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nsteins_ghost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3-09-06
- 消息
- 502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二. 汉字何罪之有?
作 者: 老酒
其实汉字有汉字的好处,也有它的缺点。
我曾经有一段时间也认为汉字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因为,汉字难学,没有简单的
字母进行科学运算,汉语中有很多浪费精力的对社会发展没有帮助的东西,如书
法,诗词。而且,在计算机面前,拼音文字更有绝对优势。我甚至曾预言汉字将
要消亡。
现在想来,把中国落后归咎于汉字,就象把某朝代衰败归咎于某个女子一样,真
的是冤枉啊。想那西方人,为了数学的发展,也要借助于阿拉伯数字,也要发明
许多符号。如果中国人真相研究数学,也会发明出许多符号来的,为了方便研究
。事实是,中国没有人愿意研究数学,除了历法,没有人愿意研究科学。中国人
只关心做官发财。唐代的科举制度本来也有许多其他科目的,但是到后来也只剩
下作文了。中国领先于世界的技术,都没有理论基础,有的东西曾经先后发明过
几次,先发明的后来失传,再发明,再失传。中国人的头脑也不算笨,象马蹬这
样简单的东西,西方人却怎么也想不到,最后在中国人用了几百年后才传了过去
。不要小瞧这东西,马蹬对社会发展的促进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它促进西方走
入封建社会。类似这样的小东西,中国人教给西方人的很多,但是中国人自己没
有理论,只是某个耍小聪明的人偶然发明一些小东西。而在中国真正被认为有智
慧的人,无外乎军事家,思想家,高僧等,都是些人文方面的东西。中国没有科
学。这绝不是汉字造成的。原因很复杂。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是宗教。中国没有
类似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宗教,中国的佛教也是很平等的,很温和的。汉族从来
没有生下来必须信的民族宗教。即使皇上信佛,老百姓也不一定要信。宗教信仰
在中国是相当自由的。基督教的一个分支在唐太宗面前请求在中国散播该教的权
利,没有想到唐太宗非常爽快的答应了。当时李世民曾有一段话很精彩,意思是
各个宗教都是劝人为善的,我不会限制任何宗教在中国的发展。但是那洋鬼子事
后可能才发现,在中国传教很不容易出成果的。后来西方经常派人到中国传教,
因为他们开始认为,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伟大的国家,那里的人很“善”,好象
也信基督教。于是他们想要联合东方这个国家共同对付阿拉伯。当他们知道中国
人不信宗教时,决定要在中国传教,于是就经常派传教士到中国来。可是不论西
方传教士用什么伎俩 (为了迎合中国人心理,曾经穿着儒士的衣服,甚至曾剃了
头换上僧袍),他们也没能得逞。可见基督教等一神宗教与中国格格不入。
明代有个传教士由于中国的闭关自守,费很大力气才登陆广东,他在写给主教的
信中曾提到,中国人很自大,认为只有他们国家的东西才是最好的,其他国家都
比不上他们,他们早晚有一天会明白过来的,现在他们越自大,等明白时他们会
越自卑。
因为西方人为了证明上帝的存在与不存在进行了很多实验,很多科学的研究,而
且一神论这种哲学基础使他们喜欢寻找理论基础。
中国人是很现实的,什么上帝等等根本无法使他们提起兴趣。当政者想的是开拓
疆土,治理国家,维护自己的统治。有知识的人想的是如何能参政议政。老百姓
想的是如何使家族富裕安康,人丁兴旺。如果有人去研究为什么苹果会掉在地上
,大家一定会笑他是疯子。另外,中国人闲暇的时候有很多东西去做,可以玩玩
琴棋书画,可以吟两句歪诗烂词,可以“随波载妓”,可以赌博饮酒。如果中国
人偶然会想到苹果问题,那么也一定会去佛教那找答案的。而在佛教中是一辈子
也找不到答案的。
无数有才智的人把一生的精力都献给了佛教,却对社会没有什么帮助,也不知道
他自己是否修得正果。
所以,把中国在科学上的落后归咎于不思有功于社会的佛教和道教,还是比较合
理的。
中国英雄有“成则为王,败则为僧”的想法。或者参政议政,或者隐居世外,好
象来到世上的意义只是为了政治和玄学。中国人追求自己的修养,即使有所得,
多半也不会说出来。
这些都是文化上的原因,怪汉字不得。
书写汉字,本身就是培养人的艺术修养,开放人的智力。简化字打乱了汉字的结
构,实在是对汉字的残害,太鲁莽了。有些字是需要简化,因为大家都在那么用
了,简化后仍然很符合汉字的结构,但有些字完全是胡简。
比如“卫”字,繁体字是形声字,“行”中间一个“韦”字,简化后变成了什么
?那还是汉字吗?难道胡写两笔就是汉字吗?是简化之前好学还是简化后好学?
