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由 otq28 发布
不同意大屁股的观点.
中文最大的优点就是表意,而非表音.这就是为什么
*中国小学三年级能看懂西游水浒
*中国人看书看报从来没有不认识的词(某些音译词除外)
*中国考研究生不需要象GRE一样靠词汇
最初由 Kent以东首帅哥 发布
可能俺们是不同的思想体系, 对于首次见到的音译英文词, 大部分情况下俺根本不明白它是什么意思, 也不容易记.特别是有些英文专业词音节很多,不同的翻译者按自己意思断章取义,加或不加一些音节,更加费解.
而连26个字母都认不全的人,让他们去把一个古怪的汉语发音去和一个不会念的英文词连起来, 并不比和一个哪怕是很拙劣的意译连起来容易.
历史上用音译比较多的是一些讲所谓洋滨?英语的人, 或者喜欢在中文里夹英文词的人, 和意译比起来才是倒退.
不排除个别情况音译短音节词能有比意译有更好的效果, 甚至是滑稽效果, 但多数情况还是要吃透词的意思,才有助记忆.
最初由 Kent以东首帅哥 发布
DPG举的"权利"和"权力"的例子是片面的, 因为仅用音译也无法解决.
就"Power"一词, 假如你在中文里用"泡儿", 别人就要问什么是"泡儿",字典上Power做名词有16个意思.
第一条是"The ability or capacity to perform or act effectively. "
那别人要问什么是"阿鼻力踢", "开拍塞踢", "破佛门" 等等, 每一个词偏偏都没有"精确的","无二义"的汉语等价, 需要去看它们自己的英文解释. 这样一来,仍然必须对英文和西方社会有相当的了解, 才能解决上面"权利"和"权力"的概念冲突.
那还不如直接放英文单词来的直观哩.
最初由 Kent以东首帅哥 发布
DPG举的"权利"和"权力"的例子是片面的, 因为仅用音译也无法解决.
就"Power"一词, 假如你在中文里用"泡儿", 别人就要问什么是"泡儿",字典上Power做名词有16个意思.
第一条是"The ability or capacity to perform or act effectively. "
那别人要问什么是"阿鼻力踢", "开拍塞踢", "破佛门" 等等, 每一个词偏偏都没有"精确的","无二义"的汉语等价, 需要去看它们自己的英文解释. 这样一来,仍然必须对英文和西方社会有相当的了解, 才能解决上面"权利"和"权力"的概念冲突.
那还不如直接放英文单词来的直观哩.