究大麻藥效的醫生很可能是為了保護處方藥物業務。但如果政府放鬆管制,則研究大麻的學者穆罕默德·艾爾索利(Mahmoud ElSohly)會馬上成為美國最出名的大麻種植者。
他現利用密西西比春天溫暖潮濕的氣候,在密西西比大學校園內種植了12畝的大麻。艾爾索利是科學家,身兼該校教授,也是聯邦政府大麻種植地的負責人。任何大麻研究項目經美國食品藥品監管局(FDA)批准後,都會從艾爾索利處獲取大麻樣本。
一名來自堪薩斯州的男子患有肌肉萎縮症(即葛雷克氏症)。他指出,政府現在才將藥用大麻合法化,實在是太遲了。他現已55歲,有5個孩子和6個孫子,要用大麻來緩解疼痛和痙攣症狀。因為大麻在科羅拉多州合法,所以他在那裏有另一個家。
這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男子說道:“我以前每天要服用30到50片藥,包括奧斯康定、羥考酮和氫可酮。現在改用大麻之後,我一片藥也不用吃,也再不會因服用鴉片類藥物而變得精神恍惚。”
那麼大麻素究竟有什麼作用呢?
科學家指出,人類腦部有獨特的傳達系統。感受器受到大麻素的刺激後就會向全身傳送信號。正是這種“內源性大麻素作用機制”令大麻對人體產生效力。
有時候,大麻對人體的作用僅僅是令你飄飄然。但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大麻產生的化學電荷通過身體之後,可以殺滅癌細胞,減輕神經性疼痛,鎮定癲癇病發時的症狀,控制血糖,緩解青光眼的眼壓,還有其他許多益處。
2012年,洛杉磯一家診所宣傳藥用大麻卡。
這些益處讓許多人對大麻另眼相看,其中最出名的例子要算是美國CNN首席醫療記者兼神經外科醫生桑賈伊·古普塔(Sanjay Gupta)態度的轉變。他之前反對藥用大麻多年,但在2013年8月就之前的立場道歉。
他說:“近70年來,美國人一直受到嚴重的系統性誤導,我也參與其中。現在我為此道歉。”
新信息也改變了政治環境。多項民意調查顯示,現在大多數美國人支持大麻合法化。就連長期反對大麻的人,看到研究結果後也承認大麻有藥用價值。沃斯說,大麻中含有一種叫“夏洛特的網”(Charlotte’s Web)的物質,是一種幾乎不帶興奮效用的大麻二酚(CBD),似乎能有效治療癲癇症患兒。但是和許多人一樣,他否認大麻的其他功效。
去年12月,耶魯大學醫學院的塞繆爾·威爾金森(Samuel Wilkinson)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如果患有嚴重創傷後壓力心理障礙症的病人若在治療時抽大麻,治療效果就會受到影響。威爾金森此前也發表了另一篇報告,指出吸食大麻與精神分裂症有關。雖然美國青光眼協會(American Glaucoma Society)稱大麻可以降低眼壓,但是效果只會持續3個小時,所以患者每天必須抽幾次大麻。協會並不建議患者以抽大麻的方式進行治療。
FDA批准使用“純大麻”(即用煙卷或大麻管將煙吸入肺中)的可能非常渺茫,但有可能會批准使用無煙的大麻衍生物,以便有效控制成分和劑量。
儘管如此,許多病人仍然推崇大麻的治療功效。
其他研究結果摘要:
多發性硬化症
多發性硬化症協會指出,許多研究提到大麻提取物可以減輕痙攣症狀,並舒緩痙攣引發的疼痛和尿頻。醫生通常會開出噴劑給病人噴在舌下。不過,英國進行的一項臨床試驗結果並不明確。雖然參與者表示使用大麻後痙攣和疼痛有所緩解,但使用儀器測量病人的痙攣狀態後,卻顯示症狀並沒有多少改善。
研究報告指出:“這個現象說明,雖然參與者報稱症狀有改善,但是參與研究的醫生無法證實他們的說法。”
約翰·扎基切克(John Zajicek)是普利茅斯大學半島醫學牙科學院(Plymouth University Peninsula Schools of Medicine and Dentistry)的教授,為了評估口服大麻提取物的療效,對400名多發性硬化症病人進行研究。病人分為2組,其中一組使用大麻治療,而另一組則使用無效對照劑。結果顯示,前一組病人肌肉痠痛較後一組少兩倍,身體疼痛、肌肉痙攣及睡眠質量也有所改善。
美國神經學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承認大麻具有治療多發性硬化症的潛力,但並不支持大麻治療合法化。
癲癇
有很多家長決定放棄常規治療方法,改讓孩子用大麻進行治療。其中最為人所知的是名為夏洛特.費琦(Charlotte Figi)的嬰兒,她患有一種會引發癲癇的遺傳性疾病──嬰兒嚴重肌陣攣性癲癇(又稱Dravet綜合症)。