还有如“书”字等,都是对汉字的催残,汉字不是在一个小方块里瞎画,无序的
画。汉字是有特有结构的,按照特有的结构学汉字会更好学。而且,事实上,每
简化一个字,就多了一个汉字,简化汉字是个很严肃很重大的问题,就那么几个
人就能定了吗?
如果非要说简化汉字好,那么后来第二次简化汉字为什么失败了?古人用毛笔字
书写汉字都没有觉得繁,现代用钢笔字写,速度快多了。以后用计算机输入,简
化字还有什么好处了?
要想振兴中华,从文化上下手是应该的,但不是废汉字。
你说汉语学的慢吗?汉语语法很简单,口语发音也很简单,外国人学汉语大多很
快就学会说了,然后再学汉字。而且汉语学会后,可以从今后的阅读中获益,那
可是一辈子的事。以后阅读越多,获益越大。而我学德语时,最头痛的就是它的
词法了,德语完全可以看着单词读音,没有不规则发音,但是学起来却很费力。
汉字一个是一个,没有那么多罗嗦,相比之下,少了许多记忆的东西。
要发展中国文化,必须加入积极进取的东西,加入科学的东西,而不是废汉字。
那不是发展中国文化,那是废中国文化。
作 者: 老酒
其实汉字有汉字的好处,也有它的缺点。
我曾经有一段时间也认为汉字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因为,汉字难学,没有简单的
字母进行科学运算,汉语中有很多浪费精力的对社会发展没有帮助的东西,如书
法,诗词。而且,在计算机面前,拼音文字更有绝对优势。我甚至曾预言汉字将
要消亡。
现在想来,把中国落后归咎于汉字,就象把某朝代衰败归咎于某个女子一样,真
的是冤枉啊。想那西方人,为了数学的发展,也要借助于阿拉伯数字,也要发明
许多符号。如果中国人真相研究数学,也会发明出许多符号来的,为了方便研究
。事实是,中国没有人愿意研究数学,除了历法,没有人愿意研究科学。中国人
只关心做官发财。唐代的科举制度本来也有许多其他科目的,但是到后来也只剩
下作文了。中国领先于世界的技术,都没有理论基础,有的东西曾经先后发明过
几次,先发明的后来失传,再发明,再失传。中国人的头脑也不算笨,象马蹬这
样简单的东西,西方人却怎么也想不到,最后在中国人用了几百年后才传了过去
。不要小瞧这东西,马蹬对社会发展的促进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它促进西方走
入封建社会。类似这样的小东西,中国人教给西方人的很多,但是中国人自己没
有理论,只是某个耍小聪明的人偶然发明一些小东西。而在中国真正被认为有智
慧的人,无外乎军事家,思想家,高僧等,都是些人文方面的东西。中国没有科
学。这绝不是汉字造成的。原因很复杂。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是宗教。中国没有
类似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宗教,中国的佛教也是很平等的,很温和的。汉族从来
没有生下来必须信的民族宗教。即使皇上信佛,老百姓也不一定要信。宗教信仰
在中国是相当自由的。基督教的一个分支在唐太宗面前请求在中国散播该教的权
利,没有想到唐太宗非常爽快的答应了。当时李世民曾有一段话很精彩,意思是
各个宗教都是劝人为善的,我不会限制任何宗教在中国的发展。但是那洋鬼子事
后可能才发现,在中国传教很不容易出成果的。后来西方经常派人到中国传教,
因为他们开始认为,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伟大的国家,那里的人很“善”,好象
也信基督教。于是他们想要联合东方这个国家共同对付阿拉伯。当他们知道中国
人不信宗教时,决定要在中国传教,于是就经常派传教士到中国来。可是不论西
方传教士用什么伎俩 (为了迎合中国人心理,曾经穿着儒士的衣服,甚至曾剃了
头换上僧袍),他们也没能得逞。可见基督教等一神宗教与中国格格不入。
明代有个传教士由于中国的闭关自守,费很大力气才登陆广东,他在写给主教的
信中曾提到,中国人很自大,认为只有他们国家的东西才是最好的,其他国家都
比不上他们,他们早晚有一天会明白过来的,现在他们越自大,等明白时他们会
越自卑。
因为西方人为了证明上帝的存在与不存在进行了很多实验,很多科学的研究,而
且一神论这种哲学基础使他们喜欢寻找理论基础。
中国人是很现实的,什么上帝等等根本无法使他们提起兴趣。当政者想的是开拓
疆土,治理国家,维护自己的统治。有知识的人想的是如何能参政议政。老百姓
想的是如何使家族富裕安康,人丁兴旺。如果有人去研究为什么苹果会掉在地上
,大家一定会笑他是疯子。另外,中国人闲暇的时候有很多东西去做,可以玩玩
琴棋书画,可以吟两句歪诗烂词,可以“随波载妓”,可以赌博饮酒。如果中国
人偶然会想到苹果问题,那么也一定会去佛教那找答案的。而在佛教中是一辈子
也找不到答案的。
无数有才智的人把一生的精力都献给了佛教,却对社会没有什么帮助,也不知道
他自己是否修得正果。
所以,把中国在科学上的落后归咎于不思有功于社会的佛教和道教,还是比较合
理的。
中国英雄有“成则为王,败则为僧”的想法。或者参政议政,或者隐居世外,好
象来到世上的意义只是为了政治和玄学。中国人追求自己的修养,即使有所得,
多半也不会说出来。
这些都是文化上的原因,怪汉字不得。
书写汉字,本身就是培养人的艺术修养,开放人的智力。简化字打乱了汉字的结
构,实在是对汉字的残害,太鲁莽了。有些字是需要简化,因为大家都在那么用
了,简化后仍然很符合汉字的结构,但有些字完全是胡简。
比如“卫”字,繁体字是形声字,“行”中间一个“韦”字,简化后变成了什么
?那还是汉字吗?难道胡写两笔就是汉字吗?是简化之前好学还是简化后好学?
还有如“书”字等,都是对汉字的催残,汉字不是在一个小方块里瞎画,无序的
画。汉字是有特有结构的,按照特有的结构学汉字会更好学。而且,事实上,每
简化一个字,就多了一个汉字,简化汉字是个很严肃很重大的问题,就那么几个
人就能定了吗?
如果非要说简化汉字好,那么后来第二次简化汉字为什么失败了?古人用毛笔字
书写汉字都没有觉得繁,现代用钢笔字写,速度快多了。以后用计算机输入,简
化字还有什么好处了?
要想振兴中华,从文化上下手是应该的,但不是废汉字。
你说汉语学的慢吗?汉语语法很简单,口语发音也很简单,外国人学汉语大多很
快就学会说了,然后再学汉字。而且汉语学会后,可以从今后的阅读中获益,那
可是一辈子的事。以后阅读越多,获益越大。而我学德语时,最头痛的就是它的
词法了,德语完全可以看着单词读音,没有不规则发音,但是学起来却很费力。
汉字一个是一个,没有那么多罗嗦,相比之下,少了许多记忆的东西。
要发展中国文化,必须加入积极进取的东西,加入科学的东西,而不是废汉字。
那不是发展中国文化,那是废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