奧林.德溫斯基(Orrin Devinsky)是神經學及神經外科學教授,他在癲癇基金會(Epilepsy Foundation)的網站上說:“如果我是夏洛特的父母,又住在科羅拉多州,我也會做同樣的決定。”德溫斯基兼任紐約大學綜合癲癇中心主任。
2013年,斯坦福大學神經學學系的研究人員對19名選用大麻治療癲癇病兒的家長進行調查。此前,這些家長平均試過12種獲許可的抗癲癇藥物,但療效都不理想。
據其中16名(即84%)家長報告,他們的孩子服用大麻二酚之後,癲癇發病率有所下降。2名家長更指出孩子的癲癇症狀完全消失,而8名家長則表示孩子病情有高於80%的好轉。
研究人員寫道:“據家長報告,大麻療法的成功率很高,可有效降低孩子的癲癇發病率。我們未能核實劑量或孩子們對大麻的反應。不過,大麻對控制癲癇發病的總體結果良好,意味著有必要就此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癌症
國家癌症學院(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表示,用老鼠進行臨床前試驗後,發現大麻素或可抑制腫瘤生長,還可阻斷為腫瘤提供養分的血管生長。有其他研究顯示,大麻素可以保護結腸、防止發炎,因此或能減少患結腸癌的風險。另一項用老鼠作試驗品的研究表明,一種叫delta-9-四氫大麻油醇的化合物可以殺滅肝癌細胞,或也可以消滅肺癌和乳腺癌細胞。
有科學家研究雌激素細胞含有的大麻二酚,結果顯示大麻二酚殺滅癌細胞的同時,對正常細胞毫無影響。
雖然現在藥理學發展迅速,癌症治療仍令人痛苦不堪,噁心或嘔吐是化療的常見副作用。試驗顯示,如果病人使用大麻衍生物或吸食大麻進行治療,此類副作用會有所緩解。
不過,癌症學會和美國癌症協會表示,仍需要更多證據才會推薦病人使用大麻治療。
克隆氏症
以色列梅爾醫療中心(Meir Medical Centre)進行了一項前瞻性試驗,讓11名患有克隆氏症的患者每天服用2次大麻,其中5人的病情得到全面緩解。研究報告的作者說,雖然多年來一直有報告指大麻可以減輕炎症性腸病患者的疼痛症狀,但尚未有對照實驗核實研究結果。
以色列的這項研究同時比較了21名接受常規治療後病情仍未有改善的病人。試驗中,一半病人改用大麻煙治療,而另一半則使用無效對照劑(即去除了四氫大麻酚的大麻煙)。
研究結果發表在醫學期刊《臨床腸胃病學與肝臟病學》(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當中顯示接受含四氫大麻酚的大麻治療的病人有所好轉,睡眠和胃口也均有改善。
阿爾茨海默氏病
南佛羅里達大學的研究人員在醫學期刊《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阿爾茨海默氏病期刊)發表研究報告,指delta-9-四氫大麻酚可避免β澱粉樣蛋白產量異常。β澱粉樣蛋白存在於大多數老化的大腦中,或是導致老年癡呆症的元兇。
伯德阿爾茨海默氏症協會(Byrd Alzheimer’s Institute)和南佛州大學藥學院的神經科學家曹傳海指出:“低濃度的四氫大麻酚也可以提高線粒體的運作表現,而線粒體協助向健康的大腦供能。”
“因此,大麻具有極高的藥用潛力。”
如果威廉·布鲁克·奥·肖爾西(William Brooke O’Shaughnessy)能看到這些研究結果,可能會說:“對啊,沒錯。”
生於1809年的奧·肖爾西是愛爾蘭的醫生,他早年在印度工作,以用大麻治療風濕病、嬰兒痙攣症和慢性疼痛而為人所知。他被公認是將大麻引入現代醫學的先驅。
如果沒有他,人們如今可能不會使用屈大麻酚和大麻隆。FDA已經批准病人使用這兩種大麻素物質。
大麻擁護者力圖為大麻爭取更廣泛的藥用用途。對於有人說大麻具有危險性、容易被濫用,他們並不同意,反駁道:奧施康定等鴉片類處方藥不但使人成癮,甚至導致了很多人死亡。
伊桑·納德爾曼(Ethan Nadelmann)是藥物政策聯盟(Drug Policy Alliance)執行董事。他說,人們出於政治和商業考量,反對將大麻製成藥品。“不經製藥公司生產或未經 FDA 批准的‘藥物’就不是藥物。”
提到藥物政策聯盟的工作,他指出:“我們不是支持使用大麻,而是支持負責任的藥物政策。”
在這一點上,就連沃斯也認為改革將至。
沃斯醫生說:“外界力推藥用大麻,造成了很大的輿論壓力。所以如有政策改革支持使用大麻,我並不會感到意外。”
記者/Donald Bradley 《堪薩斯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